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手、取暖二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2259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干手、取暖二用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作简便,既能用于自动干手、又能用于取暖的多用途家用电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干手器的构造是由机壳/座、风机与发热器组成的热风发生器、红外感应控制电路组成,虽然具有清洁卫生、使用方便等优点,但仍存在着功能单一的不足。
为了克服现有干手器只能用于自动干手,而不能取暖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手、取暖二用机,它不仅能用于自动干手,还可用于取暖,做到一机二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机壳/座中,风机与发热器组成的热风发生器成为红外感应控制电路的负载,红外感应控制电路中设有自动与手动转换电路及调温电路,当自动与手动转换开关置于自动位时,可进行正常的自动干手,此时人手放于热风出口处时,红外感应控制电路的执行元件工作,带动风机及发热器工作,热风将手吹干;手移开时,热风发生器停止工作。当自动与手动转换开关置于手动位时,热风发生器直接得电而工作,吹出热风给室内加温。调温电路采用并联电热元件或采用可控硅调功电路来实现对温度的调节及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既能进行自动干手,又可以用来取暖,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一机二用。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构造图。
图2、图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种红外感应控制电路原理图。
图5是调温电路的电原理图。
图中1、电源总开关(电路图中K1),2、自动与手动转换开关(电路图中K2),3、温度调节开关/旋钮(电路图中K3),4、机身,5、热风出口,6、红外感应头,7、风机(电路图中M),8、发热器(电路图中RL),9、红外感应控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在
图1、图2、图5中,风机(7)与发热器(8)结合而构成热风发生器,红外感应控制电路(9)与其中设置的自动与手动转换电路及调温电路对热风发生器进行控制,自动与手动转换电路的转换点选在执行元件继电器的控制线圈一侧并由继电器带动风机(7)、发热器(8)工作,发热器(8)采用电热丝作为电热元件,调温电路的温度调节是设置副电热丝并且通过温度调节开关(3)与主电热丝并联,以上自动与手动转换开关(2)、温度调节开关(3)均布设在机身(4)的下部,电源总开关(1)亦布设在机身(4)的下部,红外感应控制电路(9)的红外感应头(6)布设在热风出口(5)的附近,电热元件过热保护开关采用速动型双金属片温控开关。
实施例2,在
图1、图3、图5中,风机(7)与发热器(8)结合而构成热风发生器,红外感应控制电路(9)与其中设置的自动与手动转换电路及调温电路对热风发生器进行控制,自动与手动转换点选在执行元件可控硅的门极一侧并由可控硅带动风机(7)、发热器(8)工作,发热器(8)采用电热丝作为电热元件,调温电路的温度调节是设置副电热丝并且通过温度调节开关(3)与主电热丝并联,以上的自动与手动转换开关(2)、温度调节开关(3)均布设在机身(4)的下部,电源总开关(1)亦布设在机身(4)的下部,红外感应控制电路(9)的红外感应头(6)布设在热风出口(5)的附近。电热元件过热保护开关采用速动型双金属片温控开关。
权利要求1.一种干手、取暖二用机,包括机壳/座、风机和发热器构成的热风发生器、红外感应控制电路及其中设置的自动与手动转换电路及调温电路。其特征是红外感应控制电路中设有自动与手动转换电路及调温电路,并由置于机壳/座上的自动与手动转换开关及温度调节开关/旋钮对风机和发热器构成的热风发生器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手、取暖二用机,其特征是红外感应控制电路中设置的自动与手动转换电路的转换点设在带动风机、发热器工作的执行元件的控制侧,或在220伏交流电一侧直接进行转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手、取暖二用机,其特征是红外感应控制电路中设置的调温电路是在发热器中设有主电热元件及副电热元件,主、副电热元件通过温度调节开关并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手、取暖二用机,其特征是红外感应控制电路中设置的调温电路是由可控硅再配以功率调节电路对发热器中的电热元件进行调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手、取暖二用机、其特征是红外感应控制电路设有电源总开关,发热器电热元件设过热保护开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作简便,既能自动干手,又能取暖的干手、取暖二用机,它在红外感应控制电路中设有自动与手动转换电路及调温电路,通过自动与手动转换开关实现干手与取暖二种工作状态的转换。
文档编号A47K10/00GK2781273SQ20052007045
公开日2006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2日
发明者苗冬, 苗超英 申请人:苗超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