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桶式洗碗消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2323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桶式洗碗消毒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桶式洗碗消毒机,尤其是具有洗碗、消毒双功能组合的电器。
技术背景目前,市场上的家用洗碗机大多是侧拉门、侧折叠门或侧翻门的洗碗机,由于其受整体 结构特别是门体结构的影响,其洗碗架很难实现完全拉出,只能由侧面伸入摆放碗碟餐具, 在洗碗机摆放高度不够时,使用者必须蹲下摆入碗碟餐具,不但使用过程很不方便,而且占 用横向空间也大;同时,由于水洗式洗碗机必须使用的高压喷水,使其侧面门体密封的难度 系数增大,其密封结构复杂,以至于其密封有效期也相对过短;另外,由于洗碗机的过滤网 设置在内胆,造成其冲洗过滤的残留物渣和碗碟混淆于同一空间完成消毒过程,容易使洗涤 消毒对象产生异味,严重影响了洗涤和消毒效果,而且取出残渣也相对不便。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的洗碗机在结构技术上和使用上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结 构的立桶式洗碗消毒机,具备比较完善的洗涤和消毒功能,不但提高了洗涤和消毒效率,同 时更减少了使用时占用的横向空间,使其操作程序更人性合理化。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实用新型主要由箱体、内胆、升降 门、可旋转碗碟架、喷射机构、过滤转换阀、水槽和控制系统组成。箱体,箱面设有一朝上箱口。内胆,设置于箱体内部,其胆口朝上,底部有一排水口。升降门,由门体和升降机构组成。门体与箱口匹配,通过升降机构与箱口实现升降开闭, 设有一门把。升降机构由l个同步电机、各1 4条技术特征相同的螺纹杆、升降管和传动带 构成,且各数量相等,螺纹杆用作机构中的纵向动力传动,其下端通过传动带与同步电机的 输出端连接,上端向上旋入升降管。升降管用作配合螺纹杆相对产生纵向动作,其下端口有 一段与传动螺纹杆匹配的内螺纹,上端口与门体活性连接,以方便在没有电源的条件下,打开连接人力提升门体;该机构中,同步电机作为动力源,其输出轴通过传动带把动力传送到 各螺纹杆,在技术特征相同的条件下,各螺纹杆的转速相同,各螺纹杆同时推动相应的升降 管匀速升降,使门体实现平行升降动作。升降滑槽,作为升降机构中升降管的滑动槽,设置在箱体与内胆的纵向侧面空间,与升 降管匹配且数量相等,2条以上时各槽相互平行。可旋转碗碟架,设置于门体以下,其上端与门体下端面通过圆环形滑轨连接。碗碟架匹 配内胆容积,下端设有3个以上滚轮,各滚轮与内胆内壁实现全接触,以确保碗碟架在升降 过程中的稳定性和避免与内胆造成碰撞。喷射机构,主要由水泵、喷射管和机械密封件构成,其中喷射管包括纵喷柱,1根,
其管身上设有与其柱轴相错位的喷射孔,纵喷柱穿过可旋转碗碟架的旋转轴心并通过轴承与 之实现纵轴式连接,上端面与门体通过旋转接头连接,以稳定纵喷柱的旋转;横喷柱,1根 以上,设置在碗碟架近上下端面处或碗碟架内的横向空间,前端垂直连通于纵喷柱,横喷柱 管身上设有与其柱轴相错位的向上或向下喷射孔,其中至少有1根横柱管末端的喷射孔延伸 出一挡射板,并与其喷射方向相错位,使横喷柱末端在水喷射力的作用下产生垂直轴线的作 用力,以使整个喷射管装置产生旋转动作。水泵设置于内胆底部以下,其出水口穿进内胆, 水泵的出水口与纵喷柱下端进水口设置一机械密封件。水槽,设置于内胆底部以下,其两侧设有滑轨与箱体连接,以方便拉出清洗,关闭状态 下其水槽口对正内胆的排水口,水槽内壁设有进、排水口和连通水泵的出水口,进、排水口 设置有电子阀门。过滤转换阀,设置在内胆的排水通道内,由内阀体、中轴栓、阀槽箱、扭力弹簧和电磁 锁组成。内阀体呈扇形体,分可取放的过滤网和隔板两部分,过滤网前直边是前封门,后直 边是后封门,隔板上设有1个以上的漏孔,以排漏洗涤后餐具的积水;阀槽箱侧边设有一槽 口,上、下端面分别设有上管口和下管口,上管口连通内胆的排水口;内阀体套入阀槽箱内, 通过中轴栓与阀槽箱连接,中轴栓套有扭力弹簧,扭力弹簧两端分别卡在阀门和阀槽箱,以 使阀门和阀槽箱之间产生弹力;电磁锁设置在阔槽箱侧边,以电性控制内阀体的开启。控制系统,设置于箱体与内胆之间的间隙,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该控制系统根据使用 者通过控制面板输入的指令,实现启动并控制洗碗消毒机工作。控制系统由升起门体一降 落门体一启动自动洗涤消毒程式三部分动作完成,其中第三部分有洗涤程式与消毒程式,两 者以过滤转换阀的动作行程作为分界,洗涤程式的最后步骤是启动过滤转换阀,使积存洗涤 残渣的过滤网弹出阀槽箱和挡隔开内胆排水口与水槽之间的空间贯通,同时断开洗涤程式的 电源并启动消毒程式;在消毒程式完成后,必须经人为清理完过滤网的残渣关闭过滤转换阀 后,才重新接通洗涤程式的电源,再进入下一轮洗涤消毒的操作功能,以防止在过滤转换阀 还没关闭(即内胆排水口被隔板隔断)的情况下进入洗涤程式。本实用新型还可以结合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歩完善其功能-l支以上的紫外灯管,设置于内胆内壁,用于洗涤后碗碟餐具的杀毒。发热体,设置于水槽内,用于加热槽内的洗涤水,洗洁剂投放槽,设置于箱体^内胆间的侧空间,其出口连通内胆内壁。 旋转接头,用于纵喷射柱上端与门体的连接。 轴承,用于纵喷射柱与可旋转碗碟架的连接。 密封胶圈,设置于箱口与门体的接触面。 排气孔,贯通于内胆,用于水蒸气的排放。由此,本实用新型可通过控制面板上的按钮操作即可达到使用目的,首先,使用者按下 门体升起按钮,门体和碗碟架同时升起,把餐具按摆放位置放入可旋转碗碟架内;其次,按 下门体降落按钮,降下碗碟架,碗碟架下端的滚轮使其能实现平稳降落和使纵喷柱下端面与 水泵出水口的机械密封件实现精确对接;最后,开启自动洗涤消毒程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技术上避开了高压喷水直接喷射到门体的密封点,使喷射范 围仅限于内胆内壁,提高了箱体密封实用效能和降低了高压喷水的噪声,同时降低了使用者 操作姿势的难度和节约了操作的横向空间;功能上充分考虑到了洗涤与消毒功能并重的原则, 设置过滤转换阀,使洗涤功能和消毒功能实现高效统一,并方便清理洗涤残渣,同时设置门 体与升降机构的活性连接,解决了无电源提升门体和碗碟架的难题。因此,本实用新型较现 有的洗碗机更有功效,更有新颖、实用的竞争力。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图1是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立体图。图2是图1-112相对总体结构开启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图1-104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103、 108、 112的示意图。图5是图1-lll的立体图。图6是图5开启状的半剖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图。图1中101.箱体,102.内胆,103,碗碟架,104.升降门,105.透明材料,106.门把,107.排气孔,108.喷射机构,109.洗洁剂入口, IIO.控制面板,lll.过滤转换阀,112.水槽。 图2中201.加热体,202.进水口, 203.排水口, 204.出水口, 205,滑轨。 图3中301.同步电机,302.齿轮带,303.螺纹杆,304.升降滑槽,305.升降管,306.密封胶圈,307.门体,308.轴承,309.齿轮。图4中401.排水口, 402.横喷柱,403.挡射板,404.纵喷柱,405.旋转接头,406.圆环形滑轨,407.喷射孔,408.紫外灯管,409.滚珠轴承,410.机械密封件,411.滚轮,412.水泵,413.抽水管,414.进水软管,415.排水软管,416.电子阀门。图5中501.阀箱,502.内阀体,503.下管口, 504.上管口, 505.中轴栓,506.电磁锁。 图6中601.前封门,602.过滤网,603.后封门,604.隔板,605.漏孔,606.扭力弹簧,607.螺钉孔。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 图4的实施例中,内胆(102)呈空心圆柱体,箱体(101)呈长方体,内胆(102) 设置于箱体(101)内部。内胆(102)与箱体(101)之间形成的侧面空间和底部空间分别设 置有升降门(104)的升降机构、水槽(112)、水泵(412)及各连接管道。箱体(101) —侧 面设有过滤转换阀(111)和水槽(112)的出口,箱面设有洗洁剂入口(109)和控制面板(110); 门体(307)上设有排气孔(107)、透明层(105)和门把(106),密封胶圈(306)设置在门 体(307)与箱口的接触面;内胆(102)内壁设有紫外灯管(408),底部设有排水口连接过 滤转换阔(111)的上管口 (504),过滤转换阀(111)的下管口 (103)对正水槽(112)在 关闭状态下的槽口;碗碟架(103)通过圆环形滑轨(406)连接于门体(307)下端面,其下 端侧面设有4个对称滚轮(411)接触于内胆(102)内壁。在图2和图4的实施例中,水槽(112)设置在内胆(102)底部与箱体(101)之间形成的下部空间,通过滑轨(205)与箱体(101)连接并向箱体(101) —侧面出口。水槽(112)
内设有加热体(201)、进水口 (202)、排水口 (203)和出水口 (204),其中进水口 (202) 和排水口(203)都先连接一个电子阀门(416),并分别连接进水软管(414)和排水软管(415), 由进水软管(414)连接到自来水管。在图3的实施例中,升降门(104)由门体(307)和升降机构组成。其中升降机构由1 个同步电机(301)、各2条技术特征相同的螺纹杆(303)、升降管(305)和齿轮带(302) 构成,其中2条升降管(305)各套入箱体(101)两对角侧的2个升降滑槽(304)内,上端 口与门体(307)活性连接,下端口有一段与螺纹杆(303)匹配的内螺纹。螺纹杆(303)上 端向上旋入升降管(305),下端连接一齿轮(309)和两轴承(308),两轴承(308)分布在 齿轮(309)两侧并固定于箱体(101)。在图4的实施例中,喷射机构(108)的水泵(412)设置于内胆(102)底部,水泵(412) 进水口通过抽水软管(413)与水槽(109)的出水口 (204)连通,泵出水口穿入内胆(102) 底部,并通过机械密封件(410)与纵喷柱(404)下端连通。纵喷柱(404)穿过可旋转碗碟 架(103)的旋转轴心,并与碗碟架(103)通过轴承(409)实现纵轴式连接,其上端与门体 (307)通过旋转接头(405)连接,纵喷柱(404)管身上设有与其柱轴相错位的喷射孔(407)。 横喷柱(402)设置在碗碟架(103)近下端面处和碗碟架(103)内的横向空间,前端垂直连 通于纵喷柱(404),横喷柱(402)管身上设有与其柱轴相错位的向上或向下的喷射孔(407), 其末端的喷射孔延伸出一挡射板(403)。在图5、图6的实施例中,过滤转换阀(111)由阀槽箱(501)、内阀体(502)、中轴栓 (505)、扭力弹簧(606)和电磁锁(506)组成。内阀体(502)套入阀槽箱(501)内并通 过中轴栓(505)连接,中轴栓(505)套有扭力弹簧(606),扭力弹簧(606) —端卡在内阀 体(502),另一端卡在阀槽箱(501);内阀体(502)的前部分是可取放的过滤网(602),后 部分是隔板(604),过滤网(602)前直边是前封门(601),后直边是后封门(603),隔板(604) 上开有3个漏孔(605),以滴漏出洗涤后残留的积水;阀槽箱(501)上、下端面分别设有上 管口 (504)和下管口 (503),其侧边延伸出螺钉孔(607)以固定于箱体(101);电磁锁(506) 设置在阀槽箱(101)侧边,对正后封门(603)在关闭状态下的活动末端,当内阀体(502) 关闭时,电磁锁(506)锁住内阀体(502),当洗涤程式结束时,电磁锁(506)打开,内阀 体(502)在扭力弹簧(606)的扭力作用下自动开启。结合以上实例之所述,如图7所示,使用者启动电源开关(Cl),使控制系统通电,升降 门的开关指示灯亮起,启动升降门升起开关(C2),则升降门(104)启动,同步电机(301) 正方向运转,门体(307)和可旋转碗碟架(103) —起升起箱面,到达控制系统预设高度后 停止同步电机(301)运转,然后放入餐具(C3);启动升降门降落开关(C4),同步电机(301) 反方向运转,门体(307)和可旋转碗碟架(103) —起降落,控制系统感应门体(307)完全 关闭后,停止同步电机(301)运转,在过滤转换阀(111)关闭的情况下,同时给洗涤消毒 程式送电,使自动洗涤消毒开关指示灯亮起;使用者启动自动洗涤消毒开关(C5),则控制系 统进入自动控制程式,其步骤如下冷水预洗(C5-l),主要作用是冲洗餐具上体积较大的食物残渣,其程序是开启进水电子阔门(416)给水槽(109)注水,水位到达控制点后启动喷射机构(108),则启动水泵(412), 使洗涤水经喷射孔(407)喷射出,同时喷射柱(402、 404)在挡射板(403)的喷射力作用 下旋转,使洗涤水实现旋转喷射到餐具上,控制系统预设喷射的运行时间,完成运行时间后 停止水泵(412)运行,并开启排水电子阀门(416)排出污水;热水实洗(C5-2),主要作用是冲洗餐具上粘附较固实的有机油渍等残渣和进一步泡松 和软化硬残渣,其程序是控制系统检测排水完毕后,关闭排水电子阀门(416)并打开进水 电子阀门(416),同时开启洗涤剂阀门,控制系统预设洗涤剂阀门的开启时长以控制洗涤剂 的投入量,水位到达控制点后启动喷射机构(108)和加热体(201),完成控制系统的预设喷 射时间后,开启排水电子阀门(416)排出污水并关闭加热体(201);清洗(C5-3),主要作用是对餐具作最后的冲洗,其程序是控制系统检测排水完毕后, 关闭排水电子阀门(416)并打开进水电子阀门(416),水位到达控制点后启动喷射机构(108), 完成预设喷射时间后,开启排水电子阀门(416)排出污水,以及启动过滤转换阀(C5-4), 同时断开洗涤程式的电性连接,弹出积存残渣并隔断内胆(102)排水口;紫外线消毒(C5-5)程序,该程序主要作用是对洗涤后的餐具进一步消毒,其程序是 启动过滤转换阀(C5 4)后启动紫外灯管(408),紫外灯管(408)完成系统预设时间后自动 关闭,同时,控制系统检测排水完毕后,关闭排水口电子阀门(416)。上述的洗涤消毒程序顺序各进行一次为标准洗涤,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简单洗涤,简单 洗涤可跳过冷水预冲洗(C5-l),并縮短热水实冲(C5-2)的运行时间,适用于油污或残渣少 的餐具的洗涤消毒。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限制,任何熟悉 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 出些许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 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 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 一种立桶式洗碗消毒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箱体,设置一朝上箱口;内胆,设于箱体内部,其胆口向上,底部有一排水口;升降门,包括门体,匹配箱口;升降机构,由技术特征相同的螺纹杆、升降管、传动带和同步电机组成,其中螺纹杆用作机构中的纵向动力传动;升降管用作配合螺纹杆相对产生纵向动作,其上端与门体活性连接;同步电机作为动力源;传动带连接同步电机和螺纹杆;升降滑槽,作为升降管的滑动槽,设置在箱体与内胆的纵向侧面空间,与升降管匹配且数量相等;可旋转碗碟架,设置于门体以下,其上端与门体下端面通过圆环形槽轨连接,下端设有3个以上滚轮;喷射机构,其包括水泵,设置于内胆底部;喷射管,其包括纵喷柱,1根,设有喷射孔;及横喷柱,1根以上,设置在碗碟架近上下端面处或碗碟架内的横向空间,设有喷射孔及挡射板;过滤转换阀,设置在内胆的排水口,其包括阀槽箱、设有一槽口,上、下端面分别设有上管口和下管口;内阀体,设置于阀槽箱内,由可取放的过滤网和隔板两部分组成;中轴栓,用作阀槽箱与内阀体的连接;扭力弹簧,其两端分别卡在阀门和阀槽箱,以使阀门和阀槽箱之间产生弹力;及电磁锁,设置在阀槽箱侧边,以电性控制内阀体的开启。水槽,设置于内胆底部与箱体的间隔空间,通过滑轨与箱体连接,其进、出水口有电子阀控制装置,槽内与水泵连通;以及控制系统,设置于箱体与内胆之间的空隙,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该控制系统根据使用者通过控制面板输入的指令,实现启动并控制洗碗消毒机工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桶式洗碗消毒机,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1支以上的紫外 灯管,设置于内胆内壁。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桶式洗碗消毒机,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 一轴承,设置于碗 碟架旋转轴处与纵喷柱的轴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桶式洗碗消毒机,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 一发热体,设置于 水槽槽内,用于加热槽内的洗涤水,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桶式洗碗消毒机,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 一机械密封件,用 于水泵的出水口与纵喷柱下端口的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桶式洗碗消毒机,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 一旋转接头,用于 纵喷柱上端与门体的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桶式洗碗消毒机,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 一密封胶圈,设置 于箱口与门体的接触面。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桶式洗碗消毒机,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 一排气孔,用于水 蒸气的排放。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桶式洗碗消毒机,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进水软管、排水软 管和抽水软管各一,它们的连接长度足够水箱需要清洗时拉出的长度。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桶式洗碗消毒机,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 一洗洁剂投放槽, 设置于箱体与内胆间的侧空间,其出口连通内胆内壁。
专利摘要一种立桶式洗碗消毒机,主要由箱体、内胆、升降门、可旋转碗碟架、喷射机构、过滤转换阀、水槽和控制系统组成,其密封性能高、运行噪声小,使用者可站立操作,取放餐具方便,洗涤和消毒功能合理结合。
文档编号A47L15/14GK201079374SQ20072005501
公开日2008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28日
发明者陆丰科 申请人:陆丰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