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窗帘底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1471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窗帘底杆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帘部件,尤其涉及一种窗帘底杆。窗帘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范围广,白天可以用于遮挡阳光,晚上可以用来遮挡窗外的视线等。在现有技术中,窗帘的底杆一般都不与墙壁进行固定,这样窗帘很容易随风摆动,风大时窗帘可能发生大幅度翻转,这样窗帘使用时间一段时间后,窗帘布与窗帘的底杆的衔接处变松或者导致窗帘布变形,为此,出现了在窗户两侧安装窗帘布及窗帘底杆的导轨,能够把窗帘底杆与墙壁相对进行固定,但是这种窗帘的安装需要把导轨串在窗帘底杆中才能进行安装,为适应这种导轨往往需要配送专门的窗帘底杆,或者把普通的窗帘底杆进行更换,谜样会给窗帘的安装带来不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窗帘底杆,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窗帘底杆,包括底杆和底杆帽,所述底杆帽套在底杆的末端,封闭底杆之端口,还包括插件,具有扁平状插头和与插头固定连接的至少一根长条形插针,插头部位设有一上下贯穿的可以容纳窗帘定位轨道线的定位孔;所述底杆帽上设有与所述插件相匹配的插槽,在插槽入口处还包括一个卡位结构;当插件正面朝上插入插槽时,得以全部没入插槽,其插头的顶部与底杆帽外表面融合为一体;当插件正面朝下插入插槽时,所述卡位结构卡住插头不得进入插槽,使得带有定位孔的插头部分露于底杆帽之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还包括所述卡位结构为在插槽的上端内壁设置的凸头;插件正面刻有与凸头相配合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还包括所述卡位结构为在插槽的下端内壁设置的凸头;插件反面刻有与凸头相配合的凹槽。
所述插针术端直径变大为一突起,插针长度长于所述底杆帽上的插槽,使得插件正面朝下插入插槽时,所述插针可以在插槽中一定幅度内来回摆动。
所述插件的插头端截面呈椭圆形、圆形或者多边形。
所述底杆帽的外端为水滴形。
所述底杆的截面为“6”字形。
由于采用以上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窗帘底杆的多功能化,当不要求带轨道安装时通过插头正面朝上插入插槽底杆保持了普通底杆外表整齐美观的特色;当要求带轨道安装时插头正面朝下插入插槽变成了两端带有定位孔的底杆,轨道线可从定位孔穿过,从而防止窗帘底杆因受风吹而大幅度翻转,有利于延长窗帘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窗帘安装过程中的兼容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底杆帽的示意图。
图3是插件的示意图。
图4是使用定位孔时,插件及底杆装配示意图。
图5是不使用定位孔时,插件及底杆装配示意图。如
图1所示,一种窗帘底杆,包括6字形底杆1和水滴形底杆帽2,底杆帽2套在底杆1的末端,封闭底杆1之端口,底杆帽2中插有插件3。如图3所示,插件3整体呈U形,包括一个有扁平状插头和两根长条形插针,插头部位有一上下贯穿的定位孔7,用来容纳窗帘定位轨道线9;如图2所示,底杆帽2上设有与插件3相匹配的插槽4,在插槽入口处上端内壁设置有凸头5;插件3正面刻有与凸头5相配合的凹槽8;当插件3正面朝上插入插槽时,因插头正面有凹槽,凸头5不起作用,插件3得以全部没入插槽,其插头的顶部与底杆帽外表面融合为一体,如图5所示。当插件3正面朝下插入插槽时,因插头背面没有凹槽,凸头5卡住插头不得进入插槽,使得带有定位孔的插头部分露于底杆帽之外,如图4所示。
凸头和凹槽的位置也可以对换,比如说凸头设置在插件3上,凹槽设置在底杆帽上。
当不需使用定位孔7时,只需将插件朝上插入插槽4即可;需要使用定位孔7时,只须取出插件3,并反向插入插槽4中就可以了,从而实现了普通底杆与可以放置轨道线的底杆的兼容。窗帘导轨9安装在窗户的两侧,导轨9穿过定位孔7,从而底杆1只能沿着导轨9上下滑动,起到固定和导向作用;插针的末端有一直径较大的圆球形凸起,插针长度长于底杆帽上的插槽4,插针可以在插槽4中一定范围内来回滑动,使得底杆1不至于被导轨9固定得很牢,窗帘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摆动,有利于延长窗帘的使用寿命。
所述插件3插头端截面也可以是圆形或者多边形。
权利要求1.一种窗帘底杆,包括底杆(1)和底杆帽(2),所述底杆帽(2)套在底杆(1)的末端,封闭底杆(1)之端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件(3),具有扁平状插头和与插头固定连接的至少一根长条形插针,插头部位设有一上下贯穿的可以容纳窗帘定位轨道线的定位孔(7);所述底杆帽(2)上设有与所述插件(3)相匹配的插槽(4),在插槽入口处还包括一个卡位结构;当插件(3)正面朝上插入插槽时,得以全部没入插槽,其插头的顶部与底杆帽外表面融合为一体;当插件(3)正面朝下插入插槽时,所述卡位结构卡住插头不得进入插槽,使得带有定位孔的插头部分露于底杆帽之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窗帘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结构为在插槽(4)的上端内壁设置的凸头(5);插件(3)正面刻有与凸头(5)相配合的凹槽(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窗帘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结构为在插槽(4)的下端内壁设置的凸头(5);插件(3)反面刻有与凸头(5)相配合的凹槽(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窗帘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末端直径变大为一突起,插针长度长于所述底杆帽(2)上的插槽(4),使得插件(3)正面朝下插入插槽时,所述插针可以在插槽(4)中一定幅度内来回摆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窗帘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插件(3)的插头端截面呈椭圆形、圆形或者多边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窗帘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杆帽(2)的外端为水滴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窗帘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杆(1)的截面为“6”字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窗帘底杆,包括底杆1和底杆帽2,底杆帽2套在底杆1的末端,封闭底杆1之端口,还包括插件3,具有扁平状插头和与插头固定连接的至少一根长条形插针,插头部位设有一上下贯穿的可以容纳窗帘定位轨道线的定位孔7;所述底杆帽2上设有与所述插件3相匹配的插槽4,在插槽入口处还包括一个卡位结构;当插件3正面朝上插入插槽时,得以全部没入插槽,其插头的顶部与底杆帽外表面融合为一体;当插件3正面朝下插入插槽时,所述卡位结构卡住插头不得进入插槽,使得带有定位孔的插头部分露于底杆帽之外。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普通底杆和带轨道底杆的兼容,有利于延长窗帘的使用寿命,方便实用。
文档编号A47H23/00GK2798787SQ20052005726
公开日2006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22日
发明者李凯 申请人:李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