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挂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挂钩,属于日常生活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普通挂钩的挂钩口通常是敞开的,在悬挂物体或钩拉物体时,极易使所钩物 体从挂钩槽中滑脱出来,在使用时钩挂不牢固,对生产、生活造成一定的危险性。一般只能 用来悬挂物体,使用场合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挂钩,以提高悬挂、钩拉物体的牢固 性和安全性。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挂钩,它有外壳,所述外壳由两平行的壳体通过顶 面体相连接而成,靠近顶面体的壳体内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垂直于两平行的壳体,钩子通 过转轴安装在壳体内,钩子两侧与壳体内侧之间的转轴上各安装有垫片,与顶面体相对的 外壳另一端到转轴的距离不小于转轴到钩槽内壁的最大距离。采用上述结构的挂钩,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悬挂或钩拉时,外力使外壳与钩 子之间形成自锁功能,大大提高了使用的牢固性和安全性。这种挂钩可以用不锈钢制成,不 仅外形美观而且经久耐用。这种挂钩可以用于船只的缆线、索具上。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之挂钩,它有外壳,所述外壳由两平行的壳体1通过顶面体 2相连接而成,靠近顶面体2的壳体1内安装有转轴3,所述转轴3垂直于两平行的壳体1, 钩子4通过转轴3安装在壳体1内,钩子4两侧与壳体1内侧之间的转轴3上各安装有垫 片5,与顶面体2相对的外壳另一端到转轴的距离不小于转轴到钩槽6内壁的最大距离。在使用时,转动钩子或外壳,将钩子挂钩部分和相对于顶面的外壳另一端分离,露 出钩口,将所挂物体置于钩槽内,在外力牵引下,使得外壳和钩子围绕转轴产生相对转动, 外壳壳体将所挂物体牢牢卡在钩槽内,从而提高了悬挂和钩拉时的牢固性和安全性。
权利要求一种挂钩,其特征在于,它有外壳,所述外壳由两平行的壳体通过顶面体相连接而成,靠近顶面体的壳体内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垂直于两平行的壳体,钩子通过转轴安装在壳体内,钩子两侧与壳体内侧之间的转轴上各安装有垫片,与顶面体相对的外壳另一端到转轴的距离不小于转轴到钩槽内壁的最大距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挂钩,属于日常生活用品领域。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挂钩,它有外壳,所述外壳由两平行的壳体通过顶面体相连接而成,靠近顶面体的壳体内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垂直于两平行的壳体,钩子通过转轴安装在壳体内,钩子两侧与壳体内侧之间的转轴上各安装有垫片,与顶面体相对的外壳另一端到转轴的距离不小于转轴到钩槽内壁的最大距离。采用上述结构的挂钩,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悬挂或钩拉时,使外壳与钩子之间形成自锁功能,大大提高了使用的牢固性和安全性。
文档编号A47G29/00GK201767708SQ20102023342
公开日2011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3日
发明者蔡建忠 申请人:滨州市中立不锈钢索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