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手公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6208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顺手公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桌用具领域,用在至少两人共同用餐的公餐场合,专门供各人在餐桌上夹取公共食物放在自己的碗中,是一种避免传播疾病而且使用十分方便的公筷。
背景技术
人们知道在公餐场合中使用公筷,即每个用餐人在原有的一双私筷的基础上加多一双筷子,这双筷子专门用来夹取公共食物放在自己的碗中,但不用此公筷把食物送进口里,可以避免唾液中的病菌通过私筷粘到公共食物上而传染给其他人。
但是,人们通常习惯用某一只手使用筷子,另一只手不习惯使用筷子,所以公筷和私筷很难同时使用,要轮流拿起和放下,操作过程是用某一只手先拿起公筷,到公共餐盘中夹取公共食物放在自己的碗中,然后放下公筷,拿起私筷,夹起碗中的食物送进口里,再放下私筷,又拿起公筷,到餐盘中夹取公共食物放在自己的碗中,重复以上的动作。整个过程的动作由一只手来完成,拿起和放下筷子的次数非常多,所以操作起来很不方便,大大地限制了公筷的普及应用。
“私筷+公筷”的方式使用不方便,原因是一双筷子是由两支独立的筷杆组成,人们用一只手握持两支筷杆并夹取食物有一定的难度,一般只习惯用某一只手使用筷子。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类似镊子的V形连体筷夹,即是用一个具有能屈能张功能的弹性部件将两支筷杆的手持端(手持端是指靠近被人用手握持的部位的一端)相连、夹物端(夹物端是指夹取食物的一端)敞开。相比于传统的分体筷子,人握持V形连体筷夹并夹取食物的难度都降低了,令到两只手都较容易使用。如果人们将这种V形连体筷夹专用来当作公筷,那么一只手拿私筷,另一只手拿公筷,私筷和公筷就可以同时使用,无须轮流拿起和放下。
使用V形连体筷夹,可向人们提供两种握筷手势,第一种握筷手势是拇指和食指分别按在两边筷杆的外侧面(两边筷杆相对的一面称为内侧面,相反的一面称为外侧面),筷夹的弹性部件位于手背的上空,这种握筷手势与传统的握筷手势有些相近;第二种握筷手势是拇指和食指分别按在两边筷杆的外侧面,筷夹的弹性部件位于手掌下,贴着手掌心。
以上两种握筷手势互相比较,各有缺点。第一种握筷手势的缺点是从拿起和放下V形连体筷夹这两个动作来看,采用第二种握筷手势拿起和放下筷夹,比采用第一种握筷手势较为顺手、方便得多,因为第一种握筷手势中的筷夹的弹性部件在手背的上空;第二种握筷手势的缺点是当人坐在餐桌前,用这种手势拿着V形连体筷夹,向前伸到公共食物的上空,此时筷夹的夹物端是指向前方,而不是像人们握持传统的分体筷子那样斜指向下面的食物,所以,人的手腕需要向下扭动较大的角度,以调节筷夹的倾斜角度,才能令筷夹的夹物端斜指向下面的食物,但是手腕扭动角度太大就会造成手腕不适和使用不方便。如果换成第一种握筷手势,人的手腕不必扭动,筷夹的夹物端就已经斜指向下面的食物,较为轻易地夹取食物了,因为第一种握筷手势所持的筷夹像人们握持传统的分体筷子那样已经倾斜较大的角度,而第二种握筷手势所持的筷夹是处于水平状态或者接近水平状态。
所以,虽然使用现有技术中的V形连体筷夹比传统的分体筷子较为方便,但如果用来当作公筷使用,仍然存在不够顺手方便的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将现有技术中的V形连体筷夹当作公筷使用时仍然存在的不够顺手方便的缺点,本实用新型向人们提供一种使用十分顺手、舒适和方便的公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V形连体筷夹的两边筷杆由原来的直身设计成弯曲的形状。以V形连体筷夹的V形作为正面(图2),从V形连体筷夹的左侧面(图1)或右侧面(图3)来看,筷杆是弯曲的。弯曲的意思是指从V形连体筷夹的左侧面(图1)或右侧面(图3)来看(以下以左侧面为说明对象),在筷杆的中心线(MN)上取三点,第一点(A)在筷杆的手持端,第二点(B)在筷杆的夹物端,第三点(C)是第一点(A)和第二点(B)之间的任意一点,从第三点(C)引出两条直线段分别到第一点(A)和第二点(B),形成一个角(角ACB),此角小于180度。
本实用新型有两个有益效果。第一个有益效果是当人坐在餐桌前,一只手拿着本实用新型,向前伸到公共食物的上空,手背向上,拇指和食指分别按在两边筷杆的外侧面,左筷杆(1)在左,右筷杆(2)在右,弹性部件(3)位于手掌下,贴着手掌心。因为筷杆是弯曲的,所以,此时人的手腕不必向下弯曲扭动,本实用新型的夹物端就已经斜指向或者垂直指向下面的食物了,人可轻易、舒适地用本实用新型夹取食物了;第二个有益效果是人如果采用这种握筷手势(即手背向上,拇指和食指分别按在两边筷杆的外侧面,本实用新型的弹性部件位于手掌下,贴着手掌心),人的手拿起和放下本实用新型都十分顺手、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2是顺手公筷的正面视图。
图1是图2的左侧面视图,虚线MN是左筷杆(1)的中心线,A、B、C是中心线MN上的三点,A点在筷杆的手持端,B点在筷杆的夹物端,C点是A点和B点之间的任意一点,从C点引出两条直线段分别到A点和B点,形成一个角ACB,角ACB小于180度。
图3是图2的右侧面视图。
图4是顺手公筷的立体图。
图6是第一个实施例的正面视图。
图5是图6的左侧面视图。
图7是图6的右侧面视图。
图9是第二个实施例的正面视图。
图8是图9的左侧面视图。
图10是图9的右侧面视图。
图中1.左筷杆,2.右筷杆,3.弹性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2中,弹性部件(3)将两条筷杆(1)、(2)连接成一个V形的筷夹。以V形筷夹的V形作为正面(图2),从V形筷夹的左侧面(图1)或右侧面(图3)来看,筷杆是弯曲的。弯曲的意思是指从V形筷夹的左侧面(图1)或右侧面(图3)来看(以下以左侧面为说明对象),在筷杆的中心线(MN)上取三点,第一点(A)在筷杆的手持端,第二点(B)在筷杆的夹物端,第三点(C)是第一点(A)和第二点(B)之间的任意一点,从第三点(C)引出两条直线段分别到第一点(A)和第二点(B),形成一个角(角ACB),此角小于180度。
在图6所示实施例中,C形弹性部件(3)将两条筷杆(1)、(2)的手持端连接成一个V形筷夹,V形筷夹的两边筷杆的形状互相对称。从V形筷夹的左侧面(图5)或右侧面(图7)来看,筷杆呈弧形弯曲。V形筷夹每一边的筷杆,从手持端到夹物端之间,内侧面制成凹槽,外侧面是凸面,作用是增强筷杆的抗弯力。C形弹性部件(3)要能发挥良好的能屈能张功能当人用两手指同时按压V形筷夹的两边筷杆的外侧面时,两边筷杆的夹物端能够碰接,当人松开手指时,筷夹能自动恢复原本的V形。
在图9所示另一个实施例中,C形弹性部件(3)将两条筷杆(1)、(2)的手持端连接成一个V形筷夹,V形筷夹的两边筷杆的形状互相对称。从V形筷夹的左侧面(图8)或右侧面(图10)来看,筷杆呈角形弯曲。V形筷夹每一边的筷杆,从手持端到夹物端之间,内侧面制成凹槽,外侧面是凸面。C形弹性部件(3)要能发挥良好的能屈能张功能当人用两手指同时按压V形筷夹的两边筷杆的外侧面时,两边筷杆的夹物端能够碰接,当人松开手指时,筷夹能自动恢复原本的V形。
权利要求1.一种公筷,用一个具有弹性功能的部件将两条筷杆连接成一个V形的筷夹,其特征是以V形筷夹的V形作为正面,从V形筷夹的左侧面或右侧面来看,V形筷夹每边的筷杆都是弯曲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筷,其特征是以V形筷夹的V形作为正面,从V形筷夹的左侧面或右侧面来看,在筷杆的中心线上取三点,第一点在筷杆的手持端,第二点在筷杆的夹物端,第三点是第一点和第二点之间的任意一点,从第三点引出两条直线段分别到第一点和第二点,形成一个角,此角小于180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叫顺手公筷,涉及餐桌用具领域,用在至少两人共同用餐的公餐场合,是一种避免传播疾病的筷具。它能克服目前人们使用公筷不够方便的问题,让人用任何一只手都能十分方便地使用公筷。本实用新型是将两支弯曲的筷杆的手持端用一个弹性部件连接成一个V形的筷夹,从V形筷夹的侧面看,筷杆是弯曲的。本实用新型的用途是人用任何一只手都能十分顺手、舒适和方便地拿起和放下公筷以及握持公筷夹取食物。
文档编号A47G21/10GK2744256SQ20042009506
公开日2005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15日
发明者黄荣健 申请人:黄荣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