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烹饪机的新型搅拌翻炒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5086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烹饪机的新型搅拌翻炒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庭炊事用具,特别涉及到一种用于烹饪机的新型搅拌翻炒 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炒菜机采用的翻炒搅拌系统由于驱动装置下置,炒锅底部需要开孔, 导致炒锅渗漏时有发生,不仅污染发热盘,严重的还会导致触电事故。或者尽管翻炒搅拌系 统驱动装置上置,由于翻炒器与驱动装置的连接问题没有妥善解决,造成待加工食材放入 炒锅非常不方便,迫切需要一种安全又操作简便、适应广泛的搅拌翻炒系统。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烹饪机的搅拌翻炒系统。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烹饪机的搅拌翻炒系统,包括电机,电机固定板,内锅,上联轴器,下联轴 器,下联轴器固定套,支架,搅拌轴和翻炒器;上联轴器嵌装带螺纹铜套,活动片和弹簧;下 联轴器与下联轴器固定套之间由钢珠隔离;下联轴器上端结构为喇叭口,内部有与活动片 尺寸相匹配的凹槽;上联轴器内的活动片外侧上下两端均为斜面;下联轴器固定套由卡 簧和固定板所约束;下联轴器由卡簧和下联轴器固定套所约束。下联轴器、下联轴器固定 套、钢珠、支架、卡簧、搅拌轴和翻炒器组成独立部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下联轴器、下联轴器固定套、钢珠、支架、卡簧、搅拌 轴和翻炒器组成的部件是独立的,可方便地安装在上联轴器上或从上联轴器上取下,该设 计使烹饪机的搅拌翻炒系统上置,烹饪机炒锅底部无需开孔,可避免由于烹饪机炒锅底部 开孔带来的渗漏,且利于炒锅和翻炒器的清洁工作,又能方便地往炒锅内添加食材。取下独 立部件时,烹饪机可用于煎炸或烘烤食物,该设计使得烹饪机的功能获得加强。

图1是搅拌翻炒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用于烹饪机的新型搅拌翻炒系统,包括电机(1),电机固定板(3), 内锅(6),上联轴器(2),下联轴器(5),下联轴器固定套(4),支架(13),搅拌轴(8)和翻炒 器(7);上联轴器(2)嵌装带螺纹铜套(14),活动片(10)和弹簧(9),下联轴器(5)与下联 轴器固定套⑷之间由钢珠(12)隔离。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下联轴器(5)上端结构为喇叭口,内部有与活动片(6)尺寸相 匹配的凹槽。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联轴器(2)内的活动片(10)外侧上下两端均为斜面。[001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下联轴器固定套⑷由卡簧(11)和固定板(2)所约束。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下联轴器(5)由卡簧(11)和下联轴器固定套⑷所约束。
使用时,将上联轴器(2)旋紧于电机(1)输出轴上,下联轴器(5)、下联轴器固定套 (4)、钢珠(12)、支架(13)、卡簧(11)装配成独立部件,搅拌轴(8)和翻炒器(7)装配成独 立部件。搅拌轴(8)与下联轴器(5)连接到位后此独立部件靠支架(13)固定于内锅(6), 上,将待加工食材放入锅内,打下锅盖,上联轴器(2)和其中的活动片(10)自动插入下联轴 器中并随着上联轴器的转动,活动片(10)在弹簧(9)的驱动下自动进入下联轴器(5)的凹 槽中,进而通过下联轴器带动翻炒器(7)转动。
权利要求一种用于烹饪机的新型搅拌翻炒系统,包括电机(1),电机固定板(3),内锅(6),上联轴器(2),下联轴器(5),下联轴器固定套(4),支架(13),搅拌轴(8)和翻炒器(7),其特征在于上联轴器(2)嵌装带螺纹铜套(14),活动片(10)和弹簧(9),下联轴器(5)上端结构为喇叭口,内部有与活动片(6)尺寸相匹配的凹槽,所述下联轴器(5)与下联轴器固定套(4)之间由钢珠(12)隔离,所述下联轴器(5)、下联轴器固定套(4)、钢珠(12)、支架(13)、卡簧(11)、搅拌轴(8)和翻炒器(7)组成独立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烹饪机的新型搅拌翻炒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联轴器(2) 内的活动片(10)外侧上下两端均为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烹饪机的新型搅拌翻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联轴器 固定套⑷由卡簧(11)和固定板⑵所约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烹饪机的新型搅拌翻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联轴 器(5)由卡簧(11)和下联轴器固定套(4)所约束。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烹饪机的搅拌翻炒系统,包括电机,电机固定板,内锅,上联轴器,下联轴器,下联轴器固定套,支架,搅拌轴和翻炒器;上联轴器嵌装带螺纹铜套,活动片和弹簧;下联轴器与下联轴器固定套之间由钢珠隔离;下联轴器上端结构为喇叭口,内部有与活动片尺寸相匹配的凹槽;上联轴器内的活动片外侧上下两端均为斜面;下联轴器固定套由卡簧和固定板所约束;下联轴器由卡簧和下联轴器固定套所约束。本设计可避免炒锅底部开孔带来的渗漏,也避免了上置搅拌翻炒系统时食材加入的困难。
文档编号A47J36/00GK201701048SQ201020115678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8日
发明者付有明, 吴际憨 申请人:吴际憨;付有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