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调器具及其火候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8364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烹调器具及其火候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烹调器具的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烹调器具及其火候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烹调技法尤其是中式烹调的技法变化繁多,其中主要烹调技法包括炒、爆、煎、炸、烧、蒸、溜、煮等,各种烹调技法的实质是采用各种加热方式使不同的被烹调物经过不同搭配以及各种预期火候状态后,烹调得到千变万化的具有不同口味特点和风味效果的各种菜式;从口味上有甜、酸、苦、辣、咸之分别,从风味上说有香、脆、酥、嫩之效果。
迄今为止,烹调仍然主要是一种经验和手工为主的技艺,中国烹调技法尤其是这样,烹调技法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经验特性和难度,关键在于烹调的技法尤其是中国烹调技法,除了用料搭配具有特别的文化历史特色外,在其中起到担纲统率作用的还是各种烹调技法尤其是中国烹调技法对烹调火候独到的掌握与利用;因为,静态的用料搭配是很容易学到的,也很容易实现自动化,而动态的根据相应的火候时机投料、翻动、移出、冷却等却是非常难以掌握的技术,也难以总结,因此到目前为止,市场上还没有出现一种真正自动化的烹调机尤其是中式自动烹调机即全过程无须人手操作、自动实现各种主要烹调技法尤其是中式烹调技法、出品达到烹调技法要求、且品质稳定的装置。
本发明人对“火候”进行了长期的潜心分析思考,发现烹调“火候”概念主要包括如下两大相关难点
其一是加热强度与过程加热强度与过程是烹调火候概念的关键内容之一粗浅地讲,加热强度是加热温度/热量与加热时间的乘积效应,加热过程是温度/热量变化的速度或加速度以及阶段;在原、辅料相同的情况下,加热强度与过程恰到好处对于菜肴和其它烹调食品的质量起决定作用。加热强度与过程不当,“过火”或“欠火”,则不是老就是生。可以肯定地说,加热强度与过程是决定投料时机、实现多种烹调方法和不同风味的首要条件,加热强度与过程拿不准,投料时机不对,各种烹调技法无法实现,风味效果也无法达到,因而失去各种技法和风味的特色。加热强度与过程,是厨师火候火功的第一技术,也是最难掌握的技术,是衡量厨师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自动烹调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若要实现自动烹调,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如何使自动烹调机能自动控制火候中的加热强度与过程。
其二是火候时机与操作在控制火候中的加热强度与过程的基础上,响应加热强度与过程创造的时机进行各种烹调基本操作,即所谓的火候时机与操作的概念;火候时机与操作是实现主要烹调技法的另一关键方面,须使自动烹调机能够按照烹调技法和所烹调品种的要求进行各种烹调基本操作,例如按照烹调技法和所烹调品种的要求在正确的加热强度与过程创造的时机条件下按照正确顺序进行物料自动投放、以类似厨师通常使用的翻拌、小翻、大翻和划散等烹调基本翻动方式自动对被烹调物进行翻动,以及在烹调过程中按照烹调技法的要求自动盛出和再投放被烹调物料等。当然,要做好各种菜肴的烹调,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但就一台烹调机而言,其主要须解决的问题就是以上的两大方面,上述两大问题解决好了,其他形形色色问题均能迎刃而解。根据上述深入分析得到的观点,我们研究下述的现有技术在制造全自动的烹调机问题上,有人曾提出在锅底或锅外壁安装温度传感器。例如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的第99224470.6号、名称为“微电脑控制炒锅”的实用新型专利,提出在锅体外壁上安装温度传感器。但由于热阻的存在、各物体的导热系数不同及传热过程滞后等原因,锅内被烹调物和传热介质的温度与锅外壁的温度不同,而且它们之间的因果变化关系也不一定是线性的。安装在锅体外壁上的温度传感器只能测量锅外壁的温度,并不能准确及时测量锅内被烹调物的温度。因而不能准确及时测定被烹调物的火候状态。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蒸,被蒸物品的温度与变化与锅外壁的温度和变化相差甚远。火候控制的控制对象是锅内被烹调物,而不是锅外壁。只有同时直接精确测量锅内被烹调物的温度才能达到准确及时判断和控制火候的目的。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的第98109123.7号、名称为“自动饭菜机”的发明专利,提出把电磁离合器、电磁阀、电饭锅、电机、总电源等开关接入程序控制器中,按照烹调需要编制程序,用琴键传递指令以控制整个烹调过程。根据上述我们对于“火候”概念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这些控制方式所存在根本性的缺陷,都在于没有找到和对被烹调物火候状态的准确检测方法和精确有效控制火力的手段,物料投入和翻动等机构的动作方式和动作时机只是按照主观静态设定的程序进行,没有动态地考虑核心的因素——被烹调物的火候状态;此外,也不能够根据各种操作控制单元动作的精度特点确定控制的精度,造成传感/控制精度/被控对象间诸多不配套,或者是“急惊风碰上慢郎中”反应迟钝,或者是“神经过敏”过渡反应,既浪费控制资源,还不能合理准确地解决烹调控制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控制系统显然无法实现各种烹调技法对控制对象——被烹调物的火候状态进行动态精确控制的要求。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能够根据不同菜肴的要求,准确、动态地反映火候的状态,准确地控制加热强度与过程和协调控制各种操作系统,并能合理地配置、节约控制资源,利用现代网络通信优势的火候控制系统及其烹调器具。
为此,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包括一种烹调器具的火候控制系统,该火候控制系统包括加热装置、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火候控制系统还包括传感器、处理电路、加热强度调节器,所述的处理电路根据自身或外来输入的烹调控制程序,对传感器的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后,指令所述的加热强度调节器对所述的烹调器具的加热强度、加热方式进行调节。
所述的传感器包括设在所述的锅体内外不同部位的、对所述的被烹调物料、传热介质包括锅体的物理/化学参变量进行测量的火候状态传感器;此外还包括对燃气及能源、加热装置、加热强度调节器的工作过程、状态的物理/化学参变量进行测量的工作状态传感器;传感器还进一步包括对环境的初始及变化状态的物理/化学参变量进行测量的环境传感器。
所述的传感器、处理电路、加热强度调节器构成单环或/和多环、开环和/或闭环和/或半开环和/或半闭环的火候控制系统。
所述的处理电路是计算机处理电路,该处理电路包括与其他控制系统交换数据的接口、烹调控制程序存储器;所述的烹调控制程序包括有关烹调火候控制过程的精确数模控制函数以及经验规则的模糊函数。
所述的接口包括本地人机对话的端口界面包括键盘式输入电路、光盘输入电路、移动存储器输入电路。
所述的接口还进一步包括与局域网或/和国际互联网的通信接口。
所述的加热强度调节器包括对燃气或/和电能加热装置进行调节控制的电磁、电气、液压、直线电机等驱动的多级或/和无级的、直接或带传动的调节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还包括一种烹调器具,所述的烹调器具上装设有如上所述的烹调火候控制系统,这些烹调器具包括中式燃气烹调器具、电磁炉、电热炉、微波炉、电烤箱等。
本发明的烹调火候控制系统及其器具,采用了专门反映烹调“火候”状态的传感器,这些理/化参变量的传感器分布设在自动烹调机的加热装置包括锅体内外,直接接触或远距测量传热介质包括炉具、锅体、汤料等,烹调物料、执行机构、环境的各种有关烹调火候的状态的各种理/化参变量、有关火候的环境参/变量、初始物料参/变量,以及与准确控制调节相关的机件及其调节运动的参/变量,这些传感器组合可以向火候有关的处理器提供以“火候”状态为主的数值,监测“火候”控制调节的动态数值,从而为准确精密地实现火候控制提供了多环节的互相修正的动态数据基础;在此基础上,采用计算机处理器以及加热强度调节器,所述的计算机处理器带有与外部数据/指令通信的接口,可以根据自身或外来输入的烹调控制程序,对传感器测得的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后,指令和/或调节所述的执行机构进行各种烹调火候操作。本发明的控制系统抓住了烹调“火候”这个主要矛盾,进而有抓住了火候中的主要环节,进行跟踪、采样、响应、控制,一举解决下述复杂、关键性的问题a.可以自动准确动态地测定火候状态——被烹调物料、传热介质包括锅体与汤料等在烹调过程中某个时刻的经过外部环境等初始条件校正的物理、化学状态;b.可以根据准确测定的火候状态数据,通过自动控制火力和其它烹调条件达到控制被烹调物火候状态的目的;c.可以在烹调技法和所烹调品种所要求的特定的火候状态下自动投放特定的原、辅料和半成品及其它更复杂的烹调操作如自动翻动和自动盛出、冷却被烹调物和自动进行其他烹调操作。
因为抓住了主要矛盾,本发明的烹调火候控制系统及其器具能够根据主次/轻重/缓急,合理确定、配置控制系统的硬件软件资源当采用某些相对任务而言精度足够高的执行器件如步进电机、以及要求较快的响应速度和反应敏捷性等场合下,可采用开环控制,既可节省控制资源,又能达到控制目的;对某些多变量复杂因素的控制,则采用多传感器多路检测,多环控制,以求互相补偿、修正,达到控制任务的预期精度。
本发明人充分意识到烹调控制的复杂性,在烹调控制程序中主要引入模糊函数来总结烹调控制程序,从而将大多数经典烹调技艺纳入本发明的自动控制系统。
本发明在计算机处理电路中,设有与其他控制系统交换数据的接口,包括本地人机对话的端口界面如键盘式输入电路、光盘输入电路、移动存储器输入电路, 该接口还进一步包括与局域网或/和国际互联网的通信接口。这种开放式的数据接口,可以极大地扩展本发明的控制系统的功能,提高装设有本控制系统的烹调器具的性能价格比和档次,增加相关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为适应本发明的上述优良配置,本发明在加热强度调节器上准备设有包括燃气或/和电能加热装置进行调节控制的电磁、电气、液压、直线电机动的多级或/和无级的、直接或带传动的调节装置,增加烹调器具的能源适应范围、调节的配合精度。
以下结合中式自动烹调机等具体实施例与附图做更为详细的说明。

图1是装设有本发明控制系统的自动烹调机正视示意图。
图2是上述自动烹调机的燃气自动调节系统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上述自动烹调机的燃气自动调节系统另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采用的烹调原、辅套料和半成品等物料包装的侧视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物料自动投放系统的侧视示意图。
图7是图6的正视图。
图8是本发明所采用的烹调原、辅套料和半成品等物料包装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9是图8的俯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物料自动投放系统另一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俯视图。
图12是上述自动烹调机的翻动和盛出装置的正视示意图。
图13是图12的侧视图。
图14是上述自动烹调机的翻动和盛出装置另一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
图15是图14的侧视图。
图16是上述自动烹调机的翻动和盛出装置在锅体之间移动时,其移动至某一位置时的俯视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的控制系统实施例的基本构成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7所示一种烹调器具的火候控制系统包括加热装置240、锅体,所述的火候控制系统还包括传感器100、处理电路810、加热强度调节器251,所述的处理电路810根据自身或外来输入的烹调控制程序,对传感器100的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后,指令所述的加热强度调节器251对所述的烹调器具的加热强度、加热方式进行调节。
所述的传感器100包括设在所述的锅体内外不同部位的、对所述的被烹调物料、传热介质包括锅体的物理/化学参变量进行测量的火候状态传感器111、112。
所述的传感器100还包括对燃气及能源、加热装置240、加热强度调节器251的工作过程、状态的物理/化学参变量进行测量的工作状态传感器242、113、241。
所述的传感器100还包括对环境V的初始及变化状态的物理/化学参变量进行测量的环境传感器243。
这些传感器100、处理电路810、加热强度调节器251构成单环或/和多环、开环和/或闭环和/或半开环和/或半闭环的火候控制系统。
其中,自烹调物料采样的传感器111经过处理电路810、加热强度调节器251形成一个闭合的主要控制环路;而对传热介质采样的传感器112、对加热装置240采样的传感器113、对加热强度调节器251采样的传感器241、对燃气、能源采样的传感器242、对环境V采样的传感器243所形成的五个控制环中之一或全部对上述主要控制环路的控制精度进行补偿、校正,其中某些环如对燃气/能源采样的传感器242、对环境V采样的传感器243所形成的环可以是开环或半开/半闭环连接;根据烹调方式以及控制方式不同,主要控制环可能是另外形式的环路。
所述的处理电路810是计算机处理电路,该处理电路包括与其他控制系统交换数据的接口、烹调控制程序存储器860;所述的烹调控制程序包括有关烹调火候控制过程的精确数模控制函数以及经验规则的模糊函数。
所述交换数据的接口包括本地人机对话的端口界面包括键盘式输入电路851、光盘输入电路852、移动存储器输入电路853。
所述的接口还进一步包括与局域网或/和国际互联网的通信接口841。
所述的加热强度调节器251包括对燃气或/和电能加热装置进行调节控制的电磁、电气、液压、直线电机等驱动的多级或/和无级的、直接或带传动的调节装置。
进一步,装设有本发明的火候控制系统的自动烹调机的实施例如下如图1所示的自动烹调机由锅体、传感器系统、燃气或电、电磁加热自动调节系统、物料自动投放系统、被烹调物自动翻动系统和自动盛出系统、以及计算机或其他控制系统组成。
传感器102、101为非接触式传感器,传感器102安装在物料投放装置的支架上,传感器101安装在锅盖内,分别在锅盖打开和合上时测量锅内被烹调物的温度或其它参数,为计算机提供反馈数据。传感器105为接触式传感器,安装在翻动盛出装置铲状物的铲口,直接测量锅内被烹调物的温度等参数,为计算机提供反馈数据。传感器107为计算机提供燃气流量和压力等反馈数据。传感器106为计算机提供火焰温度等反馈数据并监控火焰的燃、灭状态。传感器103安装在物料投放口,为计算机提供物料初始温度等前馈数据。传感器104为计算机提供环境温度等前馈数据。传感器108为计算机提供燃气气源的流量和压力等前馈数据。当然,还可以采用其它形式的传感器和传感器系统作为上述装置的变换形式,放置在不同位置,来达到准确测量被烹调物的火候状态的目的。这些变换形式都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仍请参阅图1所示,在使用本发明进行烹调时,用户是先将从市场购入的物料包装盒303热压膜311向下插入滑槽302,将舌部插入转轴305的狭长开口内。然后条码扫描器304扫描包装盒303上的识别条码314,将识别信息传递给控制计算机,计算机从存储装置或网络调用相应烹调软件。烹调开始时,计算机发出信号,打开电磁阀204,燃气从进气管202通过电磁阀204进入燃气自动调节系统203,计算机根据传感器104和108提供的前馈数据,控制电机205转动,调节燃气流量。燃气从出气管201流入燃烧座501,自动打火装置502点燃火焰。之后计算机根据传感器103、104和108提供的前馈数据和传感器101、102、105、106和107提供的反馈数据控制燃气流量和各系统的工作。需要投料时,电机带动转轴305旋转,卷拉热压膜311使其与包装盒303分离,物料从开口处落入锅702。可加热保温的容器308内有三格,分别储有油、水和汤。三联电磁阀307分别控制油、水和汤三格的开和关。油、水、汤可通过三联管道306分别注入锅内。槽302与锅盖701安装在转轴301上。如图所示,投料时,物料自动投放系统是处于下方位置,而锅盖位于其上方位置。需要盖上锅盖时,电机414驱动轴301旋转,使锅盖转向下方。电机404通过链条413、齿轮406、丝杠407驱动轴301沿支架408向下运动,将物料自动投放系统送到最适宜的投料位置或盖上锅盖,当投料完成或需打开锅盖时,轴301向上运动,让出空间给翻动盛出装置进行工作。铲状物412如上所述;在计算机或其他控制系统的控制下,通过绕轴411旋转,与连接体410一起绕轴409旋转和沿支架405上下运动的组合运动实现烹调技法所需的翻动和盛出动作。需将翻动盛出装置移到锅外或移回时。电机401通过软钢线402驱动支架405沿滑槽导轨403运动。603是计算机控制系统面板,602是光盘驱动器,604是输入键盘,601是显示器。703为抽油烟机。
燃气或电、电磁加热自动调节系统可以是如图2所示的流量调节式的燃气自动调节装置。燃气从进气口206进入,经孔道207、阀心210上的节流口、孔道209,从出气口216流出。由计算机控制下的电机205通过齿轮213和214驱动轴212沿轴向旋进旋出,借助推杆211推动阀心210作轴向移动,改变阀心节流口过流断面积的大小,达到调节流量的目的。阀心210在弹簧217的推力作用下,始终紧靠在推杆211上。传感器215测量轴212的直线位移和角位移,传感器208则测量出口燃气流量,为计算机提供反馈数据以精确控制燃气流量。
燃气或电、电磁加热自动调节系统也可以是如图3所示的压力调节式的燃气自动调节装置。燃气从进气口223进入,经阀心229上径向孔224、轴向小孔226进入阀心下端的敏感腔225,并对阀心产生向上的推力。当没有燃气进入,或燃气刚开始进入,压力较低时,向上的推力不足以克服弹簧230的作用力,阀心处于最下端位置,将进气口223和出气口227隔断,阀口关闭。随着燃气不断流入,进口气压不断增高,腔225的气压也随之不断增高,当腔225内的气压增高到大于弹簧230的作用力时,阀心229被顶起,并停止在某一平衡位置上。此时进气口223、出气口227接通,燃气从出气口227流出。而腔225的气压不再升高,与此时的弹簧230力相平衡。由计算机或其他控制系统控制下的电机218通过齿轮220、221及驱动轴222沿轴向旋进旋出,改变弹簧230的预紧力,因而调节顶起阀心的气压力。传感器219测量轴222的直线位移和角位移,传感器228则测量出口燃气压力,为计算机提供反馈数据以精确控制燃气压力。
为帮助理解,请参阅图4、图5所示,其为烹调物料的一种包装形式。原、辅料和半成品按照投放次序分别装在塑料盒303的不同格313内。塑料盒上部以塑料膜311热压封口,热压膜前部为舌状310,向盒外伸出,上有一条状突起309。与之相配合的投放装置如图6、图7所示。使用时将塑料盒的热压膜封口面向下,将塑料盒的盒口边缘形成的长条形凸起312沿槽302推入,使其可沿槽滑动。将舌状310插入转动轴305上的狭长开口315,使弹簧压片316卡住条状突起309。条码扫描器304自动扫描包装上的识别条码314,并将信息传递给计算机,计算机根据识别信息从存储器或网络调出相应烹调软件。投放物料时,计算机或其他控制系统控制电机317带动转动轴305转动,使热压膜311与塑料盒体303分离,盒体向前滑动,盒内物料落入盒下方的锅内。计算机控制转轴305在适当位置停止转动,热压膜311与盒体303的分离在格313之间的边缘处停止,使得只有本次需投放的物料被投入锅内。可安装位移、角位移及其它传感器协助计算机进行精确控制。
为进一步帮助理解,又请参阅图8、图9所示,其为烹调物料另一种包装形式。原、辅料和半成品按照投放次序分别装在塑料盒303的不同格内。塑料盒上部以推拉式盒盖318封口,盒盖前部为舌状319,向盒外伸出,上有长孔320。与之相配合的物料自动投放系统如图10、图11所示。使用时将塑料盒的盒盖面向下,将塑料盒的盒口边缘形成的长条形凸起312沿槽302推入,将软钢线321上的挂钩322钩住长孔320。条码扫描器304自动扫描包装上的识别条码314,并将信息传递给计算机,计算机根据识别信息从存储器或网络调出相应烹调软件。投放物料时,计算机控制电机317带动转动轴305转动,使收放线轮324卷拉软钢线321,阻挡323使盒体303不能向前运动,推拉式盒盖318向前滑动,与塑料盒盒体303分离,盒内物料通过盒后部开口落入盒下方的锅内。计算机或其他控制系统控制转轴305在适当位置停止转动,盒盖318后边缘停在格之间的边缘处,使得只有本次需投放的物料被投入锅内。可安装位移、角位移及其它传感器协助计算机进行精确控制。
为进一步帮助理解,见如图12、图13所示,为一种翻动和盛出装置。翻动/盛出本体420为一铲状物,一面为铲口,另三面为斜面或曲面,其底部为曲面形,与锅底形状相似,固定在转轴421和434上。电机436通过齿轮437、链条438和齿轮435驱动转动轴421、434连同铲状物420一起转动。电机432驱动转动轴431、418转动,带动连接体419、433和铲状物420一起转动。电机424通过齿轮425、422、427、链条423和丝杠416、429驱动转动轴431、418连同连接体419、433和铲状物420一起沿支架417、430上下移动。支架横梁426沿一对滑槽式导轨415、428的滑槽(未标号)移动,而可将整个翻动盛出装置移至锅外和移回。计算机或其他控制系统根据烹调技法的需要控制上述装置以运动组合的方式运动,即可实现翻拌、小翻、大翻、拨动等烹调翻动动作及盛起、移出、移入和再倒入等动作。可安装位移、角位移及其它传感器协助计算机进行精确控制。
为进一步帮助理解,见如图14、图15所示为另一种翻动和盛出装置。上曲面物444和下曲面物443合上时组成一个类椭球面容器,顶部和底部的形状与锅底相似,固定在转轴421和434上。电机436通过齿轮437、链条438和齿轮435驱动转轴421、434和类椭球面物一起转动。电机432驱动转轴431、418转动,带动连接体419、433和类椭球面物一起转动。电机424通过齿轮425、422、427、链条423和丝杠416、429驱动转轴431、418连同连接体419、433和类椭球面物一起沿支架417、430上下移动。,支架横梁426沿一对滑槽式导轨415、428的滑槽(未标号)移动,而可将整个翻动盛出装置移至锅外和移回。当连接体419、433保持垂直状态而类椭球面物保持水平状态沿支架417、430上升至突出物440与半月状物439接触时,半月状物439被压迫回缩,通过连杆机构441使齿条442向前伸出,与上、下曲面物连接转轴445上的齿轮447啮合,使轴445转动90°,上曲面物444打开,连接体419、433继续上升至突出物440与半月状物439脱离接触时,弹簧446使半月状物439复位,齿条442回缩,与齿轮447脱离,此时轴445上的扇形突出物448已转动90°至449所示位置,棘轮450转动至451所示位置,卡住扇形突出物448的边缘使其不能回转,上曲面物保持打开状态。当连接体419、433下降时,同样的动作重复反向进行,上曲面物合上,棘轮453转动至452所示位置,使上曲面物保持闭合状态。当不需要上曲面物开合时,可在上升下降前将连接体419、433偏离垂直位置一定角度,使突出物440与半月状物439在上升下降过程中不接触,即可保持上升下降之前的开或合状态。计算机或其他控制系统根据烹调技法的需要控制上述装置以运动组合的方式运动,即可实现各种烹调技法所需的翻动动作及盛起、移出、移入和再倒入等动作。可安装位移、角位移及其它传感器协助计算机进行精确控制。
作为参考,请参阅图16所示,翻动和盛出装置安装在滑槽式导轨403上,电机401驱动软钢线402拉动固定在翻动盛出装置支架横梁426上的三角架454,带动翻动盛出装置沿导轨横向运动,从而实现其移出锅外、移回锅内、从一个锅移到另一个锅的动作。有多个锅的情况也可采用同样方式设置。
权利要求
1.一种烹调器具的火候控制系统,该火候控制系统包括加热装置、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火候控制系统还包括传感器、处理电路、加热强度调节器,所述的处理电路根据自身或外来输入的烹调控制程序,对传感器的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后,指令所述的加热强度调节器对所述的烹调器具的加热强度、加热方式进行调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调器具的火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包括设在所述的锅体内外不同部位的、对所述的被烹调物料、传热介质包括锅体的物理/化学参变量进行测量的火候状态传感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调器具的火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还包括对燃气及能源、加热装置、加热强度调节器的工作过程、状态的物理/化学参变量进行测量的工作状态传感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调器具的火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还包括对环境的初始及变化状态的物理/化学参变量进行测量的环境传感器。
5.如权利要求1、2、3、4中任一所述的烹调器具的火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处理电路、加热强度调节器构成单环或/和多环、开环和/或闭环和/或半开环和/或半闭环的火候控制系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调器具的火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处理电路是计算机处理电路,该处理电路包括与其他控制系统交换数据的接口、烹调控制程序存储器;所述的烹调控制程序包括有关烹调火候控制过程的精确数模控制函数以及经验规则的模糊函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调器具的火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口包括本地人机对话的端口界面包括键盘式输入电路、光盘输入电路、移动存储器输入电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调器具的火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口还进一步包括与局域网或/和国际互联网的通信接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调器具的火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强度调节器包括对燃气或/和电能加热装置进行调节控制的电磁、电气、液压、直线电机等驱动的多级或/和无级的、直接或带传动的调节装置。
10.一种烹调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烹调器具上装设有如权利要求1~9之中任一的烹调火候控制系统。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烹调器具的火候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火候控制系统还包括传感器、处理电路、加热强度调节器,所述的传感器包括设在所述的锅体内外不同部位的、对所述的被烹调物料、传热介质包括锅体的物理/化学参变量进行测量的火候状态传感器,此外还包括对燃气及能源、加热装置、加热强度调节器的工作过程、状态的物理/化学参变量进行测量的工作状态传感器以及对环境的初始及变化状态的物理/化学参变量进行测量的环境传感器。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根据不同菜肴的要求,准确地控制加热强度与过程和协调控制各种操作系统,并能合理地配置、节约控制资源,利用现代网络通信优势的火候控制系统及其烹调器具。
文档编号A47J27/00GK1461621SQ03123978
公开日2003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31日
发明者刘小勇, 李伟光, 刘水波, 郭雨荣, 黄文波, 张锈娟, 张金, 董海平 申请人:刘小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