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2971阅读:2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蒸箱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蒸箱结构,具较佳蒸箱加热效率及作动稳定性。
背景技术
习知如包子、馒头、糕等食品常采用蒸箱加热以提升加热效率,并该蒸箱主要具一 容室可容置食品,并于容室下方设置加热机构,并该加热机构上方容置水,下方具加热器, 使得加热器可对上方的水煮沸并产生蒸气对容室内的食品加热。然而习知蒸箱的加热效率及水位控制仍不尽理想,并易造成热能浪费缺失,因而 仍不符合经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可具较佳蒸箱加热效率的蒸箱。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蒸箱结构,其包括有一箱体,上 方具可由箱门封闭的容室,并于容室上方设置导流板,又箱体对应导流板上方的顶壁位置 设置泄压管,并该泄压管上方设置泄压盖,又于箱体的容室下方设置透空部;一加热机构, 包括加热座、加热器、网盖,该加热座固设于容室下方透空部位置,并具外环部、内环部,该 外、内环部间具内凹容置槽,又该内环部下方具可聚热的凹部,并对应凹部顶部具加热板, 又于内环部的凹部上方设置数导热管,该导热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内环部的两侧壁并与容置 槽连通,又于容置槽设置进水口 ;该加热器设于对应加热座的凹部下方;又网盖设于加热 座的加热板上方,并具可流通蒸气的透孔;一供水装置,具水箱、进水管路,该水箱具进水 口、出水口,并该进水口连接外界供水设备,又出水口连接进水管路并与加热机构的进水口 连接,又于水箱设置水位定位装置,使水可导入容置槽及导热管内,并水位与水箱的水位等 高,且使水位略高于加热板;一蒸盘组,具数蒸盘设于蒸盘架上,并可设于箱体容室内。所述导流板位于容室上方呈两中央较高两侧较低的斜向导流板,并该两导流板间 及导流板与容室侧壁间具导流间隙。所述箱体外壁与容室侧壁间设置保温材料及排烟通道,并排烟通道由箱体下方延 伸至上方,并该排烟通道位置不设置保温材料,又于加热座的凹部后方设置排烟管,该排烟 管与箱体的排烟通道连接。所述水箱的水位定位装置具浮球,又排水管路设于水箱下方,并于排水管路设置 控制阀,又于水箱侧方设置与水箱连通的透明管。所述箱体于容室上方对应透空部两侧设置导轨,又蒸盘组又包括车台,并于蒸盘 架下方又设置导轮,并于蒸盘架外侧上、下端设置枢接部以枢设一挡杆,该上、下枢接部设 置纵向枢孔及横向凹槽,又挡杆具纵向直杆部,并于直杆部上、下方设置横杆部,并于横杆 部一侧向下设置纵向枢柱分别穿插前述上、下枢孔,又于直杆部下方延伸设置挡靠部;又车 台于上方两侧设置导轨,并于导轨上方设置蒸盘架,使蒸盘架的导轮可沿导轨滑移,并该导 轨前端可与箱体的导轨接合;又车台对应前述挡杆的挡靠部位置设置挡板,并可令挡杆的挡靠部位于挡板外侧定位,又挡杆上移可使上横杆部脱离凹槽并枢转令挡靠部脱离挡板。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加热时可令加热器对加热座加热,并加热座的凹部具 聚热功效,可对加热板、导热管加热,令加热板上方的水快速煮沸并产生蒸气沿网盖的透孔 散出对容室内的食品加热,又该上升蒸气可沿导流板导流至容室的两侧,可避免凝结水滴 落至食品上,而且当蒸气压力超出设定压力时该泄压盖可受压力开启使部分蒸气可由泄压 管排出泄压,至于加热产生的烟可由排烟管、排烟通道排出,并经由排烟通道排出的热烟又 可对容室加温以具废热再利用功效,并可提升加热效率。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热机构加热座的结构示意图;[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箱体剖视示意图;[0014]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热机构、供水机构的剖视示意图;[0015]图5、5A、5B为本实用新型的蒸盘组的结构示意图;[0016]图6为本实用新型蒸盘组、车台结构及挡杆与挡板分离示意图[0017]图7为本实用新型车台位移并使蒸盘组置于容室的实施示意图[0018]图8为本实用新型加热座加热产生蒸气示意图;[0019]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蒸气对容室加热示意图;[0020]图10为本实用新型加热排烟示意图。[0021]主要元件符号说明[0022]1箱体11箱门111扣接部[0023]112扣接部12容室13导流板[0024]14泄压管141泄压盖15保温材料[0025]16排烟通道17透空部18导轨[0026]19温度表2加热机构21加热座[0027]211外环部212内环部213容置槽[0028]214凹部215加热板216导热管[0029]217进水口218排烟管22加热器[0030]23网盖231透孔3供水装置[0031]31水箱311进水口312出水口[0032]313浮球314透明管32进水管路[0033]321控制阀33排水管路331控制阀[0034]4蒸盘组41蒸盘42蒸盘架[0035]421导轮422枢接部423枢接部[0036]424枢孔425凹槽4251凹槽[0037]426枢孔44挡杆441直杆部[0038]442横杆部443横杆部444枢柱[0039]445枢柱446挡靠部43车台[0040]431导轨432挡板[0041]5水51蒸气52水滴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箱体1、一加热机构2、一供水机构3、一蒸盘 组4,并该箱体1上方具可由箱门11封闭的容室12,并于箱体1外侧及箱门11设置扣接部 111、112,使箱门11闭合时可令扣接部111、112扣合以封闭容室12,又该容室12上方设置 两中央较高并两侧较低的斜向导流板13,该两导流板13间及两导流板13与容室12侧壁间 具导流间隙,又于箱体1对应导流板13上方的顶壁位置设置泄压管14,该泄压管14的上方 设置有泄压盖141,该泄压盖141可于容室12内蒸气压力超出设定压力时藉由蒸气压力开 启泄压,又箱体1的外壁与容室12侧壁间设置保温材料15及排烟通道16(如图7所示), 该排烟通道16由箱体1下方延伸至上方,并该排烟信道16位置不设置保温材料15,又箱体 1的容室12下方设置透空部17供设置加热机构2,并于容室12下方对应透空部17两侧设 置导轨18,该导轨18可供承置蒸盘组4,又于箱体1上设置温度表19以监控容室12内温 度。加热机构2包括加热座21、加热器22、网盖23,并该加热座21固设容室12下方透 空部17位置,由易导热金属板制造,并具外环部211、内环部212,该外、内环部211、212间 具内凹容置槽213,又该内环部212下方具可聚热的凹部214,并对应凹部214顶部具加热 板215,又于内环部212的凹部214上方设置数导热管216,并该导热管216的两端分别连 接内环部212的两侧壁,并与容置槽213连通,又于容置槽213下方设置进水口 217,又于凹 部214后方设置排烟管218,该排烟管218与箱体1的排烟通道16连接;又加热器22设于 对应加热座21的凹部214下方位置,并可连接外界供气装置(图中未标示)以产生瓦斯炉 火;又网盖23设于加热座21的加热板215上方位置,并具可流通蒸气的透孔231,并该网 盖23可防止食品直接掉落至加热板215上。供水装置3具水箱31,进、排水管路32、33,并该水箱31设于箱体1侧方,并具进 水口 311、出水口 312,该进水口 311连接外界供水设备(图中未标示),又出水口 312连接 进水管路32并与加热机构2的进水口 217连通,该进水管路32设置控制阀321,又于水箱 31设置水位定位装置,该水位定位装置具浮球313 (如图8所示),该浮球313上升至设定 水位高度时停止进水,使水箱31内维持设定水位,又因加热机构2的容置槽213与水箱31 连通,使得水5 (如图8所示)可导入容置槽213及导热管216内,并水位可与水箱1的水 位等高,且使水位略高于加热板215,又于水箱31下方设置排水管路33,该排水管路33设 置控制阀331以供清洁水箱31时排出水箱31内的水5,又于水箱31侧方设置与水箱31连 通的透明管314,并可由透明管314便于观察水箱31的水位。蒸盘组4具数蒸盘41设于蒸盘架42上,并该蒸盘架42可设于车台43上,又该蒸 盘架42可供穿插设置数上、下排列蒸盘41,并于蒸盘41上可承置包子、馒头、糕点等食品 (图中未标示),又于蒸盘架42下方设置导轮421,并于外侧上、下端设置枢接部422、423以 枢接挡杆44,该上枢接部422设置纵向枢孔424及横向凹槽425 ;又下枢接部423设置纵向 枢孔426、横向凹槽4251 ;又挡杆44具纵向直杆部441,并于直杆部441上、下方设置横杆 部442、443,该横杆部442、443 —侧向下设置纵向枢柱444、445以分别穿插前述上、下枢孔 424,426,又于直杆部441下方延伸设置挡靠部446 ;又车台43于上方两侧设置导轨431,该
5导轨431上方设置蒸盘架42,并使蒸盘架42的导轮421可沿导轨431滑移,并该导轨431 前端可与箱体1的导轨18接合,又于车台43对应前述挡杆44挡靠部446位置设置挡板 432,并使蒸盘架42设于车台43上时可令挡杆44的挡靠部446位于挡板432外侧,并因挡 杆44上方横杆部442位于凹槽425内不会枢转,可固定蒸盘架42于车台43上定位稳定, 又可如图6、7所示令车台43位移至箱体1令导轨431与箱体1导轨18接合,再令挡杆44 上移使上、下横杆部442、443脱离凹槽425、4251并可枢转令挡靠部446脱离挡板432 (如 图6所示),再令挡杆441下移并使上、下横杆部442、443嵌入凹槽425、4251定位,使得蒸 盘架42可位移至箱体1容室12内。请参阅图8至图10,本实用新型加热时可令加热器22对加热座21加热,并加热座 21的凹部214可具聚热功效,并可对加热板215、导热管216加热,令加热板215上方的水 5快速煮沸并产生蒸气51沿网盖23的透孔231散出对容室12内的食品加热,又该上升蒸 气51可沿导流板13导流至容室12两侧,可避免凝结水滴52落至食品上,且当蒸气51压 力超出设定压力时该泄压盖141可受压力开启使部分蒸气51由泄压管14排出泄压,又该 加热产生的烟可由排烟管218、排烟通道16排出,并经由排烟通道16排出的热烟又可对容 室12加温以具废热再利用功效,并可提升加热效率,又当加热座的容置槽213水位因蒸发 降低时可由水箱31立即补水,并使水位可保持固定位置以维持恒定蒸气产生加热功效,具 加热稳定的功效。由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具较佳加热效率及作动稳定性功效,而前述实施例为 本实用新型例示,并非本实用新型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为 之等效改变亦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范畴内。
权利要求一种蒸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箱体,上方具可由箱门封闭的容室,并于容室上方设置导流板,又箱体对应导流板上方的顶壁位置设置泄压管,并该泄压管上方设置泄压盖,又于箱体的容室下方设置透空部;一加热机构,包括加热座、加热器、网盖,该加热座固设于容室下方透空部位置,并具外环部、内环部,该外、内环部间具内凹容置槽,又该内环部下方具可聚热的凹部,并对应凹部顶部具加热板,又于内环部的凹部上方设置数导热管,该导热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内环部的两侧壁并与容置槽连通,又于容置槽设置进水口;该加热器设于对应加热座的凹部下方;又网盖设于加热座的加热板上方,并具可流通蒸气的透孔;一供水装置,具水箱、进水管路,该水箱具进水口、出水口,并该进水口连接外界供水设备,又出水口连接进水管路并与加热机构的进水口连接,又于水箱设置水位定位装置,使水可导入容置槽及导热管内,并水位与水箱的水位等高,且使水位略高于加热板;一蒸盘组,具数蒸盘设于蒸盘架上,并可设于箱体容室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位于容室上方呈两中央较 高两侧较低的斜向导流板,并该两导流板间及导流板与容室侧壁间具导流间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外壁与容室侧壁间设置保温 材料及排烟通道,并排烟通道由箱体下方延伸至上方,并该排烟通道位置不设置保温材料, 又于加热座的凹部后方设置排烟管,该排烟管与箱体的排烟通道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的水位定位装置具浮球,又排 水管路设于水箱下方,并于排水管路设置控制阀,又于水箱侧方设置与水箱连通的透明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于容室上方对应透空部两侧 设置导轨,又蒸盘组又包括车台,并于蒸盘架下方又设置导轮,并于蒸盘架外侧上、下端设 置枢接部以枢设一挡杆,该上、下枢接部设置纵向枢孔及横向凹槽,又挡杆具纵向直杆部, 并于直杆部上、下方设置横杆部,并于横杆部一侧向下设置纵向枢柱分别穿插前述上、下枢 孔,又于直杆部下方延伸设置挡靠部;又车台于上方两侧设置导轨,并于导轨上方设置蒸盘 架,使蒸盘架的导轮可沿导轨滑移,并该导轨前端可与箱体的导轨接合;又车台对应前述挡 杆的挡靠部位置设置挡板,并可令挡杆的挡靠部位于挡板外侧定位,又挡杆上移可使上横 杆部脱离凹槽并枢转令挡靠部脱离挡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蒸箱结构,包括一箱体、一加热机构、一供水机构、一蒸盘组,该箱体上方具容室,并于容室上方设置导流板,又于箱体上方设置泄压管、泄压盖,又设置透空部、排烟通道,又加热机构包括加热座、加热器、网盖,该加热座具外环部、内环部、内凹容置槽,又该内环部下方具凹部,并对应凹部顶部具加热板,又于内环部的凹部上方设置数导热管,又供水装置具水箱、进水管路,并使水箱的水可导入容置槽及导热管内,又蒸盘组具数蒸盘设于蒸盘架上,并可设于箱体容室内;藉此本实用新型可具较佳加热效率及作动稳定性。
文档编号A47J27/16GK201754747SQ20102028251
公开日2011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7日
发明者谢俊雄 申请人:嵊家企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