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升降式充气浴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浴盆,特别涉及一种升降式充气浴盆。
技术背景 目前居家所使用的浴盆一般分为陶瓷、玻璃钢或塑料制品,这类
浴盆装在盥洗间之后一般不再挪动,另外占地面积大,适用范围小,不适合经 济条件较差,住房面积较小的居民使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 升降式充气浴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升降式充气浴盆,是由充气浴 盆、升降装置、电动机和控制开关组成,所述充气浴盆是一种充气橡胶浴盆, 它包括盆体、盆体外侧的充气口和底部的出水口;所述升降机构包括2只上滑 轮座、滑轨、绞轮轴、绞轮、2只下滑轮座及2只下滑轮座上的连接键;所述每
只滑轮座内各设有上、下两排共4只滑轮,两只上滑轮座并排固定在墙壁顶端, 另外2只下滑轮座通过其连接键与浴盆托板上的连接键和浴盆托板活动连接;2 只下滑轮座的连接键之间还设有一根横杆,浴盆置于浴盆托板上,所述2根滑 轨顶端置于上滑轮座内的两排滑轮之间,滑轨底部固定在墙壁上,所述2个上 滑轮座中间设有绞轮轴,绞轮轴的中心部位设有绞轮,绞轮上伸出的绞绳与下 滑轮座的连接键上的横杆中心部位连接。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充气浴盆与升降装置配套使用,浴盆不但可以用于洗澡, 而且也可以当作睡床使用,特别通过升降装置吊起后,打开浴盆底部的出水口 开关接上洗澡水或冲洗厕所或擦地板,使用非常方便,另外也达到了变废为宝, 节约用水的目的。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滑轮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 2和3所示, 一种升降式充气浴盆,是由充气浴盆l、升降装置2、 电动机3和控制开关4组成,所述充气浴盆1是一种充气橡胶浴盆,它包括盆 体ll、盆体ll外侧的充气口 12和底部的出水口 13;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2只 上滑轮座21、滑轨22、绞轮轴23、绞轮24、 2只下滑轮座21及2只下滑轮座 上的连接键26;所述每只滑轮座21内各设有上、下两排共4只滑轮27,两只 上滑轮座21并排固定在墙壁顶端,另外2只下滑轮座21通过其连接键26与浴 盆托板25上的连接键28和浴盆托板25活动连接;2只下滑轮座21的连接键 26之间还设有一根横杆29,浴盆1置于浴盆托板25上;如图2所示,所述2 只下滑轮座21的连接键26略长,当与浴盆托板25上的连接键28连接后,置 于浴盆托板25—端之上,并与浴盆托板25处于上、下同一平等线上,可向上 收折;所述2根滑轨22顶端置于上滑轮座21内的两排滑轮27之间,滑轨22 底部固定在墙壁上,所述2个上滑轮座21中间设有绞轮轴23,绞轮轴23的中 心部位设有绞轮24,绞轮24上伸出的绞绳20与下滑轮座21的连接键26上的 横杆29中心部位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升降式充气浴盆,是由充气浴盆(1)、升降装置(2)、电动机(3)和控制开关(4)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浴盆(1)是一种充气橡胶浴盆,它包括盆体(11)、盆体(11)外侧的充气口(12)和底部的出水口(13);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2只上滑轮座(21)、滑轨(22)、绞轮轴(23)、绞轮(24)、2只下滑轮座(21)及2只下滑轮座上的连接键(26);所述每只滑轮座(21)内各设有上、下两排共4只滑轮(27),两只上滑轮座(21)并排固定在墙壁顶端,另外2只下滑轮座(21)通过其连接键(26)与浴盆托板(25)上的连接键(28)和浴盆托板(25)活动连接;2只下滑轮座(21)的连接键(26)之间还设有一根横杆(29),浴盆(1)置于浴盆托板(25)上,所述2根滑轨(22)顶端置于上滑轮座(21)内的两排滑轮(27)之间,滑轨(22)底部固定在墙壁上,所述2个上滑轮座(21)中间设有绞轮轴(23),绞轮轴(23)的中心部位设有绞轮(24),绞轮(24)上伸出的绞绳(20)与下滑轮座(21)的连接键(26)上的横杆(29)中心部位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升降式充气浴盆,是由充气浴盆、升降装置、电动机和控制开关组成,所述充气浴盆是一种充气橡胶浴盆,所述升降机构包括2只上滑轮座、滑轨、绞轮轴、绞轮、2只下滑轮座及2只下滑轮座上的连接键;两只上滑轮座并排固定在墙壁顶端,另外2只下滑轮座通过其连接键与浴盆托板上的连接键和浴盆托板活动连接;所述2根滑轨顶端置于上滑轮座内的两排滑轮之间,滑轨底部固定在墙壁上。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充气浴盆与升降装置配套使用,浴盆不但可以用于洗澡,而且也可以当作睡床使用,当升降装置通过滑轨吊起后,打开浴盆底部的出水口开关接上洗澡水或冲洗厕所或擦地板,使用非常方便,另外也达到了变废为宝,节约用水的目的。
文档编号A47K3/02GK201012062SQ200720123559
公开日2008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9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9日
发明者刘成炳 申请人:刘成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