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茶叶不怕浸泡的茶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杯,特指一种茶叶不怕浸泡的茶杯。
背景技术:
传统的茶杯一般是将茶叶直接放入杯中,然后冲水浸泡,得到茶水,直接饮品。这 种泡茶方式,因为茶叶长时间浸泡在水中,茶水的色泽和口感都不佳。后来有人研发了飘逸杯,是在杯子的上方架设一个盛放茶叶的滤杯,将茶叶放在 滤杯中,然后冲水浸泡,得到茶水,再将滤杯从茶杯上取下,直接饮品。这种泡茶方式,因为 茶叶不会浸泡在水中,茶水的色泽和口感更佳,但是,冲泡过程中,需要将滤杯在茶杯上放 入、取出,操作不便,影响饮茶、品茶。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专门研制了一种茶叶不怕浸泡的茶杯,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不怕浸泡的茶杯,以方便操作,并获得色泽 和口感好的茶水。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茶叶不怕浸泡的茶杯,由茶杯和滤网组成,滤网的侧边和底边固定在茶杯的 内壁上,滤网的顶边与茶杯的内壁之间留有一段距离而形成放茶口,滤网与茶杯的内壁之 间形成滤袋,放茶口小于茶杯的杯口,滤网上形成若干过滤孔。进一步,所述滤网的顶边低于茶杯的顶边。进一步,所述滤网为具有过滤孔的倾斜板。进一步,所述滤网由具有过滤孔的倾斜板和具有过滤孔的底板组成。进一步,所述滤网由具有过滤孔的直板和具有过滤孔的底板组成。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茶叶由放茶口放在滤网和茶杯内壁之间 的滤袋中,然后冲水浸泡,得到茶水,即可直接饮品。本实用新型使茶叶不会浸泡在水中,茶 水的色泽和口感佳,而且,因为滤网固定在茶杯内,冲泡过程中,不需要像飘逸杯那样将滤 网在茶杯上放入、取出,大大方便了操作,使饮茶、品茶更为舒心。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一;图4是图1的B-B剖视图二;图5是图1的B-B剖视图三。标号说明茶杯 1 滤网 2
3[0020]过滤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茶叶不怕浸泡的茶杯,由茶杯1和滤 网2组成。滤网2的形态有很多,比如图3所示滤网2为倾斜板,图4所示滤网2由倾斜板和 底板组成,图5所示滤网2由直板和底板组成。不论滤网2的具体形态如何,本实用新型都 将滤网2的侧边和底边固定在茶杯1的内壁上,而滤网2的顶边与茶杯1的内壁之间留有一 段距离而形成放茶口,滤网2与茶杯1的内壁之间则形成滤袋,并且,放茶口小于茶杯1的 杯口,一般放茶口为茶杯1杯口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为最好,既有利于放入适量的茶叶, 又不影响饮品茶水,滤网2上形成若干过滤孔3。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将滤网2的顶边设计得低于茶杯1的顶边,以达到A、避免放 入太多茶叶;B、品饮时,茶杯1倾斜,滤网2顶边不会碰到鼻子;C、容易盖上杯盖;D、品饮 时,茶杯1倾斜,滤袋内的茶叶不会移到茶杯1内。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茶叶由放茶口放入滤袋中,然后冲水浸泡,得到茶水,即可 直接饮品。本实用新型和飘逸杯一样使茶叶不怕浸泡,保证了茶水的色泽和口感保持最佳, 而且,本实用新型在冲泡过程不需要将滤网2在茶杯1上放入、取出,比飘逸杯操作更方便, 使饮茶、品茶更为舒心。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范围的限 定,凡依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要点所做的变化与修饰,均落入其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茶叶不怕浸泡的茶杯,其特征在于由茶杯和滤网组成,滤网的侧边和底边固定在茶杯的内壁上,滤网的顶边与茶杯的内壁之间留有一段距离而形成放茶口,滤网与茶杯的内壁之间形成滤袋,放茶口小于茶杯的杯口,滤网上形成若干过滤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不怕浸泡的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的顶边低于 茶杯的顶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不怕浸泡的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为具有过滤 孔的倾斜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不怕浸泡的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由具有过滤 孔的倾斜板和具有过滤孔的底板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不怕浸泡的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由具有过滤 孔的直板和具有过滤孔的底板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茶叶不怕浸泡的茶杯,由茶杯和滤网组成,滤网的侧边和底边固定在茶杯的内壁上,滤网的顶边与茶杯的内壁之间留有一段距离而形成放茶口,滤网与茶杯的内壁之间形成滤袋,放茶口小于茶杯的杯口,滤网上形成若干过滤孔。本实用新型使茶叶不会浸泡在水中,茶水的色泽和口感佳,而且,因为滤网固定在茶杯内,冲泡过程中,不需要像飘逸杯那样将滤网在茶杯上放入、取出,大大方便了操作,使饮茶、品茶更为舒心。
文档编号A47G19/22GK201727258SQ20102023260
公开日2011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7日
发明者詹丁财 申请人:詹丁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