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图文米饭模盘蒸柜组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米饭用的专用设备,具体提供一种图文米饭模盘蒸柜组合。
背景技术:
目前,只有面食可以制作成为各种形状和颜色的食品,米饭要是想作成各种图案还没有出现,各种粮食由于本身具有颜色,所以也可以通过一定的器具或者方法可以制作出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米饭。但是这种米饭还需要开发蒸米饭的专用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图文米饭专用设备,它能够用燃气或电将多盘不同图样的图文米饭同时蒸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图文米饭模盘蒸柜组合,包括箱体,连接在箱体下面的箱体支撑腿,其中该箱体分为左右两个门,通过门折页连接在箱体的两侧;该箱体内均匀设置有承盘格;该箱体下为加热锅与箱体固定连接,该加热锅下面正对放置有燃气盘。
所述门的一侧设置有压紧卡坐;箱体的一侧设置有压紧卡锁;箱体的顶端设置有排气孔。
所述箱体分为外层铝板、中间泡沫保温层和内层铝板。
所述加热锅内设置有电热芯。
所述承盘格内设置有图文米饭托盘。
所述图文米饭托盘上设置有凸起的槽,该槽与图文米饭托盘固定连接。
所述槽为各种图案或文字形状。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双侧开门,可以同时从两侧方便的抽取蒸饭盘,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任意用电或燃气进行加热蒸饭,并且,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图文米饭托盘结构简单,很容易推广。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示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示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文米饭托盘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使贵审查员清楚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组成,以及整体运作方式,兹配合附图说明如下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图文米饭模盘蒸柜组合,包括箱体1,连接在箱体1下面的箱体支撑腿2,其中,该箱体1分为左右两个门3,通过门折页4连接在箱体1的两侧;该箱体1内均匀设置有承盘格5;该箱体1下为加热锅6与箱体1固定连接,该加热锅6下面正对放置有燃气盘7。
所述门3的一侧设置有压紧卡坐8;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压紧卡锁9;箱体1的顶端设置有排气孔11。
所述箱体分为外层铝板、中间泡沫保温层和内层铝板。
所述加热锅内设置有电热芯10。
所述承盘格5内设置有图文米饭托盘12。
所述图文米饭托盘12上设置有凸起的槽13,该槽13与图文米饭托盘12固定连接。
使用时将图文米饭托盘12放入乘盘格5里,由于乘盘格5比较多,所以可以同时从两侧将图文米饭托盘12插入乘盘格5,关闭箱体1两侧的门3,这时门3边的压紧卡坐8与箱体边的压紧卡锁9紧密锁紧,点燃燃气盘7对加热锅6进行加热,加热锅6将热量传递给箱体1对米饭进行加热。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利用加热锅6内的电热芯10对箱体1进行加热蒸饭,其它操作方法同上。
箱体1上的排气孔11是在箱体1内的气体压力过大时将多余气体排出用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从使用目的上、效能上、进步性及新颖性等观点进行阐述,其具有的实用进步性,已符新型专利法所强调的功能增进及实用要件,本实用新型以上的实施说明及附图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局限本实用新型,是以,举凡与本实用新型的构造、装置、特征等近似、雷同者,均应属本实用新型的创设目的及申请专利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图文米饭模盘蒸柜组合,包括箱体(1),连接在箱体(1)下面的箱体支撑腿(2),其特征在于该箱体(1)分为左右两个门(3),通过门折页(4)连接在箱体(1)的两侧;该箱体(1)内均匀设置有承盘格(5);该箱体(1)下为加热锅(6)与箱体(1)固定连接,该加热锅(6)下面正对放置有燃气盘(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文米饭模盘蒸柜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门(3)的一侧设置有压紧卡坐(8);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压紧卡锁(9);箱体(1)的顶端设置有排气孔(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文米饭模盘蒸柜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分为外层铝板、中间泡沫保温层和内层铝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文米饭模盘蒸柜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锅内设置有电热芯(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文米饭模盘蒸柜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承盘格(5)内设置有图文米饭托盘(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文米饭模盘蒸柜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图文米饭托盘(12)上设置有凸起的槽(13),该槽(13)与图文米饭托盘(12)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蒸米饭用的专用设备,具体提供一种图文米饭模盘蒸柜组合;其包括箱体,连接在箱体下面的箱体支撑腿,其中该箱体分为左右两个门,通过门折页连接在箱体的两侧;该箱体内均匀设置有承盘格;该箱体下为加热锅与箱体固定连接,该加热锅下面正对放置有燃气盘;由此,可以同时从两侧方便的抽取蒸饭盘,并且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任意用电或燃气进行加热蒸饭。
文档编号A47J27/04GK2843275SQ20052012184
公开日2006年12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1日
发明者尹伟 申请人:尹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