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铝质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具锅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质锅的复合锅底。
背景技术:
由于铝是非导磁材料,因此传统的铝质锅不适宜在电磁灶上使用,针对上述现状
市场出现了一种铝质锅的复合锅底,其一种是将它是在原有铝质锅底复合上一层不锈钢底
面,将底面与锅底焊接而成,其缺陷在于加工工艺复杂,需要将钢板焊接在铝质锅的底部,
焊接需要专门的设备,同时很容易影响到锅底表面的光洁度,且焊接的成本也较高。还有
如一专利号为ZL02217063. 4(公告号为CN2544654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铝质锅的复合
锅底》披露了一种这样的结构,其在铝质锅底的底部复合上钢板,其特征在于在钢板的表面
冲压出多个翻孔,将钢板贴合在铝质锅底的底部进行冷挤压,使铝质锅底的铝金属变形后
挤入到钢板上的翻孔内,同时翻孔的翻边压入到铝锅锅底的铝基体内,与铝基体紧紧抱住,
将钢板复合固定在铝质锅底的底部上。该复合锅底具有加工简单、成本低、连接比较牢固
等优点,但是,由于导磁发热板是复合固定在锅体一面,造成锅体和导磁发热板是不同材料
做成,在频繁的热胀冷縮的场合下,容易产生热应力,造成锅子底面产生外凸或者内凹的变
形,特别是锅子底面外凸后会造成很多危险因素,如旋转不稳定,使锅子内热烫物体伤及人
身,所以需要进一步改进。 现在的一种锅子是,在铝质锅的锅体外包裹上一层不锈钢板,它存在的缺点是不锈钢板导热性能不如铝质的,所以传热不够均匀;另外,在锅底也容易产生变形,是锅子底面外凸后,造成很多危险因素。 这是传统的复合锅底存在的弊病缺陷,需要进一步改进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实用、防止锅底变形、导热均匀的经过复底的铝质锅。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铝质锅,其包括有[0007] —铝质的锅体,底部的下表面是用来复合的表面; —导磁发热金属板,采用翻孔朝上的板材,复合固定在锅体底部的下表面上;[0009] 其特征在于 另有一金属板,采用不锈钢、铜板或者钛板,形状大小与锅体内腔配合,从而覆盖固定在锅体内面上。
或者是,一种铝质锅,其包括有 —铝质的锅体板材,底部的下表面是用来复合的表面; —导磁发热金属板,采用翻孔朝上的板材,复合固定在锅体板材的下表面上;[0014] 其特征在于 另有一金属板,采用不锈钢、铜板或者钛板,复合固定在锅体板材的上表面,构成复合板; 最后,将复合板拉伸制成锅体,使导磁发热金属板复合固定在锅体底部的下表面,
而金属板,形状大小与锅体内腔配合,并覆盖固定在锅体内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翻孔是采用圆形、方形、五边形或者六边形翻孔。 最后,所述的翻孔是呈环圈排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下面的的导磁发热金属板和上面的金属板相对布置的结构,能有效消除导磁发热金属板和铝质锅体不同材料造成的热应力,减少了复底锅的底部高温后容易变形的缺陷,消除了锅底外凸现象,提高了安全性能,而且,锅体外部采用铝质,而铝质导热更加均匀,所以使锅体发热效果更好,结构实用。
图1实施例子1锅体的剖视图; 图2实施例子1锅体的局部放大图; 图3实施例子1锅体的分解图; 图4实施例子2锅体的分解图; 图5实施例子2锅体的剖视图; 图6实施例子2锅体的局部放大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0027] 实施例子1 如图1-3所示的一种铝质锅,包括铝质的锅体l,锅体1底部的下表面是用来复合的表面1. 1, —导磁发热金属板2,采用翻孔朝上的板材,通常是不锈钢板材,翻孔2. 1可以采用圆形的翻孔,或者是其它形状,如方形的、五边形的或者六边形的翻孔,翻孔2. l是呈环圈均匀排列,可以通过挤压,使导磁发热金属板2固定在锅体1底部的表面1. 1上;[0030] 另有一金属板3,通常采用不锈钢板,也可以采用钛板或者铜板,其形状大小与锅体内腔1. 2配合,通过压制工艺,覆盖固定在锅体1内面上,做成整个的复底的铝质锅。[0031] 实施例子2 如图4-6所示的一种铝质锅,其采用双层复合板4,双层复合板4下层是铝质的,作为锅体板材4. l,锅体板材4. 1底部的下表面是用来复合的表面; 双层复合板4上层是不锈钢板、铜板或者钛板作为金属板4. 2,复合固定在锅体板材4. 1的上表面;形状大小与锅体板材配合; —导磁发热金属板2,采用翻孔朝上的板材,通常是不锈钢板材,翻孔2. 1可以采用圆形的翻孔,或者是其它形状,如方形的、五边形的或者六边形的翻孔,翻孔2. l是呈环圈均匀排列,可以通过挤压,使导磁发热金属板2复合固定在锅体板材4. 1的下表面上;[0035] 最后,将复合板4拉伸成锅体,使导磁发热金属板2复合固定在锅体底部的下表面,而金属板4. 2,形状大小与锅体内腔1. 2配合,并覆盖固定在锅体内面上,做成整个的复底的铝质锅。
权利要求一种铝质锅,其包括有一铝质的锅体,底部的下表面是用来复合的表面;一导磁发热金属板,采用翻孔朝上的板材,复合固定在锅体底部的下表面上;其特征在于另有一金属板,采用不锈钢、铜板或者钛板,形状大小与锅体内腔配合,从而覆盖固定在锅体内面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质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孔是采用圆形、方形、五边形或者六边形翻孔。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铝质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孔是呈环圈排列。
4. 一种铝质锅,其包括有一铝质的锅体板材,底部的下表面是用来复合的表面;一导磁发热金属板,采用翻孔朝上的板材,复合固定在锅体板材的下表面上;其特征在于另有一金属板,采用不锈钢、铜板或者钛板,复合固定在锅体板材的上表面,构成复合板;最后,将复合板拉伸成锅体,使导磁发热金属板复合固定在锅体底部的下表面,而金属板,形状大小与锅体内腔配合,并覆盖固定在锅体内面上。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铝质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孔是采用圆形、方形、五边形或者六边形翻孔。
6.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铝质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孔是呈环圈排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质锅,其包括有一铝质的锅体,底部的下表面是用来复合的表面;一导磁发热金属板,采用翻孔朝上的板材,复合固定在锅体底部的下表面上;其特征在于另有一金属板,采用不锈钢、铜板或者钛板,形状大小与锅体内腔配合,从而覆盖固定在锅体内面上;它采用下面的的导磁发热金属板和上面的金属板相对布置的结构,能有效消除导磁发热金属板和铝质锅体不同材料造成的热应力,减少了复底锅的底部高温后容易变形的缺陷,提高了安全性能。
文档编号A47J36/02GK201542439SQ20092019907
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3日
发明者陆意祥 申请人:陆意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