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位移穴道枕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669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活动位移穴道枕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活动位移穴道枕头,特别是指一种依据使用者欲按压后 脑不同穴道位置来调整使用方式的枕具。
背景技术
随着一般生活质量的提升,现代人已开始重视自身的身心健康以及个人养身 之道,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的食衣住行各方面也都更加强调自然舒适,而与个人 健康最切身相关的就是休息睡眠的质量。
一般睡眠时所使用的寝具种类繁多,包括枕头、枕垫、床垫、床被、床单等 都是提高使用者睡眠质量的相关物品,其中尤以枕头最为重要, 一般枕头大多都 于内部填充棉花棉絮、化学纤维、动物羽绒、细小保丽龙、海绵或天然纤维等物 品,以供人体头部躺靠使用,但所述枕头结构的缺点在于不是本身通风散热不良, 不然就是不耐长期使用而导致变形,且此类枕头容易因为受到潮湿而滋生细菌, 最重要的就是仅提供弹性支撑作用而并未有任何提升睡眠质量的设计。
因此,现今可于市面上见到一些强调提升睡眠质量的枕头,此种枕头内部会 加入一些香草类植物产生芳香气味或是加入一些会散发红外线的物品来当做填
充物,促进人们放松自己的身心,帮助人们达到优质的睡眠质量,但由于此类加 入芳香物品或是红外线物品的缺点在于长时间的使用下,容易造成其功效减低, 无法持续性帮助人们提升睡眠质量,因此,实有进一步创新改良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活动位移穴道枕头,藉由抵靠枕体设 有的抵压部及插接于抵靠本体的抵压组件,让使用者利用睡眠或休息时间躺靠按 压后脑穴道,刺激头部穴道来促进使用者放松身心,提升使用者的休憩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活动位移穴道枕头,透过抵靠枕体的 抵压部、插置于抵靠本体的抵压组件或是抵靠枕体的其它水平侧面等不同的设 计,让使用者依据自己欲按压的穴道来调整使用方式。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活动位移穴道枕头,其结构包含一 抵靠枕体,该抵靠枕体设有一长型的抵靠本体,该抵靠本体一侧面位置设有一凸起状的抵压部,并于该抵靠本体的抵压部相同侧设有多个配合人体后脑穴道排列 的插接槽孔;以及一个以上的抵压组件,该等抵压组件依据使用者欲按压的穴道, 插接固定于所述抵靠本体的插接槽孔对应位置。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抵靠本体与抵压部的各边角位置设为一舒适使用者 躺靠的圆角结构。
于一可行实施例中,所述抵压部设为一呈现水平状态的长条型结构。 于另一可行实施例中,所述抵压部设为一由两侧向中央内凹的弧曲结构。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插接槽孔设为一指向所述抵靠本体中央位置的斜向 凹槽。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斜向凹槽的孔径深度由所述抵靠本体两侧向中央位 置逐渐加深。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抵压组件设有一穿套定位于所述插接槽孔的插接 栓,并于该插接栓顶部包覆连接一具有圆角结构并用以抵压使用者后脑穴道的抵 压单元。
本实用新型活动位移穴道枕头藉由抵靠枕体设有的抵压部及插接于抵靠本 体的抵压组件,让使用者可利用睡眠或休息时间躺靠按压后脑穴道,刺激头部穴 道来促进使用者放松身心,提升使用者的休憩质量,此外,透过抵靠枕体的抵压 部、插置于抵靠本体的抵压组件或是抵靠枕体的其它水平侧面等不同的设计,让 使用者依据自己的喜好方式来调整使用枕头的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活动位移穴道枕头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分解图; 图3是图1的断面剖视图; 图4是人体后脑穴道的示意图5是本实用新型活动位移穴道枕头使用状态的示意图6是本实用新型活动位移穴道枕头另一使用状态的示意图;以及
图7是本实用新型活动位移穴道枕头再一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抵靠枕体 11—抵靠本体完骨穴
13--——插接槽孔 33、 34……风池穴
20……抵压组件 35—…风府穴
21——插接栓 36、 37——天柱穴
22——抵压单元 38——哑门穴 30……后顶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使用及其特征有更深一层明确、详实
的认识与了解,爰举出较佳实施例,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首先请参阅图1活动位移穴道枕头的立体图及图2活动位移穴道枕头的分解 图,于图示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由一供使用者休憩躺靠的抵靠枕体10
以及一个以上插接固定于所述抵靠枕体10并用以按压后脑穴道的抵压组件20所 构成。
所述抵靠枕体10设有一长型的抵靠本体11,该抵靠本体11 一侧面位置设 有一凸起状的抵压部12,并于所述抵靠本体11的抵压部12相同侧设有多数的 插接槽孔13,该等插接槽孔13设置于所述抵压部12 —端并等间距排列对应人 体后脑穴道,其中,所述抵靠本体11与抵压部12的各边角位置皆设为一舒适使 用者躺靠的圆角结构。
请参阅图3活动位移穴道枕头的断面剖视图,于图示一较佳实施中,所述抵 压部12呈现一水平状态的长条型结构,而所述插接槽孔13设置为指向所述抵靠 本体11中央位置的斜向凹槽,其中,所述斜向凹槽的孔径深度系由所述抵靠本 体11两侧向中央位置逐渐加深。于另一可行实施例中,所述抵压部12系为一由 两侧位置向中央位置内凹的弧曲结构(图未示),该弧曲结构用以配合人体头部曲 度,进一步提升使用者躺靠的舒适度。
所述抵压组件20系设置于所述抵靠本体11的插接槽孔13中固定,系包含 一穿套定位于所述插接槽孔13的插接栓21,并于所述插接栓21顶部包覆连接 一具有圆角结构并用以抵压使用者后脑穴道的抵压单元22。
请参阅图4人体后脑穴道的示意图,一般人体后脑穴道系包括一后顶穴30; 两完骨穴31、 32;两风池穴33、 34; —风府穴35;两天柱穴36、 37以及一哑门穴38,如图5活动位移穴道枕头使用状态的示意图所示,当使用者欲躺靠按 压后脑特定位置穴道时,先依据所述完骨穴31、 32,风池穴33、 34,风府穴35, 天柱穴36、 37以及哑门穴38等欲按压穴道的位置,将所述抵压组件20插接于 所述插接槽孔13的相对应位置,使得所述抵压组件20形成一对应使用者后脑形 状的弧曲样态,再将后脑躺靠于所述抵压组件20上,藉由头部的重力及该等抵 压组件20的支撑力来按压各穴道,刺激头部穴道来促进使用者放松身心,增加 使用者休憩的质量。
请参阅图6活动位移穴道枕头另一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当使用者欲躺靠按压 后脑一横列穴道时,直接将后脑穴道对应于所述抵靠枕体10的抵压部12躺靠, 藉由头部的重力及抵压部12的支撑力按压整个横列的穴道位置,并刺激头部穴 道来促进使用者放松身心。
请参阅图7活动位移穴道枕头再一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当使用者不想按压后 脑各穴道而想直接休憩入睡,可将所述抵靠枕体10翻转卯度后,将后脑躺靠于 所述抵压部12的相邻水平侧面,让使用者放松身心好好休憩。
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为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加以限制,在不离本实用新 型精神范畴,熟悉此一行业技艺人士所可作之各种简易变形与修饰,均仍应含括 于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中。
权利要求1.一种活动位移穴道枕头,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含一抵靠枕体,该抵靠枕体设有一长型的抵靠本体,该抵靠本体一侧面位置设有一凸起状的抵压部,并于该抵靠本体的抵压部相同侧设有多个配合人体后脑穴道排列的插接槽孔;以及一个以上的抵压组件,该等抵压组件依据使用者欲按压的穴道,插接固定于所述抵靠本体的插接槽孔对应位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活动位移穴道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本体与抵 压部的各边角位置设为一舒适使用者躺靠的圆角结构。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活动位移穴道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部设为一 呈现水平状态的长条型结构。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活动位移穴道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部设为一 由两侧向中央内凹的弧曲结构。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活动位移穴道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孔设为 一指向所述抵靠本体中央位置的斜向凹槽。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活动位移穴道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凹槽的孔 径深度由所述抵靠本体两侧向中央位置逐渐加深。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活动位移穴道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组件设有 一穿套定位于所述插接槽孔的插接栓,并于该插接栓顶部包覆连接一具有圆角结 构并用以抵压使用者后脑穴道的抵压单元。
专利摘要一种活动位移穴道枕头,其结构包含一设有抵靠本体的抵靠枕体,该抵靠本体一侧面位置设有一凸起状的抵压部,并于该抵靠本体抵压部的相同侧设有多数的插接槽孔;以及一个以上插接固定于插接槽孔的抵压组件;其中,该抵压组件设有一穿套于插接槽孔的插接栓,并于该插接栓顶部包覆连接一具有圆角结构的抵压单元,而抵靠本体与抵压部的各边角位置亦设为一圆角结构。藉由抵靠枕体设有的抵压部及插接于抵靠本体的抵压组件,让使用者于休息时躺靠按压后脑穴道,刺激头部穴道来促进使用者放松身心,提升使用者休息的质量。
文档编号A47G9/10GK201353061SQ20082018357
公开日2009年12月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3日
发明者曾庆文 申请人:曾庆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