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型水瓶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4500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漏斗型水瓶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漏斗功效的水瓶盖,能将开水顺利引流入水瓶内。
背景技术
目前的水瓶盖功用单一,仅起到保持瓶口卫生的作用,在水瓶使用过程中,显得作 用不大,可有可无,而且水瓶瓶口较小,在往里加水时,容易开水外泄,使部分水流到地板 上,甚至还可能伤到人,一部分水从瓶口外沿顺着水瓶外壳流到底部囤起,使得在使用它倒 开水时,水又从水瓶外壳底部流到地板上,弄湿地板,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也给生活带来了 不便,以上所述,急待设计解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设计巧妙、使用方便、便于 放置的漏斗型水瓶盖。 本设计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漏斗型水瓶盖,分为两个部分,即 水瓶盖可旋下上半部分,水瓶盖可旋下下半部分;水瓶盖可旋下下半部分包括两个螺旋、一 小型漏斗与一漏斗底座;水瓶盖可旋下下半部分开口处和盖身1/2处各有一螺旋,分别用 于连接水瓶瓶身与水瓶盖可旋下上半部分,小型漏斗用于对开水的引流,漏斗底座用于插 入水瓶瓶口以固定小型漏斗的位置,不让其晃动,同时对开水也有一定的引流作用。开水通 过小型漏斗与漏斗底座顺利进入水瓶。 对照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巧妙、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造价低、能避免开水外泄烫伤人或者打湿地板等优点,不用时很方便就收起来了,不占用其 它空间,值得推广运用。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各附图相同部分的标号一致)


图1是本设计实施例一的水瓶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设计实施例一的水瓶盖立面透视示意图; 图3是本设计实施例一的组合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设计实施例一的水瓶盖可旋下上半部分示意图; 图5是本设计实施例一的水瓶盖可旋下下半部分示意图; 图6是本设计实施例一的水瓶盖可旋下下半部分的平面示意图; 图7是本设计实施例一的水瓶盖可旋下下半部分的使用组合示意图。 其中1、水瓶盖,2、水瓶盖盖口螺旋,3、水瓶盖可旋下上半部分,4、盖身1/2处一
螺旋,5、小型漏斗,6、水瓶盖可旋下下半部分,7、漏斗底座,8、开水,9、水瓶瓶口 , 10、水瓶外
壳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7所示,从水瓶上取下水瓶盖1 ,从盖身1/2处一螺旋4把盖子旋分成水 瓶盖可旋下上半部分3和水瓶盖可旋下下半部分6两个部分,把水瓶盖可旋下下半部分6 上的漏斗底座7放入水瓶瓶口 9,这样水瓶盖可旋下下半部分6就倒立与水平瓶口 9处,将 开水8沿着可旋下下半部分内径倒入,经过小型漏斗5与漏斗底座7流入水瓶,使用完后, 取下水瓶盖可旋下下半部分6,照原样收好即可。
权利要求一种漏斗型水瓶盖,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瓶盖可旋下上半部分,水瓶盖可旋下下半部分;水瓶盖可旋下下半部分包括两个螺旋、一小型漏斗与一漏斗底座;两个螺旋分别在水瓶盖可旋下下半部分的开口处和水瓶盖身1/2处,分别连接水瓶瓶身与水瓶盖可旋下上半部分。
专利摘要一种漏斗型水瓶盖,解决现有水瓶盖功用单一、水瓶瓶口较小、往里加水易外泄的问题,其特征是分为两个部分,即水瓶盖可旋下上半部分,水瓶盖可旋下下半部分;水瓶盖可旋下下半部分包括两个螺旋、一小型漏斗与一漏斗底座;水瓶盖可旋下下半部分开口处和盖身1/2处各有一螺旋,分别用于连接水瓶瓶身与水瓶盖可旋下上半部分,小型漏斗用于对开水的引流,漏斗底座用于插入水瓶瓶口以固定小型漏斗的位置,不让其晃动,同时对开水也有一定的引流作用。开水通过小型漏斗与漏斗底座顺利进入水瓶,不会有开水外泄的现象,造成人员的伤亡。本设计使用方便、成本低、易生产、安全性能高。
文档编号A47J41/02GK201469055SQ20092016168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3日
发明者彭芹 申请人:彭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