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消化内科用胃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428144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消化内科用胃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消化内科用胃管。
【背景技术】
[0002]胃管是医院消化内科临床上经常使用的医疗器具,一般用于食物中毒的应急性洗胃或鼻饲等。目前,使用的胃管对患者进行洗胃时,洗胃液进入和排出污液都是通过一个管道。这样当洗胃液进入胃后,不能主动排出,通常是等胃腔充盈之后,借助呕吐反射排出。这样反复操作增加了患者痛苦,延长了抢救时间,严重时还会危及患者生命;再者胃管进入体内的长度也不好把握,若但凭直觉,容易对患者的器官造成意外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提供一种新型消化内科用胃管。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消化内科用胃管,包括进液管与出液管,所述进液管与出液管固定于固定块上,所述进液管与出液管底端设置有空心球,所述空心球内设置有隔层;所述出液管顶端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末端设置有减压气囊;所述固定块内设置有两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顶端设置有固定夹。
[0005]所述进液管与出液管通过固定夹固定于两个固定孔内。
[0006]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多个喷孔,所述空心球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刻度线。
[0007]所述进液管与出液管上均设置有固定阀。
[0008]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调节阀。
[0009]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0]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进液管和出液管底端的空心球,可以减少对患者的损伤,同时多个通孔的设置可以增加胃与进液管或出液管之间的流通截面积,不易堵塞,减少患者痛苦;此外进液和出液能够同时进行,很好的改善了洗胃以及消化治疗的效果O
【附图说明】
[0011]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2为本实用固定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1与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做以下详细说明。
[0014]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进液管I与出液管8,所述进液管I与出液管8固定于固定块2上,所述进液管I与出液管8底端设置有空心球6,所述空心球6内设置有隔层4;所述出液管8顶端设置有连接管9,所述连接管9末端设置有减压气囊11;所述固定块2内设置有两个固定孔13,所述固定孔13顶端设置有固定夹14;所述进液管I与出液管8通过固定夹14固定于两个固定孔13内;所述进液管I上设置有多个喷孔3,所述空心球6上设置有多个通孔5,所述出液管8上设置有刻度线7;所述进液管I与出液管8上均设置有固定阀12;所述连接管9上设置有调节阀10。
[0015]使用时,医务人员将空心球6—端顺食道插入胃部,并调节进液管I与出液管8在固定块2内的位置,后通过固定夹14固定,此后开启进液管I上的固定阀12,使清洗液流入进液管I,此后清洗液通过喷孔3与通孔5喷出,对胃部进行喷洗,洗去污浊物质,提高了清洗效果;此后关闭进液管I上的固定阀12,开启调节阀10与出液管8上的固定阀12,按压减压气囊U,清洗后的污液通过空心球6沿出液管8排除,从而促进洗涤效率,防止污染,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复健康。
【主权项】
1.一种新型消化内科用胃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液管与出液管,所述进液管与出液管固定于固定块上,所述进液管与出液管底端设置有空心球,所述空心球内设置有隔层;所述出液管顶端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末端设置有减压气囊;所述固定块内设置有两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顶端设置有固定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消化内科用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与出液管通过固定夹固定于两个固定孔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消化内科用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上设置有多个喷孔,所述空心球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出液管上设置有刻度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消化内科用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与出液管上均设置有固定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消化内科用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调节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消化内科用胃管,包括进液管与出液管,所述进液管与出液管固定于固定块上,所述进液管与出液管底端设置有空心球,所述空心球内设置有隔层;所述出液管顶端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末端设置有减压气囊;所述固定块内设置有两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顶端设置有固定夹;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进液管和出液管底端的空心球,可以减少对患者的损伤,同时多个通孔的设置可以增加胃与进液管或出液管之间的流通截面积,不易堵塞,减少患者痛苦;此外进液和出液能够同时进行,很好的改善了洗胃以及消化治疗的效果。
【IPC分类】A61M3/02, A61M25/14
【公开号】CN205339823
【申请号】CN201620102685
【发明人】李晓沛
【申请人】李晓沛
【公开日】2016年6月29日
【申请日】2016年2月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