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封闭式半自动开启的畚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9487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封闭式半自动开启的畚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收集垃圾的保洁用具,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可封闭式半自动开启的畚斗。
背景技术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然要产生各式各样的有机垃圾和无机垃圾,为了清除这些垃圾,在一般情况下都采取开放式无盖畚斗进行收集后集中处理,使用无盖畚斗存在很多弊端,一是无盖畚斗所装的垃圾容易散落,破坏环境卫生往往会造成二次污染;二是垃圾暴露在外,特别是在温度较高的夏、秋季蚊蝇蚊虫乱飞,既不美观又能造成病菌的传播。到目前为止,在市场上尚未见到既美观适用又环保的可封闭式半自动开启的畚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加工制造、使垃圾能在封闭的畚斗里,既卫生又使用方便的一种可封闭式半自动开启的畚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封闭式半自动开启的畚斗,它包括斗体、定位器、折页门、拖轮、提手、定位拉杆、门的连接件、弹簧等构成。其特征在于斗体的前端开口处折页门连接槽内装折页门,并通过门的连接件折页轴与折页门相连,连接杆上设有滑槽和限位器,在滑槽和限位器其中间装有弹簧,限位器另一端与定位拉杆连接,定位拉杆并通过固定孔、定位器使其定位在斗体两侧。提手与斗体的前端两侧相连接。
斗体的底部后端的右左两侧各设有一个轮拖,柱脚设在斗体的后侧壁上,备品箱设在斗体的顶面上。
斗体是存放垃圾的箱体,拉起定位拉杆使折页门封闭,垃圾处在封闭状态,提手可将斗体提走,也可通过拖轮拖走。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易加工制造;(2)垃圾存放在封闭的畚斗里,既卫生又美观;(3)自重轻,可延长畚斗带使用寿命;(3)折页门开闭方便、保洁性能好;(4)应用广泛、特别适用于商场、影剧院、楼道等公共场所。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I-I剖视图。
图中斗体1、定位器2、折页门3、拖轮4、提手5、定位拉杆6、备品箱7、柱脚8、弹簧9、门的连接件——折页轴10、连接杆11、限位器12、滑槽13、折页门连接槽14、固定孔1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在图中,斗体1的前端开口处装有折页门3,折页门3装入折页门连接槽14内,通过门的连接件——折页轴10与斗体1相连,(折页门3是双扇也可是单扇),连接杆11上设有滑槽13、限位器12,在滑槽13、限位器12其中间有弹簧9,限位器12另一端与定位拉杆6连接,定位拉杆6并通过固定孔15、定位器2使其定位在斗体1两侧,拉起定位拉杆6时在弹簧9和限位器12的作用下,使折页门3封闭,垃圾处在封闭状态。提手5与斗体1的前端两侧连接,可将斗体1提走,也可通过设在斗体1的后端其底部右左两面侧的各一个轮拖4拖走,柱脚8设在斗体1的后侧壁上与拖轮4半径等高,供停靠或倒垃圾用,备品箱7设在斗体1的顶面,可放一些备用品如雨衣、矿泉水等。
本实用新型应用广泛、特别适用于商场、影剧院、马路、楼道等公共场所的保洁。
权利要求1.一种可封闭式半自动开启的畚斗,它包括斗体(1)、定位器(2)、折页门(3)、拖轮(4)、提手(5)、定位拉杆(6)、备品箱(7)、柱脚(8)、弹簧(9)、门的连接件折页轴(10)、连接杆(11)、限位器(12)、滑槽(13)折页门连接槽(14)、固定孔(15),其特征在于斗体(1)的前端开口处折页门连接槽(14)内装折页门(3),并通过门的连接件折页轴(10)与折页门(3)相连,连接杆(11)上设有滑槽(13)和限位器(12),在滑槽(13)和限位器(12)其中间装有弹簧(9),限位器(12)另一端与定位拉杆(6)连接,定位拉杆(6)并通过固定孔(15)、定位器(2)使其定位在斗体(1)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封闭式半自动开启的畚斗,其特征在于提手(5)与斗体(1)的前端两侧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封闭式半自动开启的畚斗,其特征在于斗体(1)的底部后端的右左两侧各设有一个拖轮(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封闭式半自动开启的畚斗,其特征在于柱脚(8)设在斗体(1)的后侧壁上,备品箱(7)设在斗体(1)的顶面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收集垃圾的保洁用具,更具地说,它是一种可封闭式半自动开启的畚斗,它包括斗体、定位器、折页门、拖轮、提手、定位拉杆、门的连接件、弹簧、门的连接件——折页轴、连接杆、限位器、滑槽等构成。所述的斗体是存放垃圾的箱体,所述的折页门通过门的连接件与斗体的前端相连,定位拉杆与弹簧连接并通过斗体两侧定位器,拉起定位拉杆使折页门封闭,垃圾处在封闭状态,提手可将斗体提走,也可通过拖轮拖走,本实用新型应用广泛、特别适用于商场、影剧院、马路、楼道等公共场所的保洁。
文档编号A47L13/10GK2904937SQ200620028260
公开日2007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14日
发明者王跃, 王艺淇 申请人:王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