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褥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52697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褥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褥子,包括褥子单体;所述褥子单体包括上下层叠的上罩面和下罩面,上罩面的左右两侧与下罩面的左右两侧固定在一起,形成加强区,且上罩面的上下两端与下罩面的上下两端固定在一起,从而在上罩面与下罩面之间形成封闭的填充腔,所述填充腔内填充有填充棉层;所述加强区内沿褥子单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抬孔;该多功能褥子的两侧各设有加强区,加强区上设有抬孔,通过抬孔方便人们将该褥子抬起,从而使该褥子作为紧急转运工具,直接把床上的病人转运到目的地,无需先把病人抬到担架上再转运,从而节省了急救时间,减轻了在从病床到担架的过程中病人的痛苦。
【专利说明】
一种多功能褥子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褥子,具体是一种多功能褥子。
【背景技术】
[0002]医院病房或转运车上铺设的褥子,经过不同病人的使用后,上面藏匿了很多病毒和细菌,由于褥子拆洗成本较高,又不具备可消毒性,褥子成了病房内较高的污染源之一。遇到突发情况,需要转运病人时,褥子又不能作为转运工具使用,不利于医生和家属进行病人转运动作。在家庭生活中,小区楼房或高层建筑的房内,针对老年人突发疾病不能行走时、瘫痪病人需要送医时、异或孕妇在家中急需转运至医院生产时,病人家属通常采用背、抬、抱等动作转移楼下等待救护车,这样对病人家属来说造成了沉重的体力负担,并且对病人来说极其不安全。即使采用了担架转运,还需先把床上的病人抬到担架上,然后进行转运,从而延长了急救时间。另外,在行走过程中造成的颠簸,容易加重病人的病情。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褥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种多功能褥子,包括褥子单体;所述褥子单体包括上下层叠的上罩面和下罩面,上罩面的左右两侧与下罩面的左右两侧固定在一起,形成加强区,且上罩面的上下两端与下罩面的上下两端固定在一起,从而在上罩面与下罩面之间形成封闭的填充腔,所述填充腔内填充有填充棉层;所述加强区内沿褥子单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抬孔;所述褥子单体共有两个,两个褥子单体上下层叠,且两个褥子单体左右两侧的加强区固定在一起,两个褥子单体的之间形成空腔。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罩面与下罩面之间通过热熔胶粘接、冷胶粘接、超声波熔接或缝纫连接的方式固定。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强区的宽度为5-30cm。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褥子单体的宽度为50-300cm,长度为50-400cmo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罩面和下罩面采用化纤布、混纺布、纯棉布、无纺布或覆膜无纺布制成。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填充棉层的材质为PP棉、喷胶棉、浆絮棉、丝绵、棉花、海绵或羽绒丝棉。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抬孔为圆形或椭圆形。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褥子单体之间通过热熔胶粘接、冷胶粘接、超声波熔接或缝纫连接的方式固定。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该多功能褥子,其上罩面和下罩面由纯棉布、无纺布或覆膜无纺布做成,透气隔湿,整体结合紧密,使填充棉层不易移动,柔软舒适。若上罩面和下罩面采用无纺布,填充棉层采用PP棉,则能够大大降低褥子的成本,使褥子价格低廉,从而在病人入院时能够使用新褥子,出院时,将用过的褥子作为医疗垃圾销毁,这样每个病人都拥有自己单独的褥子,杜绝了其他感染源,有利于避免病人感染。2、该多功能褥子,在褥子单体的两侧各设有加强区,加强区上设有抬孔,通过抬孔方便人们将该褥子抬起,从而使该褥子作为紧急转运工具,直接把床上的病人转运到目的地,无需先把病人抬到担架上再转运,从而节省了急救时间,减轻了在从病床到担架的过程中病人的痛苦。
3、该多功能褥子还能做成睡袋,作为睡袋使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实施例1多功能褥子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实施例2多功能褥子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_褥子单体、11-上罩面、12-下罩面、13-填充棉层、2-加强区、3-抬孔、4-填充区、5-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9]实施例1
[0020]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多功能褥子,包括褥子单体I;所述褥子单体I包括上下层叠的上罩面11和下罩面12,上罩面11的左右两侧与下罩面12的左右两侧固定在一起,形成加强区2,且上罩面11的上下两端与下罩面12的上下两端固定在一起,从而在上罩面11与下罩面12之间形成封闭的填充腔,所述填充腔内填充有填充棉层13,加强区2是通过对上罩面11和下罩面12的边缘布料设加强带或对边缘布料进行翻转等工艺实现,加强区2可以含填充棉,也可以不含,优选的,所述加强区2的宽度为5-30cm,所述上罩面11与下罩面12之间通过热熔胶粘接、冷胶粘接、超声波熔接或缝纫连接的方式固定,所述上罩面11和下罩面12采用化纤布、混纺布、纯棉布、无纺布或覆膜无纺布制成,所述填充棉层13的材质为PP棉、喷胶棉、浆絮棉、丝绵、棉花、海绵或羽绒丝棉;所述褥子单体I的宽度为50-300cm,长度为50-400cm;所述加强区2内沿褥子单体I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抬孔3,通过抬孔3方便人们将该褥子抬起,以将褥子上的病人转移,优选的,所述抬孔3为圆形或椭圆形。
[0021]所述多功能褥子,其上罩面11和下罩面12由纯棉布、无纺布或覆膜无纺布做成,透气隔湿,整体结合紧密,使填充棉层13不易移动,柔软舒适。若上罩面11和下罩面12采用无纺布,填充棉层13采用PP棉,则能够大大降低褥子的成本,使褥子价格低廉,从而在病人入院时能够使用新褥子,出院时,将用过的褥子作为医疗垃圾销毁,这样每个病人都拥有自己单独的褥子,杜绝了其他感染源,有利于避免病人感染。所述多功能褥子,在褥子单体I的两侧各设有加强区2,加强区2上设有抬孔3,通过抬孔3方便人们将该褥子抬起,从而使该褥子作为紧急转运工具,直接把床上的病人转运到目的地,无需先把病人抬到担架上再转运,从而节省了急救时间,减轻了在从病床到担架的过程中病人的痛苦。
[0022]实施例2
[0023]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多功能褥子,包括两个褥子单体I,所述褥子单体I与实施例1中的褥子单体I结构相同,两个褥子单体I上下层叠,且两个褥子单体I左右两侧的加强区2固定在一起,两个褥子单体I的之间形成空腔5,从而使该多功能褥子形成睡袋,能够作为睡袋使用,优选的,两个褥子单体I之间通过热熔胶粘接、冷胶粘接、超声波熔接或缝纫连接的方式固定。
[0024]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5]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主权项】
1.一种多功能褥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褥子单体(I);所述褥子单体(I)包括上下层叠的上罩面(11)和下罩面(12),上罩面(11)的左右两侧与下罩面(12)的左右两侧固定在一起,形成加强区(2),且上罩面(11)的上下两端与下罩面(12)的上下两端固定在一起,从而在上罩面(11)与下罩面(12)之间形成封闭的填充腔,所述填充腔内填充有填充棉层(13);所述加强区(2)内沿褥子单体(I)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抬孔(3);所述褥子单体(I)共有两个,两个褥子单体(I)上下层叠,且两个褥子单体(I)左右两侧的加强区(2)固定在一起,两个褥子单体(I)的之间形成空腔(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罩面(11)与下罩面(12)之间通过热熔胶粘接、冷胶粘接、超声波熔接或缝纫连接的方式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区(2)的宽度为5-30cmo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褥子单体(I)的宽度为50-300cm,长度为50_400c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罩面(11)和下罩面(12)采用化纤布、混纺布、纯棉布、无纺布或覆膜无纺布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棉层(13)的材质为PP棉、喷胶棉、浆絮棉、丝绵、棉花、海绵或羽绒丝棉。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褥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孔(3)为圆形或椭圆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褥子,其特征在于,两个褥子单体(I)之间通过热熔胶粘接、冷胶粘接、超声波熔接或缝纫连接的方式固定。
【文档编号】A61G7/05GK205434156SQ201520963838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6日
【发明人】宋欣, 宋立佐, 崔玉荣, 刘畅, 宋家山, 宋立霞, 王博亭, 柳运芳
【申请人】滨州晴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