医用松骨针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79184阅读:6513来源:国知局
医用松骨针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医用松骨针具。
【背景技术】
[0002]松骨针微创术是一种疗效十分显著的微创治疗方法,它是在无菌条件下操作,类似针灸,但又不同于针灸的针体较粗,它需要进入皮肤内中深层。松骨针功能如下:
[0003]1、可以透到各层软组织,从一点进针可以在一个层面上360度方向透针。
[0004]2、可以起到钝性分离,松解疼痛的软组织粘连。
[0005]3、起到杆杠作用,可以对软组织产生1.5kg到4.5kg的机械压力,通过杆杠与压力作用对疼痛部位筋膜腱鞘有减压作用。
[0006]4、通过钝性分离,杠杆作用可以消除软组织张力、消除痉挛。
[0007]5、通过钝性分离,杠杆作用祛除局部水肿,筋膜间压力,消除筋膜增厚,使穿过的肌筋膜、血管、神经束受卡压解除,达到消除因卡压产生的持续疼痛症状。
[0008]6、通过钝性分离、杠杆作用、靶点式机械挤压引起生物化学反应,以对抗、调控疼痛或其它症状。
[0009]7、依靠粗大针体对软组织形成挤压,将机械能转换成热能的过程,热能有温经散寒,活血行气的功能,从而达到修复受伤的软组织。
[0010]总之,松骨针疗法有疏通气血、活血化淤、改善微循环、消除无菌性炎症、恢复生物动力学的动态平衡,“松至通,通则不痛”的作用。
[0011]松骨针的适应病症有:颈源性综合征、颈椎病、肩周炎、强直性脊椎炎、腰椎盘突出症、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梨状肌综合征、坐骨神经痛、网球肘、骨质增生、膝关节痛、慢性腰肌劳损,尤其是对软组织粘连、结节、挛缩产生功能性障碍等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1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且增强治疗效果的医用松骨针具。
[001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医用松骨针具,包括医用松骨针和医用松骨锤,医用松骨针包括针柄和针体,针柄上设有第一防滑螺纹,针体上设有标记线;医用松骨锤包括锤柄和锤头,锤柄和锤头通过连接部连接;锤柄上设有第二防滑螺纹,锤头的击打面上设有凹槽,凹槽内固设有软性垫。
[0014]进一步地,软性垫表面与锤头端面为一个平面。
[0015]进一步地,软性垫的厚度为2-10mm。
[0016]进一步地,标记线为激光蚀刻线。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针柄和锤柄上均设有防滑螺纹,防止医生在使用时出现脱手对患者造成损伤;针体上设有标记线,标记线为激光蚀刻线,一方面设置标记线方便初学者掌握进针的深度,另一方面采用激光蚀刻,不会形成触觉上的凹凸感,减轻患者痛苦;在锤头的击打面上设有凹槽,凹槽内部固设有软性垫,在使用松骨锤对松骨针进行敲击时,软性垫与松骨针接触,一方面避免敲击发出声响,减轻患者的恐惧感,另一方面软性垫与松骨针针柄端面摩擦力增大,不容易出现击打时锤头滑落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松骨锤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松骨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医用松骨针具,包括医用松骨针和医用松骨锤,医用松骨针包括针柄7和针体9,针体9末端设有针头10,针柄7上设有第一防滑螺纹8,针体9上设有标记线11 ;医用松骨锤包括锤柄I和锤头4,锤柄I和锤头4通过连接部6连接,连接部6与锤柄I可以采用活动连接方式,方便医生在某些情况下需要缩短松骨锤长度;锤柄I上设有第二防滑螺纹2,锤头4的击打面3上设有凹槽,凹槽内固设有软性垫5,锤头4的两个击打面3可以同时设置凹槽和软性垫5,也可以只在一个击打面3上设置凹槽和软性垫5。软性垫5表面与锤头4端面为一个平面。软性垫5的厚度为2-10_,本实用新型中软性垫5采用硅胶材质,厚度为5_。标记线11为激光蚀刻线。
【主权项】
1.医用松骨针具,包括医用松骨针和医用松骨锤,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松骨针包括针柄和针体,针柄上设有第一防滑螺纹,针体上设有标记线;所述医用松骨锤包括锤柄和锤头,锤柄和锤头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锤柄上设有第二防滑螺纹,锤头的击打面上设有凹槽,凹槽内固设有软性垫。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松骨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垫表面与锤头端面为一个平面。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用松骨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垫的厚度为2-10_。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松骨针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线为激光蚀刻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医用松骨针具,包括医用松骨针和医用松骨锤,医用松骨针包括针柄和针体,针柄上设有第一防滑螺纹,针体上设有标记线;医用松骨锤包括锤柄和锤头,锤柄和锤头通过连接部连接;锤柄上设有第二防滑螺纹,锤头的击打面上设有凹槽,凹槽内固设有软性垫。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且增强治疗效果。
【IPC分类】A61B17/3209, A61H39/08
【公开号】CN204636489
【申请号】CN201520105002
【发明人】冯际良
【申请人】冯际良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