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盂测压气囊扩张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61614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肾盂测压气囊扩张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肾盂测压气囊扩张鞘。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对于ESWL治疗效果不理想的较大的肾结石,尤其是大于2cm的肾结石,通常是通过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和标准通道的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来进行碎石治疗。手术过程中通过穿刺肾实质建立经皮肾通道时出血较多,为保持视野清晰,钬激光或超声碎石均需利用灌注栗产生的脉冲式水流灌注肾集合系统,肾盂的持续高压会引起肾实质反流,患者会由于吸收含有细菌和内毒素的灌注液,发生全身感染,从而导致术后寒战、高热、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等并发症,这是泌尿外科医生处理结石较常见的棘手问题。
[0003]一般认为生理肾盂内压约0.98kpa (7.5mmHg),肾盂的安全压力为3.92kPa(29.5mmHg),PCNL术中肾盂内压由于长时间高压灌注,灌注液进出不平衡,以及结石碎片梗阻塞以及肾镜的摆动压迫等因素使得肾盂内压多30mmHg,累积时间增加,发生感染的机率也随之增加。当肾盂内高内压状态累积时间增加到50s时,则总的平均肾盂内压升高,反流吸收量产生累积效应,长时间超过安全压可引起灌注液通过各种途径反流,将尿液、结石中的细菌和内毒素携带入血,导致尿源性脓毒血症(约4.5%左右)。
[0004]国内外较多研究者尤其关注如何改进输尿管镜、经皮肾镜镜体以及灌注栗本身来尝试解决此问题,但研究进展缓慢。我们在充分积累临床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另辟蹊径,加强了对扩张鞘的改进,实用新型了一套经皮肾气囊扩张肾盂测压装置,可减少经皮肾镜碎石术中出血、实时监控肾盂内压变化,为操作医生提供报警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5]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的处理结石手术时容易出现肾盂持续高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肾盂测压气囊扩张鞘,该装置能够实时监测肾盂内压。
[0006]技术方案:肾盂测压气囊扩张鞘,由PVC鞘管、气囊、注水管和测压管组成,所述PVC鞘管的一端设有金属定位带;所述气囊包裹在PVC鞘管的外周围,气囊的两端与PVC鞘管外壁密封连接,它们之间形成空腔,气囊的一端与金属定位带接触;注水管的一端与空腔接通、另一端连接高压注水栗;测压管贯穿空腔设置,其一端与麻醉机上的测压模块接通。
[0007]上述所述的PVC鞘管是F16鞘管或F24鞘管。
[0008]上述所述的PVC鞘管的长度为18_22cm。
[0009]上述所述的PVC鞘管的内外表面均涂有亲水涂层。
[0010]上述所述的金属定位带的宽度是0.5-lcm。
[0011]上述所述的气囊的长度为15_20cm。
[0012]上述所述的气囊的外表面涂有亲水涂层。
[0013]上述所述的气囊两端与PVC鞘管接触的部位呈锥状。
[0014]本实用新型通过测压管能实时监控肾盂内压的变化,可有效提醒手术者控制术中灌注流量,将肾盂内压控制在安全范围。气囊扩张稳定压迫经皮肾通道,降低PCNL治疗过程中肾实质的出血量,减少术中为保持视野清晰所需灌注流量。PVC鞘管一端的金属定位带使得不透射线PVC鞘管可在X线和B超下显影,结合气囊表面刻度,辅助气囊精确定位。
[0015]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肾盂测压气囊扩张鞘,具有以下优点:
[0016]1.该肾盂测压气囊扩张鞘采用PVC材料制成的鞘管,降低了成本,增加了重复使用率;
[0017]2.本实用新型对常用的经皮肾镜筋膜扩张鞘进行改进,将PVC鞘管增加了外层硅胶气囊,气囊充水后外向扩张,对肾实质有较好的加压止血效果。而且气囊中留有测压管,通过测压管与手术中麻醉机上的测压模块相连,该压力传感模块与液晶显示主机相连,可实时显示肾盂内压、操作时间、高压累积时间等,并具有报警功能。
[0018]3.使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提供的肾盂测压气囊扩张鞘进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时,可实时监控肾盂内压变化,减少术中出血、避免尿源性脓毒血症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且节约成本,反复利用率高,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肾盂测压气囊扩张鞘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PVC鞘管;2、气囊;3、注水管;4、测压管;5、空腔;6、金属定位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1
[002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肾盂测压气囊扩张鞘,由PVC鞘管1、气囊2、注水管3和测压管4组成,所述PVC鞘管1是F16鞘管,长度为18cm,其一端设有金属定位带6,金属定位带6的宽度是0.5cm;所述气囊2包裹在PVC鞘管1的外周围,气囊2的的长度为15cm,其两端与PVC鞘管1外壁密封连接,它们之间形成空腔5,气囊2两端与PVC鞘管1接触的部位呈锥状,气囊2的一端与金属定位带6接触;注水管3的一端与空腔5接通、另一端连接高压注水栗;测压管4贯穿空腔5设置,其一端与麻醉机上的测压模块接通。
[0023]所述PVC鞘管1的内外表面和气囊2的外表面均涂有亲水涂层。
[0024]实施例2
[002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肾盂测压气囊扩张鞘,由PVC鞘管1、气囊2、注水管3和测压管4组成,所述PVC鞘管1是F24鞘管,长度为22cm,其一端设有金属定位带6,金属定位带6的宽度是1cm ;所述气囊2包裹在PVC鞘管1的外周围,气囊2的的长度为20cm,其两端与PVC鞘管1外壁密封连接,它们之间形成空腔5,气囊2两端与PVC鞘管1接触的部位呈锥状,气囊2的一端与金属定位带6接触;注水管3的一端与空腔5接通、另一端连接高压注水栗;测压管4贯穿空腔5设置,其一端与麻醉机上的测压模块接通。
[0026]所述PVC鞘管1的内外表面和气囊2的外表面均涂有亲水涂层。
[0027]实施例3
[002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肾盂测压气囊扩张鞘,由PVC鞘管1、气囊2、注水管3和测压管4组成,所述PVC鞘管1是F16鞘管,长度为20cm,其一端设有金属定位带6,金属定位带6的宽度是0.8cm;所述气囊2包裹在PVC鞘管1的外周围,气囊2的的长度为17cm,其两端与PVC鞘管1外壁密封连接,它们之间形成空腔5,气囊2两端与PVC鞘管1接触的部位呈锥状,气囊2的一端与金属定位带6接触;注水管3的一端与空腔5接通、另一端连接高压注水栗;测压管4贯穿空腔5设置,其一端与麻醉机上的测压模块接通。
[0029]所述PVC鞘管1的内外表面和气囊2的外表面均涂有亲水涂层。
[003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肾盂测压气囊扩张鞘的使用过程如下:
[0031]B超实时引导下穿刺目标盏,见水置入导丝,切开皮肤,沿导丝逐步扩张至F17或F25。沿导丝置入F16或F24肾盂测压气囊扩张鞘入肾集合系统,撤出F17或F25外鞘。注水扩张气囊,压力达到25-30大气压。将测压管与麻醉机上的测压传模块相连,实时监测肾盂内压,随后即可在扩张鞘内行肾镜碎石。
[003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肾盂测压气囊扩张鞘可显著减少经皮肾镜碎石过程中的出血、实时监控肾盂内压变化,并有效利用手术时常用的麻醉机的测压模块,一旦肾盂内压长时间超过安全压即可向操作医生提供报警功能,该装置具有简单高效、实时监测、预警等特点,能有效降低碎石过程中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同时有效降低了感染性休克的发生率。
[0033]在临床操作过程中,我们研究发现F24标准通道平均肾盂内压为19.4±7.6mmHg,F16微通道平均肾盂内压33.2±5.7mmHg,这说明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时肾盂内压较高,容易超过安全压的范围。因此,需要积极控制灌注压,缩短手术时间,避免脓毒血症的发生。
[0034]本实用新型技术能帮助泌尿外科医生在从事PCNL手术时,实时监控肾盂内压变化,减少术中出血、避免尿源性脓毒血症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且利用PVC和硅胶等材料制作,节约成本,本装置也能经环氧乙烷灭菌,反复利用率高,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主权项】
1.肾盂测压气囊扩张鞘,其特征在于:由PVC鞘管(1)、气囊(2)、注水管(3)和测压管(4 )组成,所述PVC鞘管(1)的一端设有金属定位带(6 );所述气囊(2 )包裹在PVC鞘管(1)的外周围,气囊(2)的两端与PVC鞘管(1)外壁密封连接,它们之间形成空腔(5),气囊(2)的一端与金属定位带(6)接触;注水管(3)的一端与空腔(5)接通、另一端连接高压注水栗;测压管(4)贯穿空腔(5)设置,其一端与麻醉机上的测压模块接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肾盂测压气囊扩张鞘,其特征在于:所述PVC鞘管(1)是F16鞘管或F24鞘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肾盂测压气囊扩张鞘,其特征在于:所述PVC鞘管(1)的长度为 18-22cm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肾盂测压气囊扩张鞘,其特征在于:所述PVC鞘管(1)的内外表面均涂有亲水涂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肾盂测压气囊扩张鞘,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定位带(6)的宽度是 0.5_lcm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肾盂测压气囊扩张鞘,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2)的长度为15_20cmo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肾盂测压气囊扩张鞘,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2)的外表面涂有亲水涂层。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肾盂测压气囊扩张鞘,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2)两端与PVC鞘管(1)接触的部位呈锥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肾盂测压气囊扩张鞘,由PVC鞘管、气囊、注水管和测压管组成,所述PVC鞘管的一端设有金属定位带;所述气囊包裹在PVC鞘管的外周围,气囊的两端与PVC鞘管外壁密封连接,它们之间形成空腔,气囊的一端与金属定位带接触;注水管的一端与空腔接通、另一端连接高压注水泵;测压管贯穿空腔设置,其一端与麻醉机上的测压模块接通。本实用新型技术提供的肾盂测压气囊扩张鞘进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时,可实时监控肾盂内压变化,减少术中出血、避免尿源性脓毒血症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且节约成本,反复利用率高,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IPC分类】A61M25/10, A61B17/12, A61B5/03, A61B17/22, A61M29/02
【公开号】CN204971451
【申请号】CN201520717248
【发明人】丁翔, 徐松涛, 侯建全, 崔凤梅, 黄玉华, 浦金贤, 严春寅, 魏雪栋, 袁和兴, 王亮良
【申请人】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