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钻防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584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钻防尘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钻防尘机构,尤其是一种能防止电钻打孔时排出的泥沙灰尘落在操作人员身上,并能参照深度尺准确控制打孔深度的电钻防尘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电钻没有防尘机构,在操作人员打孔时,排出的大量泥沙灰尘会落在操作人员的身上,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和眼睛造成伤害,对周围环境也产生污染。另一主面,对打孔的深度只能靠操作人员的经验估计,经常出现打浅或打深的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电钻的功能和作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钻防尘器,此电钻防尘器不仅能在电钻打孔时防尘,还可对打孔的深度进行控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钻防尘器,包括有半球五金外壳、防尘门、回位弹簧、深度尺和定位螺母,所述深度尺为可伸缩结构,一端与半球五金外壳的根部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定位螺母,回位弹簧设置于深度尺内部,所述防尘门与半球五金外壳的开口端铰接,在复位位置遮蔽半球五金外壳的开口。
当进行打孔作业时,可把电钻防尘器装上电钻的前端,并旋转定位螺母,使其与电钻固定,电钻向上或是横向使用时,防尘门都会自动向内打开,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半球五金外壳边沿就可紧紧贴住目标,当电钻工作时旋转出的泥沙灰尘都可落入半球五金外壳内,并随时通过深度尺观察控制打孔的深度,完成打孔作业后任意倒置时,防尘门就会自动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对电钻打孔进行防尘和深度控制,使操作人员打孔作业时非常卫生、安全、方便。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图1的右视图;附图3是图1的左视图;附图4是图3的俯视图;附图5是实施例一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1]、半球五金外壳;[2]、防尘门;[3]、回位弹簧;[4]、深度尺;[5]、定位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至附图5所示,一种电钻防尘器,包括有半球五金外壳1、防尘门2、回位弹簧3、深度尺4和定位螺母5,所述深度尺4为可伸缩结构,一端与半球五金外壳1的根部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定位螺母5,回位弹簧3设置于深度尺4内部,所述防尘门2与半球五金外壳1的开口端铰接,在复位位置遮蔽半球五金外壳的开口。当进行打孔作业时,可把电钻防尘器装上电钻的前端,并旋转定位螺母5,使其与电钻固定,电钻向上或是横向使用时,防尘门2都会自动向内打开,在回位弹簧3的作用下半球五金外壳1边沿就可紧紧贴住目标,当电钻工作时旋转出的泥沙灰尘都可落入半球五金外壳1内,并随时通过深度尺4观察控制打孔的深度,完成打孔作业后任意倒置时,防尘门2就会自动关闭。
权利要求1.一种电钻防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半球五金外壳、防尘门、回位弹簧、深度尺和定位螺母,所述深度尺为可伸缩结构,一端与半球五金外壳的根部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定位螺母,回位弹簧设置于深度尺内部,所述防尘门与半球五金外壳的开口端铰接,在复位位置遮蔽半球五金外壳的开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钻防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半球五金外壳、防尘门、回位弹簧、深度尺和定位螺母,所述深度尺为可伸缩结构,一端与半球五金外壳的根部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定位螺母,回位弹簧设置于深度尺内部,所述防尘门与半球五金外壳的开口端铰接,在复位位置遮蔽半球五金外壳的开口。本实用新型能防止电钻打孔时排出的泥沙灰尘落入操作人员的身上,并能参照深度尺准确控制打孔的深度。
文档编号B08B15/04GK2645802SQ0320171
公开日2004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12日
发明者李显位, 李显生 申请人:李显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