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4592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拖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与一种清洁装置有关,详而言之,系指一种拖把。
背景技术
公知一种拖把如中国台湾公告编号第M257778号「拖把之结构改良」新型专利案 所示,图1即显示该新型专利的结构。该拖把包含有一握柄10 ;—扳体41,枢设于握柄10 上,供人手扳动;二延伸杆50,设于握柄10底端;一座体60,具有一块座61及枢设于该块座 61 二侧的座板62,该二块座61的顶面分别以二连杆51枢接于该二延伸杆50,该座体60底 面装设一吸收体30。一拉杆42,其二端分别连接该座体60的块座61及该扳体41。当该拖把如图1所示的状态时,吸收体30呈平直状,即可将拖把使用于拖地。将 扳体41往上扳,可经由该拉杆42将座体60上移,该二座板62将呈对折状并移入该二延伸 杆50之间,吸收体30即被挠曲并受该二座板62挤压,以便将吸收体的水份挤出。此种结构的拖把固然有其使用的方便性,然而,经实际使用显示,该拖把在使用 上,该座体60容易挠动、内移,影响使用效果。请参图1,在该公知构造中,该二连杆51为垂 直设计,其顶端的二枢接点B间距离与其底端二枢接点A间的距离相同,而且,各连杆51 二 端并未有任何抵靠,容易左右摇摆。由于该二座板62内侧与块座61之间为枢接结构,换言 之,座体60为一个可折弯的设计,拖地时,当有一作用力F施加于座体60且其施力位置位 于座体60的二枢接点A间的位置时,将容易造成该二连杆51底端向内角位移,以及该二座 板62向内移入的现象,如假想线所示,座体60即不易保持平直状态,使得拖地不顺畅。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拖把,以克服上述传统结构的缺陷,使该拖把的连 杆不会轻易地摇动,从而使该夹座可稳固地保持于平直的状态。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拖把,其特征在于,包含有—握杆;一供人手扳动的拉柄,枢设于该握杆上;一底座,固设于该握杆底端,具有二座部以及一位于该二座部之间且开口朝下的 空间;该二座部呈中空;二连杆,其顶端分别枢接于该二座部底端,各该连杆顶端位于该底座的座部内;一夹座,具有一枢块以及二夹板,该二夹板内侧端分别枢接于该枢块二侧;该二连 杆底端分别与该夹座的该二夹板枢接;该夹座底面装设有胶绵;一用以带动该夹座移入该底座空间或使该枢块及该二夹板伸展呈平直状态的连 动杆,其顶端连接于该拉柄,而底端连接于该夹座的枢块;该夹座呈平直状态下,该二连杆呈倾斜状,其底端枢接点间的间距大于其顶端的 枢接点间的间距,且该二连杆外侧均抵靠于该底座二侧。其中,各该连杆的外侧面设一抵接部,并以该抵接部接触各该座部。其中,该夹座的各该夹板包括可相对滑动的一固定板及一活动板,该固定板底面与该活动板顶面间相嵌接;该二连杆底端与该二固定板枢接;该二活动板内侧端分别与该 枢块二侧枢接;该二活动板底面装设胶绵。其中,各该固定板底面沿其纵向设有一轨道;各该活动板顶面设有嵌条,该固定板 及该活动板通过该轨道与该嵌条相嵌接。其中,各该活动板设有供胶绵扣接的扣孔。其中,各该固定板设有槽孔,对应于该活动板的扣孔。其中,各该夹板底面设有扣孔。其中,该底座顶面设有穿孔;该连动杆穿越该底座的穿孔。于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中,该夹座呈平直状态下,该二连杆呈倾斜,其底端枢接点间 的间距大于其顶端的枢接点间的间距,且该二连杆外侧均抵靠于该底座二侧。据此,可使连 杆具有定位效果,不易向内旋摆,并使夹座得以更稳固地保持于平直状态,不会轻易地往底 座内移,使拖地更为顺利。为使审查员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以及所达成的功效,以下兹举 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示详细说明于后。

图1是公知一种拖把的正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大部分解立体图。图4是图2的4-4剖线的剖面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固定板的底视立体图。图6是图4的6-6剖线的剖面图。图7显示本实用新型的连杆的机构图。图8及图9显示本实用新型夹压胶绵的作动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拖把10的一较佳实施例,主要包含有一握杆 20、一拉柄30、一底座40、二连杆50、一夹座60及一连动杆85。该拉柄30枢设于该握杆20上,可上下旋摆。请配合参阅图3、图4,该底座40系一中空物体,固设该握杆20底端,其二侧各形 成一座部42,于该二座部42之间具有一开口朝下的空间44。该二连杆50的顶端51以枢轴52分别枢接于该二座部42底端,而其底端55则以 枢轴56与该夹座60枢接。各连杆50顶端51位于底座40内,而底端55则外露出底座。该夹座60具有一枢块62以及二夹板64,该二夹板64内侧分别以枢轴65枢设于 该枢块62 二侧。因此,该夹座为一可活动弯折的结构。各该夹板64设有扣孔66;该二连 杆50底端分别与该二夹板64枢接。一胶绵80,呈长条状,其顶面固设二连接片82,并通过该二连接片82顶面的扣耳 84与该二夹板64的扣孔66扣接,使得胶绵80以可拆卸的设计装设于夹座60底面,以便更 换胶绵。[0036]该连动杆85,较佳地为一 U形杆体,穿过该底座40顶面的穿孔46,其底端穿接于 该夹座60的枢块62的贯孔63而与枢块62连接,其顶端则连接该拉柄30,扳动该拉柄时, 即可经由该连动杆85而带动该夹座60。实施上,各该夹板64可为单件式(one piece);本实施例的夹板64包括一固定板 70及一活动板75。各该固定板70顶端设有凸耳71,与各连杆50底端枢接。请参阅图5, 固定板70的底面沿其纵向更设有一轨道73,该轨道二侧壁设有翼片74,以限制轨道的开 口。各该活动板75的内侧端设一枢接部76,而顶面设有嵌条77,各该嵌条的断面呈外宽内 窄状。该活动板75以其嵌条77嵌接于该固定板70的轨道73中,如图6,据此,活动板与固 定板可相对滑动。该二夹板64以其固定板70与该二连杆50枢接,而以该二活动板75的枢 接部76与该枢块62枢接;夹板64的扣孔66设于活动板75上,使胶绵80装设于活动板。 此外,请参阅图5、图6,各固定板70设有四个长条形的透空槽孔72,分别位于该轨道73 二 侧,且对应该等扣孔66,以容纳胶绵80的连接片82的扣耳84顶端。使用时,将拉柄30往下扳动,如图2,可将夹座60往座体40底端推出,使枢块62 及夹板64伸展呈平直状态,胶绵80即呈直条状,使拖把可用于拖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设计重点在于,请参阅图4、图7,当该夹座60伸展呈平直状态 时,该二连杆50底端的枢接点(即枢轴56)间的间距D大于其顶端枢接点(即枢轴52)间 的间距C,使得连杆50呈倾斜,并非呈垂直状,该二连杆50底端向外倾斜,且其外侧面均抵 靠在各座部42底端的内壁面,如图4。各连杆的外侧面设一抵接部58与座部42接触。据 此,连杆具有一向外抵靠的定位点,当拖把10使用时,连杆50底端不易向内旋摆,进而令座 体60稳固地保持于平直状态,不会轻易地向内折弯。再者,由图7可知,连杆底端位于其顶 枢接点(枢轴52)的垂直线E的外侧,在底枢接点(枢轴56)尚未向内越过该垂直线E时, 连杆并不容易向内旋摆。欲挤压胶绵80时,将拉柄30向上拉起,通过该连动杆85将夹座60往底座40的 空间44拉入,该二夹板64将相对于枢块62而摆动,如图8,并移入该空间44中形成对折状 态,产生夹压胶绵的作用。继续将拉柄上拉时,可更进一步拉引该枢块62及该活动板75,使 活动板75在固定板70上滑移,并更往该空间44移入,令胶绵80末端完全移入夹板64内, 使胶绵全部受到挤压,可将胶绵内的水份完全挤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拖把,使连杆50具有定位作用,不易向底座内摆入,确保该 夹座60保持于平直状态,不会晃动及折弯,使拖地更为方便及有效率。上揭诸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限制。
权利要求一种拖把,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握杆;一供人手扳动的拉柄,枢设于该握杆上;一底座,固设于该握杆底端,具有二座部以及一位于该二座部之间且开口朝下的空间;该二座部呈中空;二连杆,其顶端分别枢接于该二座部底端,各该连杆顶端位于该底座的座部内;一夹座,具有一枢块以及二夹板,该二夹板内侧端分别枢接于该枢块二侧;该二连杆底端分别与该夹座的该二夹板枢接;该夹座底面装设有胶绵;一用以带动该夹座移入该底座空间或使该枢块及该二夹板伸展呈平直状态的连动杆,其顶端连接于该拉柄,而底端连接于该夹座的枢块;该夹座呈平直状态下,该二连杆呈倾斜状,其底端枢接点间的间距大于其顶端的枢接点间的间距,且该二连杆外侧均抵靠于该底座二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各该连杆的外侧面设一抵接部,并以该抵接 部接触各该座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该夹座的各该夹板包括可相对滑动的 一固定板及一活动板,该固定板底面与该活动板顶面间相嵌接;该二连杆底端与该二固定 板枢接;该二活动板内侧端分别与该枢块二侧枢接;该二活动板底面装设胶绵。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各该固定板底面沿其纵向设有一轨道;各该 活动板顶面设有嵌条,该固定板及该活动板通过该轨道与该嵌条相嵌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各该活动板设有供胶绵扣接的扣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各该固定板设有槽孔,对应于该活动板的扣孔。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各该活动板设有供胶绵扣接的扣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各该固定板设有槽孔,对应于该活动板的扣孔。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各该夹板底面设有扣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拖把,其特征在于该底座顶面设有穿孔;该连动杆穿越该底座 的穿孔。
专利摘要一种拖把,包含有一握杆;一拉柄,枢设于该握杆上;一底座,固设该握杆底端;二连杆,其顶端分别枢接于该底座二侧;一夹座,具有相枢接的一枢块以及二夹板;该二连杆底端分别与该二夹板枢接;该夹座底面装设一胶绵。可经由一连动杆带动该夹座拉动该拉柄,使该夹座往该底座移入,或使该夹座伸展呈平直状态。当该夹座呈平直状态时,该二连杆呈倾斜,其底端枢接点间的间距大于其顶端的枢接点间的间距,且该二连杆外侧均抵靠于该底座二侧,产生定位。据此,可使连杆不易向内旋摆,使夹座得以更稳固地保持于平直状态,使拖地更为顺利。
文档编号A47L13/257GK201612581SQ20102010766
公开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4日
发明者陈华田 申请人:陈华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