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提式花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5585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提式花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花洒,特别是一种可用于按摩的花洒。
在香港市场上把用于沐浴用的莲喷头称为花洒。市场销售的花洒,一般主要用于喷淋洗澡,并在洗澡的同时,可按摩肌肤,以达到促进血液循环,起到保健的作用。但是该产品中的出水圈通常采用聚氯乙烯(PVC)塑胶制成,PVC塑胶的缺陷是比较坚硬,易老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硬,因此用它来按摩肌扶,感觉很差,有时一不小心,还可能擦伤皮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手提式花洒,它在洗澡时,按摩肌肤感觉柔软舒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手提式花洒,由手柄、O型密封圈、螺纹圈、出水圈、前盖和装饰圈组成,突出的特点是所说的出水圈是由硅橡胶制成的,具有球壳形状,其上的出水柱向外发散;所说的出水圈的球壳上由内向外有三圈出水柱,各圈的出水柱的中心线与其球壳面的轴线形成的角度逐渐增大;各圈出水柱的中心线与其球壳的轴线形成的角度分别为3°、5°、7°;所说的出水柱的长度,在花洒安装好后,高出所说前盖1.5毫米~3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本实用新型的出水圈不再采用聚氯乙烯(PVC)塑胶制成,而是采用硅橡胶制成的,它比PVC柔软,因而不易老化,所以按摩肌肤的感觉有了很大的改善,柔软舒适,更不会擦伤皮肤了。
2、习用的用PVC注塑成型的出水圈,其上的出水柱的倾斜角度一般不宜过大,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出水圈是采用硅橡胶压塑成型的,出水圈具有球壳形状,而且其外表面上的出水柱排列成三圈,出水柱的中心线与球面的轴线形成的角度由内向外逐渐增大,例如3°、5°、7°,使水流也由内向外逐渐倾斜,所以本实用新型的冲淋范围较PVC制成的花洒大。
3、硅橡胶颗粒出水柱高出前盖1.5至3毫米,按摩肌扶较为适宜。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部件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出水圈的出水柱实施例的分布示意图。
图4是图3出水圈AOA剖视图。
图中1-手柄 11-手柄内螺纹2-O型密封圈3-螺纹圈31-外螺纹 32-外螺纹4-出水圈 41-出水柱42-出水孔 5-前盖51-通孔6-装饰圈61-内螺纹本实用新型的手提式花洒,由手柄1、O型密封圈2、螺纹圈3、出水圈4、前盖5和装饰圈6组成,特别是出水圈4是采用硅橡胶压塑成型的,出水圈4的基面具有球壳形状,其外面按三圈分布着具有出水孔42的出水柱41。三圈的出水柱41的中心线与球壳的轴线所成的角度由内向外逐渐增大,分别是3°、5°、7°。
本实用新型的手提式花洒是这样安装的,将O型密封圈2套在螺纹圈3的外螺纹31上,将螺纹圈3拧入手柄1的内螺纹11,将出水圈4套入前盖5,让出水柱43从前盖5的通孔51穿出后一同套入装饰圈6中,再将装饰圈6的内螺纹61套入螺纹圈3的外螺纹33上旋紧,即安装完毕。在本实施例中,出水柱41高出前盖5表面约2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手提式花洒,克服了原用聚氯乙烯注塑成型的花洒的缺陷,具有冲淋范围大、按摩感觉柔软舒适和不易老化等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手提式花洒,由手柄(1)、O型密封圈(2)、螺纹圈(3)、出水圈(4)、前盖(5)和装饰圈(6)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出水圈(4)是由硅橡胶制成的,具有球壳形状,其上的出水柱(41)向外发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提式花洒,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出水圈(4)的球壳上由内向外有多圈出水柱(41),各圈出水柱(41)的中心线与其球壳的轴线形成的角度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提式花洒,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圈(4)的球壳由内向外有三圈出水柱(41),各圈出水柱(41)的中心线与其球壳的轴线形成的角度分别为3°、5°、7°。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手提式花洒,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出水柱(43)的长度在花洒安装好后高出所说前盖(5)1.5毫米~3毫米。
专利摘要一种手提式花洒,由手柄、O型密封圈、螺纹圈、出水圈、前盖和装饰圈组成,关键是出水圈是用硅橡胶制成的,具有球壳形状,其上的出水柱向外发散且高出前盖1.5毫米~3毫米,优点是喷淋范围大,喷淋的同时按摩肌肤,柔软舒适安全。
文档编号A47K3/28GK2426767SQ00216789
公开日2001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10日
发明者黄美婷 申请人:上海明联塑料模具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