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刀集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8614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风刀集尘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洁领域吸尘装置中的集尘器,特别是涉及一种使用在LCD制造机器、CD-R制造机器、电解铜箔制造机器中,用以除去附着于机器及产品上粉尘用的风刀集尘器。
背景技术
一般如LCD制造机器、CD-R制造机器、电解铜箔制造机器在制造生产产品的时,产品上有可能因为静电效应吸附有粉尘,该粉尘会随着产品的移动沾附在制造机器的滚轴之上,造成恶性循环,并同时影响作业环境的空气品质。另外,例如激光打印机在打印时,由于高温加热的碳粉会随着打印的纸张移出打印机之外,再随空气飘散至人类的呼吸道中,造成呼吸道的疾病,因此为了避免上述的粉尘污染,人们多半会在机器中设置有清洁集尘装置,以去除粉尘微粒。
现有传统的表面清洁方式,不外是利用接触的方式进行,例如毛刷集尘、粘轮清洁等等,然而该类清洁方式将有可能造成产品的表面伤害,亦或者是造成接触对象的连续性污染。
为了解决集尘装置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的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集尘装置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可以提供一种具有高效率集尘效果,且可确保产品的生产品质的集尘装置,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集尘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利用强烈气流的流场效应吹击物体表面,以使得物体表面所吸附的粉尘微粒得以剥落,再利用吸力将剥落后的粉尘微粒吸引去除的风刀集尘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风刀集尘器,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一管型主体,管型主体一侧形成设有一缺口,在该缺口的两边内侧形成设有分离的两管体,管型主体内部形成设有两吹气区及一吸气区,缺口与吸气区相通,且其两侧设置有与管体内部的吸气区相连通的切缝,管型主体一端设有一封块,另一端设置有一组装块,该组装块相对管体部位的外侧形成设有可与吹气区相通的进气孔,组装块相对于管型主体内部吸气区的外侧形成设有一可与吸气区相通的吸气孔,进气孔及吸气孔上分别组装设有进气管及吸气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风刀集尘器,其中所述的各管体内部,在切缝的内侧组装设有一加压装置,该加压装置为由两金属片所组合的片体,片体之间形成设有相对于切缝,但缝隙大小较切缝为小的加压缝隙。
前述的风刀集尘器,其中所述的封块在靠近封块处的缺口端形成设有具有较大缝隙宽度的扩大缺口。
前述的风刀集尘器,其中所述的管型主体的外侧组装设有一ㄩ型且可供封块、组装块相互固定的外套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手段是具有一管型主体,管型主体一侧形成设有缺口,在缺口的两边内侧形成设有分离的两管体,使得管型主体内部区隔为三个分离的区域,并在缺口的两侧设置有与管体相连通的切缝,管型主体一端以一封块封闭,另一端设置有一组装块,组装块相对管体部位的外侧形成设有可与管体相通的进气孔,而组装块相对于管型主体内部管体另一区域的外侧形成设有一吸气孔,进气孔及吸气孔上分别组装有进气管及吸气管,进气管及吸气管分别连接至供气装置及吸气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手段是在管体内部,在切缝的内侧组装有加压装置,该加压装置为由两片金属片所加以组装的片体,片体间形成设有相对于切缝,但缝隙大小较切缝为小的加压缝隙。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除尘、集尘方式不同于现有现有习用利用毛刷、粘轮等接触方式,因此不会对产品的表面造成任何伤害,而且本实用新型可以组装在目前如LCD制造机器、CD-R制造机器、电解铜箔制造机器、或激光打印机中以去除粉尘微粒,因此本实用新型确实较传统的除尘、集尘方式及集尘装置具有更佳的除尘效果,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保持加工物体表面的清洁,又可确保工作场所的空气清净,极具功效上的进步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特殊结构的风刀集尘器,主要是利用强烈气流的流场效应吹击物体表面,使得物体表面所吸附的粉尘微粒得以剥落,再利用吸力将剥落后的粉尘微粒吸引去除。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且在同类产品中均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且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缺口及切缝一侧的管型主体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1)外套体(10)管型主体(100)缺口(101)切缝(102)扩大缺口(12)吹气区(13)吸气区 (14)封块(15)组装块 (150)进气孔(151)吸气孔 (16)进气管(17)吸气管 (20)加压装置(200)加压缝隙(21)金属片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风刀集尘器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风刀集尘器,其具有一管型主体(10),管型主体(10)一侧形成设有缺口(100),在缺口(100)的两边内侧形成设有分离的两管体(11),使得管型主体(10)内部区隔为三个区域,即两吹气区(12)及一吸气区(13),缺口(100)的两侧还设置有与吸气区(12)相连通的切缝(101)。管型主体(10)的一端开口以一封块(14)封闭,另一端开口设置有一组装块(15)。该组装块(15)相对管体(11)部位的外侧形成设有可与管体(11),也就是吹气区(12)相通的进气孔(150),而组装块(15)相对于管型主体(10)内部吸气区(13)的外侧形成设有一可与吸气区(13)相通的吸气孔(151),进气孔(150)及吸气孔(151)上分别组装设有进气管(16)及吸气管(17),该进气管(16)及吸气管(17)分别连接至供气装置(图中未示)及吸气装置(图中未示)。
在各管体(11)的内部,在切缝(101)的内侧组装设有一加压装置(20),该加压装置(20)为由两片金属片(21)所加以组装的片体,片体间形成设有相对于切缝(101),但缝隙大小较切缝(101)为小的加压缝隙(200)。
另外,为了整合所有的组件,在管型主体(10)的外侧可组装设有一ㄩ型的外套体(1),以便于藉由外套体(1)将本实用新型组装在所欲组装的机器内部。
请再参阅图2、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在操作使用时,高压气体由进气管(16)通过组装块(15)的进气孔(150)吹向管体(11)内部的吹气区(12)中,气体在经由加压装置(20)的加压缝隙(200)后,再加压由管型主体(10)上的切缝(101)向外排出,使得气流风刀可以吹击到所欲清洁物体的表面,让物体表面所吸附的粉尘微粒得以剥落脱离。
另一方面,由于吸气装置的动作,使得由物体表面剥落脱离后的粉尘微粒可以藉由管型主体(10)的缺口(100)吸入至吸气区(13)中,再经由组装块(15)上的吸气孔(151),由吸气管(17)排至吸气装置中,以达到去除粉尘微粒的功效。
为了使得边缘处的粉尘微粒得以吸附干净,在靠近封块(14)处的缺口(100)端可形成设有具有较大缝隙宽度的扩大缺口(102),让角落、边缘处的粉尘微粒得以确实的经由缺口(100)吸入至吸气区(13)中排除。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风刀集尘器,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一管型主体,管型主体一侧形成设有一缺口,在该缺口的两边内侧形成设有分离的两管体,管型主体内部形成设有两吹气区及一吸气区,缺口与吸气区相通,且其两侧设置有与管体内部的吸气区相连通的切缝,管型主体一端设有一封块,另一端设置有一组装块,该组装块相对管体部位的外侧形成设有可与吹气区相通的进气孔,组装块相对于管型主体内部吸气区的外侧形成设有一可与吸气区相通的吸气孔,进气孔及吸气孔上分别组装设有进气管及吸气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刀集尘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各管体内部,在切缝的内侧组装设有一加压装置,该加压装置为由两金属片所组合的片体,片体之间形成设有相对于切缝,但缝隙大小较切缝为小的加压缝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刀集尘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封块在靠近封块处的缺口端形成设有具有较大缝隙宽度的扩大缺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刀集尘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管型主体的外侧组装设有一ㄩ型且可供封块、组装块相互固定的外套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风刀集尘器,尤其是一种使用在LCD制造机器、CD-R制造机器、电解铜箔制造机器中,用以除去附着于机器及产品上粉尘用的集尘器。其具有一管型主体,管型主体一侧设有缺口,在缺口两边内侧设有分离的两管体,使得管型主体内部区隔为三个分离的区域,在缺口两侧设置有与管体相连通的切缝,管型主体一端以一封块封闭,另一端设有一组装块,组装块相对管体部位外侧设有可与管体相通的进气孔,而组装块相对于管型主体内部管体另一区域的外侧形成设有一吸气孔,进气孔及吸气孔上分别组装有进气管及吸气管,进气管及吸气管分别连接至供气装置及吸气装置,通过切缝朝物体吹送高压气流,再藉由缺口吸取粉尘,而可达到去除粉尘微粒的功效。
文档编号B08B15/04GK2577998SQ02259480
公开日2003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17日
发明者施丽兴 申请人:逢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