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科用灌肠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023186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科用灌肠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科用灌肠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内科临床上的灌肠是用导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液体,以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方法。能刺激肠蠕动,软化、清除粪便,并有降温、催产、稀释肠内毒物、减少吸收的作用。
[0003]然而现有的灌肠装置都是人工给药,为了让药物留着受疗者体内一段时间,需要受疗者躺在床上接受治疗,有些受疗者在药物进入结肠后,等到要排便时会控制不住,来不及去厕所,容易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如果受疗者坐着接受灌肠治疗,可以及时接收排出的粪便,但是坐着接受治疗时药物很容易排出,药物在受疗者体内存留时间较短,常常起不到灌肠作用,患者坐着进行灌肠时,医护人员操作也非常不方便,目前,尚未有专门用于坐着进行灌肠治疗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医护人员操作方便,患者可以坐着进行治疗,且可保持药物在体内存留时间较长,不会造成周围环境污染的内科用灌肠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6]—种内科用灌肠装置,包括操作箱,所述操作箱的顶部设有通孔,所述操作箱的一侧设有可开合地箱门,所述操作箱内与所述通孔对应的位置竖向设有肛管,所述肛管通过一伸缩管连接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的自由端伸出所述操作箱外并连通有注药器,所述导液管外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上对称设有两个挂钩,所述操作箱的底部内壁设有与所述两个挂钩相适配的孔槽;
[0007]所述操作箱的顶部两侧分别设有扶手,所述两扶手的内侧分别设有气垫,所述两气垫均与一气囊连通,所述操作箱的底部一侧设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设有控制阀,所述操作箱的底部设有升降机构。
[0008]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肛管外套设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底部对称设有两个捏手。
[0009]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肛管内设有单向瓣膜。
[0010]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肛管的外壁设有刻度线。
[0011]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肛管的外表面涂有润滑剂。
[0012]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灌肠装置还包括靠背,所述靠背与所述操作箱的顶部连接。
[0013]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操作箱的底部与所述靠背相对的位置设有两个脚踏板。
[0014]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箱门上设有把手。
[0015]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导液管与所述操作箱的接触处设有密封垫。
[0016]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箱门与所述操作箱接触处设有密封条。
[001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科用灌肠装置,包括操作箱、气垫和升降机构,其结构简单,灌肠时,患者坐于操作箱的顶部,肛门位于通孔的上方,医护人员通过升降机构调整操作箱的位置,使得医护人员坐着或站着就可进行灌肠操作,医护人员将肛管插入患者肛门内,通过注药器进行给药,给药完毕后,通过气囊对气垫进行充气,从而挤压患者的臀部,使臀部夹紧,以防止注入的药液流出,药液在肠内存留一段时间后再将气垫拿掉,患者便可以排便,患者如果控制不住排便时,其污物通过通孔进入操作箱内,不会污染周边的环境。
[0019]肛管外套设的支撑管可先将肛门扩张,减少了肛管与肛门内壁之间的摩擦,从而减少了肛管对肛门的伤害,两个捏手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操作,避免支撑管被污染;肛管外涂有的润滑剂便于肛管进入肛门中,同样可减少肛管对肛门的伤害,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肛管内设有的单向瓣膜可避免进入肛门内的药液倒流回肛管、导液管及注药器内而造成污染或交叉感染;刻度线便于医护人员判断肛管进入的深度,避免进入过深而造成肠壁的损害;靠背和脚踏板便于患者在受疗过程中进行休息,使患者相对舒服一点;密封垫和密封条是保证操作箱的密封性,避免排入其内的污物流出而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科灌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中肛管的结构放大图;
[0022]其中:1-操作箱,2-升降机构,3-箱门,4-肛管,5-支撑管,6_伸缩管,7_导液管,8-注药器,9-固定套,10-气垫,11-通孔,12-孔槽,13-扶手,14-气囊,15-靠背,16-脚踏板,17-排污管,31-把手,41-单向瓣膜,42-刻度线,51-捏手,91-挂钩,171-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4]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科灌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本图仅提供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结构部分。
[0025]如图1所示,一种内科用灌肠装置,包括操作箱I和设于操作箱I底部的升降机构2,升降机构2优选为液压升降结构,操作箱I的顶部设有通孔11,操作箱I的一侧设有可开合地箱门3,箱门3上设有把手31,箱门3与操作箱I的接触处设有密封条。
[0026]如图1所示,操作箱I内与通孔11对应的位置竖向设有肛管4,如图2所示,肛管4外套设有支撑管5,支撑管5的底部对称设有两个捏手51,肛管4内设有单向瓣膜41,肛管4的外壁设有刻度线42,肛管4的外表面和支撑管5的外表面均涂有润滑剂。
[0027]如图1所示,肛管4通过一伸缩管6连接有导液管7,导液管7的自由端伸出操作箱I外,导液管7与操作箱I的接触处设有密封垫,导液管7的自由端连通有注药器8,导液管7外设有固定套9,固定套9上对称设有两个挂钩91,操作箱I的底部内壁设有两个孔槽12,两个孔槽12的位置分别于两个挂钩91的位置相对应,两个挂钩91可分别挂靠于相对应的孔槽12内。
[0028]如图1所示,操作箱I的顶部两侧分别设有扶手13,两扶手13的内侧分别设有气垫10,两气垫10均与一气囊14连通,操作箱I的顶部连接有靠背15,操作箱I的底部与靠背15相对的位置设有两个脚踏板16,操作箱I的底部一侧设有排污管17,排污管17上设有控制阀171。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内科用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箱,所述操作箱的顶部设有通孔,所述操作箱的一侧设有可开合地箱门,所述操作箱内与所述通孔对应的位置竖向设有肛管,所述肛管通过一伸缩管连接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的自由端伸出所述操作箱外并连通有注药器,所述导液管外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上对称设有两个挂钩,所述操作箱的底部内壁设有与所述两个挂钩相适配的孔槽; 所述操作箱的顶部两侧分别设有扶手,所述两扶手的内侧分别设有气垫,所述两气垫均与一气囊连通,所述操作箱的底部一侧设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设有控制阀,所述操作箱的底部设有升降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科用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肛管外套设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底部对称设有两个捏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科用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肛管内设有单向瓣膜。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科用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肛管的外壁设有刻度线。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科用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肛管的外表面涂有润滑剂。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科用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肠装置还包括靠背,所述靠背与所述操作箱的顶部连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科用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箱的底部与所述靠背相对的位置设有两个脚踏板。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科用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上设有把手。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科用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管与所述操作箱的接触处设有密封垫。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科用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与所述操作箱的接触处设有密封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科用灌肠装置,包括操作箱,所述操作箱的顶部设有通孔,所述操作箱内与所述通孔对应的位置竖向设有肛管,所述肛管通过一伸缩管连接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连通有注药器;所述操作箱的顶部两侧分别设有扶手,所述两扶手的内侧分别设有气垫,所述两气垫均与一气囊连通,所述操作箱的底部一侧设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设有控制阀,所述操作箱的底部设有升降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患者可以坐着进行治疗,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操作,且可保持药物在体内存留时间较长,不会造成周围环境污染。
【IPC分类】A61M3/02
【公开号】CN204932430
【申请号】CN201520705561
【发明人】刘同军, 张安民
【申请人】刘同军
【公开日】2016年1月6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