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具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1300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餐具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餐具清洗机,这种餐具清洗机中的清洗槽可以从清洗机主机体以滑动的方式拉出/推入,并且具有在被拉出的清洗槽返回清洗机主机体内之际将清洗槽拉入清洗机主机体内的机构,从而使清洗槽能可靠地收容到清洗机主机体内部。
背景技术
最近出现了一种滑动一打开型餐具清洗机,其中供餐具放入并对其进行清洗的清洗槽可沿滑轨在前后方向从清洗机主机体中拉出或推入。这种类型的餐具清洗机对于建造带有内置在厨柜中的餐具清洗机的整体式厨房设备是非常合适的形式。下面先说明一下现有的餐具清洗机中借助滑轨将清洗槽从清洗机主机体拉出/推入时的操作情况。
图15中所示的现有装置中,朝上部设有开口的清洗槽14可通过清洗机主机体15的前面板上的开口部分向前方拉出或向后方推入其中,清洗槽14从清洗机主机体15的拉出/推入使用在第1滑轨16上隔着滚珠轴承等转动体安装的第2滑轨17这一对滑轨来进行。第1滑轨16固定在清洗机主机体15的两个内侧面上,第2滑轨17固定在清洗槽14的两个外侧面上,这样,从清洗机主机体15中拉出清洗槽14或将其推入时,固定在清洗槽14上的第2滑轨17在第1滑轨16内移动,由于两个导轨之间设有转动体,因此清洗槽14能够很顺畅地从清洗机主机体15拉出/推入(具体可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对比文献日本专利公报第3129318号公报第3~4页及图1)。
在上述构成中,在将清洗槽14即将完全地收容到清洗机主机体15内的推入动作的作用下,设置在清洗机主机体15内部上方的、可以升降移动的内盖11将会下降,将收容在清洗机主机体15内的清洗槽14的开口部分关闭上,从而在设在清洗槽14内的清洗喷嘴8喷射清洗水、对各种餐具3进行清洗时,使清洗水不会漏到外部。
另外,在清洗槽14收容在清洗机主机体15内时,通过设置在清洗槽14的机门面板上的锁紧杆能够将清洗槽14的收容状态锁定,防止正在进行清洗的清洗槽14被不小心拉出来。
在上述构成中,由于内盖11将清洗槽14的开口部分关闭上的下降动作是由清洗槽14移动到清洗机主机体15的收容终点位置上这一操作所起动的,如果清洗槽14未能可靠地推到清洗机主机体15内的收容终点位置,内盖11的下降操作动作也不能可靠地执行,清洗槽14的开口部分将成为未能密闭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清洗喷嘴8就喷射清洗水的话,清洗水就会向外部上漏出,形成漏水。
另外,在清洗槽14未能可靠地收容在清洗机主机体15内的状态下,即使操作锁紧杆也不能实现锁紧。在这样的状态下开始清洗时,就可能引发清洗水漏出、孩子恶作剧将清洗槽14拉出的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能够将清洗槽拉入清洗机主机体内的装置、从而使清洗槽被可靠地收容在清洗机主机体内的收容终点位置的餐具清洗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实用新型的餐具清洗机中,清洗槽对于前部设有开口的箱体状的清洗机主机体能够通过滑轨进行滑动,从而能够从所述清洗机主机体的前部开口拉出/推入,其特征在于设有在进行使所述清洗槽滑动、从而将其推入所述清洗机主机体内部的清洗槽收容操作时,将清洗槽从规定的滑动位置拉入清洗机主机体内的滑动操作结束位置的拉入装置。
采用上述构成后,在进行使清洗槽滑动并将其推入清洗机主机体内的操作时,由于拉入装置会对清洗槽产生拉入作用,在清洗槽未能完全收容清洗机主机体内即未到达滑动操作结束位置上时,会将其拉到的规定的滑动位置上。即使清洗槽的推入操作不充分,清洗槽也会被可靠地收容在清洗机主机体内的收容位置上。因此,因清洗槽未能可靠地收容好而引起的内盖未能将清洗槽的开口部分完全关闭、清洗水发生漏水、清洗槽收容时的锁紧不完全等现象能够防止。
在上述构成中,拉入装置具有这样的结构在清洗槽被从清洗机主机体拉出而发生的移动过程中与可动导轨相啮合,对弹簧部件进行压缩,同时将这样的压缩状态锁紧;在进行将清洗槽推入清洗机主机体内的推入操作时的移动中再次与可动导轨上啮合,解除弹簧部件被锁紧了的压缩状态。
另外,通过在拉入装置中设置对朝着滑动操作的结束位置的拉入速度使其减少地进行限制的拉入速度限制装置,清洗槽在拉入操作结束时的滑动操作速度将会减少,清洗槽能够被安静地拉入清洗机主机体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餐具清洗机清洗槽处于拉出状态时的侧视图。
图2为表示清洗槽内槽的内部结构的斜视图。
图3为表示设置在清洗槽后面的构成部件的后视图。
图4为表示滑轨构造的斜视图。
图5为上述滑轨的截面图。
图6为滑轨相对于清洗机主机体的安装结构的侧视图。
图7为表示滑轨的安装结构的放大截面图。
图8为表示滑轨安装结构的截面图。
图9为滑轨安装结构的侧视图。
图10为说明滑轨的滑动操作的侧视图。
图11为用于表示内盖结构的模式图。
图12为用于说明遮蔽装置相对于上面板的结构情况的部分侧视图。
图13为表示设在滑轨上的拉入机构的斜视图。
图14为上述拉入机构的侧视图图15为表示现有的餐具清洗机构成情况的侧视图。
在上面的附图中,参考数字31为清洗机主机体;32清洗槽;33为滑轨;41为固定导轨;42为可动导轨;43为中间导轨;47为滚珠轴承;64为拉入机构(拉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容易理解,下面参照后面的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需要指出的是,以下示出的实施例只是将本实用新型加以具体化的一个例子,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并不受其限定。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的餐具清洗机中,前部设有开口的清洗机主机体31中设置有向上方开口的清洗槽32,清洗槽32通过滑轨33可以在前后方向上滑动,能够从清洗机主机体31的前部开口拉出到图示的拉出终点位置。虽然餐具清洗机内置在图1中所示的厨柜40中是基本的设置形式,但是也可以将清洗机主机体31固定在设置场所的基台上使用。
清洗槽32通过树脂成形方法形成,它包括水槽79和机门面板80,机门面板80装在水槽79的前表面上。在水槽79内部形成的内槽34如图2中所示被设有带有越向上开口面积越增大的锥角,其底部一侧设有清洗喷嘴35、加热器75、残渣滤网76等,其上方以装拆自如的方式设有供餐具装入的餐具筐36。另外,如图3中所示的那样,清洗槽32的后面设有兼用作用于使所述清洗喷嘴35喷射出清洗水的清洗泵和排水泵的电动泵37、以及对内槽34进行注水/排水的构成部件。另外,与内槽34内相通的进水软管38及排水软管39被固定在在清洗机主机体31可以转动的软管夹具46中,在清洗槽32前后移动时,软管夹具46也跟随着发生转动,可以使进水软管38以及排水软管39与移动中的清洗槽32之间的连接状态保持稳定。
另外,如图4、图5中所示,所述滑轨33为三段式结构,在固定在清洗机主机体31的两侧的内侧面上的固定导轨41和固定在清洗槽32的两侧的外侧面上的可动导轨42之间设置成夹着滚珠轴承47嵌插进两个导轨中的中间导轨43。固定导轨41中设有从其侧面延伸出来的水平面44a和从水平面44a朝垂直方向弯曲成直角的垂直面44b,构成截面为L字状的安装部分44。这样的滑轨33安装在清洗机主机体31的两侧的内侧面上,如图6、图7中所示。
如图6中所示,清洗机主机体31由金属板材制成前表面开口的箱形形状,所述安装部分44固定到其两个内侧面上。清洗机主机体31的两个内侧面上还设有用于临时固定滑轨33的支承部分48和夹持部分49。如图8中所示,所述支承部分48以及夹持部分49加工成从清洗机主机体31的壁面向外凸出,并设有与所述安装部44的垂直方向的高度尺寸相对应的间隔,将安装部分44的垂直面44b的上端象图中所示的那样插入夹持部分49中,将水平面44a推入支承部分48中时,滑轨33即成为临时固定在清洗机主机体31的侧面上的状态。通过在设在清洗机主机体31上的2处固定孔77和与之对应的设在安装部分44上的2处螺丝孔50中拧入螺丝51,就可以将临时固定的滑轨33加以(永久)固定。
另一方面,在将要安装可动导轨42的清洗槽32中的水槽79上,如图8所示,其两侧的外表面上设有向外突出的、用于固定可动导轨42的支撑部分45。将支撑部分45搁置在固定在清洗机主机体31上的滑轨33中的可动导轨42上,再将清洗槽32在可动导轨42上一边向里滑动着一边推入时,如图9中所示,从支撑部分45的后面向后方突出的嵌合突起52将插入位于可动导轨42后部的、(将可动导轨的一部分)切割后再使其翻起而形成的L字形切割翻起部分53,而位于支撑部分45的前方一侧、向下方突出的突起部54的尖端则嵌入设在可动导轨42上的开孔部分55(见图4)中,这样,滑轨33和清洗槽32之间的位置关系将被固定下来。清洗槽32与其两侧的滑轨33的位置确定后,将成为稳定的搭置状态。为了保持这样的状态,从在设在支撑部分45的前方侧的固定孔67向设在可动导轨42上的螺丝孔91中拧入螺丝92,这样,清洗槽32和可动导轨42之间就可以彻底固定好。
如上所述,滑轨33为三段式构造,从清洗机主机体31拉出清洗槽32时,清洗槽32固定在其上的可动导轨42在中间导轨43上滑动,中间导轨43比可动导轨42的移动缓慢地在固定导轨41上移动。图10示出了随着清洗槽32从清洗机主机体31拉出时的可动导轨42及中间导轨43的移动状态,其中图10(a)为清洗槽32处于清洗机主机体31中的状态,图10(b)为清洗槽32被拉出到终点位置(即全部拉出)的状态。从图10(a)中所示的状态开始拉出清洗槽32时,清洗槽32固定在其上的可动导轨42如虚线所示的那样开始在中间导轨43上移动。由于可动导轨42和中间导轨43之间设置了用于使多个滚珠轴承47以规定的间隔夹在可动导轨42和中间导轨43之间的保持器90,随着可动导轨42的移动,中间导轨43在可动导轨42移动到规定位置时追随它的运动也开始在固定导轨41上移动。中间导轨43和固定导轨41之间也象中间导轨43与可动导轨42之间那样设有将多个滚珠轴承47保持在规定间隔上的保持器90,故当清洗槽32被拉出到图10(b)中所示的终点位置时,中间导轨43有与所述保持器90的长度相当的约1/2长度呈嵌插入到固定导轨41中的状态,另有约1/2的长度移动到从固定导轨41伸出的状态。另外,可动导轨42约有1/2长度嵌插入中间导轨43中,另有约1/2长度移动到从中间导轨43突出的状态。这样,清洗槽32从清洗机主机体31的拉出量就可以加大。
另外,在上述的那种三段式构造的滑轨33中,即使在可动导轨42从固定导轨41拉出很多的状态下,这两个导轨之间也有中间导轨43存在。因此,在被拉出的可动导轨42上即使加上清洗槽32的负重,滑轨33也能将清洗槽32支撑起来。
需要将清洗槽32从清洗机主机体31的拉出量设为最大的是如图1中所示的、餐具清洗机内置在上表面上设有厨柜顶板61的厨柜40中的厨柜顶板61的正下方的设置状态。由于厨柜顶板61的前端(II)处于比厨柜40的前面板(I)还靠前的位置上,餐具清洗机又被内置在厨柜顶板61的正下方,因此,如果能够将清洗槽32拉出到清洗槽32的内槽34的后上部(A)比厨柜顶板61的前端(II)还靠前的位置,则内槽34的开口部分的上方将没有遮蔽物存在,在内槽34中取出/放入餐具及进行残渣处理时操作起来最方便。
另外,即使设定成拉出清洗槽32时带有越向上开口面积越大的锥角的内槽34的后下部(B)能够比厨柜顶板61的前端(II)靠前的话也是可以的。这样,所述后上方部分(A)虽然比厨柜顶板61的前端(II)靠后,但由于内槽34的开口部上方被厨柜顶板61遮挡住的部分很少,与厨柜顶板61的下表面之间还有一定间隔,对于餐具的取出/放入不会形成障碍。
另外,即使将清洗槽32设定成能够拉出到设置在内槽34中的餐具筐36的餐具(收容)存放部分的后端部(C)比厨柜顶板61的前端(II)更靠前侧的位置也是可以的,这样也可以实现餐具筐36的餐具放置部位的上方无遮蔽物存在的状态。因此,餐具就很容易放入餐具筐36中或从中取出。
在上述的那些清洗槽32的拉出量可以很大的构成中,清洗槽32被拉出时,设置在清洗槽32背面的电动泵37等构成部件将成为可透过清洗槽32和清洗机主机体31之间的间隙看到的状态。特别是象图3中所示的那种在水槽79的背面设有凹部74、该凹部74中设有电动泵37的场合下,清洗槽32拉出到终点位置时电动泵37的很大一部分将暴露在外面。这样不但外观不美观,小孩子还可能玩将手或金属物从间隙伸入其中的恶作剧,从而有可能碰到电动泵37等电气部件,引起事故或故障。因此,本实用新型中在清洗槽32的背面的周围朝后方设有遮蔽装置,将间隙遮蔽起来。
在清洗槽32的下表面及从两个侧面的支撑部分45以下的部位上,如图9所示的那样装有遮挡住旋转驱动电机、排水管连接部等构成部件的下机盖56,形成从此下机盖56的后端侧向后方延伸的下表面遮蔽部56a,从而可以将下表面以及从两侧面的滑轨33以下的部位遮蔽起来。
另外,如图9中所示,通过在位于清洗槽32的两个侧面上的支撑部分45以上的部位上设置从清洗槽32的侧面向后方延伸出去的侧面遮蔽板58,可以将设置在清洗槽32背面的构成部件遮蔽起来,防止其从侧面暴露在外。另外,通过树脂成形将位于清洗槽32的背面两侧呈板状向后方延伸出去的遮蔽部和清洗槽32形成一个整体的话,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如图9所示,清洗槽32的后上方可以通过设置从水槽79的上表面呈板状向后方延伸的延伸部分57来加以遮蔽。该延伸部分57的延伸长度被设定为这样在将清洗槽32拉出到终点位置的状态下,延伸部分57的尖端部分如图12中所示的那样位于内盖60的下方。
如图11中的模式图中所示的那样,所述内盖60在清洗机主机体31的上部设置成可以通过以一侧与主机体侧为支点93、另一侧以内盖侧为支点94的联结机构62进行升降移动。由于弹簧63对其施加了朝前上方的拉力,在清洗槽32从清洗机主机体31中拉出的状态下,所述内盖60如虚线所示的那样在所述弹簧63的作用下处于靠上的位置上。在清洗槽32被推入清洗机主机体31中时,设在水槽79的前上方上的推压片59将内盖60向后推,内盖60将对抗着弹簧63的力量在联结机构62的作用下从前方向斜下方下降,嵌入被推到最终收容位置的水槽79的开口部分的中央部位95中,并通过设置在中央部位95的周围的密封部件78使内槽34处于密闭状态。
在从清洗机主机体31拉出的清洗槽32的内槽34中放入大量的餐具之后,清洗槽32的重量将增加,由滑轨33加以支承的清洗槽32前方一侧容易下沉,后方一侧则容易翘起。在这样的状态下将清洗槽32推入清洗机主机体31中的话,从水槽79的后端延伸出的延伸部分57有可能与内盖60的前端部分(IV)或(V)发生碰撞。但是,由于延伸部分57的延伸长度如上面所述的那样设置成清洗槽32即使被拉出到终点位置的状态下其尖端部分(VI)也处于内盖60的中央部位95的前端部分(IV)的后方且是位于其下方,延伸部分57将沿内盖60的下表面被推入清洗机主机体31中的清洗槽32进行引导,可以将其引导到最终收容位置。
如果清洗槽32不能可靠地推到清洗机主机体31内的最终收容位置上,内盖60对内槽34进行的密闭就不充分,这样就可能发生漏水,锁紧清洗槽32的容纳状态的手柄的操作也就可能不能完成。因此,为了将清洗槽32可靠地引导到清洗机主机体31内的最终收容位置,本实用新型中在滑轨33上设置了拉入机构64,用于将清洗槽32可靠地拉到清洗机主机体31内的最终收容位置上。
如图13中所示,构成滑轨33的固定导轨41的侧面上设有拉入机构64,与设在拉入机构64上的啮合片65进行啮合的操作片66安装在可动导轨42的侧面。在清洗槽32被收容在清洗机主机体31内的状态下,设在所述操作片66上的突起部分66a伸入到所述啮合片65上的一对啮合突起65a,65b之间。所述啮合片65中与弹簧轴68的前端联结在一起,在弹簧轴68的另一端的位置上设有弹簧容纳筒72,弹簧容纳筒72中设有圈簧70,圈簧70固定在设在弹簧轴68的一端上的弹簧盖73上。
从清洗机主机体31将清洗槽32拉出时,可动导轨42将发生移动,固定在其上的操作片66将使啮合片65移动,弹簧轴68也被带动,使圈簧70被压缩。在构成供啮合片65滑动的槽的侧壁69的另一个端部上设有止动缺口71,当与操作片66啮合后一起移动的啮合片65上的啮合突起65a随着可动导轨42的移动而到达所述止动缺口71时,啮合突起65a将落入止动缺口71中,从而与操作片66的突起部66a脱离啮合。通过使啮合突起65a钩在止动缺口71中,圈簧70将由弹簧盖73保持在压缩状态。
在将拉出的清洗槽32推入清洗机主机体31中时,可动导轨42向后方一侧移动,操作片66到达钩住止动缺口71的啮合片65的位置时,操作片66的突起部66a与留在侧壁69上方的啮合突起65b发生碰撞,对其进行按压,使啮合片65的啮合突起65a从止动缺口71弹出,解除止动状态。随着止动的解除,被压缩了的圈簧70的弹性恢复力从弹簧轴68作用到啮合片65和操作片66上,从而即使对清洗槽32不施加上推力,可动导轨42也将发生移动,能够将清洗槽32拉到清洗机主机体31内的最终收容位置。
在上述拉入机构64中,容纳圈簧70的弹簧容纳筒72采用的是气缸,安装在弹簧轴68前端上的弹簧盖73同时起到固定住圈簧70一端的作用和活塞的作用,因此,当被压缩的圈簧70发生弹性恢复时,弹簧盖73将对弹簧容纳筒72内的空气进行压缩,从而产生空气阻尼效果。这样,当清洗槽32被拉到清洗机主机体31内的拉入终点附近时,移动速度将会减慢,从而起到使清洗槽32安静地被推入的效果。随着移动速度的减慢,将清洗槽32猛烈地拉入清洗机主机体31内时的冲击就不会发生,也就能够防止装入内槽34中的各种餐具因冲击造成出现倾倒、位置偏移等情况。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话,在进行使清洗槽滑动并将其推入清洗机主机体内的操作时,由于拉入装置会对清洗槽产生拉入作用,在清洗槽未到达清洗机主机体内的完全收容的滑动操作结束位置上时,会将其拉到的规定的滑动位置上。即使清洗槽的推入操作不充分,清洗槽也会被可靠地收容在清洗机主机体内的收容位置上。因此,因清洗槽未能可靠地收容好而引起的内盖未能将清洗槽的开口部分完全关闭、清洗水发生漏水、清洗槽收容时的锁紧不完全等现象能够被防止。
权利要求1.一种餐具清洗机,其中,清洗槽对于前部设有开口的箱体状的清洗机主机体能够通过滑轨进行滑动,从而能够从所述清洗机主机体的前部开口拉出/推入,其特征在于设有在进行使所述清洗槽滑动、从而将其推入所述清洗机主机体内部的清洗槽收容操作时,将清洗槽从规定的滑动位置拉入清洗机主机体内的滑动操作结束位置的拉入装置。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餐具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入装置在清洗槽进行从清洗机主机体的拉出操作时的移动时与清洗槽发生啮合,对弹簧部件进行压缩,同时锁定住该压缩状态,在清洗槽进行推入清洗机主机体内的操作时的移动时与清洗槽发生啮合,解除弹簧部件被锁定的压缩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餐具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拉入装置中设有拉入速度限制装置,用于对朝向滑动操作结束位置的拉入速度使其减慢地进行限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使被拉出的清洗槽滑动着收容进清洗机主机体中时能够可靠地将清洗槽拉到收容位置的餐具清洗机。在本实用新型中,当使被拉出的清洗槽(32)滑动着推入清洗机主机体(31)内、进行清洗槽(32)的收容操作时,由于设置了将清洗槽(32)从规定的滑动位置朝着滑动操作的结束位置拉入清洗机主机体(31)内的拉入装置,清洗槽(32)能够被从收容操作的结束之前的位置拉入到清洗机主机体(31)内。
文档编号A47L15/42GK2691480SQ20032010397
公开日2005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5日
发明者渡边通夫, 榛地义和, 中野博之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