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支撑的便携式煎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0318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便于支撑的便携式煎烤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煎烤器,具体地说是指一种便于支撑的、容易收藏的便携式煎烤器。
背景技术
随着煎烤食物日愈被人们接受,煎烤器也广泛地进入人们的生活。作为一种主要用于休闲的食物烹调器具,方便收折和携带成为其结构设计的主要特点。
出于卫生清洁以及安全方面的考虑,煎烤器不能直接放置于地面上,而必须有一个支撑架使其与地面保持一定距离;另外,由于人们在野外进行煎烤时,由于环境的限制或习惯上的原因,一般不是坐着进行操作,许多时候是蹲着或站着进行操作更方便,因而要求煎烤器离地面有一定的高度,这就自然地使人们想到了采用支撑架支撑于煎烤器底部。
然而,增加一个支撑架将大大增加煎烤器的体积,使其便携的结构特点更加难以实现,带支撑架的煎烤器通常有两种结构形态一种是支撑架和煎烤器连成一体,一同折叠收藏,这种结构使得煎烤器总体的体积大大增加,其便携性大大减小;另一种是支撑架独立于煎烤器,另外折叠收藏,单独携带,这种结构虽然保持煎烤器本体的便携性,但却要另外携带支撑架,也降低了使用者的休闲乐趣。
在野外进行煎烤时,通常还需要具备放置一些煎烤用具、食物的容器或平台,为了达到最简便的效果,一般不另外配置此类容器或平台,因而人们想到在支撑架上设置抽屉和桌板,抽屉和桌板的存在又大大破坏了煎烤器的便携性。
另外,如前所述,人们在野外煎烤时,许多时候是蹲着或站着进行操作,这就可能要求煎烤器支撑架有适应不同需求的高度,或是设计一种可调高低的支撑架,或是配备两副不同高度的支撑架,显然,这样做的结果是大大不利于其便携性。
综上所述,煎烤器的功能性和其便携性存在着矛盾,若能研发出一种既具有上述多种功能性特征,而又不降低其便携性的煎烤器,将可大大增加人们于野外进行煎烤的简便性和休闲乐趣。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煎烤器的支撑架和其便携性之间产生的矛盾,从而提供一种既带有支撑架功能又不失其便携性的便携式煎烤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煎烤器的附属部件,如桌板、抽屉,与其便携性之间产生的矛盾,从而提供一种既带有桌板、抽屉等附属部件而又不失其便携性的便携式煎烤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便于支撑的便携式煎烤器包括上盖、基座和煎烤盘,上盖后侧边与基座后侧边枢接,煎烤盘设置于基座上,上盖设有把手,基座的前侧和后侧各分别设有一个U形支脚,该U形支脚通过其两侧杆与基座的侧壁枢接,U形支脚的侧杆与基座之间设有使该侧杆与基座侧壁相对固定的定位装置,上盖扣合于基座上时U形支脚的横杆部分可扣合于上盖上方。
该煎烤器的定位装置包括定位销、弹簧和拉环,该定位销穿设于U形支脚侧杆靠近枢接部的位置,拉环设于定位销的外伸端,定位销的内伸端与U形支脚侧杆之间设有弹簧,基座侧壁于该枢接部上、下位置各设有一个与定位销配合的定位孔。
该煎烤器的基座侧壁于上下两个定位孔之间嵌设有一弧形件,该弧形件与定位销在两个定位孔之间的移动轨迹相对应。
该煎烤器的U形支脚的侧杆于U形支脚处于向下定位时形成一略向外的折角。
该煎烤器的基座左右的两侧壁上均设有一U形件,该U形件的两侧边可滑动地插设于基座的侧壁上,U形件的底边位于基座侧壁外,另有一桌板,该桌板大致中部位置与该U形件的底边枢接。
该煎烤器的还包括一支撑架,该支撑架包括顶板和可装配于顶板下方左右两侧的两个折叠支脚,上盖左右两侧壁向上延伸形成一对夹持面,该对夹持面的相对面上设有可容置顶板的容置槽;基座左右两侧壁向下延伸也形成一对夹持面,该对夹持面的相对面上设有可容置折叠支脚的容置槽。
该煎烤器的顶板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向下延伸的固定块,两个固定块之间于顶板下方可前后滑动地设有一抽屉。
该煎烤器的折叠支脚包括前支脚和后支脚,固定块下方前、后分别设有与前支脚和后支脚相适配的向外倾斜的呈八字形排列的插接孔,每一插接孔中的靠固定块中部的侧壁下方和靠固定块端部的侧壁上方设有竖直的装配面,前支脚和后支脚之间通过前连杆和后连杆连接,前连杆前端、后连杆后端分别与前支脚、后支脚靠下部枢接,前连杆后端和后连杆前端枢接,前连杆和后连杆于枢接部的上方设有互相顶靠的踏板。
该煎烤器的前支脚后端枢接面上设有一限位销,后支脚前端的枢接面上设有以枢接部轴线为中心的弧形限位槽,限位销配合于弧形限位槽中。
该煎烤器的前支脚、后支脚为空心管,其相对面分别形成于折叠时可容置前连杆、后连杆的凹槽,前支脚、后支脚的端部插设有脚垫。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首先,该煎烤器的U形支脚向下翻转并定位时可作为该煎烤器的支撑结构,该种支撑结构高度较低,适于人们蹲着进行煎烤操作,U形支脚向上翻转并扣合于上盖的上方,使上盖安全地和基座紧密结合,便于携带,该种结构设计巧妙地使煎烤器的支撑结构不再成为携带的一个负担,相反更有利于携带;其次,该煎烤器的支撑架为使用者提供了另一高度较大的支撑结构,同时,该支撑架与基座、上盖之间的巧妙配合使其不再成为携带的负担;第三,桌板和抽屉也能很好地与基座上盖紧密配合,使携带更加方便、自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收折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U形支脚与基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收折过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收折过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支脚使用状态的剖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折叠支脚折叠过程的剖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爆炸图,图中不包括支撑架;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的立体爆炸图;图11为图7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图12为图8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图13为图7中C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13,该便携式煎烤器包括上盖1、基座3和煎烤盘2,上盖1包括上盖主体10和左上侧盖11、右上侧盖12,上盖主体10夹设于左上侧盖11、右上侧盖12之间,基座3包括支撑座30、壳体33、左下侧盖31和右下侧盖32,壳体33夹设于下侧盖31和右下侧盖32之间,支撑座30固定于壳体33上方,煎烤盘2的四个角部设有向下凸伸的凸柱21,支撑座30的四个角部设有与该四个凸柱21相配合的装配孔300,通过四个凸柱21与四个装配孔300的配合,使煎烤盘2固定放置于支撑座30上方,左上侧盖11后下角部和左下侧盖31后上角部枢接,右上侧盖12后下角部和右下侧盖32后上角部枢接,左上侧盖11和右上侧盖12的前下角部之间固设有一把手13,该把手13的两端部分别通过插接件131、132与左上侧盖11和右上侧盖12的前下角部固定连接,该把手13中部向前弯曲,该弯曲部套设有一手握部130,且左上侧盖11前下角部和左下侧盖31前上角部可互相配合成一整体,右上侧盖12前下角部和右下侧盖32前上角部也可互相配合成一整体。
基座3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有U形支脚4和4’,U形支脚4包括横杆43和两侧杆41、42,侧杆42的一端与通过套接件44与横杆43的一端固定连接,侧杆42的另一端与基座3的右下侧盖32的靠前下角处枢接,该枢接处设有定位装置40,参照图4,定位装置40包括定位销401、弹簧402和拉环403,该定位销401穿设于U形支脚4的侧杆42靠近枢接处的位置,拉环403设于定位销401的外伸端,定位销401的内伸端与U形支脚4的侧杆42之间设有弹簧402,基座3侧壁于该枢接部300上、下位置各设有一个与定位销401配合的定位孔301、302,基座3侧壁于上下两个定位孔301、302之间嵌设有一弧形件303,该弧形件303与定位销401在两个定位孔301、302之间的移动轨迹相对应,以避免定位销401在两个定位孔301、302之间移动时使基座3侧壁受到磨损。侧杆41的一端与通过套接件44与横杆43的一端固定连接,侧杆41的另一端与基座3的左下侧盖31的靠前下角处枢接,该枢接处也同样设有定位装置40,其连接结构与侧杆42和基座3的右下侧盖32之间的连接结构成左右对称。
可见,当两个定位装置40的定位销401配合于上部的定位孔301内时,且上盖1扣合于基座4上方时,U形支脚4向上扣合于上盖1上,即横杆43扣合于上盖1上部靠前部,从而使上盖1和基座3之间紧密配合,携带时不会互相脱开;当两个定位装置40的定位销401配合于下部的定位孔302内时,U形支脚4向下延伸,构成基座3的支撑结构。U形支脚4的侧杆41、42于U形支脚4处于向下延伸的位置时向外弯折成一折角以便于该支撑结构更加稳固。
而U形支脚4’设于基座3的后下侧,与U形支脚4成前后对称,与U形支脚4或同时扣合于上盖1上方,或同时向下延伸构成基座3的支撑结构,其结构特征采用U形支脚4的相应结构特征的标号加上“’”来表示。
基座3的左下侧盖31上设有一U形件510,该U形件510的两侧边可滑动地插设于左下侧盖31上,该两侧边的端部凸伸于壳体33内部空腔内,在该端部卡设有防止U形件510的两侧边脱离左下侧盖31的卡片50,U形件510的底边位于左下侧盖31外,另有一桌板51,该桌板51大致中部位置与该U形件510的底边枢接,当U形件510向外凸伸时,可使桌板51水平层叠于U形件510上,可用于放置物品,收折时,可将桌板51的外端部以U形件510的底边为中心线向下翻转,内端部向上翻转,使桌板51成竖直状态,再向内推动,使U形件的两侧边向壳体33内部空腔滑动,使桌板51贴合于左下侧盖31的外面。基座3的右下侧盖32上也设有一U形件520,该U形件520上也相应设有一可翻转的桌板52,U形件520、桌板52、右下侧盖32之间的连接关系与U形件510、桌板51、左下侧盖31之间的连接关系成左右对称。
该煎烤器的还包括一支撑架,参照图10,该支撑架包括顶板6、抽屉9、两个固定块8、8’和两个折叠支脚7和7’,两个固定块8、8’固定于顶板6下方的两侧,抽屉9可前后滑动地设置于两固定块8、8’之间,上盖1的左上侧盖11和右上侧盖12向上延伸形成一对夹持面,该对夹持面的相对面上设有收折时可容置顶板6和两个固定块8、8’的容置槽110、120;基座3的左下侧盖31和右下侧盖32向下延伸也形成一对夹持面,该对夹持面的相对面上设有可容置折叠后的折叠支脚7、7’的容置槽310、320。
参照图7、图8、图10、图11、图12和图13,折叠支脚7包括前支脚71和后支脚72,固定块8由两个侧盖81、82互相扣合而成,固定块8下方前、后分别设有与前支脚71和后支脚72相适配的向外倾斜的呈八字形排列的插接孔80,每一插接孔80中的靠固定块8中部的侧壁下方和靠固定块8端部的侧壁上方设有竖直的装配面800,前支脚71和后支脚72之间通过前连杆73和后连杆74连接,前连杆73前端、后连杆74后端分别与前支脚71、后支脚72靠下部枢接,前连杆73后端和后连杆74前端枢接,前连杆73和后连杆74于枢接部的上方设有互相顶靠的踏板730、740,前支脚73后端枢接面上设有一限位销731,后支脚74前端的枢接面上设有以枢接部轴线为中心的弧形限位槽741,限位销731配合于弧形限位槽741中。前支脚73、后支脚74为空心管,其相对面分别形成于折叠时可容置前连杆73、后连杆74的凹槽,前支脚73、后支脚74的端部插设有脚垫70。
参照图7和图8,由于竖直装配面800的存在,可将折叠支脚7的前支脚73和后支脚74的上端部竖直地插入插接孔80中,再向下踩踏板730、740,将前支脚73和后支脚74呈八字形撑开,使其上端部与八字形排列的两个插接孔80相配合,由于两个踏板730、740互相顶靠以及限位销731和弧形限位槽741的配合,前连杆73、后连杆74的枢接部向下翻转至前连杆73、后连杆74成一字形排列时,即无法再向下翻转,因而可将前支脚71、后支脚72稳固地撑开,使其上端部紧密地配合于插接孔80中。
折叠支脚7’的结构与折叠支脚7的结构相同,其结构特征以折叠支脚7的相应结构特征的标号加上“’”来表示,固定块8’和固定块8的结构相同,其结构特征以固定块8的相应结构特征的标号加上“’”来表示。参照图5,折叠支脚7和7’折叠后成一长条状,可以很容易地放置于基座3的左下侧盖31和右下侧盖32下方的容置槽310、320中。
由上述结构可见,该煎烤器可实现图1和图3所示的两种使用状态,即可使煎烤盘稳地固处于两种不同高度的使用状态,而又能收折成如图2所示的折叠状态,极容易携带。
另外,该煎烤器的支撑座30内设有加热煎烤盘2的加热装置,但该加热装置为现有技术,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要点,因此不予赘述。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进,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便于支撑的便携式煎烤器,包括上盖、基座和煎烤盘,上盖后侧边与基座后侧边枢接,煎烤盘设置于基座上,上盖设有把手,其特征在于基座的前侧和后侧各分别设有一个U形支脚,该U形支脚通过其两侧杆与基座的侧壁枢接,U形支脚的侧杆与基座之间设有使该侧杆与基座侧壁相对固定的定位装置,上盖扣合于基座上时U形支脚的横杆部分可扣合于上盖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支撑的便携式煎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定位销、弹簧和拉环,该定位销穿设于U形支脚侧杆靠近枢接部的位置,拉环设于定位销的外伸端,定位销的内伸端与U形支脚侧杆之间设有弹簧,基座侧壁于该枢接部上、下位置各设有一个与定位销配合的定位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支撑的便携式煎烤器,其特征在于基座侧壁于上下两个定位孔之间嵌设有一弧形件,该弧形件与定位销在两个定位孔之间的移动轨迹相对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支撑的便携式煎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形支脚的侧杆于U形支脚处于向下定位时形成一略向外的折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支撑的便携式煎烤器,其特征在于基座左右的两侧壁上均设有一U形件,该U形件的两侧边可滑动地插设于基座的侧壁上,U形件的底边位于基座侧壁外,另有一桌板,该桌板大致中部位置与该U形件的底边枢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支撑的便携式煎烤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支撑架,该支撑架包括顶板和可装配于顶板下方左右两侧的两个折叠支脚,上盖左右两侧壁向上延伸形成一对夹持面,该对夹持面的相对面上设有可容置顶板的容置槽;基座左右两侧壁向下延伸也形成一对夹持面,该对夹持面的相对面上设有可容置折叠支脚的容置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支撑的便携式煎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板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向下延伸的固定块,两个固定块之间于顶板下方可前后滑动地设有一抽屉。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于支撑的便携式煎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叠支脚包括前支脚和后支脚,固定块下方前、后分别设有与前支脚和后支脚相适配的向外倾斜的呈八字形排列的插接孔,每一插接孔中的靠固定块中部的侧壁下方和靠固定块端部的侧壁上方设有竖直的装配面,前支脚和后支脚之间通过前连杆和后连杆连接,前连杆前端、后连杆后端分别与前支脚、后支脚靠下部枢接,前连杆后端和后连杆前端枢接,前连杆和后连杆于枢接部的上方设有互相顶靠的踏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便于支撑的便携式煎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支脚后端枢接面上设有一限位销,后支脚前端的枢接面上设有以枢接部轴线为中心的弧形限位槽,限位销配合于弧形限位槽中。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便于支撑的便携式煎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支脚、后支脚为空心管,其相对面分别形成于折叠时可容置前连杆、后连杆的凹槽,前支脚、后支脚的端部插设有脚垫。
专利摘要一种便于支撑的便携式煎烤器,包括上盖、基座和煎烤盘,上盖后侧边与基座后侧边枢接,煎烤盘设置于基座上,上盖设有把手,基座的前侧和后侧各分别设有一个U形支脚,该U形支脚通过其两侧杆与基座的侧壁枢接,U形支脚的侧杆与基座之间设有使该侧杆与基座侧壁相对固定的定位装置,上盖扣合于基座上时U形支脚的横杆部分可扣合于上盖上方。该煎烤器的U形支脚向下翻转并定位时可作为该煎烤器的支撑结构,U形支脚向上翻转并扣合于上盖的上方时,使上盖安全地和基座紧密结合,便于携带,该种结构设计巧妙地使煎烤器的支撑结构不再成为携带的一个负担,相反更有利于携带。
文档编号A47J37/06GK2691445SQ20042003957
公开日2005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26日
发明者蔡渊松, 黄春平 申请人:厦门灿坤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