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压连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3894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下压连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压连动结构,特别涉及一种能节省连动结构 空间、有效利用施力且使用上更为安全的下压连动结构。
背景技术
参照图5所示内容,为一般的下压连动结构的侧视图。在公知的下压 连动结构中,包含一脚踏构件501; 二支架502,该脚踏构件501的一侧枢 设于该二支架502的间; 一推进杆503,为该脚踏构件501所顶抵而使设于 该推进杆503的侧边的齿轮5031前后移动; 一弹簧504,水平设于该推进 杆503的内,以使该推进杆503与该脚踏构件501在前移至顶点时而为复 位; 一传动轴承505,藉由设于传动轴承505下的第一齿轮(未显示于图 中)以接收该推进杆503的应力,使齿轮5051旋转;及一单向轴承506, 藉由齿轮而接收来自该传动轴承505的应力,用以当该推进杆503为前移 时该单向轴承506的轴体5061为旋转,而当为复位(即,为逆向)时,该 轴体5061继续保持同向的惯性旋转,如此而使枢设于该轴体5061的载体 5062 (例如脱水构件)为旋转的目的; 一基座507,该脚踏构件501、该 推进杆503、该弹簧504、该传动轴承505以及该单向轴承506皆设于该基 座507上。
使用者自上方踩踏脚踏构件501,使脚踏构件501经水平施力分量而 将推进杆503以水平推动。该推进杆503侧边的齿轮5031向前推进,带 动传动轴承505的齿轮5051随的转动。脚踏构件501不再受力后,弹簧 504可自动将推进杆503拉回原来位置,连带使传动轴承505以反方向旋 转,亦将脚踏构件501推回原来位置。在习知的设置上,脚踏构件501必须够大,以传送充分的力量。 如此,因为必须设置脚踏构件501的支架502及水平的弹簧504,此种 下压连动结构所占用的空间大。且容易因为推进杆503及弹簧504的水平 往复运动摩擦而造成构件耗损。且,使用者是斜向往下施力以使推进杆 503水平移动,亦即,使用者所施的力并非被完全利用,仅施力的水平分 量为所利用,而施力的垂直分量为多余耗损。此种下压传动结构的传动 效能低落。又,脚踏构件501与支架502的间的缝隙有可能造成使用时夹 住使用者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下压连动结构所占用空间大、构件容易耗损、传动效 能低落、及使用上有可能造成危险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压传 动结构,其占用空间较小、构件不易耗损、传动效能高、且使用上不易 发生危险。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为 一种下压连动结构,设置于一 基座上,包含 一下压螺纹杆,其外径表面具有连动凸块(或称为「外 螺纹」); 一弹簧,用以使该下压螺纹杆被下压后为复位; 一传动轴承, 具有一容置部,用为容置该下压螺纹杆,该容置部的内径表面具有内螺
纹,以与该下压螺纹杆外径表面的连动凸块啮合,该传动轴承具有传动 齿轮; 一单向轴承,具有对应齿轮,以与该传动轴承的传动齿轮互相咬 合; 一支撑件,延伸自该基座而设置于该下压螺纹杆及该容置部的内径 表面之间,以保持该下压螺纹杆为上下移动且作为该传动轴承旋转的轴 心。
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一脚踏板,设置于该下压螺 纹杆的上端部,以供使用者踩踏,以及一软式轴承片,设于该传动轴承 之下,使该传动齿轮能顺畅地旋转;该传动轴承的容置部内径表面的内螺纹之间的间距可为等间距或不
等间距;
一旋转轴,设置于该单向轴承之内;
该下压螺纹杆外径表面的连动凸块为部份设置于该下压螺纹杆外径 表面,且该支撑件包覆未设置该连动凸块的该下压螺纹杆的外径表面, 且该连动凸块的横向长度大于该支撑件的横向长度 ,
该弹簧的上端部部份插入该下压螺纹杆的杆管中,或该弹簧设置于 该下压螺纹杆之下,以使该弹簧复位时带动该下压螺纹杆复位;
该旋转轴的上端部设置一载体;
该传动轴承的容置部内径表面的内螺纹间距自上侧而往下逐渐变
小;
该下压螺纹杆于未设置该连动凸块处设置一纵向条形空间,以供固 定于该支撑件上的一穿透件通过而上下移动;
该单向轴承的对应齿轮的上表面设置具有一厚度并覆盖该旋转轴的 外径表面的防水盖,该对应齿轮的上表面与该防水盖之间可选择性地自 该上表面延伸设置一凸起部,以避免水滴入该单向轴承。
采用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为
(1) 此下压连动结构所占用的空间较小;
(2) 减少使用者使用时的危险;
(3) 使用者对此下压连动结构施加的力不会有多余浪费。

图l为本实用新型下压连动结构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压连动结构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压螺纹杆及支撑件的结合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压螺纹杆及支撑件的剖面图; 图5为一般的下压连动结构的构造侧视图。图中标号部件名称
101:下压螺纹杆,1012:连动凸块,102:弹簧,103:传动轴承, 1031:传动齿轮,1032:内螺纹,104:单向轴承,1041:对应齿轮,1042: 防水盖,105:支撑件,106:基座,107:旋转轴,108:脚踏板,109: 纵向条形空间,110:穿透件,111:载体,112:上盖,113:软式轴承 片,501:脚踏构件,502:支架,503:推进杆,5031:齿轮,504:弹
簧,505:传动轴承,5051:齿轮,506:单向轴承,5061:轴体,5062: 载体,507: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
以下将参照图式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熟知本技艺者当 可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范围的内,仍能脱离部份或是全部下 述细节而实现本实用新型。在各图式中,相同的组件符号代表相同的组 件。
参照图1及图2,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下压连动结构的剖面图及爆 炸图。设置于一基座106上的下压连动结构包含一下压螺纹杆101,其外 径表面具有连动凸块(或称为「外螺纹」)1012; —弹簧102,其上端部 部份插入该下压螺纹杆101的杆管中,用以使该下压螺纹杆101被下压后 为复位; 一传动轴承103,具有一容置部,用为容置该下压螺纹杆,该容 置部内径表面具有内螺纹1032,以与该下压螺纹杆101的连动凸块1012啮 合(是否为'啮合,?),该传动轴承103具有传动齿轮1031; —软式轴 承片113,设于该传动轴承103之下,使该传动轴承103能顺畅地旋转;一 单向轴承104,具有对应齿轮1041,与该传动齿轮1031互相咬合;及一支 撑件105,延伸自该基座106而设置于该下压螺纹杆101及该容置部的内径 表面之间,以保持该下压螺纹杆101为上下移动且作为该传动轴承103旋 转的轴心。 一上盖112盖住该传动齿轮1031、该单向轴承104、该对应齿轮1041及该基座106。或者,在上述的下压连动结构中,该弹簧102可设 于该下压螺纹杆101之下,以使该下压螺纹杆101被下压后为复位。参照 图l,其中,单向轴承104的对应齿轮的上表面设置具有一厚度并覆盖该 旋转轴107的外径表面的防水盖1042,该对应齿轮的上表面与该防水盖 1042之间可选择性地自该上表面延伸设置一凸起部,以避免水滴入单向 轴承104。又,应注意者为,传动齿轮1031与对应齿轮1041为连动设置, 图1中所示者为传动齿轮1031及对应齿轮1041交会处的剖面图。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下压螺纹杆101于未设置该连动凸块1012处设 置一纵向条形空间109,以供固定于该支撑件105上的一穿透件110通过 而上下移动。设置该穿透件110的目的为该弹簧102使该下压螺纹杆101 复位时,该下压螺纹杆101不会自容置部弹出。其中,该纵向条形空间 109为长形,使该下压螺纹杆101仍能自由上升下降。
当向下施力于下压螺纹杆101之上时,其外径表面的连动凸块1012 会沿着容置部内径表面的内螺纹1032而向下移动,逐渐压縮弹簧102。 对应于该下压螺纹杆101的下移,由于该下压螺纹杆101带动该传动轴 承103外周缘的齿轮1031旋转而使该传动轴承103为旋转。该齿轮1031 带动该单向轴承104外周缘的齿轮1041而旋转。如此可带动设于单向轴 承104中的旋转轴107旋转,当该传动轴承103因该下压螺纹杆101下 移而为一正方向旋转时该单向轴承104的旋转轴107为一方向的旋转, 而当该下压螺纹杆101因复位带动该传动轴承103为逆向旋转复位时, 由于该单向轴承104的特性,设置于该单向轴承104内的旋转轴107将 继续保持该方向的惯性旋转,如此而使枢设于该旋转轴107的载体111 为同向惯性旋转的目的。
以下叙述复位的动作。当使用者藉由提脚或是离开该下压螺纹杆101 而去除该下压螺纹杆101的受力时,被压縮的弹簧102会恢复原状,藉 此使下压螺纹杆101外径表面的连动凸块1012沿着传动轴承103内径表面的内螺纹1032反向上升,而传动轴承103外周缘的齿轮1031亦反向 旋转。显然,单向轴承104外周缘的齿轮1041亦会反向旋转。
此处,该单向轴承104的特性为仅容许其中所设的旋转轴107以单一 方向旋转。即使单向轴承104停止旋转或是以反方向旋转(即,停止对 旋转轴107施加力矩或是以反向对旋转轴107施加力矩),但仍容许旋转 轴107以相同的方向继续旋转,直到反向摩擦力的作用使之停止旋转为 止。
在上述的下压连动结构中,为了方便施力,可在下压螺纹杆101的上 端部设置平坦的一脚踏板108,供使用者踩踏。若使用者连续多次踩踏脚 踏板108,亦即,等到弹簧102使脚踏板108向上复位之后,立即再度向 下施力,则下压螺纹杆101不断上下移动,连带使传动轴承103亦不断 以不同方向旋转。如此则带动单向轴承104以不同方向不停旋转。由上 述的单向轴承104的特性可知,可对旋转轴107不断施以力矩,而使旋 转轴107加速旋转。显然,载体111亦会加速旋转,载体111所承受的 离心力随之增加,且在单向轴承104停止旋转或是反向旋转之后,仍能 继续旋转直到旋转轴107停止旋转为止。对于应用在如拖把脱水方面十 分有用。使用者利用离心力的原理即可轻松将拖把脱水,不需费力拧绞 拖把。
又,传动轴承103的容置部内径表面的内螺纹1032可为常规螺纹 或是曲线螺纹。前述的常规螺纹为各螺纹之间为等间距,曲线螺纹则相 反,各螺纹之间为不等间距。在传动轴承103的内螺纹1032为常规螺纹 的情况中,脚踏板108下降所需的施力大小皆相同。在传动轴承103的 内螺纹1032为曲线螺纹的情况中,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传动轴承103 的上侧内螺纹间距较大而往下逐渐变小,则使用者踩踏脚踏板108使下 压螺纹杆101开始下降时所需的施力较小,到脚踏板108接近传动轴承 103的下端部的施力后期所需的施力较大,如此使用者可得到较舒适的使用感觉,以方便加速该载体lll旋转的目的。
参照图3及图4,其分别为显示本实用新型的下压螺纹杆101及支撑 件105的结构的立体图及剖面图(未设置传动轴承103)。该下压螺纹杆 101的连动凸块1012为在该下压螺纹杆101的外径表面上部分设置,在 该外径表面上未设置该连动凸块1012处为以延伸自基座106的支撑件 105所包覆而支撑,其包覆方式为该连动凸块1012的横向长度较该支撑 件105的横向长度为长。
在一实施例中,仅在该下压螺纹杆101外径表面的对向的两侧具有 连动凸块1012。而支撑件105邻接于对向设置的连动凸块1012,并亦对 向设置,以稳固地支撑下压螺纹杆101,使下压螺纹杆101仅能上下移动 而不会左右平移。且支撑件105的横向长度小于下压螺纹杆101外径表 面的连动凸块1012的横向长度,如图3及4所示,以使下压螺纹杆101 外径表面的连动凸块1012啮合传动轴承103的容置部内径表面的内螺纹 1032,使传动轴承103可旋转。
由图l中可看出,弹簧102为垂直设置,且不需设置用以支撑脚踏板 108的支架,因此可以縮减占用空间,且在使用时,使用者较不易被脚踏 板108及传动轴承103之间的空隙夹住,因此减少危险。又,下压螺纹 杆101的运动方向与使用者施力方向平行,没有多余的施力耗损。
权利要求1、一种下压连动结构,设置于一基座上,包含一下压螺纹杆,其外径表面具有连动凸块;一弹簧,用以使所述下压螺纹杆被下压后为复位;一传动轴承,具有一容置部,用为容置所述下压螺纹杆,所述容置部的内径表面具有内螺纹,以与所述下压螺纹杆外径表面的连动凸块啮合,所述传动轴承具有传动齿轮;一单向轴承,具有对应齿轮,以与所述传动轴承的传动齿轮互相咬合;及一支撑件,延伸自所述基座而设置于所述下压螺纹杆及所述容置部的内径表面之间,以保持所述下压螺纹杆为上下移动且作为所述传动轴承旋转的轴心。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下压连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一脚踏板, 设置于所述下压螺纹杆的上端部,以供使用者踩踏,以及一软式轴承片, 设于所述传动轴承之下,使所述传动齿轮能顺畅地旋转。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下压连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 承的容置部内径表面的内螺纹之间的间距可为等间距或不等间距。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下压连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一旋转轴, 设置于所述单向轴承之内。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下压连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螺 纹杆外径表面的连动凸块为部份设置于所述下压螺纹杆外径表面,且所 述支撑件包覆未设置所述连动凸块的所述下压螺纹杆的外径表面,且所 述连动凸块的横向长度大于所述支撑件的横向长度。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下压连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 上端部部份插入所述下压螺纹杆的杆管中,或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下压 螺纹杆之下,以使所述弹簧复位时带动所述下压螺纹杆复位。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压连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 的上端部设置一载体。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下压连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 承的容置部内径表面的内螺纹间距自上侧而往下逐渐变小。
9、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下压连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螺 纹杆于未设置所述连动凸块处设置一纵向条形空间,以供固定于所述支 撑件上的一穿透件通过而上下移动。
10、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下压连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轴 承的对应齿轮的上表面设置具有一厚度并覆盖所述旋转轴的外径表面的 防水盖,所述对应齿轮的上表面与所述防水盖之间可选择性地自所述上 表面延伸设置一凸起部,以避免水滴入所述单向轴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压连动结构,设置于一基座上,包含一下压螺纹杆,其外径表面具有连动凸块;一弹簧,用以使该下压螺纹杆被下压后为复位;一传动轴承,具有一容置部,用为容置该下压螺纹杆,该容置部的内径表面具有螺纹,以与该下压螺纹杆的连动凸块啮合,该传动轴承具有传动齿轮;一单向轴承,具有对应齿轮,以与该传动轴承的传动齿轮互相咬合;及一支撑件,延伸自该基座而设置于该下压螺纹杆及该容置部的内径表面的间,以保持该下压螺纹杆为上下移动且作为该传动轴承的轴心。
文档编号A47L13/60GK201431435SQ20092015069
公开日2010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6日
发明者丁明哲, 吕燕超 申请人:吕燕超;丁明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