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科术后拆线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30995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科术后拆线剪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外科术后拆线剪,包括主体、钩状体和伸缩杆,主体为柱状空腔结构,主体分为圆柱段与半圆柱段,半圆柱段一端与圆柱段连接;在圆柱段与半圆柱段连接端上未与半圆柱段连接的半圆面上固定设有钩状体,钩状体远离圆柱段的一端为U形结构,U形的凹面内设有凹面刀刃;主体内设有伸缩杆,伸缩杆一端位于圆柱段内,另一端穿过半圆柱段位于主体外,伸缩杆位于主体外的一端上设有凸面刀刃。圆柱段上设有开槽,伸缩杆位于圆柱段内的一端上设有调节块,调节块穿过开槽设置在圆柱段外壁上。采用上述结构,能够更加轻松方便的进行缝合线的拆除,不仅使医生的操作更加简单,同时也有效避免了拆线器械对病人造成的伤害。
【专利说明】
一种外科术后拆线剪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外科术后拆线剪。
【背景技术】
[0002]在外科手术完毕最后,通常需要利用手术缝合线对手术创口进行缝合,以便于创口的愈合,在创口最终愈合之后,需要将先前的手术缝合线进行拆除,而现有的拆线方式通常是使用镊子夹起缝合线之后,再用剪刀剪断缝线,而对于与皮肤贴合较紧密的缝合线,特别是皮肤美容缝线及显微缝线,则使用注射器针尖进行挑起,再利用显微剪进行缝合线的切断拆除,这种方式不仅医生在进行拆线工作时操作麻烦,而且在拆线过程中,若注射器针尖或显微剪操作不慎,容易对病人的造成伤害,造成病人的痛苦。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外科术后拆线剪,能够更加轻松方便的进行缝合线的拆除,相比于现有的拆线方式来说,不仅使医生的操作更加简单,同时也有效避免了拆线器械对病人造成的伤害。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科术后拆线剪,包括主体、钩状体和伸缩杆,主体为柱状空腔结构,主体分为圆柱段与半圆柱段,半圆柱段一端与圆柱段连接;
[0005]在圆柱段与半圆柱段连接端上未与半圆柱段连接的半圆面上固定设有钩状体,钩状体远离圆柱段的一端为U形结构,U形的凹面朝向半圆柱段远离圆柱段的一端,U形的凹面内设有凹面刀刃;
[0006]半圆柱段远离圆柱段的一端为开口,主体内设有伸缩杆,伸缩杆一端位于圆柱段内,另一端穿过半圆柱段位于主体外,伸缩杆位于主体外的一端上设有凸面刀刃,且伸缩杆位于主体外的一端能够在钩状体的U形结构内沿圆柱段方向移动。
[0007]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圆柱段内部固定设有弹簧限位板,伸缩杆穿过弹簧限位板,伸缩杆上设有挡板,挡板位于圆柱段内远离半圆柱段的一端与弹簧限位板之间的伸缩杆上,弹簧限位板与挡板之间设有弹簧。
[0008]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弹簧限位板朝向挡板的一面上设有弹簧固定柱,弹簧套接在弹簧固定柱上。
[0009]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圆柱段上设有开槽,伸缩杆位于圆柱段内的一端上设有调节块,调节块穿过开槽设置在圆柱段外壁上。
[0010]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开槽长度大于凹面刀刃到半圆柱段开口端的长度。
[0011]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挡板与弹簧固定柱之间的间距大于开槽的长度。
[0012]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钩状体的U形结构的端面为半球面。
[0013]优选的方案中,凹面刀刃也可以更换为凹槽结构,利用凸面刀刃插入凹槽实现对缝合线的剪切。
[0014]本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外科术后拆线剪,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I)通过钩状体能够很轻松的将缝合线环勾起,避免在利用注射器针尖挑起过程中,因操作不慎对病人造成伤害;
[0016](2)其操作更加简单,能够采用单手操作,无需一只手控制缝合线,另一只剪切缝合线,使医生在拆线过程中能够更加轻松;
[0017](3)采用凹面刀刃与凸面刀刃的结构,凹面刀刃设置在钩状体的U形结构内凹面内,凸面刀刃则能够跟随伸缩杆收至主体的半圆柱段内,不仅避免了拆线过程中刀刃划伤皮肤的情况,且在不使用的时候,能够更好的对刀刃进行保护,避免刀刃的磨损。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李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剪切端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面剖视图。
[0022]图中:主体I,圆柱段101,半圆柱段102,钩状体2,凹面刀刃201,伸缩杆3,凸面刀刃301,弹簧限位板4,弹簧固定柱401,弹簧5,挡板6,调节块7,开槽8。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中,一种外科术后拆线剪,包括主体1、钩状体2和伸缩杆3,其特征是:主体I为柱状空腔结构,主体I分为圆柱段101与半圆柱段102,半圆柱段102—端与圆柱段101连接;
[0024]在圆柱段101与半圆柱段102连接端上未与半圆柱段102连接的半圆面上固定设有钩状体2,钩状体2远离圆柱段101的一端为U形结构,U形的凹面朝向半圆柱段102远离圆柱段101的一端,U形的凹面内设有凹面刀刃201;
[0025]半圆柱段102远离圆柱段101的一端为开口,主体I内设有伸缩杆3,伸缩杆3—端位于圆柱段101内,另一端穿过半圆柱段102位于主体I外,伸缩杆3位于主体I外的一端上设有凸面刀刃301,且伸缩杆3位于主体I外的一端能够在钩状体2的U形结构内沿圆柱段101方向移动。
[0026]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圆柱段101内部固定设有弹簧限位板4,伸缩杆3穿过弹簧限位板4,伸缩杆3上设有挡板6,挡板6位于圆柱段101内远离半圆柱段102的一端与弹簧限位板4之间的伸缩杆3上,弹簧限位板4与挡板6之间设有弹簧5。采用上述结构,利用所设置的弹簧5,能够在不使用的时候,利用弹簧的弹力实现伸缩杆3的收缩,以便于伸缩杆3上凸面刀刃301的保护,避免凸面刀刃301的磨损。
[0027]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弹簧限位板4朝向挡板6的一面上设有弹簧固定柱401,弹簧5套接在弹簧固定柱401上。所设置的弹簧固定柱401,避免了弹簧的歪斜,保证了弹簧的正常功能。
[0028]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圆柱段101上设有开槽8,伸缩杆3位于圆柱段101内的一端上设有调节块7,调节块7穿过开槽8设置在圆柱段101外壁上。通过在开槽8中推动调节块7,能够实现伸缩杆3的伸缩,从而实现对缝合线的剪切。
[0029]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开槽8长度大于凹面刀刃201到半圆柱段102开口端的长度。
[0030]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挡板6与弹簧固定柱401之间的间距大于开槽8的长度。
[0031]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钩状体2的U形结构的端面为半球面。采用半球面结构,使其更加圆润,在接触皮肤的时候不会对皮肤造成划伤。
[0032]使用时,先利用钩状体的U形结构端将缝合线环勾起,然后利用推动主体上的调节块,即可实现对缝合线的剪切。采用上述方式,有效避免了原有拆线方式中,因注射器针尖与显微剪对病人造成的伤害,且其操作更加简单,能够进行单手操作,使拆线医务人员更加轻松。
【主权项】
1.一种外科术后拆线剪,包括主体(I)、钩状体(2)和伸缩杆(3),其特征是:主体(I)为柱状空腔结构,主体(I)分为圆柱段(101)与半圆柱段(102),半圆柱段(102)—端与圆柱段(101)连接; 在圆柱段(101)与半圆柱段(102)连接端上未与半圆柱段(102)连接的半圆面上固定设有钩状体(2),钩状体(2)远离圆柱段(101)的一端为U形结构,U形的凹面朝向半圆柱段(102)远离圆柱段(101)的一端,U形的凹面内设有凹面刀刃(201); 半圆柱段(102)远离圆柱段(101)的一端为开口,主体(I)内设有伸缩杆(3),伸缩杆(3)一端位于圆柱段(101)内,另一端穿过半圆柱段(102)位于主体(I)外,伸缩杆(3)位于主体(I)外的一端上设有凸面刀刃(301),且伸缩杆(3)位于主体(I)外的一端能够在钩状体(2)的U形结构内沿圆柱段(101)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科术后拆线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柱段(101)内部固定设有弹簧限位板(4),伸缩杆(3)穿过弹簧限位板(4),伸缩杆(3)上设有挡板(6),挡板(6)位于圆柱段(101)内远离半圆柱段(102)的一端与弹簧限位板(4)之间的伸缩杆(3)上,弹簧限位板(4)与挡板(6)之间设有弹簧(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科术后拆线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限位板(4)朝向挡板(6)的一面上设有弹簧固定柱(401),弹簧(5)套接在弹簧固定柱(40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外科术后拆线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柱段(101)上设有开槽(8),伸缩杆(3)位于圆柱段(101)内的一端上设有调节块(7),调节块(7)穿过开槽(8)设置在圆柱段(101)外壁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外科术后拆线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槽(8)长度大于凹面刀刃(201)到半圆柱段(102)开口端的长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外科术后拆线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6)与弹簧固定柱(401)之间的间距大于开槽(8)的长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科术后拆线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钩状体(2)的U形结构的端面为半球面。
【文档编号】A61B17/06GK205514736SQ201620145021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6日
【发明人】丁熊
【申请人】三峡大学仁和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