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脉冲电动梅花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56804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脉冲电动梅花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针灸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脉冲电动梅花针。
【背景技术】
[0002]梅花针是中医针灸的重要工具,在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主要用于“半刺”、“浮刺”、“浅刺”等皮肤部位穴位,治疗范围广泛。
[0003]传统梅花针主要由医师手工操作,要求精度高、频率匀、用力适中,对医师的操作能力是极大的考验,操作难度系数较高,因此许多人对梅花针弃之不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针灸效果显著的脉冲电动梅花针。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脉冲电动梅花针,包括外壳、可弯曲接管和手柄,所述外壳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盖和下盖,在外壳的内部设有电磁铁,在电磁铁的上表面中分线上下两端分别设有非导磁传导棒和磁化材料传导棒,在非导磁传导棒的顶端设有上梅花针,在磁化材料传导棒的底端设有下梅花针,弹簧分布在磁化材料传导棒的左右两侧。
[0006]作为优选,所述可弯曲接管安装在外壳的右端,所述手柄的左端设有两个梅花针接口,所述可弯曲接管通过梅花针接口安装在手柄上,在手柄的内部靠左位置设有脉冲发生器。
[000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脉冲技术,由手工针灸转变为脉冲电动针灸,省时省力的同时,也降低了操作难度。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需要安装不同数量的梅花针,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针灸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并刺示意图。
[0010]图3为本实用新型互刺示意图。
[0011]图中:1、外壳,2、可弯曲接管,3、手柄,4、上盖,5、下盖,6、电磁铁,7、非导磁传导棒,8、磁化材料传导棒,9、上梅花针,10、下梅花针,11、弹簧,12、梅花针接口,13、脉冲发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脉冲电动梅花针,包括外壳
1、可弯曲接管2和手柄3,所述外壳I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盖4和下盖5,在外壳I的内部设有电磁铁6,在电磁铁6的上表面中分线上下两端分别设有非导磁传导棒7和磁化材料传导棒8,在非导磁传导棒7的顶端设有上梅花针9,在磁化材料传导棒8的底端设有下梅花针10,弹簧11分布在磁化材料传导棒8的左右两侧。
[0013]所述可弯曲接管2安装在外壳I的右端,所述手柄3的左端设有两个梅花针接口12,所述可弯曲接管2通过梅花针接口 12安装在手柄3上,在手柄3的内部靠左位置设有脉冲发生器13。
[0014]通过以上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0015]一、浮刺、浅刺:脉冲发生器13提供给电磁铁6脉冲电流,当供电时,电磁铁6通电产生磁力,吸动磁化材料传导棒7,使下梅花针10向上移动,弹簧11吸附能量,当断电时,弹簧11向下移动产生弹性冲击力,刺激皮肤,达到浮刺、浅刺效果;
[0016]二、半刺:当电磁铁通电时,磁化材料传导棒7向上移动,上梅花针9刺向皮肤,由于电磁铁6的磁力远大于弹簧11的弹力,刺向皮肤的上梅花针9就会刺中皮肤,使皮肤浅表部位出血,已达到半刺目的;
[0017]三、并刺:本实用新型可两头并用,同时刺激两条并行经络;
[0018]四、互刺:本实用新型针头可做90度径向转动,当上梅花针9和下梅花针10同时刺激时,可实现左右两经络互刺。
【主权项】
1.一种脉冲电动梅花针,包括外壳、可弯曲接管和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盖和下盖,在外壳的内部设有电磁铁,在电磁铁的上表面中分线上下两端分别设有非导磁传导棒和磁化材料传导棒,在非导磁传导棒的顶端设有上梅花针,在磁化材料传导棒的底端设有下梅花针,弹簧分布在磁化材料传导棒的左右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冲电动梅花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弯曲接管安装在外壳的右端,所述手柄的左端设有两个梅花针接口,所述可弯曲接管通过梅花针接口安装在手柄上,在手柄的内部靠左位置设有脉冲发生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脉冲电动梅花针,包括外壳、可弯曲接管和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盖和下盖,在外壳的内部设有电磁铁,在电磁铁的上表面中分线上下两端分别设有非导磁传导棒和磁化材料传导棒,在非导磁传导棒的顶端设有上梅花针,在磁化材料传导棒的底端设有下梅花针,弹簧分布在磁化材料传导棒的左右两侧。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脉冲技术,由手工针灸转变为脉冲电动针灸,省时省力的同时,也降低了操作难度。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需要安装不同数量的梅花针,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针灸效果显著。
【IPC分类】A61H39/08
【公开号】CN204709388
【申请号】CN201520368815
【发明人】柳志强
【申请人】柳志强
【公开日】2015年10月21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