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健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821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保健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保健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牵引疗法、静磁 疗法、药物疗法、热疗法、远红外疗法于一体的多功能保健枕。
背景技术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是以颈椎退行性病理变化为基础的一种疾病, 可刺激、压迫周围的脊髓、神经、血管等组织,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与体征。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学习工作压力的增大,颈椎病患者越来越多。据不
完全统计,目前国内颈椎病患者己高达1.4亿人。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分为手术 与非手术疗法两大类。手术疗法费用高,存在一定的风险;非手术疗法价格低 廉、治疗方便、风险较小,为临床颈椎病主要的治疗方法。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许多种类的保健枕头,但存在功能单一、疗效不理想、 治疗范围窄、利用率低、不易携带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设计一种可同时进行牵引治 疗、静磁治疗、药物治疗、热疗、远红外治疗的保健枕以提高治疗效果、扩大 治疗范围、增强利用率与便携性,帮助使用者防治颈椎病;并通过可拆卸的复 合药粉层、远红外电加热布使治疗作用扩展到其他部位与其他病症;同时通过 不同的药物配方,使治疗作用满足不同症状的患者需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健枕,包括由枕芯和枕套构成的枕体、远红外电 加热布和复合药粉层。所述枕芯的表面为符合人颈部生理曲度的曲面,且由高 位的颈下枕芯和低位的头下枕芯构成,颈下枕芯上表面由内到外依次连接有可 拆卸的远红外电加热布和复合药粉层。所述枕芯内部设有气囊,其余空间均匀 填充有远红外纤维和椰子纤维混合填充物。
上述气囊包括位于颈下枕芯内的圆柱气囊和位于头下枕芯的扁平气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枕套由抗菌无纺布制成,分为上枕套、下枕套两部分, 两部分之间由粘合布连接。所述头下枕芯一侧设有电源盒,其内放置有用于远红外电加热布加热的直 流电源。
上述直流电源额定输出电压为12V,其为可充电的干电池组,或锂离子、 锂聚合物充电电池。
所述复合药粉层由数个构成方格状小区域的片状囊构成,其中各个片状囊 由远红外纤维布和其内部包裹的中草药粉与远红外陶瓷粉的混合物组成。所述 复合药粉层的上表面按头颈穴位镶嵌数个圆状微凸型永磁片。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由弹力布制成的护带,相应的,在所述复合药粉层和远 红外电加热布的下表面均设有固定该护带的4个交错布置的卡环。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充气装置,包括充气组件与一软质的充气管,所述充 气管的出气口与枕芯内气囊的进气口相契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详细描述如下本实用新型由枕套、枕芯、内部设 置的气囊、远红外电加热布和复合药粉层构成。所述枕套由抗菌无纺布制成, 分为上枕套、下枕套两部分,两部分之间由粘合布连接,并能在一定范围内适 应枕面的高度调整。
所述枕芯分为颈下枕芯和头下枕芯两部分。枕面弧度按照人的头颈部生理 曲线设计,颈下枕芯与头下枕芯分别内置一个圆柱气囊与一个扁平气囊,其他 间隙由远红外纤维和椰子纤维混和填充物均匀地填充,外部由棉布包裹。双气 囊均由弹性橡胶制成,可共用一个手握式充气装置进行充气。所述枕芯具有较 好的弹性和透气性,同时也有远红外治疗的功效和通风除湿的效果;独特的双 气囊设计可以调节颈下枕面和头下枕面的绝对高度、相对高度和硬度,使之适 合每一个使用者,并可用于进行牵引治疗。
所述远红外电加热布位于颈下枕芯中段的上表面,其通过粘合布与枕芯连 接,可以拆卸。远红外电加热布通过直流电源进行加热后,可释放远红外线, 并可在进行热疗、远红外疗的同时加热复合药粉层,促进药粉挥发被人体吸收。
所述的复合药粉层位于远红外电加热布的上方,其通过粘合布与远红外电 加热布连接,可以拆卸。复合药粉由川芎、当归、羌活、藁本、川乌、肉桂等 多种中草药粉与远红外陶瓷粉混合制成,中草药粉的具体配方可以根据不同患 者颈椎病的证型及其他病症需要进行调整。将复合药粉装入远红外纤维布缝合 制成的片状囊中,该片状囊分隔为数个方格状小区域。复合药粉层的上表面按 头颈穴位镶嵌数个圆状微凸型钕铁硼合金永磁片,实现静磁治疗。上述复合药粉层和远红外电加热布的下表面设有4个交错布置的卡环。使 用者可通过将弹力布制成的护带穿入卡环中,将复合药粉层或远红外电加热布 绑在需要治疗的地方。
位于头下枕芯一侧的电源盒中设有额定输出电压为12V的直流电源,其可
采用可充电的干电池组,也可采用锂离子或锂聚合物充电电池。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复合药粉层和远红外电加热布结合使用,实 现了对使用者同时进行药物治疗、远红外治疗和静磁治疗的目的。复合药粉层 表面设置的微凸永磁片具有按摩颈部的功效,此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病症的需
要配制不同的复合药粉,扩展其治疗范,;,远红外电加热布和复合药粉层的可 拆卸性和卡环设计可配合护带使用,使治疗作用扩展到患者需要的各部位,提
高了利用率,也方便更换;可充电的低压直流电源使治疗更加安全、方便。本
实用新型成功地把牵引疗法、静磁疗法、药物疗法、热疗法、远红外疗法集为 一体,对使用者进行多方位的治疗与护理,其治疗效果好、且便于使用和携带。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保健枕的整体示意图2为实施例所述保健枕的内部结构示意图3为图2的A—A剖面图4为护带的结构示意图5为实施例中所述枕套结构示意图6为实施例中所述枕芯结构示意图7为实施例中所述远红外电加热布的下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中所述复合药粉层的上,: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中所述复合药粉层的下表面结构示意图。 1-枕套2_枕芯 3 —复合药粉层 4一远红外电加热布 5 —扁平气囊6—圆柱气囊7—直流电源 8 —充气装置9一护带 IO—进气口 ll一进气口 12 —卡环 13 —永磁片 14一卡环 15 —头下枕芯16—颈下枕芯17_填充物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所示,实施例所述保健枕包括枕套l、枕芯2、复合药粉层3、远 红外电加热布4、扁平气囊5、圆柱气囊6、直流电源7、充气装置8及填充物 17等。枕套1按照枕芯的尺寸和枕面弧度设计,由抗菌无纺布制成,分为上枕 套、下枕套两部分,两部分之间由粘合布连接。枕芯2置于下枕套中,枕面弧 度按照人的颈部生理曲度设计,内部由远红外纤维与椰子纤维混合填充物17 均匀混和填充,外部由棉布包裹。颈下枕芯16内置圆柱气囊6,上面自上而下 依次铺有可拆卸的复合药粉层3和远红外电加热布4,头下枕芯15内置扁平气 囊5, 一侧置直流电源7。圆柱气囊6和扁平气囊5由弹性橡胶制成,两气囊可 通过一个手握式充气装置8,所述气囊通过进气口 10和11充气放气。远红外 电加热布4位于颈下枕芯2中段的上表面,通过粘合布与枕芯连接。远红外电 加热布4的一侧接入直流电源7,同时可安装定时器,控制加热时间。远红外 电加热布4的下表面缝有4个交错布置的卡环12,可以拆卸结合护带进行其他 部位的扩展治疗。复合药粉层3位于远红外电加热布4的上方,通过粘合布与 远红外电加热布连接。 、
复合药粉3由多种中草药粉与远红外陶瓷粉混合制成,装入远红外纤维布 缝合制成的片状囊中,该片状囊分隔为数个方格状小区域。
复合药粉层3的上表面按头颈穴位镶嵌20个圆状微凸型钕铁硼合金永磁片 13。复合药粉层3的下表面设有4个交错布置的卡环14,也可拆卸结合护带进 行其他部位的扩展治疗。
直流电源7位于头下枕芯一侧的电源盒中,其额定输出电压为12V,采用 锂离子或锂聚合物充电电池。
与卡环12、 14配合使用的护带9由弹力布制成,包括2条长护带和1条短 护带,护带两端缝有一定长度的粘合布。
复合药粉层3、远红外电加热布4可拆卸后单独使用,也可将两者粘合在 一起使用。两者同时使用时,需将复合药粉层3贴近人体皮肤,以提高药物疗 效如进行细短部位(如颈部)治疗时.需先将复合药粉层3和(或)远红外 电加热布4沿中线对折,再将短护带依次穿过4个卡环后将其围于颈部,调整 至适合松紧度,用粘合布连接即可进行治疔.进行粗长部位(如腰部)治疗时, 方法同上,但不需将复合药粉层3和(或)远红外电加热布4对折。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枕芯尺寸、复合药粉配方、永磁片个数、连接方式、充气方式、复合药粉层和远红外电加热布的尺寸均可再调整,凡依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未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 范围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保健枕,包括由枕芯和枕套构成的枕体,其特征是,所述枕芯的表面为符合人颈部生理曲度的曲面,且由高位的颈下枕芯和低位的头下枕芯构成,颈下枕芯的上表面由内到外依次连接有可拆卸的远红外电加热布和复合药粉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保健枕,其特征是,所述枕芯内部设有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保健枕,其特征是,所述气囊包括位于 颈下枕芯内的圆柱气囊和位于头下枕芯的扁平气囊。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保健枕,其特征是,所述枕套由抗菌无 纺布制成,分为上枕套、下枕套两部分,两部分之间由粘合布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保健枕,其特征是,所述头下枕芯一侧 设有电源盒,其内放置有用于远红外电加热布加热的直流电源。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保健枕,其特征是,所述直流电源额定 输出电压为12V,其为可充电的干电池组,或锂离子、锂聚合物充电 电池。
7、 根据权利要求1一6之一所述保健枕,其特征是,所述复合药 粉层由数个构成方格状小区域的片状囊构成。
8、 根据权利要求1一6所述保健枕,其特征是,所述复合药粉层 的上表面按头颈穴位镶嵌数个圆状微凸型永磁片。
9、 根据权利要求1一6所述保健枕,其特征是,所述复合药粉层 和远红外电加热布的下表面均设有用于固定护带的4个交错布置的 卡环。
10、 一种与权利要求2、 3所述保健枕配套使用的充气装置,包 括充气组件与一软质的充气管,其特征是所述充气管的出气口与枕芯 内气囊的进气口相契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健枕,包括由枕芯和枕套构成的枕体,其特征是,所述枕芯的表面为符合人颈部生理曲度的曲面,且由高位的颈下枕芯和低位的头下枕芯构成。枕芯内部设有气囊,其余空间均匀填充有远红外纤维和椰子纤维混合填充物,颈下枕芯的上表面由内到外依次连接有可拆卸的远红外电加热布和复合药粉层。本实用新型可同时进行牵引治疗、静磁治疗、药物治疗、热疗与远红外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扩大了治疗范围、增强了利用率与便携性,并通过可拆卸的复合药粉层、远红外电加热布及药物不同配方使治疗作用扩展到其他部位与其他病症。
文档编号A47G9/10GK201360819SQ200820211039
公开日2009年1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2日
发明者吕晓军, 李江山, 静 谭 申请人:谭 静;李江山;吕晓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