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泡茶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903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的泡茶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泡茶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泡茶包。
背景技术
绿茶我国被誉为“国饮”。现代科学大量研究证实,茶叶确实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生化成份,茶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药理作用,还对现代疾病,如辐射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有一定的药理功效,被各类人群所喜爱。但为了更方便地饮用绿茶,大多数人选择使用茶包泡茶。茶包的出现并不是为了减低或提升茶叶质量,而是为了方便携带和冲泡,更多的是顾及便捷性,自然不可避免的要损伤茶叶的外形。爱喝茶的人通常不会用茶包泡茶,因为里面都是茶叶末子,没有香头和茶叶在杯中灵动的美感。但直接用茶叶泡茶时,经常会将漂浮的茶叶喝进嘴里,而且泡完之后的残渣会沾在杯子里,不易清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泡茶包,它结构简单,耐热无毒,免去了人们直接使用茶叶泡茶时,将茶叶喝进嘴里或不易清理茶叶残渣的问题,使用方便。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是由立体茶包 1、吊线扣2、线3和吸盘4组成,立体茶包1顶端设置有吊线扣2,吊线扣2上穿扎有线3,线 3的末端设置有吸盘4。所述的立体茶包1为卡通动物、飞机、潜水艇、船只、爱心等造型,其表面均布通孔 5,且立体茶包1为两半,一侧可旋转连接,一侧扣接。所述的立体茶包1采用硅胶材质制作。安全无毒耐热。使用时,打开立体茶包1,将适量的茶叶放进立体茶包1内部后扣合,将装上茶叶的立体茶包1浸入开水中,吸盘4吸附在杯体外壁上,立体茶包1不会沉入杯底。沏泡完毕后,将立体茶包1提出,打开后清理掉茶叶残渣即可。本发明结构简单,耐热无毒,免去了人们直接使用茶叶泡茶时,将茶叶喝进嘴里或不易清理茶叶残渣的问题,使用方便。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是由立体茶包1、吊线扣2、线3 和吸盘4组成,立体茶包1顶端设置有吊线扣2,吊线扣2上穿扎有线3,线3的末端设置有吸盘4。
所述的立体茶包1为卡通动物、飞机、潜水艇、船只、爱心等造型,其表面均布通孔 5,且立体茶包1为两半,一侧可旋转连接,一侧扣接。所述的立体茶包1采用硅胶材质制作。安全无毒耐热。使用时,打开立体茶包1,将适量的茶叶放进立体茶包1内部后扣合,将装上茶叶的立体茶包1浸入开水中,吸盘4吸附在杯体外壁上,立体茶包1不会沉入杯底。沏泡完毕后,将立体茶包1提出,打开后清理掉茶叶残渣即可。本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简单,耐热无毒,免去了人们直接使用茶叶泡茶时,将茶叶喝进嘴里或不易清理茶叶残渣的问题,使用方便。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的泡茶包,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立体茶包(1)、吊线扣O)、线⑶和吸盘⑷ 组成,立体茶包⑴顶端设置有吊线扣0),吊线扣⑵上穿扎有线(3),线(3)的末端设置有吸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泡茶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茶包(1)表面均布通孔(5),且立体茶包(1)为两半,一侧可旋转连接,一侧扣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泡茶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茶包(1)采用硅胶材质制作。
全文摘要
一种新型的泡茶包,它涉及一种泡茶工具。它是由立体茶包(1)、吊线扣(2)、线(3)和吸盘(4)组成,立体茶包(1)顶端设置有吊线扣(2),吊线扣(2)上穿扎有线(3),线(3)的末端设置有吸盘(4)。所述的立体茶包(1)表面均布通孔(5),且立体茶包(1)为两半,一侧可旋转连接,一侧扣接。它结构简单,耐热无毒,免去了人们直接使用茶叶泡茶时,将茶叶喝进嘴里或不易清理茶叶残渣的问题,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A47G19/16GK102396957SQ20101028339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5日
发明者王晓钧 申请人:王晓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