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清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6922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手动清洗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洗器,尤其涉及一种适于厨房用品清洗的手动清洗器。
技术背景 当今,在绝大多数家庭当中,锅、碗、杯、瓶等厨房用品的清洗还处于一块抹布、一 盆清水的状况。人们在清洗这些器皿的时候,常常是用抹布在其表面反复擦洗,不仅耗费时 间多,而且双手还沾满油腻。几乎每个人谈到这项家务时都会感到精神不爽,它有时还会引 起家庭矛盾,甚至夫妻为此闹离婚也不乏其例。为了从这项烦恼的家务中解脱出来,目前市 场上出现了洗碗机、清洗器等厨房用产品,但这类产品不仅价格高、体积大,而且使用起来 费时、费电,安全性较低,操作不便,不为人们所接受。

实用新型内容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动清洗器,该清洗器结构小、 重量轻、效率高、价格低、环保、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手动清洗器,包括壳体、操作杆、短轴齿轮、棘轮机构、清洗杆、卷簧,所述操作 杆呈“L”形,其一端与卷簧一起固定在壳体上,且可绕固定点旋转,另一端设有内齿轮,所述 操作杆的拐角处从壳体的一侧探出;所述操作杆通过内齿轮与短轴齿轮上的齿轮啮合,所 述短轴齿轮通过其两侧的轴端固定在壳体上,且可绕其轴心旋转;所述短轴齿轮与棘轮机 构固定连接;所述清洗杆一端固定于壳体内,且可绕其轴线旋转,另一端位于壳体外;所述 棘轮机构与清洗杆相接触,将运动传递给清洗杆。所述操作杆与卷簧铰接固定在壳体上,所述棘轮机构包括摆动板、至少一个棘爪、 大齿轮;所述摆动板与大齿轮同心套在短轴齿轮的轴上,所述摆动板与短轴齿轮的端面固 定连接,所述摆动板端部至少有一个凸耳,所述棘爪通过其上的短柱与凸耳可转动连接;所 述大齿轮端面有一圆槽,所述圆槽的边缘有一圈棘齿;所述棘爪与棘齿相配合;所述清洗 杆固定于壳体内的一端有齿轮,所述棘轮机构通过大齿轮与清洗杆固定于壳体内的齿轮相 啮合。所述大齿轮的直径D大于或等于清洗杆固定于壳体内的齿轮的直径d,为了达到 轻轻按动操作杆就能使清洗杆转动多圈的目的,所述大齿轮的直径D大于清洗杆固定于壳 体内的齿轮的直径d。为了减少卷簧的阻力,所述棘轮机构包括两个棘爪,所述摆动板端部有两个凸耳, 所述两个棘爪分别通过其上的短柱与两个凸耳可转动连接。还包括清洗头,所述清洗头上有毛刷,所述清洗头与清洗杆位于壳体外的一端螺 纹连接。为了适应不同被清洗器具的形状,所述清洗头有三爪或呈圆柱形结构。为了使操作舒服,按人手握杆状态,所述操作杆长杆处的外侧设为波浪状。[0012]为了降低劳动强度,也为了能防水、耐腐蚀、美观、更经济,所述壳体、操作杆、短轴齿轮、棘轮机构、清洗杆为塑料件。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杆利用杠杆原理,工作时,按动操作杆,操作杆以固定于壳体的 一端为支点并克服卷簧的弹力而转动,从而带动短轴齿轮旋转,短轴齿轮则带动棘轮机构 运转,棘轮机构带动清洗杆旋转,进而带动清洗头旋转进行清洗厨房器具;当手脱离操作杆 时,由于卷簧的弹力作用,操作杆被弹回,与之相啮合的短轴齿轮与摆动板则逆向旋转,根 据棘轮机构工作原理,棘轮只能做单向转动,则棘爪与大齿轮上的棘齿脱离啮合,大齿轮则 不动;利用棘轮机构减少了卷簧的阻力,也降低了齿轮之间的磨损,延长了清洗器的寿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可用于锅、碗、杯、瓶、筷等厨房器具的清洗,当然也可用于家庭卫生洁具的清 洗,效率高、效果好;不需消耗其他任何能源,绿色环保。2.产品耐水、耐腐,重量轻,结构紧凑,造型美观,造价低廉。3.结构小、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使用过程基本手不粘水,所以不伤手、不腻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将壳体部分剖开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短轴齿轮、棘轮机构、清洗杆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去掉清洗杆、清洗头后其余部件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操作杆,2-1-内齿轮,2-2-拐角处,2-3-长杆处,3-短轴齿轮, 3-1-轴端,4-清洗杆,4-1-齿轮,5-卷簧,6-清洗头,7-摆动板,7-1-凸耳,8-棘爪,8-1-短 柱,9-大齿轮,9-1-圆槽,9-2-棘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手动清洗器,包括壳体1、操作杆2、短轴齿轮3、棘轮 机构、清洗杆4、卷簧5、清洗头6。操作杆2呈“L”形,其一端与卷簧5 —起铰接固定在壳体1上,且可绕固定点旋转, 另一端设有内齿轮2-1,操作杆2的拐角处2-2从壳体1的一侧探出,操作杆2长杆处2-3 的外侧设为波浪状;操作杆2通过内齿轮2-1与短轴齿轮3上的齿轮啮合,短轴齿轮3通过 其两侧的轴端3-1固定在壳体1上,且可绕其轴心旋转。棘轮机构包括摆动板7、两个棘爪 8、大齿轮9 ;摆动板7与大齿轮9同心套在短轴齿轮3的轴上,摆动板7与短轴齿轮3的端 面固定连接,摆动板7端部有两个凸耳7-1,棘爪8通过其上的短柱8-1与凸耳7-1可转动 连接;大齿轮9端面有一圆槽9-1,圆槽9-1的边缘有一圈棘齿9-2 ;棘爪8与棘齿9_2相配
合 O清洗杆4 一端有齿轮4-1固定于壳体1内,另一端位于壳体1外,棘轮机构通过大 齿轮9与清洗杆4固定于壳体1内的齿轮4-1相啮合,清洗头6与清洗杆4位于壳体1外 的一端螺纹连接。本实施例大齿轮9的直径大于齿轮4-1的直径;壳体1、操作杆2、短轴齿 轮3、棘轮机构、清洗杆4为塑料件。以清洗碗为例,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操作者用手按动操作杆2,操作杆2以固定于壳体1的一端为支点并克服卷簧5的弹力而转动,从而带动短轴齿轮3旋转,短轴齿轮3则带动棘轮机构的摆动板7与棘爪8旋转,棘爪8与棘齿9-2相啮合,带动大齿轮9旋转; 大齿轮9带动清洗杆4旋转,进而带动清洗头6旋转进行清洗碗,本实施例清洗头6有三个 爪,在三爪上安装有毛刷(图中未示),因大齿轮9的直径D大于齿轮4-1的直径d,所以只 需轻轻按动操作杆2即可使得清洗头6旋转多圈;当手脱离操作杆2时,由于卷簧5的弹力 作用,操作杆2被弹回,与之相啮合的短轴齿轮3与摆动板7则逆向旋转,则棘爪8随摆动 板7旋转而与大齿轮9上的棘齿9-2脱离啮合,大齿轮9、清洗杆4则不动。 本实用新型清洗器用途广泛,结构小、重量轻、耐水、耐腐、效率高、效果好、价格 低、绿色环保、操作方便,且安全可靠,使用过程基本手不粘水,所以不伤手、不腻手。
权利要求一种手动清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操作杆、短轴齿轮、棘轮机构、清洗杆、卷簧,所述操作杆呈“L”形,其一端与卷簧一起固定在壳体上,且可绕固定点旋转,另一端设有内齿轮,所述操作杆的拐角处从壳体的一侧探出;所述操作杆通过内齿轮与短轴齿轮上的齿轮啮合,所述短轴齿轮通过其两侧的轴端固定在壳体上,且可绕其轴心旋转;所述短轴齿轮与棘轮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清洗杆一端固定于壳体内,且可绕其轴线旋转,另一端位于壳体外;所述棘轮机构与清洗杆相接触,将运动传递给清洗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清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与卷簧铰接固定在壳 体上,所述棘轮机构包括摆动板、至少一个棘爪、大齿轮;所述摆动板与大齿轮同心套在短 轴齿轮的轴上,所述摆动板与短轴齿轮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摆动板端部至少有一个凸耳, 所述棘爪通过其上的短柱与凸耳可转动连接;所述大齿轮端面有一圆槽,所述圆槽的边缘 有一圈棘齿;所述棘爪与棘齿相配合;所述清洗杆固定于壳体内的一端有齿轮,所述棘轮 机构通过大齿轮与清洗杆固定于壳体内的齿轮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动清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齿轮的直径D大于或等于 清洗杆 固定于壳体内的齿轮的直径d。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动清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齿轮的直径D大于清洗杆 固定于壳体内的齿轮的直径d。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动清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机构包括两个棘爪,所述 摆动板端部有两个凸耳,所述两个棘爪分别通过其上的短柱与两个凸耳可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动清洗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洗头,所述清洗头上 有毛刷,所述清洗头与清洗杆位于壳体外的一端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动清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头有三爪或呈圆柱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清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长杆处的外侧设为波 浪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动清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操作杆、短轴齿轮、 棘轮机构、清洗杆为塑料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清洗器,包括壳体、操作杆、短轴齿轮、棘轮机构、清洗杆、卷簧,所述操作杆呈“L”形,其一端与卷簧一起固定在壳体上,且可绕固定点旋转,另一端设有内齿轮,所述操作杆的拐角处从壳体的一侧探出;所述操作杆通过内齿轮与短轴齿轮啮合,所述短轴齿轮固定在壳体上,且可绕其轴心旋转;所述短轴齿轮与棘轮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清洗杆一端固定于壳体内,且可绕其轴线旋转,另一端位于壳体外;所述棘轮机构与清洗杆相接触,将运动传递给清洗杆。本实用新型结构小、重量轻、效率高、效果好、价格低;不需消耗其他能源,绿色环保;耐水、耐腐,操作方便、安全可靠;使用过程基本手不粘水,不伤手、不腻手。
文档编号A47L17/04GK201585954SQ201020022490
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13日
发明者李洪达, 莫盛秋, 赖华清 申请人: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