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坐便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8529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坐便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坐便器用的坐垫,尤其是一种一次性坐便垫。
背景技术
不少公共场所的厕所内都设立了坐便器。但是,每次如厕时,常发现这些坐便器并 不卫生,若皮肤与坐便器的直接接触,可能被传染某些疾病。因此,为了防止皮肤与坐便器 的直接接触,人们想出了各种办法,其中一次性坐便垫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一次性坐便垫的形状与坐便器的垫圈形状相匹配。其中,公开号为CN2877535Y 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坐便垫,其由塑料薄膜层和贴在该薄膜底面上的双面胶层组 成,它能够有效地隔湿和隔绝皮肤与坐便器的接触,并且与坐便连接固定性好,但是采用单 层的结构,其舒适度不够,而且冬天时坐在上面感觉比较凉。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舒适度较高的一次性坐便垫。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其包括与坐便器的垫圈 形状相匹配的防水层和贴在所述防水层下底面的胶质层,在所述防水层的上表面设有垫面层。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在所述垫面层和防水层之间设有绒毛浆层。本实用新型在防水层的上表面增设了垫面层,与仅设有防水层的一次性坐便垫相 比,使用的舒适度提高了 ;所述垫面层采用价格便宜的无纺布,或其它柔软、舒适、卫生的材 料,如纯棉材料,成本较低;另外无纺布或者纯棉材料可随意进行折叠成较小的体积,携带 方便。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有效隔离潮湿,防止着凉,隔除病菌,并且舒适度较 高,能有效防止有害病菌的传染和滋生。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向实施例一的剖视图;图3是图1中A-A向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看图1和图2,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包括与坐便器的垫圈形状相匹配的防水层 1和贴在所述防水层下底面的胶质层2,在所述防水层1的上表面设有垫面层4。所述防水层1采用PE薄膜或者PVC塑料薄膜等防水材料,能有效防湿和防潮。所述垫面层4采用单层无纺布,或其它柔软、舒适、卫生的材料,如纯棉材料。所述胶质层2采 用双面胶,分成四块或者更多块均勻分布在防水层1的下底面,或者胶质层2与防水层1形 状相匹配的。实施例二参看图1和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与坐便器的垫圈形状相匹配的防水层1和贴在所 述防水层下底面的胶质层2,在所述防水层1的上表面分别设有绒毛浆层3和垫面层4,所 述绒毛浆层3设在防水层1和垫面层4之间。进一步增加一次性坐便垫的舒适度。使用过程中,将一次性坐便垫的胶质层2铺在坐便器上,即可安心使用,卫生而且 便捷。采用本实用新型,其上层干爽、舒适,下层防潮、防水。本实用新型价格低廉,包装小巧轻便。每片单独一个小包装,或者采用一个较大包 装中盛装多个一次性坐便垫,如同纸巾一样携带方便,使用安全,舒适,卫生,能够有效阻止 病菌的交叉感染和传播。适合宾馆、医院或其它公共卫生场所使用。
权利要求一次性坐便垫,其包括与坐便器的垫圈形状相匹配的防水层(1)和贴在所述防水层下底面的胶质层(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水层(1)的上表面设有垫面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坐便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垫面层(4)和防水层(1) 之间设有绒毛浆层(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坐便垫,其包括与坐便器的垫圈形状相匹配的防水层和贴在所述防水层下底面的胶质层,在所述防水层的上表面设有垫面层。本实用新型在防水层的上表面增设了垫面层,与仅设有防水层的一次性坐便垫相比,不仅增加了使用的舒适度;而且成本较低;使用方便,能够有效防止有害病菌的侵害。
文档编号A47K13/16GK201719167SQ20102018638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2日
发明者陈希望 申请人:陈希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