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静脉注射束缚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22702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静脉注射束缚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护用品领域,尤其为一种儿童静脉注射束缚衣。
【背景技术】
[0002]在小儿临床医学中,有很多疾病需要一些特殊体位,或者有重要的管道需要保护。尤其是在小儿监护室、儿科病房,新生儿或术后患儿,在住院期间通常会被放置在单独的病床上,但是由于患儿没有自控能力,卧于病床上,患儿会出现哭闹和躁动,因此需要一种辅助装置来约束患儿,此装置既可以让患儿顺利的进行治疗,又可以防止患儿坠床的发生。目前通常采用腹部约束及四肢约束对患儿身体进行固定,但都存在舒适度差,易损伤皮肤等缺点,虽然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约束衣,但是结构复杂、使用起来相对麻烦,并且大小不易调整。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儿童静脉注射束缚衣,具体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4]—种儿童静脉注射束缚衣,包括穿套于儿童上身的主体、若干束缚带以及束缚环,所述束缚带的一端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所述束缚带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束缚环。
[0005]所述的儿童静脉注射束缚衣,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主体包括后背部、设置于所述后背部两侧边从而与儿童肩部对应的两条纵向带、对应于儿童前胸部位且横向连接两条纵向带的若干横向带,所述横向带的中部设置有调节扣;所述后背部上分布有若干透气孔。
[0006]所述的儿童静脉注射束缚衣,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束缚带的端部连接一带状编织物,该带状编织物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互相对应的黏合面,从而该带状编织物两端黏合形成所述束缚环。
[0007]所述的儿童静脉注射束缚衣,其进一步设计在于,所述束缚带有四根,两两对称分布于主体的两侧,位于主体一侧的两个束缚带分别与儿童的腕部、肘部相对。
[0008]本实用新型能够在静脉注射时将儿童的臂部束缚于其上部躯干,而不必整体绑缚,提高了静脉注射儿童的舒适度;所述主体的中部设置有调节扣,并且束缚环由带状编织物搭接而成,从而本实用新型可以适用于不同胖瘦或者说不同年龄的儿童使用,医用约束带更适合PI⑶,即可以保证治疗安全,又可以防坠床。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0011]如图所示,该儿童静脉注射束缚衣,包括穿套于儿童上身的主体1、若干束缚带2以及束缚环3,所述束缚带2的一端与所述主体I固定连接,所述束缚带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束缚环3。
[0012]所述主体I包括后背部11、设置于所述后背部两侧边从而与儿童肩部对应的两条纵向带12、对应于儿童前胸部位且横向连接两条纵向带的若干横向带13,所述横向带的中部设置有调节扣14 ;所述后背部上分布有若干透气孔15。
[0013]所述束缚带3的端部连接一带状编织物,该带状编织物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互相对应的黏合面31,从而该带状编织物两端黏合形成所述束缚环3。
[0014]所述束缚带3有四根,两两对称分布于主体的两侧,位于主体一侧的两个束缚带分别与儿童的腕部、肘部相对。
[0015]本实用新型能够在静脉注射时将儿童的臂部束缚于其上部躯干,而不必整体绑缚,提高了静脉注射儿童的舒适度;所述主体的中部设置有调节扣,并且束缚环由带状编织物搭接而成,从而本实用新型可以适用于不同胖瘦或者说不同年龄的儿童使用。
【主权项】
1.一种儿童静脉注射束缚衣,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套于儿童上身的主体、若干束缚带以及束缚环,所述束缚带的一端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所述束缚带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束缚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静脉注射束缚衣,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后背部、设置于所述后背部两侧边从而与儿童肩部对应的两条纵向带、对应于儿童前胸部位且横向连接两条纵向带的若干横向带,所述横向带的中部设置有调节扣;所述后背部上分布有若干透气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静脉注射束缚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缚带的端部连接一带状编织物,该带状编织物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互相对应的黏合面,从而该带状编织物两端黏合形成所述束缚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静脉注射束缚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缚带有四根,两两对称分布于主体的两侧,位于主体一侧的两个束缚带分别与儿童的腕部、肘部相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护用品领域,尤其为一种儿童静脉注射束缚衣,包括穿套于儿童上身的主体、若干束缚带以及束缚环,所述束缚带的一端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所述主体包括后背部、设置于所述后背部两侧边从而与儿童肩部对应的两条纵向带、对应于儿童前胸部位且横向连接两条纵向带的若干横向带,所述横向带的中部设置有调节扣;所述后背部上分布有若干透气孔。本实用新型能够在静脉注射时将儿童的臂部束缚于其上部躯干,而不必整体绑缚,提高了静脉注射儿童的舒适度。医用约束带更适合PICU,即可以保证治疗安全,又可以防坠床。
【IPC分类】A61F5/37
【公开号】CN204931944
【申请号】CN201520703330
【发明人】陈清秀, 彭明琦
【申请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
【公开日】2016年1月6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