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加咬合式刷片的刷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9727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叠加咬合式刷片的刷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刷洗各种钢板酸、碱溶液的刷辊,特别是涉及一种咬合式刷片的刷辊。
背景技术
目前,刷洗各种钢板酸、碱溶液的刷辊有两种第一种刷辊是片状形式,它是由许多环形刷片叠合组装在一根轴上形成刷辊,每个环形刷片是在一个环形金属片上沿圆周密布许多刷丝撮,每撮刷丝之间没有间隙。这种刷片在使用一段时间刷丝磨短后需及时更换,否则,由于刷丝磨短后,在还能使用的情况下,刷片之间就会出现缝隙,使得在刷洗过程中钢板表面出现隐性刷痕,影响钢板的表面质量。
第二种刷辊是分段筒式,即把一撮撮刷丝镶在一个筒套周围,然后把筒套套在刷辊上。这种刷辊的缺点是成本高,而且在运转过程中刷丝容易脱落,从而影响刷洗质量。如果在刷洗中某一段刷丝脱落,那么整根刷辊就要更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刷洗质量高、成本低的叠加咬合式刷片的刷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解决方案包括一根转轴,在转轴上叠加组装若干个环形刷片,每个环形刷片是在一个环形金属片上沿圆周紧固许多刷丝撮,其特征在于每个环形刷片上的刷丝撮均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一定角度,刷丝撮的倾斜方向与钢板的运行方向相反,并且刷丝撮沿圆周等分为若干组,相邻两组刷丝撮之间留有空隙;相邻两个环形刷片上的刷丝撮组错位咬合。
上述的叠加咬合式刷片的刷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刷丝撮经绳子捆绑后紧固在环形金属片的插孔内,并且在环形金属片固定刷丝的插孔上套有气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由于本实用新型每个环形刷片上的刷丝撮组之间留有空隙,并且相邻两个环形刷片上的刷丝撮组错位咬合,这样本实用新型叠加组装后从整辊看,刷丝便形成了齿轮啮合状,所以用本实用新型刷洗各种钢板,即使刷丝磨短后,也不会在板材表面出现研磨痕、抛光痕、清洁痕等情形,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高了钢材的刷洗质量。
2、由于本实用新型每个环形刷片上的刷丝撮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一定角度,其倾斜方向与钢板的运行方向相反,所以本实用新型可避免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刷丝被压偏的现象,从而可提高钢材的刷洗质量。
3、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刷洗时当其一段刷丝损坏后,可更换坏的环形刷片,不必整根刷辊报废,所以本实用新型可降低成本。
4、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环形金属片固定刷丝的孔上套有气眼,所以可避免在有外力的运转过程中因孔的边缘有利口,而造成捆刷丝的绳子断裂,使刷丝脱落。


图1、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环形刷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环形刷片叠加的组合示意图。
上述图中1、转轴 2、环形刷片3、环形金属片4、刷丝撮5、气眼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根转轴1,在转轴1上紧密套有若干个环形刷片2,每个环形刷片2是在一个环形金属片3上沿圆周紧固许多刷丝撮4,刷丝撮4经绳子捆绑后紧固在环形金属片3的插孔内,并且在环形金属片3固定刷丝的插孔上套有气眼5,刷丝撮4均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一定角度,其倾斜方向与钢板的运行方向相反,刷丝撮4沿圆周等分为若干组(本实施例为四组),相邻两组刷丝撮4之间留有空隙;转轴1上相邻两个环形刷片2的刷丝撮组错位咬合。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将环形刷片2错位叠加组装在转轴1上,即第一片刷丝撮组的空隙由第二片的刷丝撮组弥补,以此类推,错位咬合。从组装后的整辊看,刷丝便形成了齿轮啮合状。
权利要求1.一种叠加咬合式刷片的刷辊,包括转轴,在转轴上叠加组装若干个环形刷片,每个环形刷片是在一个环形金属片上沿圆周紧固许多刷丝撮,其特征在于每个环形刷片上的刷丝撮均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一定角度,刷丝撮的倾斜方向与钢板的运行方向相反,并且刷丝撮沿圆周等分为若干组,相邻两组刷丝撮之间留有空隙;相邻两个环形刷片上的刷丝撮组错位咬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加咬合式刷片的刷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刷丝撮经绳子捆绑后紧固在环形金属片的插孔内,并且在环形金属片固定刷丝的插孔上套有气眼。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叠加咬合式刷片的刷辊,它是在一根转轴上叠加组装若干个环形刷片,每个环形刷片是在一个环形金属片上沿圆周紧固许多刷丝撮,刷丝撮均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一定角度,其倾斜方向与钢板的运行方向相反,并且刷丝撮沿圆周等分为若干组,相邻两组刷丝撮之间留有空隙;转轴上相邻两个环形刷片上的刷丝撮组错位咬合。本实用新型叠加组装后从整辊看,刷丝便形成了齿轮啮合状,用其刷洗各种钢板,可避免刷丝被压偏,即使刷丝磨短后,也不会在板材表面出现研磨痕、抛光痕、清洁痕等情形,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刷洗质量,并且当其一段刷丝损坏后,可更换坏的环形刷片,不必整根刷辊报废,降低了成本。
文档编号A46B9/00GK2631303SQ03217420
公开日2004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21日
发明者雷元生 申请人:雷元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