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可视人流吸引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21437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次性可视人流吸引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用于人工流产的手术器械,并可用于宫腔内进行观察的一次性可视人流吸引管。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传统的人工流产吸引管为一简单的金属中空管,顶端侧部开一吸引口,末端外接橡皮管、负压瓶,此种人流管多是盲吸操作,不能看到胚胎,不能再可视的情况下操作,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痛苦和危害。中国专利95228318.2号公开了以一种盲吸操作的《双腔负压可控式人流吸引管》,其基本结构为一双腔结构,一腔为胚胎组织吸出的通道;另一腔为宫腔内负压调控通道,外接调控开关,供常压空气进入宫腔。在手术过程中,当宫腔内负压升高,宫腔与负压瓶压差减少,致使胚胎组织不能吸出时,通过调节空气进气开关,使宫腔内负压下降,胚胎组织吸出,但人流手术中规定严禁向宫腔内注水或者气体进行膨宫,此操作极易引起血管栓塞的手术事故,情况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而且还存在着工作部位不可视、手术时间较长、手术不彻底等情况,又由于该设备是多次使用,容易造成病人交叉感染。
[0003]现有公开的实用新型专利200720183495.1《一种一次性可视人流吸引管》和200820135633.3《一种改进的微距可视内窥镜》、201120144680.6《一种改进的一次性可视人流吸引管》,虽然基本满足了可视功能,但在结构设计上不够完善,不利于吸刮操作,同时最大限度阻挡了增大胚胎组织吸出的通道入口,不利于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可视人流吸引管;具备提高吸刮操作,同时最大限度增大胚胎组织吸出的通道入口,有效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一次性可视人流吸引管,包括一吸引管组件,吸引管组件包括透明罩、固定件和圆形双腔管;在透明罩内设有摄像模组,透明罩的前端呈半球形,固定件的一端与透明罩的开口端密封结合,固定件的另一端与圆形双腔管连接,圆形双腔管包括两个完全隔离的腔道,一个用于胚胎负压吸引的主腔道和一个用来容置FPC板的副腔道,两个腔道之间用隔板隔开,圆形双腔管的主腔道开设有负压吸口,其特征在于,主腔道负压吸口靠近固定件的一侧设有短切口边,主腔道负压吸口的另一侧设有长切口边,切口边可作为刃口边,用于流产的吸刮操作,其中,短切口边的拐点要低于长切口边的拐点高度,从而增大主腔道的负压吸口,方便吸刮操作。
[0007]所述短切口边和长切口边的拐点为半圆弧形过渡。
[0008]所述摄像模组包括一 FPC板和一 CMOS模块,以及LED冷光源,该CMOS模块及LED冷光源连接在FPC板上。
[0009]所述CMOS模块感光区域封装有镜头,该镜头朝向透明罩,其距离透明罩外侧面1-5.5mmο
[0010]所述镜头方向与固定件的轴向方向呈0?90度角。
[0011 ] 其还包括一手柄,该手柄与圆形双腔管固定连接,
[0012]所述手柄由左右两个半体对扣而成。
[0013]其包括一线路板,该线路板安装在手柄内部,该线路板一端与FPC板连接。
[0014]其还包括一数据线,该数据线与线路板一端连接。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可视人流吸引管,通过对双腔管的结构改进,提高吸刮操作,同时最大限度增大胚胎组织吸出的通道入口,有效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工艺简洁,且为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0016]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装配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实施例吸引管组件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实施例吸引管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吸引管组件2.手柄3.线路板4.数据线5.吸引接口 6.透明罩7.摄像模组8.FPC板9.LED冷光源10.镜头11.固定件12.圆形双腔管13.副腔道14.主腔道15.负压吸口 16.短切口边17.长切口边18.拐点19.拐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1:参见图1?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一次性可视人流吸引管,包括一吸引管组件1、手柄2、线路板3、数据线4、吸引接口 5,吸引管组件1上的FPC板8与线路板3 —端进行连接,线路板3的另一端与数据线4进行连接,数据线4的接口可插上视频处理/显示设备,从而达到视频图像的处理与显示,线路板3安装在手柄2内,吸引管1上圆形双腔管12的一端以及数据线4的一端也固定在手柄2上,吸引接口 5装在圆形双腔管12的尾端,用于连接负压吸引器的吸引胶管。
[0023]吸引管组件1包括透明罩6、固定件11和圆形双腔管12 ;在透明罩6内设有摄像模组7,透明罩6的前端呈半球形,固定件11的一端与透明罩6的开口端密封结合,固定件6的另一端与圆形双腔管12连接,圆形双腔管12包括两个完全隔离的腔道,一个用于胚胎负压吸引的主腔道14和一个用来容置FPC板8的副腔道13,两个腔道之间用隔板隔开,圆形双腔管12的主腔道14开设有负压吸口 15,主腔道14负压吸口 15靠近固定件11的一侧设有短切口边16,主腔道14负压吸口 15的另一侧设有长切口边17,切口边可作为刃口边,用于流产的吸刮操作,其中,短切口边16的拐点18要低于长切口边17的拐点19高度,从而增大主腔道14的负压吸口 15,方便吸刮操作。短切口边16和长切口边17的拐点为半圆弧形过渡。
[0024]摄像模组7包括一 FPC板8和一 CMOS模块,以及LED冷光源9,该CMOS模块及LED冷光源9连接在FPC板8上。
[0025]CMOS模块感光区域封装有镜头10,该镜头10朝向透明罩6,其距离透明罩6外侧面 1-5.5mm η
[0026]镜头10方向与固定件11的轴向方向呈0?90度角,LED冷光源9连接在FPC板8上,该LED冷光源9其前部朝向与镜头10朝向相同。
[0027]实施例2:
[002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一处在于:该吸引管上的负压吸口 15两侧切边高度设计一致。
[0029]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可视人流吸引管,通过对双腔管的结构改进,提高吸刮操作,同时最大限度增大胚胎组织吸出的通道入口,有效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工艺简洁,且为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003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一次性可视人流吸引管,包括一吸引管组件,吸引管组件包括透明罩、固定件和圆形双腔管;在透明罩内设有摄像模组,透明罩的前端呈半球形,固定件的一端与透明罩的开口端密封结合,固定件的另一端与圆形双腔管连接,圆形双腔管包括两个完全隔离的腔道,一个用于胚胎负压吸引的主腔道和一个用来容置FPC板的副腔道,两个腔道之间用隔板隔开,圆形双腔管的主腔道开设有负压吸口,其特征在于,主腔道负压吸口靠近固定件的一侧设有短切口边,主腔道负压吸口的另一侧设有长切口边,切口边可作为刃口边,用于流产的吸刮操作,其中,短切口边的拐点要低于长切口边的拐点高度,从而增大主腔道的负压吸口,方便吸刮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次性可视人流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短切口边和长切口边的拐点为半圆弧形过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次性可视人流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包括一FPC板和一 CMOS模块,以及LED冷光源,该CMOS模块及LED冷光源连接在FPC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次性可视人流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CMOS模块感光区域封装有镜头,该镜头朝向透明罩,其距离透明罩外侧面1-5.5_。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次性可视人流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方向与固定件的轴向方向呈0?90度角。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次性可视人流吸引管,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手柄,该手柄与圆形双腔管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次性可视人流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由左右两个半体对扣而成。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次性可视人流吸引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线路板,该线路板安装在手柄内部,该线路板一端与FPC板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次性可视人流吸引管,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数据线,该数据线与线路板一端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可视人流吸引管,包括一吸引管组件,吸引管组件包括透明罩、固定件和圆形双腔管;在透明罩内设有摄像模组,透明罩的前端呈半球形,固定件的一端与透明罩的开口端密封结合,固定件的另一端与圆形双腔管连接,圆形双腔管包括两个完全隔离的腔道,一个用于胚胎负压吸引的主腔道和一个用来容置FPC板的副腔道,两个腔道之间用隔板隔开,圆形双腔管的主腔道开设有负压吸口,其特征在于,主腔道负压吸口靠近固定件的一侧设有短切口边,主腔道负压吸口的另一侧设有长切口边,切口边可作为刃口边,用于流产的吸刮操作,其中,短切口边的拐点要低于长切口边的拐点高度,从而增大主腔道的负压吸口,方便吸刮操作。
【IPC分类】A61B17/42
【公开号】CN205031343
【申请号】CN201520641459
【发明人】沈振权, 勾成俊, 颜志坦, 陈华, 刘景平
【申请人】东莞麦可龙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