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714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煲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煲盖。
背景技术
现有的煲盖包括煲盖及设在煲盖上的把手,在煲盖上设有蒸汽出汽孔。使用时,蒸 汽从汽孔喷出,容易将人手烫伤,使用不是很安全;蟑螂等也容易从蒸汽出汽孔爬入煲内, 很不卫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使用安全、可靠,不会烫伤人手,蟑 螂不能爬入煲内的一种煲盖。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煲盖,包括煲盖及设在煲
盖上的把手;其特征在于在把手的下方设有与煲盖外侧配合的上端盖,在上端盖的底部 设有与上端盖内部相通的透气孔,在煲盖上设有通孔,该通孔的位置与上端盖的位置相对
应并与其相通;在煲盖内侧设有与上端盖可拆分及固定连接的并与之相通的下端盖,在下 端盖上设有与之相通的出气口 ,在下端盖内设有可上下移动并能将出气口盖住的挡片。 在所述的上端盖内设有一凸柱,在所述的下端盖内设有套设在凸柱外的轴套,轴 套与凸柱螺纹配合,所述的挡片套设在轴套上并可上下移动。 所述的挡片为硅胶挡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为,使用安全、可靠,不会烫伤人手,蟑螂不能 爬入煲内,保持了锅内的清洁;由于不用工具即可将把手从煲盖上拆下,清洗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图3另一种状态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 如图1至5所示,其是一种煲盖,包括煲盖2及设在煲盖上的把手1 ;本实用新型 的特点是在把手1的下方设有与煲盖2外侧配合的上端盖ll,在上端盖的底部设有与上 端盖内部相通的透气孔12,在煲盖上设有通孔21,该通孔的位置与上端盖的位置相对应并 与其相通;在煲盖内侧设有与上端盖可拆分及固定连接的并与之相通的下端盖3,从而将 把手可拆分的固定在煲盖上,在下端盖上设有与之相通的出汽口 31,在下端盖内设有可上下移动并能将出气口盖住的挡片4。使用时,当煲内没有蒸汽,挡片4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在 下端盖3上并将出气口31盖住,蟑螂不能爬入煲内,保持了煲内的干净;当煲内产生足够的 蒸汽时,蒸汽将挡片往上顶,蒸汽从出汽口 31进入下端盖内,再经过通孔21进入上端盖11, 然后从透气孔12流出。 在本实施例中,上端盖ll内设有一凸柱13,在下端盖3内设有套设在凸柱外的轴 套32,轴套与凸柱螺纹配合,挡片4套设在轴套上并可上下移动,这样挡片可定向的上下移 动;挡片4为硅胶挡片;在下端盖上设有六个出汽口 31。
权利要求一种煲盖,包括煲盖及设在煲盖上的把手;其特征在于在把手(1)的下方设有与煲盖(2)外侧配合的上端盖(11),在上端盖的底部设有与上端盖内部相通的透气孔(12),在煲盖上设有通孔(21),该通孔的位置与上端盖的位置相对应并与其相通;在煲盖内侧设有与上端盖可拆分及固定连接的并与之相通的下端盖(3),在下端盖上设有与之相通的出气口(31),在下端盖内设有可上下移动并能将出气口盖住的挡片(4)。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煲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上端盖(11)内设有一凸柱 (13),在所述的下端盖内设有套设在凸柱外的轴套(32),轴套与凸柱螺纹配合,所述的挡片 (4)套设在轴套上并可上下移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煲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片(4)为硅胶挡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煲盖,包括煲盖及设在煲盖上的把手;特点是在把手的下方设有与煲盖外侧配合的上端盖,在上端盖的底部设有与上端盖内部相通的透气孔,在煲盖上设有通孔,该通孔的位置与上端盖的位置相对应并与其相通;在煲盖内侧设有与上端盖可拆分及固定连接的并与之相通的下端盖,在下端盖上设有与之相通的出气口,在下端盖内设有可上下移动并能将出气口盖住的挡片。其优点为使用安全、可靠,不会烫伤人手,蟑螂不能爬入煲内,保持了锅内的清洁;由于不用工具即可将把手从煲盖上拆下,清洗方便。
文档编号A47J36/06GK201469022SQ200920188459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9日
发明者李国禧, 简广 申请人:简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