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储尿、水翻板式农用大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484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储尿、水翻板式农用大便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储尿、水翻板式农用大便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有大便器和位于大便器下方排便口处的封口翻板,其特征在于封口翻板为杠杆式水封翻板,在与排便口相接触的封口翻板上设有环形储液腔,环形储液腔的内径与排便口的外径相适配,杠杆式水封翻板的力臂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锐角,杠杆式水封翻板通过转轴固定在位于大便器下方中部的支耳上,在杠杆式水封翻板的力臂的末端系有拉绳,在靠近力臂处的环形储液腔的顶面及内侧面的下面分别设有排气孔和进、出液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克服了现有技术“农村用大便器”的缺点,大便后在不用自来水冲的情况下,能够干净、迅速地将粪便排入化粪池内,大大提高了厕所的卫生条件,净化了环境。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杠杆式水封翻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在本实施例1中,拉绳3为不锈钢绳,拉绳3的顶端穿过位于大便器安装凸缘上的孔(见
图1)后系有金属环2。
本实施例1安装在化粪池上面的预留孔上,然后用白砂灰将其固定。本实施例为蹲便器的情况,它也可以适用于坐便器。
实施例2(参见
图1-3)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杠杆式水封翻板的力臂9设有与环形储液腔8相连通的力臂腔室10,并在靠近力臂9处的环形储液腔8的内侧面的上部设有进、出液口13。
实施例2的工作过程如下当小便时,尿液进入大便器1后流入封口翻板上及环形储液腔8内,多余的尿液从进、出液口13流入力臂腔室10。大便后,手拉拉环2,杠杆式水封翻板4动作,粪便干净、迅速地流进化粪池内,并且力臂腔室10内的尿还有冲洗翻板的作用。当翻板关闭时,环形储液腔8内的尿(或水)从环腔内流出布满翻板封住大便器排便口,臭味上不来,如果再大便时,无尿、水也可再用一次。当没有尿时也可以用一小杯水倒入大便器内,以起到相同的作用。
实施例3(参见
图1-3)实施例3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它还包括有与环形储液腔8相连通的储液皮囊5,储液皮囊5固定在位于大便器下方的力臂9上,在储液皮囊5的上方设有排气孔11,并在靠近力臂9处的环形储液腔8的内侧面的上部设有进、出液口13。使用时皮囊中的尿(水)受压力作用能形成较强的水流,冲洗效果更为理想。
实施例3的工作过程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
权利要求1.一种自储尿、水翻板式农用大便器,它包括有大便器(1)和位于大便器(1)下方排便口处的封口翻板,其特征在于封口翻板为杠杆式水封翻板(4),在与排便口相接触的封口翻板上设有环形储液腔(8),环形储液腔(8)的内径与排便口的外径相适配,杠杆式水封翻板的力臂(9)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锐角,杠杆式水封翻板通过转轴(6)固定在位于大便器下方中部的支耳(7)上,在杠杆式水封翻板的力臂(9)的末端系有拉绳(3),在靠近力臂(9)处的环形储液腔(8)的顶面及内侧面的下部分别设有排气孔(12)和进、出液孔(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储尿、水翻板式农用大便器,其特征在于杠杆式水封翻板的力臂(9)设有与环形储液腔(8)相连通的力臂腔室(10),并在靠近力臂(9)处的环形储液腔(8)的内侧面的上部设有进、出液口(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储尿、水翻板式农用大便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有与环形储液腔(8)相连通的储液皮囊(5),储液皮囊(5)固定在位于大便器(1)下方的力臂(9)上,在储液皮囊(5)的上方设有排气孔(11),并在靠近力臂(9)处的环形储液腔(8)的内侧面的上部设有进、出液口(13)。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储尿、水翻板式农用大便器,其特征在于在大便器的前安装凸缘上设有穿拉绳用的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储尿、水翻板式农用大便器,其特征在于大便器为蹲便器或坐便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储尿、水翻板式农用大便器,它是在现有技术“农村用大便器”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其主要改进点是将封口翻板改为杠杆式水封翻板,在杠杆式水封翻板上设有环形储液腔,杠杆式水封翻板的力臂还设有与环形储液腔相连通的力臂腔,杠杆式水封翻板通过转轴固定在位于大便器下方中部的支耳上,在力臂的末端系有拉绳。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大便后在不用自来水冲的情况下,能够干净、迅速地将粪排便入化粪池内,大大提高了厕所的卫生条件,净化了环境。
文档编号A47K13/24GK2579320SQ0228794
公开日2003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21日
发明者刘成永 申请人:刘成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