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水机用加热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034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饮水机用加热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水机,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即热式饮水机的加热总成。
背景技术
传统的饮水机, 一般用电阻丝作为加热器的发热元件,用电阻丝作为发热 元件的饮水机, 一方面是耗电量大,另一方面是安全性不是很高。随着科技进 步,人们逐渐采用加热管作为饮水机的加热器件,这种加热器件大多是由数根 平行布置在饮水机内部的加热管组成,这样,就使得饮水机出现故障时,维修 起来比较困难,此外,安全性也存在问题。并且,现有市场上的饮水机,大多 没有将加热的水蒸汽和热水分离排出的功能,这样,水蒸汽如反馈至水斗会引 起串温,汽水不分离还会导致出水速度慢、出水间歇性和出水不稳定等问题。 偶有具备汽水分离功能的即热式饮水机,也是因为本身结构原因使得其汽水分 离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饮水机用加热总 成,具有方便拆装和维修、安全性好、汽水分离效果好、性价比高等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饮水机用加热总成,包括一个进水头、若干根平行设置的加热管和一 个汽水分离器,所述进水头上设有与所述加热管数量相等的分水头,所述分水 头通过下连接管与加热管的下端连接,所述加热管上连接有带电极,带电极与 电路单元连接;所述汽水分离器内形成汽水分离腔,所述汽水分离器上设有进水管、出水口和蒸汽出口,所述汽水分离腔的底部呈高低倾斜,进水管位于汽 水分离腔的底部高位处,出水口位于汽水分离腔的底部低位处,其中,所述进
水管的上管口高出汽水分离腔的底部,所述蒸汽出口高于进水管的上管口;所 述进水管与所述加热管数量相等并通过上连接管与加热管的上端连接,所述进 水头、下连接管、加热管、带电极和上连接管都集成在由上下盖所组成的盒体 内。
因为将原来暴露在饮水机机身内部的带电极和加热管以及与之连接的连接 管和进水头都集成在了盒体内,所以方便拆装和维修、安全性好,并且集成度 高可以降低组装成本;因为进水管的上管口高出汽水分离腔的底部,所以可以 避免进入汽水分离腔的热水回流入进水管直至加热管;因为蒸汽出口高于进水 管的上管口,所以汽水分离效果好,并且蒸汽出口不会漏水。
作为优选,上述加热管为电热膜加热管。电热膜加热管工艺成熟、使用广 泛、性价比高。
作为优选,上述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均为软管,方便密封连接。
作为优选,上述汽水分离器上设有突入汽水分离腔的分流凸起,该分流凸 起正对所述进水管的上管口。设置分流凸起可以将从进水管的上管口冲出的热 水马上分流至上管口以外的位置,进一步避免了热水回流入进水管直至快速加 热器,而且可以保证汽水分离彻底。上述分流凸起底端呈半球形或者圆锥形。
该汽水分离器可以采用吹塑制品,即上述出水口、蒸汽出口与汽水分离器 一体吹塑成形,所述进水管单独成形并与汽水分离器密封固接,同样,分流凸 起也可以一起吹塑成形;该汽水分离器还可以采用注塑制品,即上述汽水分离 器采用上壳、下壳密封固接结构,所述进水管、出水口、蒸汽出口与下壳一体 注塑成形,所述分流凸起与上壳一体注塑成形。两种方案均适合加工、方便组装、使用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具有集成度高、方便拆装和维修、 安全性好、性价比高等优点,并且有效避免了进入汽水分离腔的热水回流入进 水口直至加热管,保证了汽水分离效果,可以避免饮水机的串温、出水速度慢 和出水间隙性不稳定等问题。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汽水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中汽水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l所示的一种饮水机用加热总成,包括一个进水头7、 2根平行设置的 加热管4和一个汽水分离器1,所述进水头7上设有2个分水头,所述分水头通 过下连接管6与加热管4的下端连接,所述加热管4上连接有带电极5,带电极 5与电路单元连接;所述汽水分离器1内形成汽水分离腔,所述汽水分离器1上 设有2个进水管12、 一个出水口 13和一个蒸汽出口 14,所述汽水分离腔的底 部呈高低倾斜,进水管12位于汽水分离腔的底部高位处,出水口13位于汽水 分离腔的底部低位处,其中,所述进水管12的上管口高出汽水分离腔的底部, 所述蒸汽出口 14高于进水管12的上管口;所述进水管12通过上连接管2与加 热管4的上端连接,所述进水头7、下连接管6、加热管4、带电极ll和上连接 管2都集成在由上下盖所组成的盒体3内。上述加热管4为电热膜加热管;上述上连接管2和下连接管6均为软管;上述汽水分离器1上设有2个突入汽水 分离腔的分流凸起ll,该分流凸起11正对所述进水管12的上管口。上述分流 凸起ll底端呈半球形。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汽水分离器l采用注塑成形,上述汽水分离器l 采用上壳、下壳密封固接结构,所述进水管12、出水口13、蒸汽出口14与下 壳一体注塑成形,所述分流凸起ll与上壳一体注塑成形。
实施例2:
一种饮水机用加热总成,与实施例l的不同仅在于本实施例的汽水分离
器l采用吹塑成形,如图3所示,所述出水口13、蒸汽出口 14与汽水分离器1 一体吹塑成形,并且在设置进水管12的位置成形有进水口,所述进水管12单 独成形并与汽水分离器1的所述进水口密封固接,这样,所述进水管12的上管 口高出汽水分离腔的底部,所述蒸汽出口 14高于进水管12的上管口,所述上 连接管2与进水口或者进水管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进水管3并不 限于吹塑成形,事实上更多的会采用注塑成形或者挤出成形。
权利要求1、一种饮水机用加热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进水头(7)、若干根平行设置的加热管(4)和一个汽水分离器(1),所述进水头(7)上设有与所述加热管(4)数量相等的分水头,所述分水头通过下连接管(6)与加热管(4)的下端连接,所述加热管(4)上连接有带电极(5),带电极(5)与电路单元连接;所述汽水分离器(1)内形成汽水分离腔,所述汽水分离器(1)上设有进水管(12)、出水口(13)和蒸汽出口(14),所述汽水分离腔的底部呈高低倾斜,进水管(12)位于汽水分离腔的底部高位处,出水口(13)位于汽水分离腔的底部低位处,其中,所述进水管(12)的上管口高出汽水分离腔的底部,所述蒸汽出口(14)高于进水管(12)的上管口;所述进水管(12)与所述加热管(4)数量相等并通过上连接管(2)与加热管(4)的上端连接,所述进水头(7)、下连接管(6)、加热管(4)、带电极(11)和上连接管(2)都集成在由上下盖所组成的盒体(3)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水机用加热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4) 为电热膜加热管。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饮水机用加热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 管(2)和下连接管(6)均为软管。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饮水机用加热总成,其特征在于,所 述汽水分离器(1)上设有突入汽水分离腔的分流凸起(11),该分流凸起(11)正对所述进水管(12)的上管口。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饮水机用加热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凸 起(11)底端呈半球形或者圆锥形。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饮水机用加热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 (13)、蒸汽出口 (14)与汽水分离器(1) 一体吹塑成形,所述进水管(12)单独成形并与汽水分离器(1)密封固接。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饮水机用加热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水分 离器(1)采用上壳、下壳密封固接结构,所述进水管(12)、出水口 (13)、 蒸汽出口 (14)与下壳一体注塑成形,所述分流凸起(11)与上壳一体注 塑成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饮水机用加热总成,包括进水头、加热管、汽水分离器、带电极,汽水分离器内形成汽水分离腔,汽水分离器上设有进水管、出水口和蒸汽出口,汽水分离腔的底部呈高低倾斜,进水管位于汽水分离腔的底部高位处,出水口位于汽水分离腔的底部低位处,其中,进水管的上管口高出汽水分离腔的底部,蒸汽出口高于进水管的上管口;进水管与通过上连接管与加热管的上端连接,进水头、下连接管、加热管、带电极和上连接管都集成在由上下盖所组成的盒体内。本实用新型具有集成度高、方便拆装和维修、安全性好、性价比高等优点,保证了汽水分离效果,可以避免饮水机的串温、出水速度慢和出水间隙性不稳定等问题。
文档编号A47J31/00GK201320089SQ20082016873
公开日2009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日
发明者余建丰 申请人:余建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