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起重病人转运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76321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起重病人转运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起重病人转运车,包括矩形车架,矩形车架的上方安装有床板,矩形车架的三个柱腿上均安装有行走轮,矩形车架的侧面设有垂直的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上方设有水平的横杆,横杆的一端与第一液压缸上端铰接,横杆的另一端下方设有垂直的连接杆,连接杆的上端与横杆固定连接,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夹板,第一液压缸与横杆之间设有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与第一液压缸固定连接,第二液压缸的上端与横杆铰接,矩形车架固定连接有液压控制箱。该装置转运过程中无需再次搬动病人,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病人在搬运过程中的痛苦和二次伤害,该操作只需一人便可将病人从手术床上转运至病床上,操作简单、方便。
【专利说明】
一种新型起重病人转运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起重病人转运车。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手术病人转运车多将病人置于可平移的床板上,再将床板平移至手术床上,但将病人从床板上转移至手术床上时,仍需人力辅助将病人从床板上搬移至手术床上,在转移过程中病人仍存在体位移动,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容易对受伤的病人造成痛苦甚至导致病情加重。为了避免在转移病人过程中再次搬移病人,减少病人在搬运过程中的痛苦和二次伤害,同时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需要一种病人从床板上转移至手术床上时,不用人工搬动病人的转运车。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技术背景中所述为了避免在转移病人过程中再次搬移病人,减少病人在搬运过程中的痛苦和二次伤害,同时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需要一种病人从床板上转移至手术床上时,不用人工搬动病人的转运车问题,提供一种新型起重病人转运车。
[000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新型起重病人转运车,包括矩形车架,矩形车架的上方安装有床板,矩形车架的下方一端安装有一个柱腿,矩形车架的下方另一端安装有并排设置的两个柱腿,所述柱腿上均安装的有行走轮,所述矩形车架的侧面设有垂直的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下端的固定端与矩形车架固定连接,第一液压缸的上方设有水平的横杆,横杆的一端与第一液压缸上端活塞杆端铰接,横杆的另一端下方设有垂直的连接杆,连接杆的上端与横杆固定连接,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对病人起提升和固定作用的夹板,第一液压缸与横杆之间设有斜向上的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位于连接杆的内侧,第二液压缸的下端固定端与第一液压缸下端的固定端固定连接,第二液压缸的上端活塞杆端与横杆铰接,所述矩形车架固定连接有液压控制箱。
[0005]所述夹板包括水平设置的固定板、两块垂直且对称设置的连接板、两块水平且对称设置的支撑板,连接板位于固定板长边方向的两侧,连接板的上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连接板的下端与支撑板为有限位的铰接,两块支撑板之间设有间距。
[0006]所述两块支撑板之间的间距为2厘米?5厘米。
[0007]所述连接板为圆弧板。
[0008]所述固定板与连接板一体固定连接。
[0009]所述两块水平且对称设置的支撑板其中每块支撑板均可划分为三块,分别为上支撑板、中间支撑板、下支撑板,且上支撑板和中间支撑板之间设有间距,中间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设有间距,上支撑板、中间支撑板、下支撑板分别与连接板的下端铰接。
[0010]所述上支撑板与中间支撑板之间的间距为10厘米?15厘米,中间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之间的间距为1厘米?15厘米。
[0011]所述的两块上支撑板中其中一块上支撑板为“L”形。
[0012]所述上支撑板的长度为45厘米?50厘米,所述中间支撑板的长度为45厘米?50厘米,所述下支撑板的长度为45厘米?50厘米。
[0013]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转运过程中无需再次搬动病人,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在转运过程中无需移动病人的体位,减少了病人在搬运过程中的痛苦和二次伤害,该操作只需一人便可将病人从手术床上转运至病床上,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起重病人转运车,包括矩形车架1,矩形车架I的上方安装有床板2,矩形车架I的下方一端安装有一个柱腿,矩形车架I的下方另一端安装有并排设置的两个柱腿,所述柱腿上均安装的有行走轮3,其中单独柱腿下安装的行走轮3为万向轮,用来控制整个转运床的方向(后期可以通过在矩形车架I上设置方向盘来控制转运床的方向);并排设置的两个柱腿下安装的行走轮3为定向轮或带有电动助力的驱动轮。矩形车架I的下方设置三个柱腿既节省了转运床的占用空间,又增强了转运床的操作灵活性。
[0018]所述矩形车架I的侧面设有垂直的第一液压缸4,第一液压缸4下端的固定端与矩形车架I固定连接,第一液压缸4的上方设有水平的横杆5,横杆5的一端与第一液压缸4上端活塞杆端铰接,横杆5的另一端下方设有垂直的连接杆6,连接杆6的上端与横杆5固定连接,连接杆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对病人起提升和固定作用的夹板7,第一液压缸4与横杆5之间设有斜向上的第二液压缸8,第二液压缸8位于连接杆6的内侧,第二液压缸8的下端固定端与第一液压缸4下端的固定端固定连接,第二液压缸8的上端活塞杆端与横杆5铰接,所述矩形车架I固定连接有液压控制箱9。
[0019]所述夹板7包括水平设置的固定板71、两块垂直且对称设置的圆弧状的连接板72、两块水平且对称设置的支撑板73,连接板72位于固定板71长边方向的两侧,连接板72的上端与固定板71—体固定连接,连接板72的下端与支撑板73为有限位的铰接,支撑板73只能伸开到水平的位置,不能够再往下伸展。当两块支撑板73伸开放置水平的时候,两块支撑板73之间设有2厘米?5厘米的间距。
[0020]如图2所示,所述两块水平且对称设置的支撑板73其中每块支撑板73均可划分为三块,分别为上支撑板731、中间支撑板732、下支撑板733,其中一块上支撑板731为“L”形,这样设计能够有利于在转运的过程中对病人的头部能够有效的起到支撑托起的作用。上支撑板731的长度为45厘米?50厘米,中间支撑板732的长度为45厘米?50厘米,下支撑板733的长度为45厘米?50厘米。上支撑板731和中间支撑板732之间设有间距,其上支撑板731与中间支撑板732之间的间距为10厘米?15厘米,中间支撑板732和下支撑板733之间设有间距,其中间支撑板732与下支撑板733之间的间距为10厘米?15厘米。上支撑板731、中间支撑板732、下支撑板733分别与连接板72的下端铰接。
[0021]所述上支撑板731、中间支撑板732、下支撑板733的设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分别对病人的肩部及肩部以上、病人的腰部及臀部、病人的膝盖及膝盖以下三个部位进行固定,且相对的两个连接板彼此之间是错开的,这样既方便对病人进行固定操作,又能将病人固定牢固。
[0022]使用时,将转运车移动至与病床并排的位置,然后通过操作液压控制箱9控制第一液压缸4和第二液压缸8,使横杆5向上抬起,将夹板7移动至病人的正上方,医护人员先人工侧身搬起病人身体的一侧,将支撑板73的上支撑板731、中间支撑板732、下支撑板733分别插入病人身体的上中下三个部位下方,然后放下病人,将病人一侧的身体放置在夹板7的支撑板73上,然后同样的操作将病人另一侧的身体放置在夹板7的支撑板73上,等到病人的整个身体都放置在夹板7的支撑板73上以后,通过操作液压控制箱9控制第一液压缸4和第二液压缸8,使横杆5下落,至夹板7放置在床板2上,医护人员人工操作夹板7,将支撑板73向连接板72的方向折起,病人放置在床板2上,完成病人的转运工作。当不需要使用转运车的时候,通过操作液压控制箱9控制第一液压缸4和第二液压缸8,使横杆5下落,以便节省空间。
[0023]本专利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002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等同物界定。
【主权项】
1.一种新型起重病人转运车,包括矩形车架,矩形车架的上方安装有床板,矩形车架的下方一端安装有一个柱腿,矩形车架的下方另一端安装有并排设置的两个柱腿,所述柱腿上均安装的有行走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车架的侧面设有垂直的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下端的固定端与矩形车架固定连接,第一液压缸的上方设有水平的横杆,横杆的一端与第一液压缸上端活塞杆端铰接,横杆的另一端下方设有垂直的连接杆,连接杆的上端与横杆固定连接,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对病人起提升和固定作用的夹板,第一液压缸与横杆之间设有斜向上的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位于连接杆的内侧,第二液压缸的下端固定端与第一液压缸下端的固定端固定连接,第二液压缸的上端活塞杆端与横杆铰接,所述矩形车架固定连接有液压控制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起重病人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包括水平设置的固定板、两块垂直且对称设置的连接板、两块水平且对称设置的支撑板,连接板位于固定板长边方向的两侧,连接板的上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连接板的下端与支撑板为有限位的铰接,两块支撑板之间设有间距。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起重病人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支撑板之间的间距为2厘米?5厘米。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起重病人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为圆弧板。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起重病人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与连接板一体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起重病人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水平且对称设置的支撑板其中每块支撑板均可划分为三块,分别为上支撑板、中间支撑板、下支撑板,且上支撑板和中间支撑板之间设有间距,中间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设有间距,上支撑板、中间支撑板、下支撑板分别与连接板的下端铰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起重病人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板与中间支撑板之间的间距为10厘米?15厘米,中间支撑板与下支撑板之间的间距为10厘米?15厘米。8.根据权利要求6或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起重病人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块上支撑板中其中一块上支撑板为“L”形。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起重病人转运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板的长度为45厘米?50厘米,所述中间支撑板的长度为45厘米?50厘米,所述下支撑板的长度为45厘米?50厘米。
【文档编号】A61G7/14GK205667623SQ201620369948
【公开日】2016年11月2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8日
【发明人】耿亚民
【申请人】平顶山市更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