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浴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4877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交换浴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浴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加热装置的热交换浴盆。
背景技术
泡热水澡不但能够起到洗澡的目的,而且其祛病健身的功效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在家庭内采用热水泡澡,因卫生条件好,不容易传染疾病更容易被接受。目前在家庭内洗澡,对于采用集中供暖的家庭,大多采用热交换器使自来水升温,但一般只能进行淋浴。对于不是采用集中供暖的家庭,大多采用燃气热水器或电热水器,虽然该种方式方便,但存在安全隐患,尤其对于老人和孩子,其安全隐患更大,而且仅仅能够淋浴。对于喜欢泡澡的人来说,大多是将烧好的热水放在普通的浴盆内泡澡,但是由于室温较低,时间一长浴盆内的水会变凉。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能随时对水加热、使用方便的浴盆。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热交换浴盆,包括盆体,所述的盆体由形成空夹层的盆体内层和盆体外层构成,在空夹层中安装有热交换管道,在所述的盆体内层上开有透水孔。
其附加技术特征为所述的热交换管道为至少一根;所述的透水孔为若干个;所述的透水孔分别位于所述盆体内层底部和盆体内层侧部的上半部;在所述的盆体外层底侧有带有塞堵的放水口,所述的塞堵端部透过盆体内层延伸到浴盆内。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热交换浴盆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盆体由形成空夹层的盆体内层和盆体外层构成,在空夹层中安装有热交换管道,在所述的盆体内层上开有透水孔,浴盆内的水可以通过透水孔进入空夹层中,与其内的热交换管道直接进行热交换;其二,由于透水孔为若干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盆体内层底部和盆体内层侧部的上半部,浴盆内的水经位于盆体内层底部的透水孔进入空夹层内,位于空夹层内部的热交换管道将热量传导给管道外的水,水变热后,密度变小,向上移动,经位于盆体内层侧部上半部的透水孔流到浴盆内;其三,由于在盆体外层底侧有带有塞堵的放水口,且塞堵端部透过盆体内层延伸到浴盆内,使得洗完澡后,向上提起塞堵,将浴盆中的废水放掉。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热交换浴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热交换浴盆的结构和具体实施方式
做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热交换浴盆包括盆体1,该盆体包括盆体内层2和盆体外层3,盆体内层2和盆体外层3中间围成空夹层4,在空夹层4中安装有热交换管道5,该热交换管道5至少一根,在盆体盆体内层2上开有透水孔6。
为了更好地使浴盆内的水与热交换管道5进行热交换,使水循环的通畅,透水孔可以设计为若干个,分别位于盆体内层底部和盆体内层侧部的上半部。
为了使得浴盆排放废水方便,在盆体外层3的底侧开有放水口7,在放水口7内带有塞堵8,塞堵8端部9透过盆体内层2延伸到浴盆内。
当使用时,将水放入浴盆内,接通热交换管道5,浴盆内的水经过位于盆体内层上的透水孔6进入空夹层4内与其内的热交换管道5进行热交换,热水通过位于盆体内层侧面上半部的透水孔6流入盆体内,当泡澡时,可以通过调节热交换管道5热水的流量来调节盆体内水的温度。当洗完后,打开塞堵8,废水经放水口7流出。
权利要求1.热交换浴盆,包括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盆体由形成空夹层的盆体内层和盆体外层构成,在空夹层中安装有热交换管道,在所述的盆体内层上开有透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浴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管道为至少一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浴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水孔为若干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浴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透水孔分别位于所述盆体内层底部和盆体内层侧部的上半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浴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盆体外层底侧有带有塞堵的放水口,所述的塞堵端部透过盆体内层延伸到浴盆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浴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带有加热装置的热交换浴盆。其主要技术特征为包括盆体,该盆体由形成空夹层的盆体内层和盆体外层构成,在空夹层中安装有热交换管道,在所述的盆体内层上开有透水孔。解决了当前浴盆不能随时加热以及不能调节水温的问题。可广泛应用于家庭、宾馆、洗浴中心等场所。
文档编号A47K3/02GK2855279SQ20052013545
公开日2007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6日
发明者刘建召, 王瑞芳 申请人:刘建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