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无水座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8327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生态无水座便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便器,尤其指一种采用微生物将人体排放物分解为有机肥料的无水座便器。
背景技术
目前较常见的座便器是采用冲水式座便器,其在使用时需要安装上、下水道管系,且还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并排放相应的污水,显然这在浪费水资源的同时还会造成环境污染。针对上述缺陷,人们已设计出一种无排放的生态厕所来,即通过微生物使人体排放物净化降解为有机肥料,如公开号为CN2520822Y的《用微生物菌降解粪便的环保卫生用具》就披露了这样一种装置,在其公开的方案中包括座便器本体、位于本体下部的净化降解室,净化降解室内设置有搅拌器和含微生物菌的混合填充物,在本体上设置有可带动搅拌器的电机,还在其上部设有排气管。因此采用上述结构的座便器很好地解决了普通水冲式座便器的缺陷。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1)由于小便会随着大便进入降解室,而小便的进入一方面会降低微生物的降解能力,以致严重影响座便器的工作效率而缩短微生物的使用周期。另一方面这种大小便混合后容易产生恶臭气味而影响使用环境。(2)该降解室与本体上部之间为敞开式结构,因此在不使用过程中无法遮盖降解室内的反应物和人体的排放物,也无法隔绝异味的外逸。(3)对微生物而言,在常温下分解人体排放物,效果并不理想。(4)当使用一段时间后,座便器内壁难免存在着一些污物,但又不便于像冲水式座便器那样清洗。(5)当降解装置中的填料增多时,无法方便地卸料。因此上述座便器在使用过程中仍有不尽人意之处,需有待于进一步地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将大、小便自然分离而提高微生物分解能力并延长其使用寿命的生态无水座便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遮盖内部反应物,而断绝气味外逸的生态无水座便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生态无水座便器包括本体和位于本体内的降解室,该降解室内置有净化排放物的微生物和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中央具有一分隔部,该分隔部将本体内腔分隔成前后两部分,其中前部为小便收集区,后部为大便收集区,上述降解室位于大便收集下方并通过大便入口与该大便收集区相连通,而小便收集区则设置有带液封装置的独立出口通道。
所述的本体内最好安装有遮隔所述大便入口的密封隔离装置。
所述的密封隔离装置可以包括相邻一角具有共同枢接点的两门板和一端枢接在一起的三连杆,该两门板上与共同枢接点相对应的另一角部位处则分别与上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另一端相枢接,而第三连杆的另一端贯穿限位套后,再通过偏心轮与第一电机相联动,并在第三连杆行程两端的相应位置处分别设有控制第一电机停止的第一限位开关和第二限位开关。该装置也可以采用单个门板,利用电机带动连杆拉动门板,使门板沿固定轴转动。该装置在大小便分离器的入口处与门板的外侧边缘还可以分别设置了一个折边,在门板闭合时两折边相互贴合,从而形成了一个较好的密封面,达到了密封的效果。
所述的本体内以安装有喷液装置为佳,该喷液装置包括位于分隔部之上的喷液头,该喷液头通过输液管与设置在本体后方的清洁液储罐相连,并在所述的输液管上串装有驱动泵,以便随时对座便器进行清洗。
所述的液封装置可以包括与所述出口通道相连的盒体、设置在盒体内腔中的Z形隔板和位于隔板之下的溢流管及油封层,所述Z形隔板的下底部上设有漏水孔并相对应于出口通道,而所述溢流管的上端开口高于所述隔板的下底部。当然该液封装置也可以采用其它结构,只要能对小便起到密封作用即可。
所述降解室侧壁之外可以安装有对降解室内的物料进行加热的第一加热装置,以提搞微生物的分解效率。同时在座便器的座便圈之下和座便盖上也可以分别安装有供座便圈、座便盖保持环境温度的第二加热装置和第三加热装置,以避免水蒸汽在座便圈上的凝结而影响正常使用。
所述的搅拌装置可以为包括主轴和固定在主轴上的不等径叶片,所述的主轴通过传动机构与第二电机相联动。
所述的本体侧壁还可以设有香味散发口,该香味散发口通过输送管与置于本体内的香料储罐相连通,以便为使用者提供良好的使用环境。
所述的本体上还可以安装有换气装置,该换气装置包括第一、第二风机和除臭净化器,所述的第一、第二风机的吸风口分别通过风管与所述降解室侧壁的吸入口相连通,而第一、第二风机的出风口则通过除臭净化器连于本体上的排气口,以便有效地防止异味的外逸。
所述的本体侧壁是还可以设有与降解室相通的排料口,并在该排料口上罩有盖板,可按需排走多余的物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①根据人体的生理部位来合理设计本体内腔的结构,自然地将大小便进行分离并分别收集,从而使得小便不再进入降解室内,避免了其对微生物的影响,确保了微生物的降解能力和使用寿命,同时也防止了恶臭气味的产生。②设置的密封隔离装置,一方面在不使用座便器的情况下,使人的视线触及不到降解室内部的物料,同时也防止了内部异味的向外散发,另一方面则有效地防止站着小便时而使尿液进入降解室内的现象。③增设的第一加热装置通过对微生物的加热,可增强微生物的分解能力;而设置的第二、第三加热装置,可避免水蒸汽在座便圈和座便盖上出现凝结而影响使用。④而设置的喷液装置,可随时按需对本体内腔进行清洗,而冲洗下来的污水会顺入本体内壁、横向部及门板流入小便收集区内排走,也不会影响降解室内微生物的生存。⑤设计的排料口,可及时、方便地卸走降解室内多余的填料。⑥香料装置为使用者提供了良好的使用环境,且结构紧凑,无需另设。⑦其中的换气装置一方面为微生物分解提供充足的氧气,另一方面可有效地防止了异味的逸出。因此,本实用新型可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值得在各场所推广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A-A向剖视图;图3是图1中两门板闭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两门板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清洁口与塞子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三叶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换气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该无水座便器包括本体1、设置在本体上部的座便圈12、座便盖13和位于本体1内的降解室33,所述本体1的中央具有一分隔部8,将本体内腔分隔成前、后两部分,其中前部为小便收集区,后部为大便收集区。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分隔部具有弯折状的中心截面,其竖向部成为降解室的一部分,而横向部则作为小便收集区的底面,并略向前倾斜,以起到小便斜流缓冲的作用,且在该横向部的前端设有小便出口通道7,该小便出口通道7的下端连通于一液封装置中的盒体5,该液封装置还包括位于盒体5内腔中的Z形隔板6和位于隔板之下的溢流管4及油封层(图中未视),Z形隔板6的下底部上设有漏水孔并相对应于出口通道,而溢流管4的上端开口高于Z形隔板6的下底部,其下端流出的尿液由专门的小便收集池进行收集,在进一步处理后还可作为有机肥使用。显然上述液封装置是利用了油水的密度差,使油封层始终漂浮在小便上面,从而起到了对小便的密封作用,以减小恶臭气味的产生。
而上述大便收集区的下方即为降解室33,其通过位于横向部后端的大便入口15与降解室33相连通。为了在不使用的状态下,人的视线触及不到降解室33内的物料,在上述大便入口15的上方遮盖有密封隔离装置,如图3和图4所示,该密封隔离装置包括相邻一角具有共同枢接点的两门板16和一端枢接在一起的三连杆,该两门板16上与共同枢接点相对应的另一角部位处则分别与上述第一连杆39和第二连杆40的另一端相枢接,而第三连杆41的另一端贯穿固定在降解室侧壁上的限位套20后,再通过位于本体后方的偏心轮23与第一电机26相联动,并在第三连杆41行程两端的相应位置处分别设有控制第一电机26停止的第一限位开关和第二限位开关。为了能实现自动控制,在本实施例中,在座便圈12之下设有压敏元件10,而该压敏元件10又与安装在本体后方的微电脑控制器24相连,微电脑控制器24根据压敏元件10提供的信号来控制第一电机26起动。而第一限位开关和第二限位开关采用固定在偏心轮上的永磁体21和第一干簧管25、第二干簧管22。同时为了有效地密封门板16与大便入口15之间的间隙,在门板16的周边设有向下的折边,而在大便入口15的边沿设有向上的、与上述折边相配合的折边。其工作原理如下当使用者坐在座便圈12上时,通过人体的重力,使座便圈12产生一定的向下压力,此时,压敏元件10受压后向微电脑控制器24发送一个信号,微电脑控制器24根据该信号向第一电机26发出起动信号,继而第一电机26运转,通过偏心轮23带动第三连杆41运动,在限位套20的作用下,该第三连杆41只能作前后直线运动,随之带动第一连杆39、第二连杆40运动,使得两门板16在各自的连杆的作用下,绕共同的枢接点转动,从而达到向两侧打开而露出大便入口15的目的。当减速机运转到180°时,第一限位开关即上述偏心轮上的永磁体21将与它下面对应的第一干簧管25相互作用,使第一干簧管25动作并给微电脑控制器24一个信号,微电脑控制器24根据该信号控制第一电机26停止转动,此时两门板16处于打开的状态,使大便能顺畅地进入降解室33内。而一旦使用者使用完毕离开时,压敏元件10将再一次给微电脑控制器24发送信号,同理,微电脑控制器24发出一个使第一电机26开始运转的信号,当第一电机26再一次运转180°时,偏心轮23上的永磁体21与相应的第二干簧管22即第二限位开关相互作用,通过微电脑控制器24使第一电机26停止运转,此时两门板16处于闭合状态,门板16上的折边与大便入口15处的折边之间也刚好形成密封面,从而使使用者看不到降解室内的物料,也阻止了降解室内的异味外逸和外部水分的进入,因此起到了很好地的隔离作用。
考虑到能随时对座便器内腔进行清洗,在本体内还安装有喷液装置,该喷液装置包括位于分隔部之上的喷液头17,该喷液头通过输液管18与安置在本体后方的清洁液储罐29相连,并在输液管上串装有驱动泵28。在需要清洁时,可以采用自动控制的方式,即上述微电脑控制器24根据设定时间自动控制驱动泵28的转动,清洁液储罐29内的清洁液通过输液管18送到清洁液喷头17中,使清洁液能均匀地沿内腔内壁、横向部与门板16所形成的斜面流下,然后进入小便收集区的出口通道7内排走。当清洁液储罐内的清洁液不足时,通过安装在清洁液储罐侧面的液位开关30报警,同时在本体侧面设有清洁液添加口27,通过该添加口27来补充药水,补充完毕后,用塞盖42将添加口进行封闭即可,如图5所示。
为了能提高微生物的分解能力,在降解室侧壁外紧贴有第一加热装置32,该第一加热装置由常规的加热线、保温层和温控探头组成,并由微电脑控制器24进行控制,以对降解室33内的物料进行加热,并将温度控制在40℃左右,以便于加快微生物的分解效率。同时在座便器的座便圈12之下、座便盖13之内分别安装有第二加热装置11和第三加热装置14,该第二、第三加热装置也采用与第一加热装置相同的加热结构,使座便圈12和座便盖13始终保持在一个环境温度中,以避免水蒸汽在座便圈12和座便盖13上的凝结而影响正常使用。
为了加快物料的分解,一般在降解室内设置的搅拌装置,在本实施例中,该搅拌装置包括主轴36和均布在主轴上的三叶片34,如图6所示,三叶片34为不等径分布,且各搅拌面分别与主轴成一定的倾斜角度,使得搅拌起来更加均匀。而主轴36又通过传动机构与位于本体后方的第二电机31相联动。在这里,传动机构采用齿轮组,当然也可以采用皮带轮等方式来传动。
在微生物分解过程中,总会产生一定的恶臭气体,所以在本体内还安装有换气装置,如图7所示,该换气装置包括两相并联的第一风机44、第二风机45和常规技术的除臭净化器46,即第一、第二风机的吸风口分别通过风管与降解室侧壁的吸入口19相连通,而第一、第二风机的出风口则通过除臭净化器46连于本体底部的排气口47上。在这里,第一、第二风机也由微电脑控制器进行控制,其工作原理如下平时在微生物分解过程中,由第一风机44工作,使降解室33内形成负压。这样恶臭气体通过第一风机44排走,再通过除臭净化器46处理后,成为无臭无味的气体排放于座便器之外。而外部的新鲜空气则通过安装在本体1侧面的进气口35进入降解室33内,使降解室33内呈空气流通状态。当使用者坐在座便圈12上时,通过压敏元件10对微电脑控制器24一个信号,使第一、第二风机同时运转,以加大排风量,使降解室33内的异味及时地进行处理,从而有效地减少使用过程中恶臭气体的散发。
另外,为了改善使用环境,在本体侧壁还设有香味散发口9,该香味散发口9通过输送管与置于本体前方内的香料储罐2相连通。并在输送管上串装有受微电脑控制器24控制的电磁阀3和音乐播放器(图中未视)。只要使用者坐在座便圈12上,压敏元件10就会给微电脑控制器24发送信号,在微电脑控制器24的控制下,电磁阀3和音乐播放器打开,即可散发出醉人的香味和悦耳的音乐。而一旦使用者离开座便圈12,电磁阀3和音乐播放器又在微电脑控制器24的控制下自动关闭。
当使用一段时间后,降解室33内的物料逐渐增多,为此,在本实施例中的本体侧壁设有与降解室相通的排料口37,并在该排料口37上罩有盖板38,同时在上述叶片34上设计有一挡板43,以便推动物料至排料口37。为了使排走的物料干燥无味,一般在排料前,先用第一加热装置32对物料进行加热,并通过第一、第二风机的转动,对降解室33内的气体进行循环,使得物料逐渐干燥。待干燥处理结束后,打开排料口37处的盖板38,物料受搅拌叶片34上的挡板43挤压,从排料口37处排出,因此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生态无水座便器,其包括本体(1)和位于本体内的降解室(33),该降解室内置有净化排放物的微生物和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1)中央具有一分隔部(8),该分隔部将本体(1)内腔分隔成前后两部分,其中前部为小便收集区,后部为大便收集区,上述降解室(33)位于大便收集下方并通过大便入口(15)与该大便收集区相连通,而小便收集区则设置有带液封装置的独立出口通道(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无水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1)内安装有遮隔所述大便入口(15)的密封隔离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无水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隔离装置包括相邻一角具有共同枢接点的两门板(16)和一端枢接在一起的三连杆,该两门板上与共同枢接点相对应的另一角部位处则分别与上述第一连杆(39)、第二连杆(40)的另一端相枢接,而第三连杆(41)的另一端贯穿限位套(20)后,再通过偏心轮(23)与第一电机(26)相联动,并在第三连杆(41)行程两端的相应位置处分别设有控制第一电机(26)停止的第一限位开关和第二限位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无水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1)内还安装有喷液装置,该喷液装置包括位于分隔部(8)之上的喷液头(17),该喷液头(17)通过输液管(18)与设置在本体后方的清洁液储罐(29)相连,并在所述的输液管(18)上串装有驱动泵(28)。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生态无水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降解室(33)侧壁之外安装有对降解室内的物料进行加热的第一加热装置(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无水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便器的座便圈(12)之下和座便盖(13)内分别安装有供座便圈、座便盖保持环境温度的第二加热装置(11)和第三加热装置(14)。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生态无水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侧壁设有香味散发口(9),该香味散发口(9)通过输送管与置于本体内的香料储罐(2)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生态无水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主轴(36)和固定在主轴上的不等径叶片(34),所述的主轴(36)通过传动机构与第二电机(31)相联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生态无水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1)上还安装有换气装置,该换气装置包括第一风机(44)、第二风机(45)和除臭净化器(46),所述的第一风机(44)、第二风机(45)的吸风口分别通过风管与所述降解室(33)侧壁的吸入口(19)相连通,而第一、第二风机的出风口则通过除臭净化器(46)连于本体上的排气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生态无水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1)侧壁设有与降解室(33)相通的排料口(37),并在该排料口上罩有盖板(3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态无水座便器,其包括本体和位于本体内的降解室,该降解室内置有净化排放物的微生物和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中央具有一分隔部,该分隔部将本体内腔分隔成前后两部分,其中前部为小便收集区,后部为大便收集区,上述降解室位于大便收集区下方并通过大便入口与该大便收集区相连通,而小便收集区则设置有带液封装置的独立出口通道。同时在本体内还可以安装有遮隔大便入口的密封隔离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根据人体的生理部位来合理设计本体内腔的结构,自然地将大小便进行分离,使得小便不再进入降解室内,从而确保了微生物的降解能力,防止恶臭的产生。而密封隔离装置可阻止视线触及降解室内的物料和异味的散发,同时还有效地防止了尿液进入降解室。
文档编号A47K11/00GK2776266SQ200520100368
公开日2006年5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27日
发明者俞建德, 俞清林 申请人:浙江德安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