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合一绞肉豆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2222阅读:7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八合一绞肉豆浆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绞碎机,特别是涉及八合一绞肉豆浆机,属于厨房用具,主要
适合家庭使用。
背景技术
现有家庭中使用的豆浆机普遍为电动,一是结构复杂,电器、机械精度要求高,造 价贵;二是受电源限制,使用还不安全,老人操作有触电或误开危险;三是安装和拆卸以及 清洗麻烦;四是功能单一,不能作为它用;五是维修困难。另外,已有绞肉机、磨碎机、榨汁 机、面条机等不能互换通用,厨房用具件数太杂,摆放场地多,保管难。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一机多用,并且构造简 单,使用方便、安全,不受电源限制,可在野外使用的八合一绞肉豆浆机。 本实用新型八合一绞肉豆浆机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座容器,底座容器上连接中 孔的支承板,支承板上有连接圈,连接圈与机体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机体的内壁上制有刮齿 和槽,机体中安装螺杆,螺杆上头安装平放伞齿轮,平放伞齿轮与竖直伞齿轮相啮合,竖直 伞齿轮由摇臂带动,机体上有盖,在螺杆的下头连接加工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八合一绞肉豆浆机,下部包括底座容器,以底座容器的盖作为支承 板,支承板的中部开孔,上部包括机体和连接圈,主要机构安装在机体内,所有打浆、绞肉、 破碎、挤出、榨汁、压面等都在机体中进行。完成上述主要的机构包括机体的内壁制有刮齿 (内刀)和槽,机体中安装螺杆,螺杆转动后一方面推动物料(如豆、肉、面等)向下,另一方 面与机体内壁的刮齿等配合作用把豆、肉等挤碎、绞碎。螺杆上头连接带动机构,包括平放 伞齿轮和竖直伞齿轮,以及摇臂等,机体上有盖,保护机体上部(或称齿轮箱部分),在螺杆 的下头连接专用加工工具,根据物料和使用目的不同,选用不同的加工工具。工作时用手摇 动摇臂,摇臂带动竖直伞齿轮,坚直伞齿轮与平放伞齿轮相配合,竖直伞齿轮与平放伞齿轮 组成传动机构带动螺杆,再由螺杆带动工具完成各项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八合一绞肉豆浆机,其所述的加工工具包括连接在螺杆下头的磨 轮,磨轮制有进料导流槽,所述的连接圈与机体由螺纹相连,连接圈内壁制有磨齿,磨齿与 磨轮相配合,在支承板下的容器内安装滤网,磨轮、连接圈由塑料或者金属材料所制成。磨 齿与磨轮相配合,用于制豆浆,由磨轮与连接圈内壁的磨齿作用把黄豆磨成浆,导流槽有利 于黄豆进入,滤网对豆桨过滤。其所述的加工工具包括连接在螺杆下的多孔板,多孔板包括 塑料或者金属材料所制成。多孔板用于绞肉、挤面条、拉条、拉面、榨汁等。所述多孔板的形 状、大小是各种不一样的,根据实际使用而制造。制成多孔板的材料可用塑料或者钢、铜、铝 等金属材料。其所述的加工工具包括粉碎刀片,粉碎刀片用于碎肉等,粉碎刀片的形状和构 造包括各种类型,不受附图限制。其所述的加工工具包括粉碎刀片和多孔板。既有粉碎刀 片,又有多孔板用于绞肉榨汁,磨碎效果好,用于水果的榨汁,西红柿等榨汁;大蒜等磨碎。其所述的连接圈下面连接接料管,用于做香肠。其所述的机体旁安装固定架,固定架的夹口 与桌子或者台板相固定,并有螺丝和垫片,用于做香肠等,安装牢靠,不滑动,有利于操作。 其所述的摇臂的头部制有倒钩,倒钩与竖直伞齿轮或/和手柄相配合。有了倒钩使摇臂不 容易滑出。其所述的盖口下制有卡子,在机体上制有凹口,卡子与凹口相配合。连接牢靠, 拆卸省力。其所述的支承板制有开孔的口盖和卡板,口盖和卡板与底座容器口的出料口和 凹槽相配合,有利于倒出物料和定位配合。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八合一绞肉豆浆机为制豆浆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八合一绞肉豆浆机为做香肠的构造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向示意图; 图4是竖直伞齿轮与平放伞齿轮啮合示意图; 图5是机体截面示意图; 图6是粉碎刀片的一种形式示意图; 图7是拉面多孔板示意图; 图8是绞肉多孔板示意图; 图9是面条多孔板示意图; 图10是拉条多孔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八合一绞肉豆浆机,如图1-图IO所示,包括底座容器,底座 容器1上连接中孔的支承板2,支承板上有连接圈3,连接圈3与机体4相连接,其特征在于 机体4的内壁上制有刮齿41和槽42,机体4中安装螺杆5,螺杆5上头安装平放伞齿轮51, 平放伞齿轮51与竖直伞齿轮52相啮合,竖直伞齿轮由摇臂56带动,机体上有盖43,在螺杆 的下头连接加工工具。本机下部包括底座容器1,以底座容器的盖作为支承板2,支承板2 的中部开孔,上部包括机体4和连接圈3,机体呈竖直式机身,主要机构安装在机体内,所有 打浆、绞肉、破碎、挤出、榨汁、压面等都在机体中进行。完成上述主要的机构包括机体3的 内壁制有刮齿41(内刀)和槽42,机体中安装螺杆5,螺杆转动后一方面推动物料(如豆、 肉、面等)向下,另一方面与机体内壁的刮齿等配合作用把豆、肉等挤碎、绞碎。螺杆5上头 连接带动机构,包括平放伞齿轮51和竖直伞齿轮52,以及摇臂56等,机体上有盖43,保护 机体上部(或称齿轮箱部分),在螺杆5的下头连接专用加工工具,根据物料和使用目的不 同,选用不同的加工工具。工作时用手摇动摇臂,摇臂带动竖直伞齿轮52,坚直伞齿轮与平 放伞齿轮51相配合,竖直伞齿轮与平放伞齿轮组成传动机构带动螺杆5,再由螺杆带动工 具完成各项功能。其所述的加工工具包括连接在螺杆5下头的磨轮6,磨轮制有进料导流槽 61,所述的连接圈3与机体4由螺纹相连,连接圈3内壁制有磨齿31,磨齿31与磨轮6相配 合,在支承板2下的容器内安装滤网21,磨轮、连接圈由塑料或者金属材料所制成。磨齿与 磨轮相配合,用于制豆浆,由磨轮与连接圈内壁的磨齿作用把黄豆磨成浆,导流槽有利于黄 豆进入,滤网对豆浆过滤。其所述的加工工具包括连接在螺杆5下的多孔板7,多孔板包括 塑料或者金属材料所制成。多孔板用于绞肉、挤面条、拉条、拉面、榨汁等。所述多孔板的形状、大小是各种不一样的,根据实际使用而制造,如图7是拉面多孔板、图8是绞肉多孔板、 图9是面条多孔板、图IO是拉条多孔板,还可以举出各种形状的多孔板。制成多孔板的材 料可用塑料或者钢、铜、铝等金属材料。其所述的加工工具包括粉碎刀片8,粉碎刀片用于绞 肉等,粉碎刀片的形状和构造包括各种类型,不受附图限制。其所述的加工工具包括粉碎刀 片8和多孔板7。既有粉碎刀片,又有多孔板用于绞肉榨汁、磨碎效果好,用于水果的榨汁, 西红柿等榨汁;大蒜等磨碎。其所述的连接圈3下面连接接料管81,用于做香肠,如图2所 示,其具体结构在连接圈内制有凸台35,在连接管头部制有扩口 36,扩口与凸台相配合,安 装简单,连接牢靠。其所述的机体4旁安装固定架82,固定架的夹口 83与桌子或者台板相 固定,并有螺丝88和垫片89,用于做香肠等,安装牢靠,不滑动,有利于操作。其所述的摇 臂56的头部制有倒钩58,倒钩58与竖直伞齿轮52或/和手柄59相配合。有了倒钩使摇 臂不容易滑出,在实际产品中,摇臂与竖直伞齿轮连接处也可以制有防滑卡槽91,并有扣帽 92,扣帽制有锁扣93,锁扣与卡槽相配合。其所述的盖43 口下制有卡子45,在机体4上制 有凹口44,卡子45与凹口44相配合。连接牢靠,拆卸省力。其所述的支承板2制有开孔的 口盖25和卡板26,口盖和卡板与底座容器1 口的出料口 11和凹槽12相配合,有利于倒出 物料和定位配合。
权利要求八合一绞肉豆浆机,包括底座容器,底座容器(1)上连接中孔的支承板(2),支承板上有连接圈(3),连接圈(3)与机体(4)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机体(4)的内壁上制有刮齿(41)和槽(42),机体(4)中安装螺杆(5),螺杆(5)上头安装平放伞齿轮(51),平放伞齿轮(51)与竖直伞齿轮(52)相啮合,竖直伞齿轮由摇臂(56)带动,机体上有盖(43),在螺杆的下头连接加工工具。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合一绞肉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工工具包括连接在螺 杆下头的磨轮(6),磨轮(6)制有进料导流槽(61),所述的连接圈与机体由螺纹相连,连接 圈(3)内壁制有磨齿(31),磨齿(31)与磨轮(6)相配合,在支承板(2)下的容器内安装滤 网(21),所述的磨轮(6)、连接圈(3)由塑料或者金属材料所制成。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合一绞肉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工工具包括连接在螺 杆下的多孔板(7),多孔板(7)包括塑料或者金属材料所制成。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合一绞肉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工工具包括粉碎刀片(8)。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合一绞肉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工工具包括粉碎刀片 (8)和多孔板(7)。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合一绞肉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圈下面连接接料管(81) 。
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八合一绞肉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体旁安装固定架(82) ,固定架(82)的夹口 (83)与桌子或者台板相固定,并有螺丝(88)和垫片(89)。
8.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八合一绞肉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摇臂(56)头部制有倒钩 (5S),倒钩(58)与竖直伞齿轮(52)或/和手柄(59)相配合。
9.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八合一绞肉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43) 口下制有卡子 (45),在机体(4)上制有凹口 (44),卡子(45)与凹口 (44)相配合。
10.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八合一绞肉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承板(2)制有开孔的 口盖(25)和卡板(26), 口盖和卡板与底座容器(1) 口的出料口 (11)和凹槽(12)相配合。
专利摘要八合一绞肉豆浆机,包括底座容器,底座容器上连接中孔的支承板,支承板上有连接圈,连接圈与机体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机体的内壁上制有刮齿和槽,机体中安装螺杆,螺杆上头安装平放伞齿轮,平放伞齿轮与竖直伞齿轮相啮合,竖直伞齿轮由摇臂带动,机体上有盖,在螺杆的下头连接加工工具。
文档编号A47J44/00GK201452985SQ200920119168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1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1日
发明者任金勇, 潘同超 申请人:任金勇;潘同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