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多功能擦鞋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擦鞋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既能擦鞋面又能擦鞋底的擦 鞋机。
背景技术:
为了保持家庭地面的清洁卫生,人们普遍采用的是进屋换鞋或穿鞋套的办 法,但存在着穿着鞋套不美观,同时丢弃的鞋套形成二次污染,换鞋则易传染
脚气病等缺点;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擦鞋机也逐步从宾馆、饭店走进家 庭,现有的擦鞋机大致有两类, 一类功能齐全,但结构复杂,造价太高;另一 类是结构较简单,造价也不太高,但功能单一,性能也不理想,例如有的只能 擦鞋底,不能擦鞋面,有的鞋底需用水清洁,但不能擦布鞋,有的需要擦的时 间较长才能擦干净,且多数为开放式结构,被擦下的尘土无疑会散布于室内形 成新的污染。本申请人申请的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专利号为 200520085704. x、名称为"全自动擦鞋机"的实用新型专利,由机架和安装于 机架上的电机、水平轮刷、鞋油杯、远红外感应开关等组成了鞋面擦拭机构; 在鞋面擦拭机构下部还设置有鞋底擦拭机构;在鞋面擦拭机构的侧部还设置有 鞋帮擦拭机构。鞋底擦拭机构由安装于主轴顶端的竖向轮刷、安装于机架上的 电机、连接于电机轴伸上的皮带轮与主轴末端的皮带轮之间的皮带组成,主轴 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机架上;其外侧设置有壳体,下部设置有灰斗,上部设置 有连接于机架上的放脚箅,放脚箅由一组同心圆形状的扁钢用一根横梁相互连 接组成,其周边固定于机架上。放脚箅的上部设置有活动连接于壳体上的盖板, 盖板上与鞋面擦拭机构的水平轮刷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脚孔,放脚箅与盖板之 间的壳体上安装有光电开关,可实现擦鞋自动化。设置灰斗的目的是方便将收 集的灰尘倒掉,灰斗中可以加入适量的水,以防止收集后的灰尘被再次吹起; 设置放脚箅的目的是减轻擦鞋时脚部的疲劳,保持刷毛与鞋底之间的距离,保 持良好的擦拭效果,同时也利于安全;设置盖板的目的是防止灰尘外泄;在盖板上设置脚孔的目的是方便清理鞋底的灰尘,且减少灰尘外泄,但缺点是不太 美观。鞋帮擦拭机构为安装于电机轴伸出端上的竖向轮刷,电机安装于机架上。 当将穿着鞋子的一只脚放入盖板上的脚孔中,使鞋底踏在放脚箅上,这时设置 于放脚箅与盖板之间的光电开关拾取到信号,通过继电器启动鞋底擦拭机构的
电机转动,通过皮带带动主轴使竖向轮刷转动,从而将鞋底的灰尘去除干净; 将脚抬起,这时远红外感应开关将鞋面擦拭机构的电机启动,带动水平轮刷转 动,将鞋面擦拭干净;利用鞋帮擦拭机构可对鞋的侧面进行擦拭。其优点是既 能擦鞋面又能擦鞋底、还能擦鞋帮,且能够收集被擦下的尘土,具有一机多用 的特点,而且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成本低,加工制作容易。缺点是盖板 上设置有脚孔,不太美观;鞋油杯不是通用结构,使用成本较高;鞋帮擦拭机 构为一个竖向轮刷,使用也不太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成本低、外形美观、功能更完善的多 功能擦鞋机。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擦鞋机,包括机架和安装于机架上的鞋面擦拭机构、鞋底擦拭 机构和鞋帮擦拭机构;鞋面擦拭机构由安装于机架上的电机、水平轮刷、远红 外感应开关组成;鞋底擦拭机构由安装于主轴顶端的竖向轮刷、安装于机架上 的电机、连接于电机轴伸上的皮带轮与主轴末端的皮带轮之间的皮带组成,主 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机架上,鞋底擦拭机构的外侧设置有壳体、下部设置有 灰斗、上部设置有连接于机架上的放脚箅,放脚箅的上部设置有盖板,盖板上 设置有脚孔,放脚箅与盖板之间的壳体上安装有光电开关;鞋帮擦拭机构为安 装于电机轴伸出端上的一个竖向轮刷,电机安装于机架上,其改进之处在于所 述的鞋面擦拭机构与鞋帮擦拭机构设置于机架的一端,鞋底擦拭机构设置于机 架的另一端,机架的中间设置有鞋油擦拭室,鞋油擦拭室顶端的机架上设置有 横梁,鞋油盒固定于横梁上。这种设计可以来用市售的各种鞋油,使用成本低。
所述的鞋帮擦拭机构还包括另一个竖向轮刷,其旋转方向与安装于电机轴 伸出端上的一个竖向轮刷的旋转方向相反,设置两个竖向轮刷可以使擦鞋更快 捷更方便。所述的壳体上位于鞋帮擦拭机构、鞋油擦拭室处的面板为钛金板。其目的 一是为了美观,二是钛金板较耐磨可以长久保持面板光亮如新。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还可以采用第二种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擦鞋机,包括机架和安装于机架上的鞋底擦拭机构和鞋帮擦拭 机构;鞋底擦拭机构由安装于主轴顶端的竖向轮刷、安装于机架上的电机、连
接于电机轴伸上的皮带轮与主轴末端的皮带轮之间的皮带组成,主轴通过轴承 转动连接于机架上,鞋底擦拭机构的外侧设置有壳体、下部设置有灰斗、上部 设置有连接于机架上的放脚箅,放脚箅的上部设置有盖板,盖板上设置有脚孔,
放脚箅与盖板之间的壳体上安装有光电开关;鞋帮擦拭机构为安装于电机轴伸 出端上的一个竖向轮刷,电机安装于机架上,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的鞋帮擦拭 机构设置于机架的一端,鞋底擦拭机构设置于机架的另一端,机架的中间设置 有鞋油擦拭室,鞋油擦拭室顶端的机架上设置有横梁,鞋油盒固定于横梁上。
所述的鞋帮擦拭机构还包括另 一个竖向轮刷,其旋转方向与安装于电机轴 伸出端上的一个竖向轮刷的旋转方向相反,竖向轮刷呈倒圆台形,不仅可以擦 鞋帮还可以擦鞋面。
所述的壳体上位于鞋帮擦拭机构、鞋油擦拭室处的面板为钛金板。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还可以采用第三种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擦鞋机,包括机架和安装于机架上的鞋面擦拭机构和鞋底擦拭
机构;鞋面擦拭机构由安装于机架上的电机、水平轮刷、远红外感应开关组成; 鞋底擦拭机构由安装于主轴顶端的竖向轮刷、安装于机架上的电机、连接于电 机轴伸上的皮带轮与主轴末端的皮带轮之间的皮带组成,主轴通过轴承转动连 接于机架上,鞋底擦拭机构的外侧设置有壳体、下部设置有灰斗、上部设置有 连接于机架上的放脚箅,放脚箅的上部设置有盖板,盖板上设置有脚孔,放脚 箅与盖板之间的壳体上安装有光电开关,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的鞋面擦拭机构 设置于机架的一端,鞋底擦拭机构设置于机架的另一端,机架的中间设置有鞋 油擦拭室,鞋油擦拭室顶端的机架上设置有横梁,鞋油盒固定于横梁上。 所述的壳体上位于鞋面擦拭机构、鞋油擦拭室处的面板为钛金板。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三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设置于鞋底 擦拭机构盖板上的脚孔的上部还设置有活动盖板,该活动盖板可沿设置于机架上的滑轨滑动。设置活动盖板的目的是在无人使用时该活动盖板可以将脚孔盖 住,使本实用新型在外观上更加美观,当需要对鞋底进行擦拭时,只需用脚尖 将活动盖板轻轻向前推即可。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三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鞋油盒通过 两条系带固定于横梁上,系带的两端设有粘扣,其一端固定于横梁上。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擦鞋机可以采用市售的各种鞋油,使用成本低。在鞋 底擦拭机构盖板上的脚孔的上部还设置有活动盖板,该活动盖板可沿设置于机 架上的滑轨滑动,使得在无人使用时该活动盖板可以将脚孔盖住,使本实用新 型在外观上更加美观,当需要对鞋底进行擦拭时,只需用脚尖将活动盖板轻轻 向前推即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擦鞋机对鞋面擦拭机构提出了三种技术方案 供不同的用户选择,比原有的擦鞋机结构更简单,更合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左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活动盖板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主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俯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左视示意图。 图8是图4中的A向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主视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俯视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左视示意图。
图中l-竖向轮刷,2-鞋面擦拭机构,3-鞋帮擦拭机构,4-鞋油擦拭室,
5-鞋油盒,6-活动盖板,7-灰斗,8-横梁,9-系带,10-滑轨,l卜鞋底擦拭机
构,12-脚孔,13-钛金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多功能擦鞋机,在公 知的机架上安装有鞋面擦拭机构2、鞋底擦拭机构11和鞋帮擦拭机构3;鞋底擦拭机构11由安装于主轴顶端的竖向轮刷、安装于机架上的电机、连接于电机 轴伸上的皮带轮与主轴末端的皮带轮之间的皮带组成,主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于机架上,鞋底擦拭机构的外侧设置有壳体、下部设置有灰斗7、上部设置有 连接于机架上的放脚箅,放脚箅的上部设置有盖板,盖板上设置有脚孔12,放 脚箅与盖板之间的壳体上安装有光电开关,盖板上的脚孔12的上部还设置有活 动盖板6,该活动盖板6可沿设置于机架上的滑轨10滑动。鞋帮擦拭机构由安 装于电机轴伸出端上的 一个竖向轮刷和旋转方向与其相反的另 一个竖向轮刷1 组成,电机安装于机架上;鞋面擦拭机构2由安装于机架上的电机、水平轮刷、 远红外感应开关组成,水平轮刷设置于鞋帮擦拭机构的两个竖向轮刷之间的后 侧;鞋面擦拭机构2与鞋帮擦拭机构3设置于机架的一端,鞋底擦拭机构ll 设置于机架的另一端,机架的中间设置有鞋油擦拭室4,鞋油擦拭室4顶端的 机架上设置有横梁8,鞋油盒5通过两条系带9固定于横梁8上,系带9的两 端设有粘扣,其一端固定于横梁8上。再壳体上位于鞋帮擦拭机构、鞋油擦拭 室处的面板为钛金板。鞋油盒5可以采用市售的各种鞋油,使用成本低,比如 净含量75ml的雪豹牌液体鞋油。
图5至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多功能擦鞋机,在公 知的机架上安装有鞋底擦拭机构11和鞋帮擦拭机构3;鞋帮擦拭机构的竖向轮 刷呈倒圆台形,不仅可以擦鞋帮还可以擦鞋面。其余结构同第一种具体实施方 式。
图8至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
的多功能擦鞋机,在公 知的机架上安装有鞋底擦拭机构11和鞋面擦拭机构2;鞋面擦拭机构由安装于 机架上的电机、水平轮刷、远红外感应开关组成,水平轮刷为两个,分别设置 于电机的两端。在壳体上位于鞋面擦拭机构、鞋油擦拭室处的面板为钛金板。 其余结构同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
以上所列举的实施方式仅供理解本实用新型之用,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所 描述的技术方案的限制,有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权利要求所述技术方案 的基础上,还可以作出多种变化或变形,所有等同的变化或变形都应涵盖在本 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8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擦鞋机,包括机架和安装于机架上的鞋面擦拭机构、鞋底擦拭机构和鞋帮擦拭机构;鞋面擦拭机构由安装于机架上的电机、水平轮刷、远红外感应开关组成;鞋底擦拭机构由安装于主轴顶端的竖向轮刷、安装于机架上的电机、连接于电机轴伸上的皮带轮与主轴末端的皮带轮之间的皮带组成,主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机架上,鞋底擦拭机构的外侧设置有壳体、下部设置有灰斗、上部设置有连接于机架上的放脚箅,放脚箅的上部设置有盖板,盖板上设置有脚孔,放脚箅与盖板之间的壳体上安装有光电开关;鞋帮擦拭机构为安装于电机轴伸出端上的一个竖向轮刷,电机安装于机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面擦拭机构与鞋帮擦拭机构设置于机架的一端,鞋底擦拭机构设置于机架的另一端,机架的中间设置有鞋油擦拭室,鞋油擦拭室顶端的机架上设置有横梁,鞋油盒固定于横梁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擦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帮擦拭机 构还包括另一个竖向轮刷,其旋转方向与安装于电机轴伸出端上的一个竖向轮 刷的旋转方向相反。
3、 一种多功能擦鞋机,包括机架和安装于机架上的鞋底擦拭机构和鞋帮擦 拭机构;鞋底擦拭机构由安装于主轴顶端的竖向轮刷、安装于机架上的电机、 连接于电机轴伸上的皮带轮与主轴末端的皮带轮之间的皮带组成,主轴通过轴 承转动连接于机架上,鞋底擦拭机构的外侧设置有壳体、下部设置有灰斗、上 部设置有连接于机架上的放脚箅,放脚箅的上部设置有盖板,盖板上设置有脚 孔,放脚箅与盖板之间的壳体上安装有光电开关;鞋帮擦拭机构为安装于电机 轴伸出端上的一个竖向轮刷,电机安装于机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帮擦 拭机构设置于机架的一端,鞋底擦拭机构设置于机架的另一端,机架的中间设 置有鞋油擦拭室,鞋油擦拭室顶端的机架上设置有横梁,鞋油盒固定于横梁上。
4、 根据I5(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擦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帮擦拭机 构还包括另一个竖向轮刷,其旋转方向与安装于电机轴伸出端上的一个竖向轮 刷的旋转方向相反,竖向轮刷呈倒圆台形。
5、 一种多功能擦鞋机,包括机架和安装于机架上的鞋面擦拭机构和鞋底擦 拭机构;鞋面擦拭机构由安装于机架上的电机、水平轮刷、远红外感应开关组成;鞋底擦拭机构由安装于主轴顶端的竖向轮刷、安装于机架上的电机、连接 于电机轴伸上的皮带轮与主轴末端的皮带轮之间的皮带组成,主轴通过轴承转 动连接于机架上,鞋底擦拭机构的外侧设置有壳体、下部设置有灰斗、上部设 置有连接于机架上的放脚箅,放脚箅的上部设置有盖板,盖板上设置有脚孔, 放脚箅与盖板之间的壳体上安装有光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面擦拭机 构设置于机架的一端,鞋底擦拭机构设置于机架的另一端,机架的中间设置有 鞋油擦拭室,鞋油擦拭室顶端的机架上设置有横梁,鞋油盒固定于横梁上。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多功能擦鞋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设置于鞋底擦拭机构盖板上的脚孔的上部还设置有活动盖板,该活动盖 板可沿设置于机架上的滑轨滑动。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多功能擦鞋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鞋油盒通过两条系带固定于横梁上,系带的两端设有粘扣,其一端固定 于横梁上。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多功能擦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壳体上位于鞋帮擦拭机构、鞋油擦拭室处的面板为钛金板。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擦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上位于 鞋面擦拭机构、鞋油擦拭室处的面板为钛金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擦鞋机。它包括机架和安装于机架上的鞋面擦拭机构、鞋底擦拭机构和鞋帮擦拭机构;在鞋底擦拭机构盖板上的脚孔的上部还设置有活动盖板,该活动盖板可沿设置于机架上的滑轨滑动,使得在无人使用时该活动盖板可以将脚孔盖住,使本实用新型在外观上更加美观,当需要对鞋底进行擦拭时,只需用脚尖将活动盖板轻轻向前推即可。机架的中间设置有鞋油擦拭室,鞋油盒通过两条系带固定于鞋油擦拭室顶端的横梁上,鞋油盒可以采用市售的各种鞋油,使用成本低。在壳体上位于鞋帮擦拭机构或鞋面擦拭机构、鞋油擦拭室处的面板为钛金板。对鞋面擦拭机构提出了三种技术方案供不同的用户选择,比原有的擦鞋机结构更简单,更合理。
文档编号A47L23/02GK201279127SQ200820174069
公开日2009年7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8日
发明者陈恒春, 陈方泉 申请人:陈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