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承重效果的烧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105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承重效果的烧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烧烤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作方便,占用
空间小,便于携带,适合一次性使用的烧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烧烤已成为人们娱乐聚餐或旅游野餐时喜欢选择的饮食方式之一。但一般 的烧烤器具均较笨重,而且占用空间也大。另外,对于专业制造的烧烤器具来说,需要电源 或燃气提供热源;对于自制的烧烤器具来说,则需要木炭等来提供热源。前述种种现状的存 在,使得烧烤器具的携带较为困难。同时,由于在反复、多次的使用中可能缺少彻底的卫生 清理,还容易藏污纳垢,造成食品污染。为此,本申请人曾于2008年11月1日向中国专利 局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为200820178370. 4),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巧、不需 电源、便于携带、一次性使用、适于娱乐聚餐或旅游野餐的烧烤装置。该烧烤装置克服了现 有烧烤装置的各种缺陷,但在使用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由于金属薄板制做的烧烤盘受热后 的承受力开始下降,只能烧烤不超过一公斤的烧烤物,否则就会造成坍塌,致使使用效果受 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解决以上所述的坍塌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承重效果的 烧烤装置。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对前述实用新型专利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技术 方案是 —种具有承重效果的烧烤装置,包括以金属薄板制做的烧烤盘,所述的烧烤盘内 设置有上、下层金属丝网,所述的上、下层金属丝网之间设置装有炭块的烧烤炭网篮,所述 的烧烤炭网篮与下层金属丝网之间设置有燃料包;所述的烧烤盘为设置有四个侧壁的四边 形,其中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开有安装孔,所述烧烤盘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具有两个对称端 头的铁丝托架,所述铁丝托架的对称端头穿进所述烧烤盘两个相对侧壁上的安装孔,所述 烧烤盘的内底部与两个相对侧壁的交接处分别设置有金属支撑杆,所述的金属支撑杆位于 两个所述铁丝托架的同侧端头下方。 所述的金属薄板为铝箔。 所述的金属支撑杆为具有弹性的钢丝、弹簧钢丝或合金钢丝。 所述金属支撑杆的长度超过所述铁丝托架同侧的两个端头之间的距离。 所述的烧烤炭网篮,包括由金属丝网制做的金属丝网托和覆在所述金属丝网托上
的金属丝网隔,所述的金属丝网托和金属丝网隔之间设置有分组排列的炭块。 所述的炭块以横向2 4个为一组,纵向设置2 6组,较佳设置是横向3个为一
组,纵向设置4组。 所述上、下层金属丝网之间的烧烤炭网篮设置为1 3个,一般的为2个。
3[0012] 所述的烧烤炭网篮与下层金属丝网之间设置的燃料包与所述烧烤炭网篮的位置 相适应。 所述烧烤盘两个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置与所述的烧烤炭网篮和燃料包位置相应 的通风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承重效果的烧烤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由于该装置由金属薄板制成的烧烤盘、单元模块的烧烤炭网篮以及可以拆卸 的托架构成,故体积小巧,易于组装,方便携带; (2)由于该置的整体结构均以成本低廉的金属薄板和金属丝网制作,且使用的燃 料包以及烧烤炭网篮也为一次性产品,故成本低廉,利于娱乐聚餐或旅游野餐时一次性使 用; (3)由于该装置设置有铁丝托架,可以很好的支撑烧烤盘,故避免了烧烤过程中, 所述烧烤盘因放置不稳定可能发生的翻倒现象; (4)由于该装置为一次性使用产品,且无需电源,所以,节能、卫生,使用方便,无需 用后的清理工作; (5)由于该装置内置有金属支撑杆,所以,增强了其承重效果,即便烧烤重量超过 原来3倍 10倍的烧烤物,也不会发生烧烤盘坍塌现象。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承重效果的烧烤装置的构成示意图; 图2是在本实用新型中的烧烤盘内设置金属支撑杆的情况示意图; 图3、图4分别是本实用新型中烧烤炭网篮的构成示意图和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铁丝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以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烧烤装置的构成情况,图2示意了在本实用新型中的烧烤 盘l内设置支撑杆14的情况。 由图1、图2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烧烤装置,包括以金属薄板制做的烧烤盘l,所述 的烧烤盘1内设置有上层金属丝网5和下层金属丝网2,所述的上、下层金属丝网5和2之 间设置装有炭块的烧烤炭网篮4,所述的烧烤炭网篮4与所述的下层金属丝网2之间设置 有燃料包3 ;所述的烧烤盘为设置有四个侧壁的四边形,其中两个相对的侧壁上开有安装 铁丝托架10的安装孔,所述烧烤盘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具有两个对称端头11的铁丝托架 IO,所述铁丝托架10的对称端头11穿进所述烧烤盘1两个相对侧壁上的安装孔,所述烧烤 盘1的内底部与两个相对侧壁的交接处分别设置有金属支撑杆14,所述的金属支撑杆14位 于两个所述铁丝托架的同侧端头11下方,并且其长度超过所述铁丝托架10同侧两个端头 11之间的距离。这样的设置,可以使所述烧烤盘1向下的压力传递到所述的金属支撑杆14 上,并使所述的金属支撑杆14在所述烧烤盘1的重力作用下产生与所述铁丝托架10位置 相应且方向向上的弹性力,从而加大所述的铁丝之架IO对所述烧烤盘1的支撑力。 为了使烧烤盘1更加轻巧,本实用新型采用铝箔做为制作所述烧烤盘1的金属薄板。 所述的金属支撑杆14可采用铁丝制作。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目的,还可以将所述的金属支撑杆14设置为 弹性较大的钢丝、弹簧钢丝或合金钢丝等。 多次试验证明当所述的金属支撑杆14为一般的铁丝时,所述的烧烤装置可承受 三或四公斤的烧烤物,其承重能力是原来的3 4倍;当所述的金属支撑杆14为具有弹性 的钢丝、弹簧钢丝或合金钢丝时,所述的烧烤装置可承受承十公斤左右的烧烤物,其承重能 力是原来的IO倍左右。可见,内置具有弹性的金属支撑杆14,会使本装置的承重效果更好, 而且,所述金属支撑杆14的弹性会在一定程度上随着所述烧烤盘中所放烧烤物的重量增 加而增强。 所述上层金属丝网5和下层金属丝网2之间的烧烤炭网篮4,可根据烧烤装置的
大小设置为1 3个。例如,制作一个很小的供一人自用或两人合用的烧烤装置,可以只设
置1个烧烤炭网篮4;再如,制作一个较大的可供多人同时聚餐使用的烧烤装置,可以设置3
个烧烤炭网篮4。图示的实施例是一个大小适中的烧烤装置,其中的烧烤炭网篮4设置为2 个。 所述烧烤炭网篮4与所述下层金属丝网2之间的燃料包3, 一般的是根据烧烤装 置的大小与所述的烧烤炭网篮4相应设置,即在每个烧烤炭网篮4的下面相应设置1个燃 料包3,为的是便于点燃所述烧烤炭网篮4中的炭块7。因此,对于只设置1个烧烤炭网篮 4的烧烤装置,可以只设置1个燃料包3 ;对于设置了 3个烧烤炭网篮4的烧烤装置,可以相 应设置3个燃料包3。图示的实施例中设置了 2个烧烤炭网篮4,所以,相应设置了 2个燃 料包3。 为了便于通风,以使炭块7燃烧的更好,并且便于点燃燃料包3,本实用新型还在 所述烧烤盘1四个侧壁中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了通风口 9。所述的通风口 9与所述 的烧烤炭网篮4和燃料包3位置相对,一般情况下,可根据烧烤装置的大小设置1 3。图 示的实施例中设置了2个。 图3、图4分别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烧烤装置中烧烤炭网篮4的结构情况。 由图3、图4可见,所述的烧烤炭网篮4,包括由金属丝网制成的金属丝网托6和覆 在所述金属丝网托6上的金属丝网隔8,所述的金属丝网托6和金属丝网隔8之间设置有 分组排列的炭块7,所述炭块7以横向2 4个为一组,可根据所述烧烤炭网篮4的大小纵 向设置2 6组。图示实施例中的设置是横向3个为一组,纵向设置为4组。如果要将所 述的烧烤炭网篮4设置的小一些,以使烧烤盘1的整体形状更显秀气,也可以横向3个为一 组,纵向设置为3组;或者横向2个为一组,纵向设置为4组。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铁丝托架10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铁丝托架10的设置目的是为了使所述的烧烤装置在任意场合均可以稳定放 置,并避免烧坏其周围的木制品家具或餐具等。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烧烤盘1的底部两侧对 称设置了两个铁丝托架IO,所述的铁丝托架10包括底脚13以及两个端头11和两个托肩 12,所述的端头11与所述烧烤盘1两个相对侧面上设置的孔相适应,并以穿过该孔的连接 方式将铁丝托架IO安装在烧烤盘1的底部两侧;所述的托肩12用于支撑所述烧烤盘1的底 部两端,以加强烧烤盘1在烧烤过程中的稳定性;所述底脚13的形状可以如图5(a) 、4(b)、4(c)所示的那样,也可以是图中没有示出的其它形状。图l所示的实施例选用了图4(a)示 出的底脚形状。 所述的铁丝托架10可以很好的起到支撑烧烤盘1的作用,不仅克服了常见的四条 腿托架难以支撑烧烤盘的缺点,也同时使烧烤装置的整体结构变得小巧、美观,而且在不进 行烧烤或存放烧烤装置时,还可以将其折叠在所述烧烤盘1的底面上。 为了经济实用,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价格低廉的金属薄板和金属丝网作为制作烧烤 装置的材料;为了便于轻松的手工制作,本实用新型选用了很薄的铝箔作为制作烧烤盘1 的金属薄板,而且所用的金属丝网也选择了很轻软的材料制作。 为了组装方便,本实用新型中的烧烤炭网篮4采用了单元模块的设置方式,且燃 料包和炭块均为一次性产品。 本实用新型具有承重效果的烧烤装置,与现有技术的各种烧烤器具以及申请人前 次申请的烧烤装置相比,具有诸多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实用性很好。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意性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所示的 也只是一种实施例而已。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在实际实施中,其中的烧烤盘、铁 丝托架、烧烤炭网篮等部件的形状、数量、设置方式以及烧烤炭网篮中炭块的数量和排列方 式,均可能根据整体装置的大小变化发生相应改变;而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其他人员也 可能通过对本实用新型中某些部件的改变作出与本实用新型实质等同的设计。需要指出的 是,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宗旨,所有显而易见的改变以及实质等同的设计,均包含 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具有承重效果的烧烤装置,包括以金属薄板制做的烧烤盘,所述的烧烤盘内设置有上、下层金属丝网,所述的上、下层金属丝网之间设置装有炭块的烧烤炭网篮,所述的烧烤炭网篮与下层金属丝网之间设置有燃料包;所述的烧烤盘为设置有四个侧壁的四边形,其中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开有安装孔,所述烧烤盘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具有两个对称端头的铁丝托架,所述铁丝托架的对称端头穿进所述烧烤盘两个相对侧壁上的安装孔,其特征是,所述烧烤盘的内底部与两个相对侧壁的交接处分别设置有金属支撑杆,所述的金属支撑杆位于两个所述铁丝托架同侧端头的下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承重效果的烧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金属薄板为铝箔。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承重效果的烧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金属支撑杆为 具有弹性的钢丝、弹簧钢丝或合金钢丝。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承重效果的烧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金属支撑杆的长 度超过所述铁丝托架同侧的两个端头之间的距离。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承重效果的烧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烧烤炭网篮,包 括由金属丝网制做的金属丝网托和覆在所述金属丝网托上的金属丝网隔,所述的金属丝网 托和金属丝网隔之间设置有分组排列的炭块。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承重效果的烧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炭块以横向2 4个为一组,纵向设置2 6组;所述上、下层金属丝网之间的烧烤炭网篮设置为1 3个。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承重效果的烧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炭块以横向3个 为一组,纵向设置4组;所述上、下层金属丝网之间的烧烤炭网篮设置为2个。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承重效果的烧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烧烤炭网篮与 下层金属丝网之间设置的燃料包与所述烧烤炭网篮的位置相适应。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承重效果的烧烤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烧烤盘两个相对 的侧壁上分别设置与所述的烧烤炭网篮和燃料包位置相应的通风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承重效果的烧烤装置,其构成包括以金属薄板制做的烧烤盘,所述的烧烤盘内设置有上、下层金属丝网,所述的上、下层金属丝网之间设置装有炭块的烧烤炭网篮,所述的烧烤炭网篮与下层金属丝网之间设置有燃料包;所述的烧烤盘为设置有四个侧壁的四边形,其中的两个相对侧壁上开有安装孔,所述烧烤盘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具有两个对称端头的铁丝托架,所述铁丝托架的对称端头穿进所述烧烤盘两个相对侧壁上的安装孔,所述烧烤盘的内底部与两个相对侧壁的交接处分别设置有金属支撑杆,所述的金属支撑杆位于两个所述铁丝托架同侧端头的下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体积小巧,节约能源,易于组装,方便携带,避免坍塌,洁净卫生。
文档编号A47J37/06GK201542453SQ200920220828
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2日
发明者郑秀群 申请人:郑秀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