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1020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茶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杯。
背景技术
作为人们日常所使用的茶杯,至今为止都是用一种泡茶方式,即将茶叶放入杯内, 向杯内冲入开水开始,一直到茶杯中的水喝完,茶叶始终浸泡在水中,从口感来说,前一杯 茶水与后一杯茶水之间的浓度相差很大,或太浓或太淡,不能较为确定的给人以适宜的口 感。而且,茶叶过滤网多是在杯子的上部,当人们冲泡茶叶时,必须用手拿出过滤网才可以 放入茶叶,这样很不卫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杯,茶水对茶叶的浸泡时间有限,不会出现茶水 过浓的情况,以克服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茶杯,包括上杯身、下杯身、上盖和下盖,所述上杯身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 外螺纹和凹槽,凹槽的两个侧壁上均设有螺纹,下杯身顶端的内外壁均设有与所述的凹槽 上的螺纹相互配合的另一螺纹,下杯身的底端设有另一外螺纹,上杯身与下杯身之间通过 相互配合的螺纹连接,所述上盖的底部、下盖的顶部分别设有与所述的上杯身和下杯身上 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上盖和下盖分别通过相互配合的内外螺纹与上杯身和下杯盖连 接,上杯身的底部设有通槽,下杯体的中部设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上固定过滤网。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茶水对茶叶的浸泡时间有限,不会出现茶水过浓的情 况,同时由于茶水与茶叶被自动分离,茶水中无茶叶杂质,极大地提高了喝茶时的口感,结 构简单,使用方便,作为普通口杯可以满足广泛消费者的需求,提高饮茶质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茶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茶杯的剖视图。图中1、上杯身;2、下杯身;3、上盖;4、下盖;5、凹槽;6、通槽;7、固定板;8、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茶杯,包括上杯身1、下杯身2、上盖 3和下盖4,所述上杯身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外螺纹和凹槽5,凹槽5的两个侧壁上均 设有螺纹,下杯身2顶端的内外壁均设有与所述的凹槽5上的螺纹相互配合的另一螺纹,下 杯身2的底端设有另一外螺纹,上杯身1与下杯身2之间通过相互配合的螺纹连接,所述上盖3的底部、下盖4的顶部分别设有与所述的上杯身1和下杯身2上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 螺纹,上盖3和下盖4分别通过相互配合的内外螺纹与上杯身1和下杯盖2连接,上杯身1 的底部设有通槽6,下杯体2的中部设有固定板7,固定板7的上固定过滤网8。 具体使用时,将茶杯倒转,拧开下盖4放入茶叶,然后拧紧下盖4,将茶叶倒转过 来,拧开上盖3,倒入开水。当茶叶浸泡到适当口感的时候,将上杯身1和下杯身2拧紧,使 通槽6和固定板7在压力下拧紧,这样过滤网8内的茶叶就和上杯身1内的茶水隔离,茶叶 就不会继续浸泡而使茶水太浓。当隔离过茶叶的茶水喝完后,重新拧开通槽6和固定板7, 就会喝到和上一次同样口感的茶水。
权利要求一种茶杯,包括上杯身(1)、下杯身(2)、上盖(3)和下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杯身(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外螺纹和凹槽(5),凹槽(5)的两个侧壁上均设有螺纹,下杯身(2)顶端的内外壁均设有与所述的凹槽(5)上的螺纹相互配合的另一螺纹,下杯身(2)的底端设有另一外螺纹,上杯身(1)与下杯身(2)之间通过相互配合的螺纹连接,所述上盖(3)的底部、下盖(4)的顶部分别设有与所述的上杯身(1)和下杯身(2)上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上盖(3)和下盖(4)分别通过相互配合的内外螺纹与上杯身(1)和下杯盖(2)连接,上杯身(1)的底部设有通槽(6),下杯体(2)的中部设有固定板(7),固定板(7)的上固定过滤网(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杯,包括上杯身、下杯身、上盖和下盖,所述上杯身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外螺纹和凹槽,凹槽的两个侧壁上均设有螺纹,下杯身顶端的内外壁均设有与所述的凹槽上的螺纹相互配合的另一螺纹,下杯身的底端设有另一外螺纹,上杯身与下杯身之间通过相互配合的螺纹连接,上盖的底部、下盖的顶部分别设有与所述的上杯身和下杯身上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上盖和下盖分别通过相互配合的内外螺纹与上杯身和下杯盖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茶水对茶叶的浸泡时间有限,不会出现茶水过浓的情况,同时由于茶水与茶叶被自动分离,茶水中无茶叶杂质,提高了喝茶时的口感。
文档编号A47G19/22GK201759250SQ201020239628
公开日2011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4日
发明者励盼攀 申请人:励盼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