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电热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3730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分体式电热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电加热器,涉及一种壶体与壶座可分离的电热壶,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壶体下部来开启壶座开关,从而使壶体加热器获得电源的分体式电热壶。
现有技术分体式电热壶壶体和壶座系通过导电部位相互接触实现电流传送的,通常都在壶座上设置凸出的导电柱,裸露的导电柱总是存在不安全性,人们尤其儿童由于对电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在接触电器时可能会碰触到其导电柱部位,发生触电事故,为此,多年来许多厂家纷纷推出各种防触电机构,试图解决存在的安全性问题,如设置控制导电柱带电的开关,采用升降板将导电柱遮挡,还有将开关隐藏在壶座某处由壶体下部触动来开启等等,起到了一定程度的防触电作用,考察分体式电热壶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这类改进从一手触及可能导致触电发展到必须两手同时作用才有可能发生触电,后又发展到两手同时作用时还须有一手借助工具触电才可能发生,但至今为止,该过程还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改进,用一只手握工具摆弄电器,开关可能被接通,另一只手触及导电柱时仍会发生触电。另外,这类电热壶通常还要求具备防干烧的功能,当壶内剩水不太多时,由于弹性导电柱直接作用壶体,极易使壶体产生轻微倾斜,进而对控制隐藏开关产生影响,出现接触不确定,电源时有时无的现象。再者,现有分体式电热壶还存在着隐藏开关已开启时导电体还未接触到位或者隐藏开关未关闭时导电体已开始脱离的问题,致使导电体之间易产生火花,出现烧蚀的现象。
技术目的及方案本电热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在两手均不借助工具的情形下不可能使壶座电源接通及导电柱带电,与现有技术相比显现出它的特点。
本电热壶采用筒与圆环形槽的配合结构,保证了壶体与壶座之间结合更平稳,并使壶体重量均匀分布在壶座上,较大程度改善处于最低临界水位开关易受倾斜影响的问题,进一步呈现出它的优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更高安全性能的分体式电热壶。
其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壶体与壶座之间配合更平稳,处在最低临界水位仍能使开关稳定发挥作用的电热壶。
其目的由以下方案实现一种电热壶,包括壶体和壶座,其中,壶体内装有电加热器,下底部外侧有将电加热器两极引出的两导电体,壶座上设置有与壶体两导电体对应接触的两弹性导电体,两弹性导电体经由自动复位开关与电源接线连接,所述自动复位开关的启闭由壶体下部按压件通过壶座被压件控制,其特征在于,壶座上有凸台,凸台上形成一组同心圆环形槽,圆环形槽的宽度最大不超过2.5毫米,每一圆环形槽底部开有通孔,通孔内或下部设置有弹性导电体和被压件,壶体下部的导电体和按压件呈同心圆筒形,圆筒形的导电体和按压件可由对应的圆环形槽插入,并与相应的弹性导电体和被压件接触,形成可插合或分离的关系。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结构壶座上部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结构壶体下部的示意图;图4是图3的B-B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详述参照附图,本实施例电热壶包括壶体和壶座(图中只绘出局部),壶座上有凸台1,凸台1上开有一个中心孔10和三个槽11、12、13,这三个槽呈圆环形,并绕壶座凸台中心呈同心圆分布,三个同心圆环形槽宽度均不超过2.5毫米,底部均开有一通孔,通孔内分别装有弹性导电柱31、32、33,槽11还装有被压件34,被压件34的下方还装有自动复位开关4,中心孔10内装有弹性接地柱30;壶体下部有中心接触杆20、导电体21、22、23,导电体21、22、23制成圆筒形,并绕壶体底部中心呈同心圆分布,导电体21兼作按压件,中心接触杆20、导电体21、22、23可对应插入中心孔10、圆环形槽11、12、13中,并分别与接地柱30、导电柱31、32、33接触,导电体21还与被压件34接触,实现了壶体与壶座的插合及电连接,并使壶体可在壶座上转动且始终保持电的连接关系;由于同心圆环形槽的宽度被限定,可以做到手指无法伸入槽内接触导电柱和被压件,可获得进一步的安全性;弹性接地柱30、弹性导电柱33、32分别与接地线、自动复位开关输出的两极电连接,弹性导电体31可用于其它控制,它们由接地柱或导电柱、弹簧和螺母组成,弹簧支撑在接地柱或导电柱凸肩上,用于保证在壶体与壶座插合时既能受压缩又能保持向上产生作用力,使接触可靠,同时,当水未淹过加热器时,弹簧能够通过接地柱、导电柱克服壶体和水的重力将壶体托起;被压件34的高度比弹性接地柱30、弹性导电柱31、32、33矮,以保证插合时中心接触杆20、导电体21、22、23先与弹性接地柱30、弹性导电柱31、32、33接触并使它们开始被压缩后导电体21才接触到被压件34,分离时导电体21会先脱离被压件34,随后圆筒形导电体21、22、23才能脱离弹性导电柱31、32、33,从而可起到防止导电体之间产生火花的作用,另外,弹性导电柱31、32、33、弹性接地柱30及自动复位开关按钮的弹力之和,等于水刚好淹过加热器时壶体和水的总重量,这样,当水未淹过加热器,弹簧将壶体托起,由于按压件先脱离被压件,自动复位开关复位,切断电源,可起到防干烧作用;被压件34其作用杆扣住自动复位开关的按钮,由非导电材料制成,当其受到导电体21作用时,会向下移动并按压按钮,使开关开启,作用杆的未端向下延伸一小凸缘,该凸缘可起到防止无限度作用按钮易使开关受到损害;导电体21、22、23的末端向外卷绕翘起成钩形,钩形的截面制成圆形,可起到增强抗变形能力,增加接触面积。
从上述实施例中可得知,导电体21兼具按压件的作用,按压件与导电体21已合二为一;按压件也可单独设置,只要将弹性导电体31取消,导电体21只是起到按压被压件34的作用,不再起导电的作用了。另外,仅设二导电体,且其中一导电体兼具作为按压件,即取消导电体23、弹性导电体33和对应的圆环形槽13,剩下导电体21、22、弹性导电体31、32和对应的圆环形槽11、12以及被压件34,由导电体21、22连接加热器、弹性导电体31、32连接自动复位开关的二极,这样的方案也能够实现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属于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
技术效果或优点本实用新型的电热壶具有如下效果或优点1、壶座上的导电体和被压件均隐藏于不同的圆环形槽内,圆环形槽的宽度最大不超过2.5毫米,即使一只手使用工具摆弄电器,导致开关被接通,另一只手不借助其他金属物体,便无法接触到导电体,从而不会导致触电,进一步提高了电热壶的安全性。
2、壶体上的导电体和按压件制成圆筒形,与壶座上的圆环形槽配合,可使壶体能从任意角度与壶座进行插合并形成电连接,壶体可在壶座上以任意角度转动,为处在不同位置的使用者提壶也带来了方便。
3、导电体和按压件的圆筒形与圆环形槽配合,只要对准壶体最外侧的圆筒与壶座最外侧的圆环形槽,其他圆筒和圆环形槽也就对准了,因而壶体与壶座之间的插合也不存在困难,而且更为简单。
4、当壶体内的水未能淹过加热器时,弹性导电体的弹簧将克服壶体和壶内水的重量使壶体被托起,按压件脱离被压件,自动复位开关复位,电路被切断,可起到防止干烧的作用。
5、壶体通过导电体和按压件的圆筒形与壶座的圆环形槽配合,并由圆筒形的端部与弹性导电体和被压件顶部形成端面接触,使壶体的重力均匀分布在圆筒形的导电体和按压件上,并均摊在弹性导电体和被压件上,有利于壶体与壶座接触平稳,尽量减少倾斜,达到稳定的作用,可克服现有电热壶因重量过分集中在中心位置以及弹性导电体的作用,壶体易不稳定会产生轻微倾斜,从而导致水面刚好达至加热器时会出现按压件与被压件接触不可靠,电流出现时有时无的现象。
6、由于圆筒形按压件的高度比圆筒形导电体的高度矮,或者被压件的高度比弹性导电体的高度矮,这样壶体与壶座插合时只有当圆筒形导电体接触到弹性导电体并使弹性导电体开始被压缩后,按压件才有可能接触被压件,同时,壶体与壶座分离时按压件会先脱离被压件,随后圆筒形导电体才能脱离弹性导电体,从而可起到有效地防止导电体之间产生火花的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分体式电热壶,包括壶体和壶座,其中,壶体内装有电加热器,下底部外侧有将电加热器两极引出的两导电体,壶座上设置有与壶体两导电体对应接触的两弹性导电体,两弹性导电体经由自动复位开关与电源接线连接,所述自动复位开关的启闭由壶体下部按压件通过壶座被压件控制,其特征在于,壶座上有凸台,凸台上形成一组同心圆环形槽,圆环形槽的宽度最大不超过2.5毫米,每一圆环形槽底部开有通孔,通孔内或下部设置有弹性导电体和被压件,壶体下部的导电体和按压件呈圆筒形,并绕壶体底部圆心按同心圆分布,圆筒形的导电体和按压件可由对应的圆环形槽插入,并与相应的弹性导电体和被压件接触,形成可插合或分离的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分体式电热壶,其特征在于,被压件的高度比弹性导电体的高度矮。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分体式电热壶,其特征在于,圆筒形按压件的高度比圆筒形导电体的高度矮。
4.根据权利要求2的分体式电热壶,其特征在于,弹性接地柱、弹性导电柱包括接地柱或导电柱、弹簧和螺母,弹簧支撑在接地柱或导电柱凸肩上。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分体式电热壶,其特征在于,弹性导电柱、弹性接地柱及自动复位开关按钮的弹力之和,等于水刚好淹过加热器时壶体和水的总重量。
6.根据权利要求5的分体式电热壶,其特征在于,被压件作用杆的未端向下延伸一小凸缘。
7.根据权利要求6的分体式电热壶,其特征在于,圆筒形导电体的末端向外卷绕翘起成钩形,钩形的截面为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3的分体式电热壶,其特征在于,弹性接地柱、弹性导电柱包括接地柱或导电柱、弹簧和螺母,弹簧支撑在接地柱或导电柱凸肩上。
9.根据权利要求8的分体式电热壶,其特征在于,弹性导电柱、弹性接地柱及自动复位开关按钮的弹力之和,等于水刚好淹过加热器时壶体和水的总重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分体式电热壶,其特征在于,被压件作用杆的未端向下延伸一小凸缘,圆筒形导电体的末端向外卷绕翘起成钩形,钩形的截面为圆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壶体下部来开启壶座开关,从而使壶体加热器获得电源的电热壶,该电热壶的壶体与壶座采用筒与槽的配合结构,实现壶体与壶座之间的插合及导电体之间的电连接,并对筒的厚度、槽的宽度以及它们的形状和位置关系作出限定,使壶体可任意角度插合及转动、壶体与壶座接触平稳,壶座具有更高安全性能的电热壶,从而获得了一种从实际意义讲具有使用方便、稳定性能良好以及安全性高的分体式电热壶。
文档编号A47J27/21GK2614029SQ03226210
公开日2004年5月5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14日
发明者翁友平 申请人:翁友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