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镜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619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镜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镜子,特别涉及一种可以看见人体后面的镜子。
背景技术
曰常生活中,人们在试衣及梳妆时,镜子只能反映对着镜面的状态,如果想要看到后面,通常得借助另一面镜子,必要时还得需要别人帮忙,这为生活带来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看见人体后面的镜子。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镜子,镜体镶嵌在镜框中,至少包括置于第一镜框的第一镜体和置
于第二镜框的第二镜体,所述镜体各自独立且镜面相对而设,两镜框通过连
接件相互连接。所述的连接件可以是折叠杆或者弯曲管,连接件除了将两镜
体相互连接,还起到支撑镜体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第一、二镜框与连接件之间为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所述连接件端部设有内螺纹,第一、二镜框则设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螺
栓,通过螺纹与螺栓的紧密配合,使镜体与连接件之间形成可拆卸的固定式
螺纹连接。
此外,所述连接件端部设有弹性凸缘,第一、二镜框则设有与弹性凸缘吻合的凹槽。
更进一步的,为方便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镜框还设有镜柄。所述第一、二镜框与连接件之间采用转动式活动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而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将两面镜子相互连接,轻松实现看到人体后面的目的;
2、 当选用折叠杆作为连接件时,使用者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将两块镜子叠在一起,节省空间,方便携带。
3、 当选用弯曲管作为连接件时,使用者可以根据情况使前后镜子随意变换角度,操作简便。


图l为本实施例l结构示意图2为本实施例1的另一结构示意图3为本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4为本实施例2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镜子,镜体镶嵌在镜框中,至少包括置于第一镜框1的第一镜体和置于第二镜框2的第二镜体,所述镜体各自独立且镜面相对而设,两镜框l,2通过连接件相互连接。根据使用者需求,连接件可以是折叠杆3或者弯曲管8。为方便使用者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镜框可设置镜柄9。实施例l
如图l、 2所示,在折叠杆端部设有内螺纹4,第一、二镜框则设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螺栓5,通过螺纹4与螺栓5的紧密配合,使镜框l, 2与折叠杆3之间形成可拆卸的固定式螺纹连接。又或者,在折叠杆端部设置弹性凸缘7,第一、二镜框则设有与弹性凸缘吻合的凹槽6,凸缘7在外力作用下插入凹槽6中实现镜体与折叠杆的活动连接,所述镜子与折叠杆之间可以相对转动。当使用者不用时,可以将两镜体折叠为一体,方便携带。实施例2
如图3、 4所示,在弯曲管端部设有内螺纹4,第一、二镜框端部则设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螺栓5,通过螺纹4与螺栓5的紧密配合,使镜框l, 2与弯曲管8之间形成可拆卸的固定式螺纹连接。又或者,在连接件端部设置弹性凸缘7,第一、二镜框则设有与弹性凸缘7吻合的凹槽6。所述镜子与弯曲管8之间可以相对转动。使用者可随意拧曲弯曲管以调整合适的镜面角度。
使用时,将一面镜体中的影像折射到另一面镜体中,即可看到人体的后面。
权利要求1、一种镜子,镜体镶嵌在镜框中,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置于第一镜框的第一镜体和置于第二镜框的第二镜体,第一、二镜体各自独立且镜面相对而设,第一、二镜框通过连接件相互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镜框与连接 件之间为固接或铰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折叠杆。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弯曲管。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框设有镜柄。
6、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镜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镜框与连接件之间采用螺纹式固定连接方式。
7、 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镜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镜 框与连接件之间采用转动式活动连接方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镜子,其包括两个镜体和两个镜框,所述镜体镶嵌在镜框中,通过连接件将两镜框的端部相互连接,所述镜框端部与连接件之间为固接或铰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件将两镜体连在一起,将一面镜中影像折射到另一面镜体中,可实现看到人体后面的目的,此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连接件可将两镜面叠在一起,且能随意变换镜体角度,结构简单、易于制造。
文档编号A47G1/00GK201328591SQ200820205390
公开日2009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6日
发明者陈文彬, 黎法明 申请人:黎法明;陈文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