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气式下肢体位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84623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气式下肢体位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充气式下肢体位垫。
【背景技术】
[0002]腿部患病的患者,如骨折或下肢水肿患者,在治疗时需要用体位垫抬高患肢,以增强血液回流,减轻下肢肿胀。临床上常用的体位垫为海绵垫,现有的海绵垫其高度大多是固定的,而不同身材的患者或者下肢肿胀程度不同的患者,其对下肢体位垫的高度要求也是不同的;海绵垫的散热透气性差,使用时间长了体位垫就会有一层湿气,尤其是在夏天,患肢放在海绵垫上很容易出汗,足踝部位易发压疮,对患者的康复非常不利;并且患者腿部触压海绵时间较长后也会导致局部血液回流障碍。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充气式下肢体位垫。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根据充气量调节高度,适合所有患者;且可以有效防止长时间压力导致的局部血液回流障碍。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充气式下肢体位垫,其中,包括外罩,外罩内设有若干层气囊,各层气囊之间设有垫板,每层气囊均从中间分为第一组气囊和第二组气囊,同一层的第一组气囊和第二组气囊之间不连通,不同层的第一组气囊之间通过气孔相互连通,不同层的第二组气囊之间也通过气孔相互连通,第一组气囊和第二组气囊分别通过气管连接相互独立的两套充放气装置,充放气装置可以对气囊进行充气和放气操作。此设计可实现体位垫内第一组气囊和第二组气囊的充放气操作是相互独立的,互相不受影响。在使用过程中,为了避免患肢长时间触压在体位垫上不动而造成局部血液回流障碍的问题,可以对体位垫内的第一组气囊和第二组气囊在同一时间内进行不同的操作,即第一组气囊充气的同时第二组气囊放气,两边速率一致,这样就可以保持患肢一直处于运动状态,避免局部血液回流障碍。
[0005]进一步的,所述气囊与垫板组合成具有用于顶持大腿的斜面的梯形结构。在使用体位垫时,患者的小腿被体位垫抬高,而大腿则被斜面顶持,符合人体工学的弧线形,避免给患者造成不适感,而且不需要患者自己腿部用力。
[0006]进一步的,所述最上层气囊的上面设有第二垫板,所述第二垫板上设有用于顶持小腿的凹弧面。在使用的过程中,患者的小腿放在凹弧面上,凹弧面两侧的弧面可以保证患者的小腿在体位垫内部气囊交替充放气的过程中不会从体位垫上滑落下来。
[0007]进一步的,所述凹弧面和斜面表面上均设有均匀分布的凸起,所述凸起呈半球形。在凹弧面和斜面表面上设置凸起使得患者的小腿部位和气囊之间、大腿部位和气囊之间具有间隙,有利于空气流通,保持皮肤干燥,可避免下肢小腿部位和大腿部位产生压疮;将凸起设置为半球形,是为了减少对下肢的针刺感,提高患者舒适度。
[000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气囊为片状气囊或环状气囊。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0]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充气式下肢体位垫,体位垫内部设有气囊,可以根据患者的身材比例或者患肢的肿胀程度来调节体位垫的高度,从而适应不容的患者。
[0011]2、本实用新型的体位垫内部气囊分为第一组气囊和第二组气囊,通过对两组气囊在同一时间内进行不同的充放气操作,可以保持患者的患肢一直处于运动状态,避免了患肢长时间触压体位垫造成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0012]3、本实用新型在体位垫的凹弧面和梯形结构的斜面上设置均匀分布的半球形凸起,可以使患者的小腿部位和气囊之间、大腿部位和气囊之间具有间隙,有利于空气流通,保持皮肤干燥,可避免下肢小腿部位和大腿部位产生压疮。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侧面剖视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端面剖视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17]如图1到3所示,一种充气式下肢体位垫,其中,包括外罩1,外罩1内设有三层气囊2,各层气囊2之间设有垫板3,每层气囊2均从中间分为第一组气囊21和第二组气囊22,同一层的第一组气囊21和第二组气囊22之间不连通,不同层的第一组气囊21之间通过气孔相互连通,不同层的第二组气囊22之间也通过气孔相互连通,第一组气囊21和第二组气囊22分别通过气管4连接相互独立的两套充放气装置5,充放气装置5可以对气囊2进行充气和放气操作。此设计可实现体位垫内第一组气囊21和第二组气囊22的充放气操作是相互独立的,互相不受影响。在使用过程中,为了避免患肢长时间触压在体位垫上不动而造成局部血液回流障碍的问题,可以对体位垫内的第一组气囊21和第二组气囊22在同一时间内进行不同的操作,即第一组气囊21充气的同时第二组气囊22放气,两边速率一致,这样就可以保持患肢一直处于运动状态,避免局部血液回流障碍。
[0018]如图1和3所示,所述气囊2与垫板3组合成具有用于顶持大腿的斜面6的梯形结构。在使用体位垫时,患者的小腿被体位垫抬高,而大腿则被斜面6顶持,符合人体工学的弧线形,避免给患者造成不适感,而且不需要患者自己腿部用力。
[0019]如图1和3所示,所述最上层气囊2的上面设有第二垫板31,所述第二垫板31上设有用于顶持小腿的凹弧面8。在使用的过程中,患者的小腿放在凹弧面8上,凹弧面8两侧的弧面可以保证患者的小腿在体位垫内部气囊2交替充放气的过程中不会从体位垫上滑落下来。
[0020]如图3所示,所述凹弧面8和斜面6表面上均设有均匀分布的凸起7,所述凸起7呈半球形。在凹弧面8和斜面6表面上设置凸起7使得患者的小腿部位和气囊2之间、大腿部位和气囊2之间具有间隙,有利于空气流通,保持皮肤干燥,可避免下肢小腿部位和大腿部位产生压疮;将凸起7设置为半球形,是为了减少对下肢的针刺感,提高患者舒适度。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气囊2为片状气囊。
[0022]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充气式下肢体位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罩(1),外罩(1)内设有若干层气囊(2),各层气囊(2)之间设有垫板(3),每层气囊(2)均从中间分为第一组气囊(21)和第二组气囊(22),同一层的第一组气囊(21)和第二组气囊(22)之间不连通,不同层的第一组气囊(21)之间通过气孔相互连通,不同层的第二组气囊(22)之间也通过气孔相互连通,第一组气囊(21)和第二组气囊(22)分别通过气管(4)连接相互独立的两套充放气装置(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式下肢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2)与垫板(3)组合成具有用于顶持大腿的斜面(6)的梯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气式下肢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6)的表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凸起(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式下肢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上层气囊(2)的上面设有第二垫板(3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充气式下肢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垫板(31)上设有用于顶持小腿的凹弧面(8)。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充气式下肢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弧面(8)表面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凸起(7)。7.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一种充气式下肢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7)呈半球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气式下肢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2)为片状气囊或环状气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充气式下肢体位垫。一种充气式下肢体位垫,其中,包括外罩,外罩内设有若干层气囊,各层气囊之间设有垫板,每层气囊均从中间分为第一组气囊和第二组气囊,同一层的第一组气囊和第二组气囊之间不连通,不同层的第一组气囊之间通过气孔相互连通,不同层的第二组气囊之间也通过气孔相互连通,第一组气囊和第二组气囊分别通过气管连接相互独立的两套充放气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根据充气量调节高度,适合所有患者;且可以有效防止长时间压力导致的局部血液回流障碍。
【IPC分类】A61G7/057, A61G7/075
【公开号】CN205094866
【申请号】CN201520917115
【发明人】张帆, 易峰涛, 许丽, 周道裕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公开日】2016年3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