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5245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底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底座,特别是一种无菌过滤杯配合使用的底座。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与无菌过滤杯配合的底座,排水性能较差,无法完全排出过滤后的液体,特 别是处在底座边缘的液体,无法流入排水槽中。且中心的排水孔设计不合理,经常会因为内 外气压的关系,造成液体无法顺畅下流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排水顺畅,能完全将过 滤后的液体排出的底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底座,主要由圆柱形座体构成,座体上表 面由圆心开始阵列有同心的环形过滤槽,且在上表面的边沿设有向上凸沿;座体的下部为 圆环壁,且在下表面中心设有圆柱状凸起,圆柱状凸起中心设有排水通孔,排水通孔内设有 与排水通孔同心的排水塞,在排水塞表面上设有排水通道。排水塞上的排水通道能有效的 将液体导入到排水通孔中,保证液体的顺畅下流。为了进一步加强排水特性,所述的底座上表面均布有12条穿过环形过滤槽与排 水槽衔接的排水沟,排水沟的深度由座体外围向内逐渐加深。保证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向 排水通孔。且在环形过滤槽外围环形阵列有132条辐射排水槽。所述的圆环壁和圆柱状凸起之间通过加强筋连接,从而加强整个底座的强度。所 述的排水通孔为内锥结构的排水通孔。内锥结构的排水通孔能有效的和帽塞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底座结构设计合理,底座整个上表面都被环形过滤槽、辐射 排水槽覆盖,同时环形过滤槽和辐射排水槽都与排水沟连通,排水沟又与排水塞上的排水 槽连接,保证了所有液体均能从排水通孔内流出。同时这种底座具有强度高,能方便的和帽 塞完全密封连接,过滤面积大,生产成本低,极易量化生产等特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仰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俯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底座,主要由圆柱形座体1构成,座体1上表面由圆心开始阵列有同心的环形过滤槽2,12条排水沟3均勻的将环形过滤槽2 分成12块,且排水沟3的深度由座体1外围向内逐渐加深,上表面的边沿设有向上凸沿4 ; 凸沿4和环形过滤槽2之间的空间内阵列有132条辐射排水槽5。座体1的下部为圆环壁 6,且在下表面中心设有圆柱状凸起7,圆柱状凸起7中心设有排水通孔8,排水通孔8内设 有与排水通孔8同心的排水塞9,在排水塞9表面上设有排水通道10。排水塞9上的排水 通道10与12条排水沟3对应衔接。其中所述的圆环壁6和圆柱状凸起7之间通过加强筋 11连接,从而加强整个底座1的强度,所述的排水通孔8为内锥结构的排水通孔。
权利要求一种底座,主要由圆柱形座体构成,座体上表面由圆心开始阵列有同心的环形过滤槽,且在上表面的边沿设有向上凸沿;座体的下部为圆环壁,且在下表面中心设有圆柱状凸起,圆柱状凸起中心设有排水通孔,其特征是排水通孔内设有与排水通孔同心的排水塞,在排水塞表面上设有排水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其特征是所述的底座上表面均布有12条穿过环形过滤 槽与排水槽衔接的排水沟,排水沟的深度由座体外围向内逐渐加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座,其特征是所述的底座上表面环形过滤槽外围环形阵列 有132条辐射排水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底座,其特征是所述的圆环壁和圆柱状凸起之间通 过加强筋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底座,其特征是所述的排水通孔为内锥结构的排水 通孑L。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座,其特征是所述的排水通孔为内锥结构的排水通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底座,主要由圆柱形座体构成,座体上表面由圆心开始阵列有同心的环形过滤槽,且在上表面的边沿设有向上凸沿;座体的下部为圆环壁,且在下表面中心设有圆柱状凸起,圆柱状凸起中心设有排水通孔,排水通孔内设有与排水通孔同心的排水塞,在排水塞表面上设有排水槽。排水塞上的排水槽能有效的将液体导入到排水通孔中,保证液体的顺畅下流。所述的底座上表面均布有12条穿过环形过滤槽与排水槽衔接的排水沟,排水沟的深度由座体外围向内逐渐加深。这种底座结构设计合理,保证了所有液体均能从排水通孔内流出,具有强度高,能方便的和帽塞完全密封连接,过滤面积大,生产成本低,极易量化生产等特点。
文档编号A47J31/06GK201683583SQ201020120668
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日
发明者叶大林 申请人:叶大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